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花源到游仙诗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无论从中国文化史,还是中国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晋陶渊明(约365—427)的旷世佳作桃花源记并诗里构筑的“桃源母题”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衍生出大量与“桃源母题”相关的诗词文赋。到了唐时期,文人对“桃源母题”的借用、化用更是达到了顶峰“桃源母题”也被逐渐仙化,出现了以王维为代表的游仙诗,这些以“桃源”为母题,出佛入道,禅意空蒙的“游仙诗”不仅代表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同时也折射出社会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多方面影响。
一
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的平淡自然、静穆圆融的“桃源意象”为及后以降的历代文人所追崇,衍生了大量的以“桃源意象”为母题的优秀诗词歌赋,经典美文,构筑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古至今,文学研究领域内对于“桃源母题”的研究多集中于桃源地理发源、桃源基本内涵的追究和探索,而针对“桃源母题”所衍生的文化现象的研究却微乎其微。据此,本文在阐述“桃源母题”形成、内涵以及历史流变的基础上,着重于唐代文人对其的承继、发展和转化,并以王维诗为例探讨其在唐代仙化的因果、价值及其意义。
关于文学母题的研究,历来诸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人坚持“荣格的‘原型’理论,试图辨清母题与主题,母题与意象、原型甚至套语等关系”;也有人说“母题是主题”、“母题是原型”、“母题是象征”、“母题是意象”将母题定义为常见的题材;但更多的人认为:“母题乃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上述理论各有所指,各有其道理。在本篇论述中,笔者囿于探索文学流派的传承、发展、和流变,认为“桃源意象”可以视为“母题乃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桃源母题的最初成型源于晋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该文描述了一个“没有名利困惑,没有战乱纷扰,人人自食其力,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这种建立在理想之上的超然生活和隐逸情怀,让及后千百年来普天下人可望而不可及,又极而望之。由是,依此为“母题”的吟咏佳句,华美词章纷至沓来,层出不穷。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在津津乐道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时,也造成对其内涵理解的多重分歧。依着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桃园意象”之所以在每个时期都有推陈出新之作,必然建立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与前代有别的背景之上。其内涵不仅是“桃源”诞生之后的历代文人回望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的人生描述,具有极其强烈的批判现实性;更体现了世俗尘埃下文人逃避世俗的精神向往,具有鲜明的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色彩。
追溯“桃源母题”的建构和成型,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卫风硕鼠中就可以看出一丝原始朴素的“乐土思想”的萌芽。而其后的老子和庄子也以“小国寡民”、“至德之世”的治世思想,也分别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曩古之世”的抽象图景。这些美好的憧憬虽然有其时代和道德理性上的相异之处,但都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对圆满自足的社会的深情向往,对人与自然圆融和谐共生境界的追求。这种以个人与社会的理想境界的精神传承,逐步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桃源”这一富于浪漫气息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
桃花源记,陶渊明诗“桃源”意象问世之后,虽然经历一段不为世所重的尴尬经历,但终究流传开来,以其“自由、豁达、乐观”的精神令无数后世文人无限企慕、争相追和。使“桃源”意象不仅在历代得以传承、发展,而且在唐代发生了嬗变,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山水田园”和“游仙诗”在这些诗文中“桃源”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文学意象,更是作为凝聚着潜在意识感悟一种思想境界极大地开拓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经典叙事的原型母题,镂刻在后世作家心目中。”
魏晋时期,连年的动乱征战严重破坏了国民生产,偏安江南一隅的东晋由于远离战场而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士大夫阶层由是畅享安逸,皆尚虚清谈,喜玄言佛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魏晋时期的玄言佛理诗中得到佐证。生长于彼时的陶渊明虽是士族后代,却因生性高洁,不合时宜而屡屡官场受挫,三仕三隐。正是在这种人生失意状态下,陶渊明的诗歌以充实内容的内容,和平淡自然的风格一洗魏晋多赋玄言、浮华无实的风气,赫然迥异于魏晋风度之外。然而在东晋文坛崇尚玄言,刘宋山水诗盛极一时的状态下,陶诗根本引不起人们的重视。
唐代以前,评家推崇陶渊明仅仅看到他所代表的一种文人理想,仅仅因为他是著名的隐者。钟嵘的诗品虽然对陶诗有所赞扬,但还是只列在“中品”位居潘岳、陆机之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虽仍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但他的诗文作品,流传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重视,爱不释手。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并亲自动手编集、作序、作传,编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专集陶渊明集。这对于后世对“桃源意象”的继承和发展意义重大。
二
唐朝,是中国诗歌最为蔚为壮观的一个时代“桃源”意象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继承和发展,乃至流变。
“自从陶渊明描绘出圆融和谐的桃源乐土之后,桃源便以其特有的风姿魅力进入了唐代文人的审美视野,成为他们心中神往的美丽乐园。”他们各取所需,创造性地将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伦理意义和文化内蕴以及风格,融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吟咏桃源之作明显增多,且赋予了多重文化意蕴。
初唐时期的王绩是最先扛起“桃源”大旗的诗人,也许其一生郁郁不得志的致仕经历和陶渊明颇为相似的缘故吧,他一生效陶“饮酒”效陶作文。从其五斗先生传、酒赋、野望等诗文中,均能看到其追和陶诗平淡自然文风的影子。其中野望这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不但能明显可以看出其对陶诗的借鉴和继承,而且和陶诗的在思想内容上极为相近。全诗于疏朴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其中的“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二句似乎更是陶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化用。全诗既保持了“桃源”诗风朴素自然的优点,又融情入景,在不经意间点染出富于“桃源”精神内涵的意境。为唐初诗苑吹进一股清新的气息,开创了唐朝“山水田园诗”的全新局面。
