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文化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谈教育之前,我想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各位同学都是职校的学生,成为职校生,你们觉得自豪吗?作为职校生,你们觉得未来是光明的吗?
其实我们大家都很清楚,在我们现在的这种社会环境中,职校生是不被人们所看好的。在社会舆论中,职校生是被升学体制所淘汰下来的次等学生。上职校的学生有失落,觉得前途渺茫;家长也有失落,因为自己的子女没考上大学,总觉得低人一等。
实际上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这种轻视职业教育的情况是不正常的,我们应该提倡的不是现在的这种大学遍地开花的精英教育,而是职业教育。因为我们的社会并不缺少精英,缺少的恰恰是大批的优秀的具有专业技术的职业人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轻视职业教育,人人都想成为精英的不正常的情况呢?这跟我们的政府有关。我们国家的现行教育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教育这个行业已经成了政府转嫁危机的救命稻草,学校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利益集团和少数人逐利的乐园。
本来教育应该是政府财政大力投入的一个惠泽民众的一个领域,因为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浪费严重,腐败加剧,造成国家财政资金的大量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本该由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不但得不到保障,在很多地方教育反过来还要承担反哺地方财政的功能。那么这个钱从何而来,只有从老百姓的腰包里掏。要让老百姓掏钱也不是容易的,要让老百姓掏钱,首先就要从舆论上造势,大势炒作重点学校,炒作高考录取率,炒作高考状元。让老百姓觉得自己的子女只有“华山一条路”也就是说只有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才能让老百姓把钱掏出来。因为高考制度恢复几十年来,大部分时间老百姓用于子女教育的费用不是很高,哪怕是考上了大学,普通家庭也能够承受。以前的学生读书也没有这么累,上大学也不是唯一选择,很多人选择了上职校。
1998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26万人,在校规模146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中的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规模比例为6:4。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大学开始连续扩招,录取率在6年的时间里翻了5倍。普通高中教育迅速升温,中等职教出现了严重滑坡。从1999年开始,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分别从1998年的526万人、1467万人下滑到2001年的400万人、1165万人。
大学扩招的速度为什么会这么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从老百姓的身上掏钱。因为以前考上大学费用基本上是由政府承担。而从这一年开始大学就要自费了,而且费用一年比一年高。近十年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舆论炒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就是老百姓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已经把本该政府承担的教育投入变成自已理所当然应该承担的义务。因为现在老百姓不光觉得上大学应该自己掏钱,就是义务教育阶段都应该是自己掏钱。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裹挟下,老百姓用于子女教育的费用越来越高,最终给每个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反过来这种经济负担又变成了巨大的压力加在学生身上。因为教育已经产业化,老百姓对子女的教育已经变成了一种投资,因此教育也就越来越背离了它的本质,变得更加的功利化。既然是投资,当然要求得回报,父母为了子女的教育花了这么多的钱,自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为社会的精英,有好的地位,好的收入,能够名利双收。
大学扩招的最后结果就是大批的学生在精英理想的误导下,成了既上不了天又挨不了地的牺牲品。因为大学的扩招,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只要花钱就能进大学,可是进了大学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成为精英,但进入大学的人又很少有人愿意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因为我们的社会舆论不就是这样引导的吗?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不就是这样告诉学生:只要你辛苦这十几年,只要你考上了大学就好象进了大学就可以一生无忧,功成名就。实际上考上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开始而不是一个结束,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大学里更多的是一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可我们的很多学生考上了大学以后便觉得学习已经完成,可以高枕无忧,只要混过这几年拿了文凭便可以进入大公司大企业成为白领,工作轻松,收入可观。等到他们走上了社会才发现事实并不象当时家长和老师所说的那样,仅仅有一个文凭就能获得好工作好收入,只是到那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学的扩招造成许多大学教学质量的下降,许多学生只是白白地耗费了几年时间,并没有学到什么实际的专业技能,所以走上社会找不到出路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因为我们中国缺的不是大批的华而不实,甚至既不华也不实的无用之人,而是具有扎扎实实的职业技能的技术人才。由于教育的畸型发展,大学扩招,职业教育下滑,造成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缺乏学有专长的技术人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现在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事,而且这种现象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会越来越严重。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就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去年网上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今年,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更贴切了。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的严峻现状实,政府和舆论已经开始在转变腔调了。去年教育部的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广大家长和大学生要调整心态,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劳动者。本来这句话也不错,大学生并不是社会精英,因为一个社会能成为精英的毕竟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就是一个普通劳动者。问题是我们以前的政策导向舆论宣传一直是把大学生说成是天子骄子,社会精英,我们的家长也一直是以培养精英的代价来培养自己的子女的。你现在一下子要求这些花了精英钱,做着精英梦的大学生来做一个普通劳动者,谁能受得了?如果是做一个普通劳动者,需要花这么大的代价,浪费这么多的时间吗?
