红男绿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贾宝玉有爱红之癖,红楼梦更是爱“红”写景写人都离不开“红”诸如“红男绿女”、“怡红院”、“红香绿玉”、“怡红快绿”、“小红”、“茜雪”、“红雪”等等,红楼梦写“红”、爱“红”的地方数不胜数,而贾宝玉更是号称“怡红公子”、“绛洞花王”(也有做绛洞花主)。红楼梦的作者似乎对“红”有特殊的嗜好。
雪芹也是一位画家,而红色在绘画中是最夺目的颜色,也是最性感的颜色;雪芹对“红”这一颜色有特殊嗜好似乎和他的美术修养及美术眼光有极大的关系。这种绘画上的美术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了他把绘画中的“反皴”技巧用在了写作中,而且也体现在他的诗作中。自古诗、书、画就不分家,尤其是画和诗,原可以说是一体的。我们可以从雪芹的诗作中感受到他的诗中有画的意境;他写的很多诗本身就是一幅美妙的画卷。而这样的画卷中用得最多的是红绿二色。在作者的眼里,人也是分为“红”“绿”二色的。当他写到红楼梦中孤高冠绝的妙玉时,用了两句诗来比喻妙姑:“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真可谓是妙绝。作者把妙玉比喻为雪中之红梅花,娇艳中又含有孤傲之气概,这和妙玉的人物形象恰如其分;一雪中之“红”字可谓耀眼之极。
从美术的角度看,红楼梦给人的色彩刺激五彩缤纷,而红绿二色是最显眼和主要的色调。红绿互相衬托,这和传统的“红花还需绿叶衬”的审美观有相通的地方。在雪芹的笔下,有时我们看到的是“红”“绿”平分秋色,有时则是“万绿从中一点红”诸如“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这“绿蜡”和“红妆”互为衬托,给人以视觉和审美上的强烈刺激。再比如“红香绿玉”“怡红快绿”等等。作者写“红”必有“绿”写“绿”必有“红”这也是美术上的技巧和传统审美眼光的再现。雪芹把美术的技巧和眼光出神入化的运用在了他的小说红楼梦中,大大的加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刺激。这也是红楼梦的独特之处和其它小说难以企及的地方。
红楼梦写绿的笔墨总的来说十分的浓重,略比“红”的字眼多;诸如“翠”、“青”、“碧”、“秀”、“玉”等等都是属绿之一脉。但这浓“绿”反显出“红”的突出耀眼来,这和绘画的技巧是一样的。正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而这“一点红”在红楼梦中只有一个人配称得上。谁?答曰:贾宝玉。但我们不是常把女儿比做鲜花,把男儿比做鲜花的陪衬绿叶吗?宝玉乃男儿身,怎堪此“红”字之喻?其实这是我们先入为主的偏见作怪。宝玉在红楼梦中确实是属“红”之一脉,众女儿犹如“万绿丛”而宝玉的众星捧月,正犹如“万绿丛”中的那“一点红”显得那么的光灿夺目、耀眼。这正是作者要表达和塑造的人物形象及人物内涵。
细按红楼梦中许多的诗句及场景描写,虽有许多场合把女儿比喻为花,但若从色彩上区分,女儿们当属“绿”之一脉。诸如“绿载歌扇迷芳草,红衬香裙舞落梅”这“栽歌扇”的“绿”和“香裙”当指女儿,而衬“香裙”的“红”当暗喻宝玉无疑。再如写到黛玉的潇湘馆,更是人和景物都是纯洁的绿色。其诗云:“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在红楼梦中,人物的居所都是和人物的性格气质相协调一致的。黛玉的潇湘馆有千竿翠竹,放眼全是纯绿,绿而至青,没有一点其它的颜色;而在美术的色调中,青和绿都是冷色调,却恰巧象征黛玉的敏感忧郁气质和孤高气节。黛玉可以说是属于“绿”之一脉的极至。
再看宝钗的居所“蘅芜苑”又是如何模样。有诗为证: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诗中描绘的是一幅绿色满眼、青幽柔美的居所,真可谓是幽人之独居。此居所芬芳的不是红花,而是蘅芜,萝薜;香的呢,是春草;再者,还有曲径、回廊;欲滴的是“冷翠”这些都更衬显出居所主人的幽雅神韵。由此看来,宝钗也属“绿”之一脉,只不过她少了黛玉的千竿翠竹所隐喻的孤高。宝钗之属“绿”之一脉突出一个“幽”字。
不怕罗嗦,再看孀居的李纨的稻香村是如何模样,亦有诗为证: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诗中的菱、荇、桑、榆皆属“绿”之一脉,更妙者“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写出了“绿”的生机盎然“绿”之妙趣尽显。只有写到宝玉的“怡红院”时,才在这万绿丛中露出一点红来。其诗如下: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降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作者在写尽了“绿”之一脉后,终于在宝玉这位多情公子身上露出一点“红”来。虽只一点,但这一点红在“万绿丛”中显得如此的夺目耀眼。诗中的“红妆”、“绛袖”都是指代贾宝玉。从这些描写和比喻中,宝玉的穿着打扮“红艳照人”在今人的眼里,确实有女儿之风,但这可能是古今审美和民俗、穿戴的差异造成的误会,或许也有雪芹的独具匠心在里面。总之,在整本红楼梦中“红”得耀眼夺目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只属于宝玉一人。
“红花终需绿叶衬”的老话在雪芹笔下有了另一种诠释。红楼梦大旨谈情,若情也有颜色的话,最耀眼的当属宝玉的那“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红情”此情之不同凡俗,令人惊异,却又深感同情悲悯。
诗曰:
一片丹心为女儿
绽为绿丛一点红
痴心碎成千万瓣
试问此情谁人懂
2009年4月25日