虽然在初唐时期,大多数人认为陶渊明主要还是一位颖脱不群、好酒拔俗的风流雅士,而不是一位诗人。紧随其后的王维、孟浩然等对陶渊明似乎消极的人生选择和襟怀抱负有不欣赏的一面,但诗文中却不自觉的加以借鉴。据考证:在唐代计有120位诗人的250诗歌出现了“桃源”意象,仅较有名气的大诗人而言,孟浩然有12次明确写到桃源,王维有8次,李白有14次,杜甫有8次。这些情况都充分表明陶渊明及其诗文中的“桃源”意象所代表的审美追求、价值追求在盛唐已经被从一定程度上较为普遍地肯定或认同,它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文学意象,而是一个凝聚着唐代诗人的理想和憧憬,甚至某种潜意识体悟的原型母题。进一步向知识阶层扩散并初步定型。
唐代是一个鼓励人幻想的时代,也是一个鼓励人做梦的时代。初生的帝国在上升的时候,以前的陈规陋习被扫荡殆尽,每一天,都在上演着起于白衣至于卿相的活剧。一些文人从政报国的激情尤为炽烈,但这些仍然没有影响“桃源”母题的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和深化。
从盛唐开始,唐人对陶诗的学习已不是单纯的典故使用,也不是词句的局部借鉴,而是在“桃源”意象基础之上创造了辉煌的山水田园诗。
正如沈德潜说诗日卒语总结的那样:“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林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绝大多数写过山水田园诗的盛唐诗人无不受陶渊明影响。不仅产生了许多较有影响力的优秀山水田园诗篇。而且还出现了以鲜明的个性为后代读者所确认的优秀山水田园诗人。从创作的成就来看,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为突出,王、孟、储三人虽受陶诗自然冲淡风格的影响,却能师陶不泥、自成格局,独辟蹊径,以“清腴自在、疏淡闲旷、质朴古雅”主导风格开创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歌”全新的局面。王维终南别业有其清腴风格:“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与陶诗“结庐在人境”一首对比,均不明言主人公对人世、人生的透彻感悟,极具丰腴的韵外之致。两者又分别展示“人我相忘”和“物我两忘”的澄澹清远境界。
孟浩然在写给乡人王迥的小诗赠王九:“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该诗翻用归去来兮辞“稚子候门”之语,着眼于乡人的阖家团聚,并赞美他有陶潜之风。风格直逼陶渊明移居一诗。
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其八:“种桑百余树,种黍三十亩。衣食既有余,时时会亲友,夏来菰米饭,秋至菊花酒。孺人喜奉迎,稚子解趋走。日暮闲园里,团团荫榆柳。酩酊乘夜归,凉风吹户牖。清浅望河汉,低昂看北斗。数瓮犹未开,明朝能饮否?”在该诗中诗人种植桑黍,以开饮食用度之源,以备送往迎来之需。举目田园,环境幽雅;生活其间,其乐融融。语语朴实无华。从诗的内容和语言风格上看,该诗与陶诗极近。以至于明人认为储光羲学陶诗佳处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有学者认为“后人学陶,以韦公为最深,盖其襟怀澄澹,有以契之也。”韦应物有效陶彭泽诗:“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此诗反映主人公与陶渊明相同之处有:爱菊、爱饮酒、爱交往田家,生活态度旷达。此诗效陶诗之处,在于几乎为饮酒诗二十首有关句意的翻版。前四句如陶诗所说:“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氵凡(饮)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中间两句似陶诗所说:“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结尾直如陶诗所说:“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全篇得陶诗冲和之风格。
上述列举的几位诗人仅是全唐诗中化用桃源意象的诗歌共有120位诗人的几位代表人物,但足以说明唐人对桃源意象的承袭情况。
“安史之乱”之后,黄巢起义之前,唐王朝处于大乱后的衰落期。是时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内政不修,边疆多事,朝廷政策无力,苛捐杂税不计其繁,迫使农民大量逃亡或大举起义。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虽然在这一时期里,诗人笔下更多的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全唐诗李绅悯农)、“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全唐诗彦谦凡缮e┑睦嗨破隆5叵疤以础蹦柑猓耘逄镌吧钗獠谋硐帧耙荨币馊さ奶镌笆醋饕泊锏搅烁叱保3以谡庵执醋鞲叱敝性右造诤偷澜趟枷耄鸩较颉跋苫惫龋艘恍┙嫌谐删偷奶镌笆璐蠹液兔炎鳌h缤跫莸摹渡缛铡罚岸旌较碌玖环剩嗾ぜ馨胙陟椤ih嫌靶贝荷缟3壹曳龅米砣斯椤!闭馐资邮怠17媲校抟凰靠桃獾褡林奂!k淙徊煌谔赵鞅氏陆趸孟氲奶一ㄔ矗谛问缴细哂邢质狄庖宓奶镌吧睢5从倘纭疤一ㄔ醇恰敝忻枘摹袄硐肷缁帷辈10薅拢踩皇且环酒佣智槿ぐ蝗坏氖劳馓以捶缢谆?
即使是李白这样以狂傲着称的诗人,也表现出对“桃源”的隐逸主题的兴趣。他的诗歌虽然以名山、仙境、闲适的为主题,却始终明显地贯注着桃源意象。如其桃源两首中,基本继承了桃花源记的模式和情节,其一:“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其二:“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番流水满溪春。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这两首在语言风格一改陶渊明的自然质朴,变的流丽优美,表达出淡淡的思古情怀。体现着盛唐文人的浪漫情怀以及以“桃源”隐逸主旨为雅趣的精神风貌。
和王驾、李白不同的是,同时期的诗人卢纶对于“桃源”意象描摹似乎更贴近陶诗,他在其诗作同吉中孚梦桃源中仅仅将桃花源记中武陵人初入桃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现实描写片段,略加变更。改换成绿潭碧水、花林幽深的虚幻憧憬,并且辅之以熠熠生辉的“芝术”与万年之花等神奇而新颖的道教意象,编织成了一个美丽的桃源之梦。“春雨夜不散,梦中山亦阴。云中碧潭水,路暗红花林。花水自深浅,无人知古今。夜静春梦长,梦逐仙山客。园林满芝术,鸡犬傍篱栅。几处花下人,看予笑头白。”细细研读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把“桃源”意象与中唐时期盛行的道教意象的契合起来,已带有“仙化”趋向,很直白的表露出中唐文人对陶渊明笔下“桃源境界”的渴望。
除了上述几位诗人之外“桃花”意境也在其他诗人手中焕发出独特的意蕴,如孟浩然诗作也多写隐逸生活“坐忘心”和“尘外心”使桃花园的乐园追求由道教式的外在超越转向道家式的内在超越;至于杜甫笔下的桃花源,则与其一生穷困潦倒相关,他的诗作完全结合了诗经传统中的“乐土”思想,带着浓重的悲剧意识,描摹出一个万物各遂其性,各得其所的平等无私的理想世界,充满了浓厚的现实色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唐代最有成就诗画双绝的诗人王维,对于“桃源“意象接受最为突出,他在“桃源”意象隐逸、自然、平淡的基础上,融入了禅宗、仙道思想。创作了大量由道入佛、由仙而僧空灵清逸、淡远虚幻的诗歌,表现出极为洒脱无拘的心灵自由,在内容上和主旨上已和“桃源”意象相去甚远。这实质是对“桃源”意境内在精神的超越。
中国文人的“桃源”情结在中国诗歌最昌盛的唐代,不仅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而且在社会背景影响下得到了转化,除了衍生出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外,还在其“崇佛尚道”的社会背景下将源于先秦歌赋“游仙诗”发扬广大,形成一种独特的诗歌景观。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唐政府的推崇,佛教、道教在盛唐时期非常繁荣。举国上下,上至王尊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言必谈佛,行必尊道。在这种政治氛围和社会氛围下,文人诗歌自然也渗透了意、境、禅、佛、仙、道等思想。为数众多的以“桃源”为母题的田园山水诗歌创作多带有虚幻、空灵的”仙”的色彩。在这里陶氏笔下的“理想家园”已面目大异,成为烟水苍茫,仙气缭绕的神仙居所。