大学的扩招对于我们的社会、对于大部分家庭,特别是对于我们的莘莘学子,并不是一个福音,而是一个灾难。它使我们尚不发达的国家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物资财富;它使无数的家庭为了子女的教育而疲于奔命,使许多本不富裕的家庭几乎耗尽了全部的财产(许多人甚至还是负债),无法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它更使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万千学子心灵中本应具有的真、善、美、爱等人的本性受到戕害,中国的现行教育政策已经危及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生存。
严峻的现实终于迫使政府开始认识到了这种后果的严重性,并着手进行改进。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在温总理的报告中,集中讲职业教育的有124字,是新中国有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关于职业教育篇幅最大,分量最重,含金量最高的一次。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大连市轻工学校的讲话中提到:今年,我们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都提高了奖学金、助学金的比例,这个数额是过去的10倍,其中,对职业教育我们采取的措施最为有力,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的覆盖面要达到或超过90%。
2007年9月,教育部长周济宣布,中职学校今年录取学生将达到800万人。
虽然由于体制的因素,会导致上述政策执行的偏离,但这一切至少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职业教育将是国家发展的重点。所以你们不要因为是一个职校生而自卑,作为一个职校生,只要你能真正学有所成,你们的发展机遇并不会比大学生差,而且可能会更好,当然前提是你们一定要有扎实的职业技能。
正常的社会本来就是每个人都能各尽所能,每一个人都有他生存发展的理由和权利。教育就是为有不同个性,不同兴趣的人们提供服务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各个行业也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意思是任何一个微小的物体,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自然是最美的。我们每一人,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宇宙,不管身处何处,境况如何,都不要看轻自己。因为你就是你,你就这个世界上的唯一,是最好的你,你是任何人所无法代替的。所以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那么是不是只要学好了技术就可以前途无忧呢,那也未必。技术的学习只是末,重要的是本。孔子在论语中说:“本立而道生”;大学里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会“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所以一个人光有技术还是不够的,还不足于让他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因为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教育,技能的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呢?
我们先从字面上来解释一下,教育的“教”字,左边是一个“孝”字,右边是一个“文”字,意思是说教育首先是教人孝敬父母,然后才是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我们再来看看“孝”字,较早的“孝”字是象形字:上面象是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意思是子女背着父母行走。“孝”字,在说文为本义:“孝,善事父母者。”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中,孝的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因为孝道是做人的根基。在家知道孝敬父母,在外面才知道尊敬老师、尊敬领导;在家懂得友爱兄弟,在外面才知道亲近朋友、团结同事。在家里把孝道行好了,在社会上才会做人做事。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了,他还会爱谁呢?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孝字,懂了孝这个字就算明道,遵照孝之理去做就是行道,就是修行,所以说“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第一位的。所以三字经里才说“首孝悌,次见闻”这是教育的顺序,非常重要,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这个教育的原则就不能变。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在论语这本书里,就记载了孔子的很多谈孝的内容。诸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等等。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两句诗出自于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这首诗的意思是:父母生我育我,耗尽了心血。长大后离开父母远游他乡,等到多年以后回家,父母已去世了。在深深哀痛之中,才知道父母在时自己未能多尽些孝心,此刻,就是再呼天落泪,失声恸哭,也不能挽回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两句话的意思也和上面这首诗差不多。如果我们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恸哭流涕,感到遗憾和悔恨,还不如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尽些孝道,以报答父母的深恩。只是不知道我们现在的学生还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两句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有了孝悌的基础以后,才是知识的传授。我们读读论语•学而篇中孔子的话就清楚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言行谨慎,要讲信用,要有博爱之心,要多亲近仁德之人。这些非做不可的事做好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再学文,进行知识的传授。
