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安平文集 > 下岗职工现象谈

下岗职工现象谈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下岗职工,是我们国家最庞大的弱势群体之一,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下岗以后的生活怎么样?他们是用怎样的心态去看待和接受下岗再就业这个现实的?他们下岗以后所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他们对国企改革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可以说,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到下岗职工中间去调查和了解的。只有真正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乐以及实际困难,才能切实体会到国企改革对广大职工的冲击力到底有多大,也才能对当前的改革成果做出公正的评判,更有利于把握好大方向,使我国的改革开放真正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不朽伟业。

    那么,下岗职工,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在融入社会,走进市场的过程中的真实状况又是怎样的呢?笔者通过多年的了解和调查,以及自己的亲身感受,对下岗职工,尤其是大龄的40、50人员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的生活境况有了一些了解,具体地说来,就是在很大一部分下岗职工中,一直存在着“想不通”、“害怕”或者说是“忧虑”的现象,而正是这种现象,使他们的心理状态长期处于一种沉重的压抑和提心吊胆中,而且很难从中解脱。那么,他们想不通的是什么?他们害怕的,或者说忧虑的又是什么呢?

    下岗职工的想不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改革,是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必然。国家有困难,不可能将下岗职工包起来。这一点,绝大多数下岗职工都能理解。但是,让他们想不通的是,在大量的下岗职工失去了比较稳定的工作,失去了比较稳定的生活,走向市场,去谋求生存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公务员队伍,却日趋庞大,而且机构臃肿,冗员众多,人浮于事,与职工的大量下岗和生活的艰难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二、最明显也是最令人气愤的是,我国各级领导干部的待遇,和所谓的“职务消费”在艰难的改革过程中,更是扶摇直上、水涨船高,奢侈得让资本主义国家的同行们都目瞪口呆、大有望尘莫及之感。国家有困难,改革正在阵痛阶段,我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为什么不能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渡难关呢?

    三、许多企业,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穷庙富方丈”现象。企业不行了,职工下岗了,可其领导者却毫无愧疚之心,更无承担职责之感。更有甚者,有的企业亏损几亿、几十亿,竟没有人去问问为什么,更谈不上去追究责任了,而且这些亏损单位的领导们,照样“高官任做、骏马任骑”有的甚至又高升他处,比以前还悠哉、快哉。此种现象,非常普遍。难怪有的下岗职工一针见血而又痛心地指出:我们的单位,我们的城市,是典型的“有腐败无贪官”!

    其实,下岗职工的想不通还有许多,限于篇幅,在此就不多谈了。但这些与下岗职工的现实状况形成鲜明反差的现象的广泛、大量的存在,在下岗职工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也是使得许多下岗职工怨气多多,牢骚满腹,情绪不稳定,思想混乱,对前途失去信心的源泉和罪魁祸首。所以,对于这些现象,应该,也必须引起我们极高度的重视,是到了采取坚决措施的时候了!

    所谓下岗职工的“怕”或者说是“忧虑”又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一、害怕夫妻双下岗

    有关部门,曾经对下岗问题,做过明确的规定:夫妻双方有一方下岗的,另一方不得下岗。这规定,考虑到了下岗职工的实际生活,充满了深深的情感,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却很少有见到有真正贯彻执行的。事实上,有太多的夫妻双双下岗,使得生活由此陷入了困境。尤其在下岗初期,有的夫妻双方对“双下岗”没有思想准备,面对现实,相互间没有及时沟通思想,埋怨多于理解,导致了夫妻关系紧张,甚至于大打出手,造成感情破裂,最后不得不以离婚告终,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悲剧结局。

    二、害怕找不到工作

    这一现象,在40、50下岗人员身上表现的比较突出。由于他们的年龄大了,而且专业技能不是老化就是不适应现在市场的要求,更突出的是,他们的身体状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毫无优越性可谈。在招工现场,笔者经常看到,用工单位大都将35岁作为标准,超出年龄的免谈。看着那些老同志们带着失望加沮丧的表情离开招工现场的情景,心里真有一股说不出的难受和气愤。有的城市,将口号喊的震天响:保证下岗职工24小时有工作。前提是只要不挑不检。而他们所提供的工作,往往是不适合大龄下岗职工的身体条件的繁重体力工作。如果你提出胜任不了,那就说你是挑挑拣拣,放不下架子,拈轻怕重,甚至于有的媒体也跟着起哄,对下岗职工在找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态度横加职责,可就是不去设身处地地去与那些下岗职工认真地谈一谈,仔细探究那些老同志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

    三、害怕得大病

    对于这些下岗职工来说,由于大多享受不到医疗保障待遇,所以对生病的问题,就不单单只是害怕,甚至是一种恐惧感了。因为他们大多数人的劳动所得,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一旦得了病,哪怕是一个小小得伤风感冒,都会让他们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据报道: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看不起病。更有许多人因病致贫。事实正是如此,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已经生活稳定了的下岗职工因病返贫,这已经不属于个别现象了。很多下岗职工对疾病的态度是,如果有了病,小病买一点药吃,如果得了大病,他们大多支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只能放弃治疗,听天由命。一场大病,对下岗职工来说,无疑就是一场灾难。

    如果再细细地说来,他们的害怕远不止这些。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前几天,一个下岗职工到笔者家中修理热水器,于是就攀谈了起来。当我询问他和他的家庭目前的情况时,这位四十五岁的下岗职工是这样回答的:“我下岗已经几年了,找到的这个工作还不错,一个月的工资是1200元。我爱人属于内退,每月有100元的工资,再加上她在外面摆了一个小摊,每月能进500元左右。生活还是过得去的。可孩子正在上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一年最少需要一万元钱,再加上我有很严重的骨疼病,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关节不疼的,非常痛苦。吃药每月需要500元左右。好在我的两个姐姐把我的药费全部负担了,否则,我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我这个病,如果严重了,肯定会失去工作能力的,人家就不会要我了,到那时,可怎么办呢?”这位下岗的同志,对自己现在所处的虽然也并不太好的境遇,没有什么怨言,但对自己的将来,却充满了害怕或者说是隐忧。

    这位下岗职工兄弟,我为你祝福,为你祈祷,希望你的病情不再加重,能够永远工作下去,家里的日子能够越过越好!

    现在。在我们的领导干部和经济学家队伍里,很有一些人是不深入到群众之间作调查研究,而是凭想当然办事的。也就是被群众形象地喻为拍拍脑袋瓜子就做出决定的人。他们把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东西当作灵丹妙药,原封不动地搬来,妄想用它来解决一切。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连使用的名词,都是国际上流行的,新得不能再新的词句了,好象只有这样,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与时俱进,甚至于有的所谓的新经济理论,让人听了云遮雾罩,竟不知其所以然。

    “不要找市长,要找市场”这句口号,喊得理直气壮,也曾经流行的很广泛。但我们的市场与已经实行了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相比起来,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在为市场经济服务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方面,更是少之又少、差之又差。在这种状态下,不去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市场的作用,把下岗职工强行赶进市场,让市场去承受,去消化,去解决一切问题,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谈。而千百万下岗职工们所经历和遭遇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改革,搞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人民群众尽快地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我们有些所谓的经济专家、学者,甚至于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却常常口出狂言,说什么改革就必然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说的自然而且还理直气壮。这种对待下岗职工的态度与言论,让人听了,非常的失望、伤心、痛心和气愤!那么我们要问,改革的成功与否,难道真的只有牺牲那些为了共和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又成为下岗职工的广大职工的利益才能实现吗?难道就真的别无其他的路可走吗?千万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国家,即使再市场经济了,也不能离开了社会主义这个大前提,也不能忘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