一直以来,学界对于唐人“桃源”意境的接受情况的研究多集中在几位大诗人身上,如李、杜、王、孟、韩愈、刘禹锡等,而忽略了一些名气稍次的诗人,这未免有厚此薄彼之嫌。其实,对于研究唐诗承袭“桃源”意象并为之仙化的情况,笔者以为,从一些名位稍低的诗人诗作进行辨析,似乎更能一窥唐代诗人创作的风貌。
如:五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桃花两边种来久,流水一道何时有?垂条落蕊暗春风,夹岸芳菲至山口。年年岁岁能寂寥,林下青苔日为厚。时有仙鸟来衔花,曾无世人此携手。可怜不知若为名,君任从之多所更。古驿荒桥平路近,崩湍怪石小溪行。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多君此去从仙隐。令人晚节悔营营。(包融:桃源行)2包融这首桃源行以描写风物见长,红堤绿岸、鸡犬相鸣,溪水横贯、桃花失流,春风落蕊、仙鸟衔花,苍苔铺碧、芳菲弥漫,古驿荒桥、崩湍怪石,营造悠远古朴、幽寂绝尘、寂寥万古的境界,在意境上接受并演绎桃花源记并诗。结句一“悔”字却抒发了未能仙隐的怅恨“,桃花源”由理想国变为“仙隐”之地,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异。
颇具“桃源”意象仙化的代表人物还有皮日休与陆龟蒙,这是一对惺惺相惜的好友,二人交游唱和留下唐末文坛一段佳话。皮日休曾作太湖诗20首,陆龟蒙逐篇予以酬和,其中的桃花坞各体现了他们对“陶家桃源”的解读。
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
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倚峰小精舍,当岭残耕垡。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
闲禽啼叫窕,险犭穴眠石聿石兀。微风吹重岚,碧埃轻勃勃。清阴减鹤睡,秀色治人渴。
敲竹斗铮扌从,弄泉争咽。空斋蒸柏叶,野饭调石发。空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
(皮日休太湖诗诽一ㄎ搿贰度剖肪砹偈?
皮日休生逢唐末乱世,曾隐居在襄阳鹿门山,也曾参加黄巢的农民起义。他对唐末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的现实和黑暗腐败的政治体悟颇深,他的思想深处有浓厚的仙隐色彩。这首桃花坞仅仅是在题材上接受陶记,其风格产生很大变异。他描写的依然是仙境,但格调暗淡凄清,意境幽寂遥深,弥漫着清绝幽冷的仙气,流露了诗人的心态,流淌出凄冷绝望的晚唐音调。就诗歌美学而言,此诗生涩雅拗,奇崛险怪,有韩孟诗派的痕迹。
行行问绝境,贵与名相亲。空经桃花坞,不见秦时人。愿此为东风,吹起枝上春。
愿此作流水,潜浮蕊中尘。愿此为好鸟,得栖花际邻。愿此作幽蝶,得随花下宾。
朝为照花日,暮作涵花津。试为探花士,作此偷桃臣。桃源不我弃,庶可养天真。
(陆龟蒙桃花坞全唐诗卷六百十八)
陆龟蒙性情耿介孤高,隐居之后,不与流俗交往,闭门以书酒为乐,朝廷以高士征召,辞而不就。这首诗对陶渊明的文学接受较多。首先,以陶记故事为背景展开抒情,以四个排比句表达对“桃源”的强烈渴望与依恋之情,而诗之结句“养天真”又将诗之旨趣与陶诗精神契合,实际是对陶渊明社会理想的由衷认同。其次,在句式上,明显接受陶渊明闲情赋“十愿”的影响。其三,诗的格调自然清丽,情韵优雅,文质彬彬,追法陶格,远胜皮作数筹。然而此诗也有变异,诗尾融入东方朔偷桃的仙话[9],把桃花源视为仙境来描写,表达隐逸求仙之趣。
三
对于“桃源母题”在唐代仙化的现象,宋代学者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十做了最好的解释:“陶渊明作桃源记,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自是之后,诗人多赋桃源行,不过称赞仙家之乐。”
“桃源”母题在唐代不仅得以继承和发展,而且对于这一时期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一些“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不仅具有更浪漫的想象空间和绚丽色彩,而且还产生了神奇诡异的仙化意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唐诗产生了这种嬗变呢?追究其中形成的原委,我们不能不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考虑。
综观历史,为了强化对民众精神、思想的统治,积极提倡各种宗教是每一时期社会政治的重要内容。而道教经南北朝末期发展至隋,已是深人人心。帝王多崇信道教,隋文帝以道教的神秘年号“开皇”作为自己的年号。炀帝杨广迷信道教至甚,不仅在离宫修建蓬莱、方丈、瀛洲仙山,请道士作法以求长生,且拨大量耕地、财物予道观,为道教的发展提供政治、经济的通道。从唐高祖李渊开始,因李唐王朝与道教教主李耳在姓氏上的“亲缘关系”以及楼观派道士在李渊起兵时资助粮草,李渊作了皇帝后即在干封元年下令尊老子为“太上皇帝”从此,以道教教主的后裔自居,以政教合一的策略巩固皇权。由于帝王的大力扶植,道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获得三教之首的尊号,而且奠定了国教的地位。这一地位虽在武则天时期曾一度改变,但唐玄宗登基后又立即掀起祟道热潮,再给老子追加“大圣主玄元皇帝”尊号,诏令全国各州建立玄元皇帝庙,绘玄元皇帝像,并认道士为宗亲。甚至玄宗皇帝还亲自注释老子道德经,还“制令士庶家藏一册”并一再下达“尊祖”的诏令。在加上在科学既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的对生命的忧患就时时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唐王朝建立以来,富裕风流的生活和繁荣昌盛的社会虽然在现实中给了人们以生活的热情和进取的信心,却没有消除人们心灵深处对生命短暂的忧郁。
因此,讲长生不老神仙之术的道教便大受人们青睐。许多文人都曾经炼铅烧汞,学制金丹。这是他们既对尘世充满眷恋,又对尘世感到失望的矛盾心理的折射。在这种心理氛围中,道教那种既能免除生老寿天之苦,又能安享尘世之乐,既能满足心中情欲,又能活的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弥漫开来,形成了文人生活理念的另一个侧面。他们隐逸学道,受篆炼丹,其实都是在这种生活理念支配下的行为。在这种道教发展极其兴旺的背景下,道教及其神仙信仰对于作家思想、创作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
安史之乱后,饱经战乱折磨的人民急于从宗教中寻求寄托和安慰,道教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道观林立,道徒众多,狂热的崇道之风弥漫全国。”“桃源”意象似乎又一次在晚唐时期契合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众多文人的诗歌自然也渗透了意、境、禅、佛、仙、道等思想,开始转化为具有人性美的文学形象而不再是宗教形象了。许多笃信道教的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会描写他们近乎幻觉式的想象。据刘中文先生考证,在现存的唐人诗词中,以“桃花源”为题的作品达21题24首之多1,如:包融的武陵桃源送人和桃源行、张旭桃花溪、王维桃源行、李白小桃源和桃源二首、卢纶同吉中孚梦桃源二首、权德舆桃源篇、韩愈桃源图、刘禹锡桃源行和游桃源一百韵、施肩吾桃源词二首、李群玉桃源、张乔寻桃源、章碣桃源、皮日休桃花坞、陆龟蒙桃花坞、陆希声桃花谷、李宏皋题桃源、
皎然晚春寻桃源观、徐仲雅桃源。此外曹唐题武陵洞五首虽未以“桃源”为题,但实际也是歌咏桃源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诗人立足于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的思想内蕴,结合社会现实以及自己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生命感悟,对“桃花源”或上天,或入地,或得道成仙,或与仙往来等等,加以阐发、演绎。形成了具有唐代文化精神特色的“桃花源”“所有这些上天入地、超越时空的诗歌,正是唐代道教与文学联姻的产物。”
四