现代教育将教育的顺序整个弄反了,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以道德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能成为人,而不是动物。教育就是要使一个冥然无知的人明白事理和获得智慧,使人能泰然自若地进入复杂无比的社会,可以参与建设和改造社会的种种活动。教育不单教人以谋生的技能,还应启发人追寻生命的智慧,协助人找出生命的秘密,明白生存的意义和提高生活的质量。教育的理想是使人成为完全的人、圆满的人。更具体地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使人获得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成为有情有灵性有仁爱之心的人。儒家说:“仁者爱人”其实我们不只要爱人,我们还要爱花草树木、河流山川;爱天地万物、宇宙自然;爱世界上任何一种高贵与微小的事物。
所以真正的教育,首先是教人做人,知识的传授可以暂缓,道德一定要首先确立起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传统教育已经在中断了几十年,我们的现代教育什么都教,偏偏缺少了道德。有人说现代教育是“缺德”的教育,事实也是如此。由于传统教育的缺失,我们几代的学生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承继已经出现了断层,无法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在我们这几代人的血脉中渐渐地流失。由于传统教育的缺失,造成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下降,中华民族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成了世界上最没有文化的民族,中国人成了世界上最没有文明,最没有道德的人,想想真让人悲哀!
人为什么要先进行德行的教育才能进行技能的教育?这跟人的本性有关。
谈到人的本性,中国文化有“性善论”、“性恶论”等不同的观点。
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代表人物,后世以“孔孟”并称。孟子说:“人有恻隐之心,有羞恶之心,有辞让之心,有是非之心。”人为什么有这四种心呢?因为这是天赋与人的本性,天道本是仁道,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果没有这四种心,就“非人也”孟子认为人人都有良心,他称之为“恻隐之心”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举的例子是:如果一个人见到一个小孩子爬到井旁,没有不去帮助他脱离险境,而会眼巴巴看着他掉到井里去的。这就是人人都有的恻隐之心。
荀子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观点是“性恶论”荀子书中有“性恶”篇。他认为人性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小孩子生下来就会吃奶,长大一点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就会抢别人的东西,这些行为都不用教天生就会,善良之性在哪里呢?不教育绝对出不来善。所以荀子说人的本性就是恶的,善是后天教化学习的结果。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人性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这两种观点各说了人的本性的一个方面,如果将二者综合起来,就比较准确了。
我们首先要肯定人的天性,天赋之性,是纯善无恶的,这就是孟子说的“性本善”人本来就有善良的天性,看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我们心中不忍,这就是仁爱之心的初起。
但是人也有一种生物属性,生物属性是纯恶无善的。人类作为动物的一种,其生命体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现代遗传学给基因下的结论只有两个字“自私”是“自私的基因”其本质是无限制地占有一切资源,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这就是基因的本质,也是一切生物的本质。这也就是中国的那句俗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依据。从这一点上来看,荀子的“性恶论”说得一点都不错。
因此教育的目标就是“化除秉性,圆满天性”也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文化”的真正含义。
“化除秉性”就是要将人的生物属性也就是劣根性化除掉,人的秉性古人总结为“怒恨怨恼烦”五样,人的私欲一旦不能满足,秉性就发作,怒恨怨恼烦就来了,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人的禀性之根最深、最难拔除。秉性一化,人的天性就出来了。
天性是人所具有的天德之性,天之德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五常之德的根本是仁德,有仁才有“义礼智信”四德。仁是本体,所以孔子说“仁者爱人”如果能够去习性、化秉性,人的天性一定会圆满,就是成道了。
下面我们再来讲讲什么是文化?