贾宝玉有爱红之癖,红楼梦更是爱“红”写景写人都离不开“红”诸如“红男绿女”、“怡红院”、“红香绿玉”、“怡红快绿”、“小红”、“茜雪”、“红雪”等等,红楼梦写“红”、爱“红”的地方数不胜数,而贾宝玉更是号称“怡红公子”、“绛洞花王”(也有做绛洞花主)。红楼梦的作者似乎对“红”有特殊的嗜好。
雪芹也是一位画家,而红色在绘画中是最夺目的颜色,也是最性感的颜色;雪芹对“红”这一颜色有特殊嗜好似乎和他的美术修养及美术眼光有极大的关系。这种绘画上的美术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了他把绘画中的“反皴”技巧用在了写作中,而且也体现在他的诗作中。自古诗、书、画就不分家,尤其是画和诗,原可以说是一体的。我们可以从雪芹的诗作中感受到他的诗中有画的意境;他写的很多诗本身就是一幅美妙的画卷。而这样的画卷中用得最多的是红绿二色。在作者的眼里,人也是分为“红”“绿”二色的。当他写到红楼梦中孤高冠绝的妙玉时,用了两句诗来比喻妙姑:“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真可谓是妙绝。作者把妙玉比喻为雪中之红梅花,娇艳中又含有孤傲之气概,这和妙玉的人物形象恰如其分;一雪中之“红”字可谓耀眼之极。
从美术的角度看,红楼梦给人的色彩刺激五彩缤纷,而红绿二色是最显眼和主要的色调。红绿互相衬托,这和传统的“红花还需绿叶衬”的审美观有相通的地方。在雪芹的笔下,有时我们看到的是“红”“绿”平分秋色,有时则是“万绿从中一点红”诸如“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这“绿蜡”和“红妆”互为衬托,给人以视觉和审美上的强烈刺激。再比如“红香绿玉”“怡红快绿”等等。作者写“红”必有“绿”写“绿”必有“红”这也是美术上的技巧和传统审美眼光的再现。雪芹把美术的技巧和眼光出神入化的运用在了他的小说红楼梦中,大大的加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刺激。这也是红楼梦的独特之处和其它小说难以企及的地方。
红楼梦写绿的笔墨总的来说十分的浓重,略比“红”的字眼多;诸如“翠”、“青”、“碧”、“秀”、“玉”等等都是属绿之一脉。但这浓“绿”反显出“红”的突出耀眼来,这和绘画的技巧是一样的。正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而这“一点红”在红楼梦中只有一个人配称得上。谁?答曰:贾宝玉。但我们不是常把女儿比做鲜花,把男儿比做鲜花的陪衬绿叶吗?宝玉乃男儿身,怎堪此“红”字之喻?其实这是我们先入为主的偏见作怪。宝玉在红楼梦中确实是属“红”之一脉,众女儿犹如“万绿丛”而宝玉的众星捧月,正犹如“万绿丛”中的那“一点红”显得那么的光灿夺目、耀眼。这正是作者要表达和塑造的人物形象及人物内涵。
细按红楼梦中许多的诗句及场景描写,虽有许多场合把女儿比喻为花,但若从色彩上区分,女儿们当属“绿”之一脉。诸如“绿载歌扇迷芳草,红衬香裙舞落梅”这“栽歌扇”的“绿”和“香裙”当指女儿,而衬“香裙”的“红”当暗喻宝玉无疑。再如写到黛玉的潇湘馆,更是人和景物都是纯洁的绿色。其诗云:“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在红楼梦中,人物的居所都是和人物的性格气质相协调一致的。黛玉的潇湘馆有千竿翠竹,放眼全是纯绿,绿而至青,没有一点其它的颜色;而在美术的色调中,青和绿都是冷色调,却恰巧象征黛玉的敏感忧郁气质和孤高气节。黛玉可以说是属于“绿”之一脉的极至。
再看宝钗的居所“蘅芜苑”又是如何模样。有诗为证: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诗中描绘的是一幅绿色满眼、青幽柔美的居所,真可谓是幽人之独居。此居所芬芳的不是红花,而是蘅芜,萝薜;香的呢,是春草;再者,还有曲径、回廊;欲滴的是“冷翠”这些都更衬显出居所主人的幽雅神韵。由此看来,宝钗也属“绿”之一脉,只不过她少了黛玉的千竿翠竹所隐喻的孤高。宝钗之属“绿”之一脉突出一个“幽”字。
不怕罗嗦,再看孀居的李纨的稻香村是如何模样,亦有诗为证: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诗中的菱、荇、桑、榆皆属“绿”之一脉,更妙者“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写出了“绿”的生机盎然“绿”之妙趣尽显。只有写到宝玉的“怡红院”时,才在这万绿丛中露出一点红来。其诗如下: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降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作者在写尽了“绿”之一脉后,终于在宝玉这位多情公子身上露出一点“红”来。虽只一点,但这一点红在“万绿丛”中显得如此的夺目耀眼。诗中的“红妆”、“绛袖”都是指代贾宝玉。从这些描写和比喻中,宝玉的穿着打扮“红艳照人”在今人的眼里,确实有女儿之风,但这可能是古今审美和民俗、穿戴的差异造成的误会,或许也有雪芹的独具匠心在里面。总之,在整本红楼梦中“红”得耀眼夺目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只属于宝玉一人。
“红花终需绿叶衬”的老话在雪芹笔下有了另一种诠释。红楼梦大旨谈情,若情也有颜色的话,最耀眼的当属宝玉的那“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红情”此情之不同凡俗,令人惊异,却又深感同情悲悯。
诗曰:
一片丹心为女儿
绽为绿丛一点红
痴心碎成千万瓣
试问此情谁人懂
2009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