唐代是中国诗歌创作异彩纷呈、云蒸霞蔚的时代。初盛唐时期的繁荣、优裕的物质生活,诗人把寄情“桃源”吟咏山水田园,作为一种精神享受;中晚唐时期,诗人把追索“桃源”追仙慕道作为一种人生状态的精神澡雪。但不管如何说,这一过程都形成了“桃源”仙化诗文的蔚为大观。
对于桃源母题的继承和发展,乃至流变,唐代诗画双绝的大诗人王维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其一生颇具规模的诗文创作既布满了“桃源”的影子,又出其藩篱而独出新意,闪耀着异样的光辉。桃源行是学界公认的陶渊明接受史上的绝唱之作。王维在桃源行中,成功地将桃花源记这篇散文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读后能令人陶醉,并产生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全诗承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基本故事主体,从诗的一开始,诗人既用艳丽的色调,将渔人“坐看红树”、“行尽青溪”为“桃源”故事进行铺叙。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过渡性的描叙,来牵引连结,让陶氏笔下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层层递进。引导着读者循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进。让读者联想到渔人弃舟登岸、进入幽曲的山口蹑足潜行,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经过。由远及近地用云、树、花、竹将诗中渔人和读者的目光引向透着和平、恬静的气氛和勃勃生机的“世外桃源”
接下来又以“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两句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人”所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隐括了陶氏桃花源记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中间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启下,点明这是“物外起田园”往下的诗句便连续展现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画面和生活画面。月光,松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云彩,鸡鸣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静物,晨景全取动态,充满着诗情画意。
诗中的桃花源人自然对“渔人”颇感意外。“惊闻”二句连用“惊”、“争”、“集”、“竞”、“问”等一连串动词,把人们的神色动态和感情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桃源中人淳朴、热情的性格和对故土的关心。“平明”二句紧扣住了陶氏笔下桃花源景色的特点。进一步描写桃源“扫花开”、“乘水入”环境和生活之美好。紧接着又用“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两句把桃花源的来历追述清晰。并在追述中“峡里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云山”夹入情韵悠长的咏叹。
在诗歌的最后一层,诗人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渔人离开桃源、怀念桃源、再寻桃源以及峰壑变幻、遍寻不得、怅惘无限等内容一口气抒写干净,把情、景、事完全融合在一起。并以“不疑”六句,抒发了对渔人轻易离开“灵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对云山路杳的“仙源”则充满了向往之情,与开头遥相照应。整首诗歌诗笔飘忽,意境迷茫,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从思想意蕴上和行文风格说,此诗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无太大的区别。仅在陶诗平淡、自然而又淳厚文风的基础上揉入了清丽的的色彩,使画面更为活跃。这一点似乎强于陶文,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状。陈师道后山诗话所评价的“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还有一点相异的是,王维在诗中把陶渊明笔下的理想“桃源”意象描绘成一个超脱世俗的空灵、虚幻的神仙福地。这在精神内蕴和思想主题上已和陶之“桃源”相去深远。整个思想体系既无陶诗“既无感时伤世的厚重,亦缺陶渊明仁民爱物的胸怀”诗中虽也提及“田园”、“避地”但全无战乱、农耕的痕迹,少年天真的诗人认为“避地”是为了“成仙”而不是为自耕自足“田园”则是出于悠游山水,体味田园风情的需要。
那么,是何导致了“桃源”意象在王维诗中的仙化呢?笔者认为:少年天才的王维在写这首时,正值开元盛世,社会上的一切都似乎欣欣向荣,充满着青春活力。彼时的“道”佛“两教”也极为兴盛。满世界都飘荡着晨钟暮鼓,袅袅仙音。对于年仅19岁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王维来说,无疑具有重大影响。开元盛世的青春风貌和太平景象,使年少的诗人不可能对隐藏在隆盛景象下,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已逼得人民“卖舍贴田,以供王役”的社会矛盾有所觉察,更不可能如陶渊明般去揭露,去高举己思,去“作记以寓志”了。
清人王士禛在池北偶谈中论及此事,有几句议论十分肯切: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韩退之、王介甫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赤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
由上文可见“桃源”母题在唐代的继承和发展是蔚为壮观的。王维的诗歌创作受陶渊明的影响也是有着充分的证据可以验证的。王维诗在思想内容、语言风格上有部分迥异于陶诗,更说明了唐诗在继承陶诗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具有弥足珍贵的发展意义。陶渊明突破了言志载道的儒家美学观念,赋予写景状物诗文以独立的审美价值。以平淡自然的诗风开创了物与心合二为一的“桃源”母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王维一改陶诗感物抒怀的“述景”方式,将性情幻化成空灵曼妙的山姿水态,使诗歌美学在禅、庄思想的渗透下将中国文化气质中原有的淡泊宁静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极近韵外之至、韵外之美。形成中国人较为稳定的审美结构传承至今,源远流长。
关于陶渊明和及后的历代文人,关于“桃源母题”和及后的诗文创作,关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和及后的“野径香牵三四里,前山犬吠六七家”这里表现的不单单是一个诗人和一种文学现象,更是一种颇为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还是赋予了千百年来人们追求平等、自由、博爱的传承千年的一个颇为突出异质的亮点,是人们在变幻莫测的生存境遇面前自然流露的洒脱和超然。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们的心中永远都会有一个“桃花源”
参考文献:
[1][2]杨明。文史结合研究的新成果:读戴伟华博士新著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6期。
[3]韩国良,论陶渊明的桃源境界,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5][6]何胜莉,朱宪超。桃源母题的异代阐释,[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
[7]罗云芳。唐宋词桃源意象的美学意蕴,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4月。
[8]李剑锋。论唐代人接受陶渊明的原因和条件[j ]。文史哲,1999(3)。
[9][10]卢晓河。唐人慕道与“桃源”意象之仙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6卷,2008(9)。