我们先来从字面上解释“文化”这两个字。文是文字,也就是书本知识,化就是变化、转化,合起来解释就是把所学到的圣贤之“文”去修正自己的心身行为,用来变化自己的气质,使自己升华,如此有“文”有“化”方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知识渊博的真正有“文化”的人。只可惜我们后来理解文化的意思只侧重于前面一个字而没有从后面一个字去下功夫,所以学来学去真正的学问功底一点也没有,既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虽然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学的文不少,但是有“文”没“化”最后也只是一个有“文”无“化”读死书的人。
传统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帮助人化性,教人怎样做人。性子化了、气质变了,人“性本恶”的动物属性的根才能彻底拔除掉,人才能够立身行道,成为真正的人。不会做人,就不会做事。韩愈在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帮助学生化性立命,教授做人之道。知识传授是次要的,所谓“有余力则学文”没有余力宁可不学文,也要先传道。
那么传统教育用什么方法来化除人的秉性,圆满人的天性呢?就是用经典教育,即让儿童从启蒙开始,便大量诵读各种经典文章,以此来达到“化除秉性,圆满天性”的目的。
什么样的文章能被称为经典呢?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流传千古而不衰的文化瑰宝,是因为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族智慧和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个人与社会健康互动之道,有“天地之大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生之道、与时俱进之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
经典中包含有一种诚恳的人性,能够进入到人的心灵深处,提高人作为“人”的内在品德,并让人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让人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些经典本身就是一个高远的理想,一个开阔的胸怀。它可以涵养性情,增长智慧,提升眼界,增进道德勇气。熟读这些有高度智慧的书,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地启迪理性,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作较为全面而合理的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也是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但凡有成就并且能够长期保持的人,都是目光远大、品德高尚、富有爱心的人。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就说道:“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叶圣陶说“经典训练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国学大师南怀谨也说:“从儿童时期开始诵读历史经典名著,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育方法。”
经典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阶段。传统教育中的小学阶段,是先学习做人以及如何生活,然后再传授知识,学习六艺,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走的路线。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主要是私塾教育,小孩子一入私塾,开头一、二年首先要学的就是“孝弟三百千”这几本书。孝是孝经,弟是弟子规,三是三字经、百是百家姓、千是千字文。学了这几本书,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实施了品德教育,奠定了一生做人的基础,也就是子游在论语•子张篇中说的“洒扫、应对、进退”我们不要小看“洒扫、应对、进退”这六个字,它既是生活教育也是人品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一贯的传统。我们今天提倡的生活教育,大多是与职业、赚钱相结合的技能培训,与传统的生活教育是两回事。现代人连最基本的洒扫庭除都不会,以后如何去面对生活呢?二是实施了识字和阅读教育,奠定了一生学习的基础。学完了这几本书,大概能认识近三千的汉字,具备了很强的阅读能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大量地诵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经典文章。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只可惜我们这些人已经无福消受了,最多只能在教科书中了解一些皮毛。
在这里,我想着重向同学们介绍四书中的大学。
大学这部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它完整地阐述了一个人从格物致知开始,直到治国平天下的自我修炼的的八步功夫。特别是曾子在开篇讲的第一段话,是大学全书的精华之所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实现大学之道的三个纲领。明德指我们的性德,它是天赋的、善良的、本来就光明。但我们的明德被后天的秉性和习性遮蔽了,象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样不明了,该怎么办呢?把镜子上面的灰尘擦掉,让本有的明德放出光明,就是明明德,佛家称之为“明心见性”明明德是彻底搞明白了,仅仅明白道理没有用,一定要去做,要落实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受用,所以明明德之后紧接着就要亲民。亲民就是爱你的同类、爱众生、爱环境、爱这个世界,也就是孔子说的“大孝孝于天下”第三步则是“止于至善”至善是一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慈悲已极、不讲任何条件的博爱。
曾子讲的三纲领,其实与佛家讲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三觉悟是一件事,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明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止于至善”就是“觉行圆满”三个纲领都实现了,你就成佛了。三者之中,一环扣一环,互为因果,但有轻重本末之分,一定要辨别清楚。其中,明明德是本,亲民是关键,二者是因。明明德是明白了,明白了要去行道,不行没有用,所以才要亲民。其后才有“止于至善”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曾子才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如何检验你的修行到了什么地步呢?曾子接着又提出检验的五项标准,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几句话把得道的整个过程都说尽了。首先必须要知止,知进知退、知足知止,是第一层意思。人的心念象狂奔的野马,必须让它停下来定住,才能看清楚四周的一切。否则你骑在狂奔的野马上,走马观花,什么也看不清楚,这是知止的第二层意思。知止了就定住了,定住就能扎下根,就风平浪静了,所以说“定而后能静”心平气静一定身心安泰,身心安泰头脑就灵光,智慧就开发出来了,就是“安而后能虑”;如此修行一定能得道,就是“虑而后能得”