无论从中国文化史,还是中国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晋陶渊明(约365—427)的旷世佳作桃花源记并诗里构筑的“桃源母题”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衍生出大量与“桃源母题”相关的诗词文赋。到了唐时期,文人对“桃源母题”的借用、化用更是达到了顶峰“桃源母题”也被逐渐仙化,出现了以王维为代表的游仙诗,这些以“桃源”为母题,出佛入道,禅意空蒙的“游仙诗”不仅代表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同时也折射出社会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多方面影响。
一
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的平淡自然、静穆圆融的“桃源意象”为及后以降的历代文人所追崇,衍生了大量的以“桃源意象”为母题的优秀诗词歌赋,经典美文,构筑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古至今,文学研究领域内对于“桃源母题”的研究多集中于桃源地理发源、桃源基本内涵的追究和探索,而针对“桃源母题”所衍生的文化现象的研究却微乎其微。据此,本文在阐述“桃源母题”形成、内涵以及历史流变的基础上,着重于唐代文人对其的承继、发展和转化,并以王维诗为例探讨其在唐代仙化的因果、价值及其意义。
关于文学母题的研究,历来诸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人坚持“荣格的‘原型’理论,试图辨清母题与主题,母题与意象、原型甚至套语等关系”;也有人说“母题是主题”、“母题是原型”、“母题是象征”、“母题是意象”将母题定义为常见的题材;但更多的人认为:“母题乃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上述理论各有所指,各有其道理。在本篇论述中,笔者囿于探索文学流派的传承、发展、和流变,认为“桃源意象”可以视为“母题乃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桃源母题的最初成型源于晋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该文描述了一个“没有名利困惑,没有战乱纷扰,人人自食其力,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这种建立在理想之上的超然生活和隐逸情怀,让及后千百年来普天下人可望而不可及,又极而望之。由是,依此为“母题”的吟咏佳句,华美词章纷至沓来,层出不穷。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在津津乐道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时,也造成对其内涵理解的多重分歧。依着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桃园意象”之所以在每个时期都有推陈出新之作,必然建立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与前代有别的背景之上。其内涵不仅是“桃源”诞生之后的历代文人回望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的人生描述,具有极其强烈的批判现实性;更体现了世俗尘埃下文人逃避世俗的精神向往,具有鲜明的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色彩。
追溯“桃源母题”的建构和成型,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卫风硕鼠中就可以看出一丝原始朴素的“乐土思想”的萌芽。而其后的老子和庄子也以“小国寡民”、“至德之世”的治世思想,也分别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曩古之世”的抽象图景。这些美好的憧憬虽然有其时代和道德理性上的相异之处,但都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对圆满自足的社会的深情向往,对人与自然圆融和谐共生境界的追求。这种以个人与社会的理想境界的精神传承,逐步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桃源”这一富于浪漫气息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
桃花源记,陶渊明诗“桃源”意象问世之后,虽然经历一段不为世所重的尴尬经历,但终究流传开来,以其“自由、豁达、乐观”的精神令无数后世文人无限企慕、争相追和。使“桃源”意象不仅在历代得以传承、发展,而且在唐代发生了嬗变,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山水田园”和“游仙诗”在这些诗文中“桃源”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文学意象,更是作为凝聚着潜在意识感悟一种思想境界极大地开拓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经典叙事的原型母题,镂刻在后世作家心目中。”
魏晋时期,连年的动乱征战严重破坏了国民生产,偏安江南一隅的东晋由于远离战场而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士大夫阶层由是畅享安逸,皆尚虚清谈,喜玄言佛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魏晋时期的玄言佛理诗中得到佐证。生长于彼时的陶渊明虽是士族后代,却因生性高洁,不合时宜而屡屡官场受挫,三仕三隐。正是在这种人生失意状态下,陶渊明的诗歌以充实内容的内容,和平淡自然的风格一洗魏晋多赋玄言、浮华无实的风气,赫然迥异于魏晋风度之外。然而在东晋文坛崇尚玄言,刘宋山水诗盛极一时的状态下,陶诗根本引不起人们的重视。
唐代以前,评家推崇陶渊明仅仅看到他所代表的一种文人理想,仅仅因为他是著名的隐者。钟嵘的诗品虽然对陶诗有所赞扬,但还是只列在“中品”位居潘岳、陆机之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虽仍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但他的诗文作品,流传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重视,爱不释手。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并亲自动手编集、作序、作传,编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专集陶渊明集。这对于后世对“桃源意象”的继承和发展意义重大。
二
唐朝,是中国诗歌最为蔚为壮观的一个时代“桃源”意象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继承和发展,乃至流变。
“自从陶渊明描绘出圆融和谐的桃源乐土之后,桃源便以其特有的风姿魅力进入了唐代文人的审美视野,成为他们心中神往的美丽乐园。”他们各取所需,创造性地将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伦理意义和文化内蕴以及风格,融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吟咏桃源之作明显增多,且赋予了多重文化意蕴。
初唐时期的王绩是最先扛起“桃源”大旗的诗人,也许其一生郁郁不得志的致仕经历和陶渊明颇为相似的缘故吧,他一生效陶“饮酒”效陶作文。从其五斗先生传、酒赋、野望等诗文中,均能看到其追和陶诗平淡自然文风的影子。其中野望这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不但能明显可以看出其对陶诗的借鉴和继承,而且和陶诗的在思想内容上极为相近。全诗于疏朴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其中的“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二句似乎更是陶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化用。全诗既保持了“桃源”诗风朴素自然的优点,又融情入景,在不经意间点染出富于“桃源”精神内涵的意境。为唐初诗苑吹进一股清新的气息,开创了唐朝“山水田园诗”的全新局面。
虽然在初唐时期,大多数人认为陶渊明主要还是一位颖脱不群、好酒拔俗的风流雅士,而不是一位诗人。紧随其后的王维、孟浩然等对陶渊明似乎消极的人生选择和襟怀抱负有不欣赏的一面,但诗文中却不自觉的加以借鉴。据考证:在唐代计有120位诗人的250诗歌出现了“桃源”意象,仅较有名气的大诗人而言,孟浩然有12次明确写到桃源,王维有8次,李白有14次,杜甫有8次。这些情况都充分表明陶渊明及其诗文中的“桃源”意象所代表的审美追求、价值追求在盛唐已经被从一定程度上较为普遍地肯定或认同,它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文学意象,而是一个凝聚着唐代诗人的理想和憧憬,甚至某种潜意识体悟的原型母题。进一步向知识阶层扩散并初步定型。
唐代是一个鼓励人幻想的时代,也是一个鼓励人做梦的时代。初生的帝国在上升的时候,以前的陈规陋习被扫荡殆尽,每一天,都在上演着起于白衣至于卿相的活剧。一些文人从政报国的激情尤为炽烈,但这些仍然没有影响“桃源”母题的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和深化。
从盛唐开始,唐人对陶诗的学习已不是单纯的典故使用,也不是词句的局部借鉴,而是在“桃源”意象基础之上创造了辉煌的山水田园诗。
正如沈德潜说诗日卒语总结的那样:“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林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绝大多数写过山水田园诗的盛唐诗人无不受陶渊明影响。不仅产生了许多较有影响力的优秀山水田园诗篇。而且还出现了以鲜明的个性为后代读者所确认的优秀山水田园诗人。从创作的成就来看,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为突出,王、孟、储三人虽受陶诗自然冲淡风格的影响,却能师陶不泥、自成格局,独辟蹊径,以“清腴自在、疏淡闲旷、质朴古雅”主导风格开创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歌”全新的局面。王维终南别业有其清腴风格:“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与陶诗“结庐在人境”一首对比,均不明言主人公对人世、人生的透彻感悟,极具丰腴的韵外之致。两者又分别展示“人我相忘”和“物我两忘”的澄澹清远境界。
孟浩然在写给乡人王迥的小诗赠王九:“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该诗翻用归去来兮辞“稚子候门”之语,着眼于乡人的阖家团聚,并赞美他有陶潜之风。风格直逼陶渊明移居一诗。
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其八:“种桑百余树,种黍三十亩。衣食既有余,时时会亲友,夏来菰米饭,秋至菊花酒。孺人喜奉迎,稚子解趋走。日暮闲园里,团团荫榆柳。酩酊乘夜归,凉风吹户牖。清浅望河汉,低昂看北斗。数瓮犹未开,明朝能饮否?”在该诗中诗人种植桑黍,以开饮食用度之源,以备送往迎来之需。举目田园,环境幽雅;生活其间,其乐融融。语语朴实无华。从诗的内容和语言风格上看,该诗与陶诗极近。以至于明人认为储光羲学陶诗佳处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有学者认为“后人学陶,以韦公为最深,盖其襟怀澄澹,有以契之也。”韦应物有效陶彭泽诗:“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此诗反映主人公与陶渊明相同之处有:爱菊、爱饮酒、爱交往田家,生活态度旷达。此诗效陶诗之处,在于几乎为饮酒诗二十首有关句意的翻版。前四句如陶诗所说:“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氵凡(饮)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中间两句似陶诗所说:“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结尾直如陶诗所说:“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全篇得陶诗冲和之风格。
上述列举的几位诗人仅是全唐诗中化用桃源意象的诗歌共有120位诗人的几位代表人物,但足以说明唐人对桃源意象的承袭情况。
“安史之乱”之后,黄巢起义之前,唐王朝处于大乱后的衰落期。是时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内政不修,边疆多事,朝廷政策无力,苛捐杂税不计其繁,迫使农民大量逃亡或大举起义。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虽然在这一时期里,诗人笔下更多的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全唐诗李绅悯农)、“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全唐诗彦谦凡缮e┑睦嗨破隆5叵疤以础蹦柑猓耘逄镌吧钗獠谋硐帧耙荨币馊さ奶镌笆醋饕泊锏搅烁叱保3以谡庵执醋鞲叱敝性右造诤偷澜趟枷耄鸩较颉跋苫惫龋艘恍┙嫌谐删偷奶镌笆璐蠹液兔炎鳌h缤跫莸摹渡缛铡罚岸旌较碌玖环剩嗾ぜ馨胙陟椤ih嫌靶贝荷缟3壹曳龅米砣斯椤!闭馐资邮怠17媲校抟凰靠桃獾褡林奂!k淙徊煌谔赵鞅氏陆趸孟氲奶一ㄔ矗谛问缴细哂邢质狄庖宓奶镌吧睢5从倘纭疤一ㄔ醇恰敝忻枘摹袄硐肷缁帷辈10薅拢踩皇且环酒佣智槿ぐ蝗坏氖劳馓以捶缢谆?
即使是李白这样以狂傲着称的诗人,也表现出对“桃源”的隐逸主题的兴趣。他的诗歌虽然以名山、仙境、闲适的为主题,却始终明显地贯注着桃源意象。如其桃源两首中,基本继承了桃花源记的模式和情节,其一:“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其二:“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番流水满溪春。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这两首在语言风格一改陶渊明的自然质朴,变的流丽优美,表达出淡淡的思古情怀。体现着盛唐文人的浪漫情怀以及以“桃源”隐逸主旨为雅趣的精神风貌。
和王驾、李白不同的是,同时期的诗人卢纶对于“桃源”意象描摹似乎更贴近陶诗,他在其诗作同吉中孚梦桃源中仅仅将桃花源记中武陵人初入桃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现实描写片段,略加变更。改换成绿潭碧水、花林幽深的虚幻憧憬,并且辅之以熠熠生辉的“芝术”与万年之花等神奇而新颖的道教意象,编织成了一个美丽的桃源之梦。“春雨夜不散,梦中山亦阴。云中碧潭水,路暗红花林。花水自深浅,无人知古今。夜静春梦长,梦逐仙山客。园林满芝术,鸡犬傍篱栅。几处花下人,看予笑头白。”细细研读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把“桃源”意象与中唐时期盛行的道教意象的契合起来,已带有“仙化”趋向,很直白的表露出中唐文人对陶渊明笔下“桃源境界”的渴望。
除了上述几位诗人之外“桃花”意境也在其他诗人手中焕发出独特的意蕴,如孟浩然诗作也多写隐逸生活“坐忘心”和“尘外心”使桃花园的乐园追求由道教式的外在超越转向道家式的内在超越;至于杜甫笔下的桃花源,则与其一生穷困潦倒相关,他的诗作完全结合了诗经传统中的“乐土”思想,带着浓重的悲剧意识,描摹出一个万物各遂其性,各得其所的平等无私的理想世界,充满了浓厚的现实色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唐代最有成就诗画双绝的诗人王维,对于“桃源“意象接受最为突出,他在“桃源”意象隐逸、自然、平淡的基础上,融入了禅宗、仙道思想。创作了大量由道入佛、由仙而僧空灵清逸、淡远虚幻的诗歌,表现出极为洒脱无拘的心灵自由,在内容上和主旨上已和“桃源”意象相去甚远。这实质是对“桃源”意境内在精神的超越。
中国文人的“桃源”情结在中国诗歌最昌盛的唐代,不仅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而且在社会背景影响下得到了转化,除了衍生出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外,还在其“崇佛尚道”的社会背景下将源于先秦歌赋“游仙诗”发扬广大,形成一种独特的诗歌景观。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唐政府的推崇,佛教、道教在盛唐时期非常繁荣。举国上下,上至王尊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言必谈佛,行必尊道。在这种政治氛围和社会氛围下,文人诗歌自然也渗透了意、境、禅、佛、仙、道等思想。为数众多的以“桃源”为母题的田园山水诗歌创作多带有虚幻、空灵的”仙”的色彩。在这里陶氏笔下的“理想家园”已面目大异,成为烟水苍茫,仙气缭绕的神仙居所。
一直以来,学界对于唐人“桃源”意境的接受情况的研究多集中在几位大诗人身上,如李、杜、王、孟、韩愈、刘禹锡等,而忽略了一些名气稍次的诗人,这未免有厚此薄彼之嫌。其实,对于研究唐诗承袭“桃源”意象并为之仙化的情况,笔者以为,从一些名位稍低的诗人诗作进行辨析,似乎更能一窥唐代诗人创作的风貌。
如:五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桃花两边种来久,流水一道何时有?垂条落蕊暗春风,夹岸芳菲至山口。年年岁岁能寂寥,林下青苔日为厚。时有仙鸟来衔花,曾无世人此携手。可怜不知若为名,君任从之多所更。古驿荒桥平路近,崩湍怪石小溪行。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多君此去从仙隐。令人晚节悔营营。(包融:桃源行)2包融这首桃源行以描写风物见长,红堤绿岸、鸡犬相鸣,溪水横贯、桃花失流,春风落蕊、仙鸟衔花,苍苔铺碧、芳菲弥漫,古驿荒桥、崩湍怪石,营造悠远古朴、幽寂绝尘、寂寥万古的境界,在意境上接受并演绎桃花源记并诗。结句一“悔”字却抒发了未能仙隐的怅恨“,桃花源”由理想国变为“仙隐”之地,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异。
颇具“桃源”意象仙化的代表人物还有皮日休与陆龟蒙,这是一对惺惺相惜的好友,二人交游唱和留下唐末文坛一段佳话。皮日休曾作太湖诗20首,陆龟蒙逐篇予以酬和,其中的桃花坞各体现了他们对“陶家桃源”的解读。
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
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倚峰小精舍,当岭残耕垡。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
闲禽啼叫窕,险犭穴眠石聿石兀。微风吹重岚,碧埃轻勃勃。清阴减鹤睡,秀色治人渴。
敲竹斗铮扌从,弄泉争咽。空斋蒸柏叶,野饭调石发。空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
(皮日休太湖诗诽一ㄎ搿贰度剖肪砹偈?
皮日休生逢唐末乱世,曾隐居在襄阳鹿门山,也曾参加黄巢的农民起义。他对唐末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的现实和黑暗腐败的政治体悟颇深,他的思想深处有浓厚的仙隐色彩。这首桃花坞仅仅是在题材上接受陶记,其风格产生很大变异。他描写的依然是仙境,但格调暗淡凄清,意境幽寂遥深,弥漫着清绝幽冷的仙气,流露了诗人的心态,流淌出凄冷绝望的晚唐音调。就诗歌美学而言,此诗生涩雅拗,奇崛险怪,有韩孟诗派的痕迹。
行行问绝境,贵与名相亲。空经桃花坞,不见秦时人。愿此为东风,吹起枝上春。
愿此作流水,潜浮蕊中尘。愿此为好鸟,得栖花际邻。愿此作幽蝶,得随花下宾。
朝为照花日,暮作涵花津。试为探花士,作此偷桃臣。桃源不我弃,庶可养天真。
(陆龟蒙桃花坞全唐诗卷六百十八)
陆龟蒙性情耿介孤高,隐居之后,不与流俗交往,闭门以书酒为乐,朝廷以高士征召,辞而不就。这首诗对陶渊明的文学接受较多。首先,以陶记故事为背景展开抒情,以四个排比句表达对“桃源”的强烈渴望与依恋之情,而诗之结句“养天真”又将诗之旨趣与陶诗精神契合,实际是对陶渊明社会理想的由衷认同。其次,在句式上,明显接受陶渊明闲情赋“十愿”的影响。其三,诗的格调自然清丽,情韵优雅,文质彬彬,追法陶格,远胜皮作数筹。然而此诗也有变异,诗尾融入东方朔偷桃的仙话[9],把桃花源视为仙境来描写,表达隐逸求仙之趣。
三
对于“桃源母题”在唐代仙化的现象,宋代学者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十做了最好的解释:“陶渊明作桃源记,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自是之后,诗人多赋桃源行,不过称赞仙家之乐。”
“桃源”母题在唐代不仅得以继承和发展,而且对于这一时期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一些“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不仅具有更浪漫的想象空间和绚丽色彩,而且还产生了神奇诡异的仙化意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唐诗产生了这种嬗变呢?追究其中形成的原委,我们不能不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考虑。
综观历史,为了强化对民众精神、思想的统治,积极提倡各种宗教是每一时期社会政治的重要内容。而道教经南北朝末期发展至隋,已是深人人心。帝王多崇信道教,隋文帝以道教的神秘年号“开皇”作为自己的年号。炀帝杨广迷信道教至甚,不仅在离宫修建蓬莱、方丈、瀛洲仙山,请道士作法以求长生,且拨大量耕地、财物予道观,为道教的发展提供政治、经济的通道。从唐高祖李渊开始,因李唐王朝与道教教主李耳在姓氏上的“亲缘关系”以及楼观派道士在李渊起兵时资助粮草,李渊作了皇帝后即在干封元年下令尊老子为“太上皇帝”从此,以道教教主的后裔自居,以政教合一的策略巩固皇权。由于帝王的大力扶植,道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获得三教之首的尊号,而且奠定了国教的地位。这一地位虽在武则天时期曾一度改变,但唐玄宗登基后又立即掀起祟道热潮,再给老子追加“大圣主玄元皇帝”尊号,诏令全国各州建立玄元皇帝庙,绘玄元皇帝像,并认道士为宗亲。甚至玄宗皇帝还亲自注释老子道德经,还“制令士庶家藏一册”并一再下达“尊祖”的诏令。在加上在科学既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的对生命的忧患就时时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唐王朝建立以来,富裕风流的生活和繁荣昌盛的社会虽然在现实中给了人们以生活的热情和进取的信心,却没有消除人们心灵深处对生命短暂的忧郁。
因此,讲长生不老神仙之术的道教便大受人们青睐。许多文人都曾经炼铅烧汞,学制金丹。这是他们既对尘世充满眷恋,又对尘世感到失望的矛盾心理的折射。在这种心理氛围中,道教那种既能免除生老寿天之苦,又能安享尘世之乐,既能满足心中情欲,又能活的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弥漫开来,形成了文人生活理念的另一个侧面。他们隐逸学道,受篆炼丹,其实都是在这种生活理念支配下的行为。在这种道教发展极其兴旺的背景下,道教及其神仙信仰对于作家思想、创作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
安史之乱后,饱经战乱折磨的人民急于从宗教中寻求寄托和安慰,道教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道观林立,道徒众多,狂热的崇道之风弥漫全国。”“桃源”意象似乎又一次在晚唐时期契合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众多文人的诗歌自然也渗透了意、境、禅、佛、仙、道等思想,开始转化为具有人性美的文学形象而不再是宗教形象了。许多笃信道教的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会描写他们近乎幻觉式的想象。据刘中文先生考证,在现存的唐人诗词中,以“桃花源”为题的作品达21题24首之多1,如:包融的武陵桃源送人和桃源行、张旭桃花溪、王维桃源行、李白小桃源和桃源二首、卢纶同吉中孚梦桃源二首、权德舆桃源篇、韩愈桃源图、刘禹锡桃源行和游桃源一百韵、施肩吾桃源词二首、李群玉桃源、张乔寻桃源、章碣桃源、皮日休桃花坞、陆龟蒙桃花坞、陆希声桃花谷、李宏皋题桃源、
皎然晚春寻桃源观、徐仲雅桃源。此外曹唐题武陵洞五首虽未以“桃源”为题,但实际也是歌咏桃源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诗人立足于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的思想内蕴,结合社会现实以及自己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生命感悟,对“桃花源”或上天,或入地,或得道成仙,或与仙往来等等,加以阐发、演绎。形成了具有唐代文化精神特色的“桃花源”“所有这些上天入地、超越时空的诗歌,正是唐代道教与文学联姻的产物。”
四
唐代是中国诗歌创作异彩纷呈、云蒸霞蔚的时代。初盛唐时期的繁荣、优裕的物质生活,诗人把寄情“桃源”吟咏山水田园,作为一种精神享受;中晚唐时期,诗人把追索“桃源”追仙慕道作为一种人生状态的精神澡雪。但不管如何说,这一过程都形成了“桃源”仙化诗文的蔚为大观。
对于桃源母题的继承和发展,乃至流变,唐代诗画双绝的大诗人王维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其一生颇具规模的诗文创作既布满了“桃源”的影子,又出其藩篱而独出新意,闪耀着异样的光辉。桃源行是学界公认的陶渊明接受史上的绝唱之作。王维在桃源行中,成功地将桃花源记这篇散文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读后能令人陶醉,并产生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全诗承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基本故事主体,从诗的一开始,诗人既用艳丽的色调,将渔人“坐看红树”、“行尽青溪”为“桃源”故事进行铺叙。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过渡性的描叙,来牵引连结,让陶氏笔下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层层递进。引导着读者循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进。让读者联想到渔人弃舟登岸、进入幽曲的山口蹑足潜行,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经过。由远及近地用云、树、花、竹将诗中渔人和读者的目光引向透着和平、恬静的气氛和勃勃生机的“世外桃源”
接下来又以“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两句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人”所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隐括了陶氏桃花源记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中间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启下,点明这是“物外起田园”往下的诗句便连续展现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画面和生活画面。月光,松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云彩,鸡鸣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静物,晨景全取动态,充满着诗情画意。
诗中的桃花源人自然对“渔人”颇感意外。“惊闻”二句连用“惊”、“争”、“集”、“竞”、“问”等一连串动词,把人们的神色动态和感情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桃源中人淳朴、热情的性格和对故土的关心。“平明”二句紧扣住了陶氏笔下桃花源景色的特点。进一步描写桃源“扫花开”、“乘水入”环境和生活之美好。紧接着又用“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两句把桃花源的来历追述清晰。并在追述中“峡里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云山”夹入情韵悠长的咏叹。
在诗歌的最后一层,诗人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渔人离开桃源、怀念桃源、再寻桃源以及峰壑变幻、遍寻不得、怅惘无限等内容一口气抒写干净,把情、景、事完全融合在一起。并以“不疑”六句,抒发了对渔人轻易离开“灵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对云山路杳的“仙源”则充满了向往之情,与开头遥相照应。整首诗歌诗笔飘忽,意境迷茫,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从思想意蕴上和行文风格说,此诗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无太大的区别。仅在陶诗平淡、自然而又淳厚文风的基础上揉入了清丽的的色彩,使画面更为活跃。这一点似乎强于陶文,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状。陈师道后山诗话所评价的“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还有一点相异的是,王维在诗中把陶渊明笔下的理想“桃源”意象描绘成一个超脱世俗的空灵、虚幻的神仙福地。这在精神内蕴和思想主题上已和陶之“桃源”相去深远。整个思想体系既无陶诗“既无感时伤世的厚重,亦缺陶渊明仁民爱物的胸怀”诗中虽也提及“田园”、“避地”但全无战乱、农耕的痕迹,少年天真的诗人认为“避地”是为了“成仙”而不是为自耕自足“田园”则是出于悠游山水,体味田园风情的需要。
那么,是何导致了“桃源”意象在王维诗中的仙化呢?笔者认为:少年天才的王维在写这首时,正值开元盛世,社会上的一切都似乎欣欣向荣,充满着青春活力。彼时的“道”佛“两教”也极为兴盛。满世界都飘荡着晨钟暮鼓,袅袅仙音。对于年仅19岁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王维来说,无疑具有重大影响。开元盛世的青春风貌和太平景象,使年少的诗人不可能对隐藏在隆盛景象下,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已逼得人民“卖舍贴田,以供王役”的社会矛盾有所觉察,更不可能如陶渊明般去揭露,去高举己思,去“作记以寓志”了。
清人王士禛在池北偶谈中论及此事,有几句议论十分肯切: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韩退之、王介甫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赤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
由上文可见“桃源”母题在唐代的继承和发展是蔚为壮观的。王维的诗歌创作受陶渊明的影响也是有着充分的证据可以验证的。王维诗在思想内容、语言风格上有部分迥异于陶诗,更说明了唐诗在继承陶诗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具有弥足珍贵的发展意义。陶渊明突破了言志载道的儒家美学观念,赋予写景状物诗文以独立的审美价值。以平淡自然的诗风开创了物与心合二为一的“桃源”母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王维一改陶诗感物抒怀的“述景”方式,将性情幻化成空灵曼妙的山姿水态,使诗歌美学在禅、庄思想的渗透下将中国文化气质中原有的淡泊宁静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极近韵外之至、韵外之美。形成中国人较为稳定的审美结构传承至今,源远流长。
关于陶渊明和及后的历代文人,关于“桃源母题”和及后的诗文创作,关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和及后的“野径香牵三四里,前山犬吠六七家”这里表现的不单单是一个诗人和一种文学现象,更是一种颇为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还是赋予了千百年来人们追求平等、自由、博爱的传承千年的一个颇为突出异质的亮点,是人们在变幻莫测的生存境遇面前自然流露的洒脱和超然。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们的心中永远都会有一个“桃花源”
参考文献:
[1][2]杨明。文史结合研究的新成果:读戴伟华博士新著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6期。
[3]韩国良,论陶渊明的桃源境界,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5][6]何胜莉,朱宪超。桃源母题的异代阐释,[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
[7]罗云芳。唐宋词桃源意象的美学意蕴,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4月。
[8]李剑锋。论唐代人接受陶渊明的原因和条件[j ]。文史哲,1999(3)。
[9][10]卢晓河。唐人慕道与“桃源”意象之仙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6卷,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