得什么?得到明德。所以大学始终扣住的主题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明德是立身立己,亲民是爱人立人,止于至善是起心动念,利益一切众生。儒家与佛家没有两样,所以宋儒张载说:“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具体到方法上就是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五个是修正自己,后面三个是服务社会。正心是端正自己的思想,怎么使自己的思想端正呢?要诚意,要使自己的心念沉静下来。怎样才能诚意呢?要致知,有一个正确的知见,知见不正确,行为是不可能正确的。怎样才能使知见正确呢?要格物,要探究事物之理,以尽物之性。格物、至知、诚意、正心,能达到此四步功夫叫“内圣”是“独善其身”;自己内心的修行已经圆满了,就是圣人。内心圆满了,然后将你所学所得向外扩展,所以后面四步工夫叫“外王”是“兼善天下”
八步功夫中最重要的是先修己心,然后再修身,先管好自己,树立一个好样板,其次是齐家,把家族治理好;然后是治国,最后才是平治天下。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就教化众生,著书立说,做千古的圣人。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遵循着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引,用生命去实践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人生理想,成为流芳百世的大家人物。
传统教育的小学阶段还有“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六艺教育,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礼是礼仪,是日常的行为规范;乐是音乐,相当于今天的艺术;射是射箭,御是驾车,相当于今天的体育;书是书法,也属于艺术;数是数学,相当于今天的自然科学。可见,传统小学教育的内容绝对不比今天少,而且还更全面。古人常用“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来评价一个人的学识修养,过去读了六年私塾的人是可以用这两句话来评价的。读了六年私塾的学生,他的背诵量能达到几十万字,阅读量能达到几千万字,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胸藏古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识渊博的文化人。
可是我们现在读了十多年书的学生,背诵量和阅读量还不到过去私塾教育的十分之一,大多数学生胸无点墨,大脑空空,看不到丝毫“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这实在是我们教育的耻辱!这也是现代教育背离传统教育所产生的必然恶果!如果我们的教育再不迷途知返,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创造过世界上最辉煌文明的优秀民族将永远成为世界上最没有道德最没有文化的低等民族,我们也就愧为炎黄子孙。只有真正让教育回归本质,我们延续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才能在新的世纪重现辉煌,中华民族才能重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能够具有以下的三种能力,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
第一是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一个人穷尽一生也不能学完所有知识的万分之一,所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他走向社会之后仍旧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以适应多变而复杂的社会;
第二是与人相处的能力:社会就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每个人都不能游离于群体之外。一个人活在世上,要有与人为善的气度和光明磊落的胸怀,能够了解别人的心意,体恤不幸者的遭遇,对有需要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能够和人建立真诚而持久的友谊,懂得去爱人和被爱;
第三是面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人生不能总是一帆风顺,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要面对许多不可预知的困境,都会遇到许多的艰难险阻。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成熟、完善,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认为,一个人只要具有这三种能力,进入任何一个行业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当然,在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精神成为普世价值的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应该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我们应该以开放的视野,更广阔的胸怀,应该站在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的高度,站在提升全人类文明的高度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成为学通中外,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国际化创造性人才。
愿与诸位同学共勉!
在谈教育之前,我想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各位同学都是职校的学生,成为职校生,你们觉得自豪吗?作为职校生,你们觉得未来是光明的吗?
其实我们大家都很清楚,在我们现在的这种社会环境中,职校生是不被人们所看好的。在社会舆论中,职校生是被升学体制所淘汰下来的次等学生。上职校的学生有失落,觉得前途渺茫;家长也有失落,因为自己的子女没考上大学,总觉得低人一等。
实际上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这种轻视职业教育的情况是不正常的,我们应该提倡的不是现在的这种大学遍地开花的精英教育,而是职业教育。因为我们的社会并不缺少精英,缺少的恰恰是大批的优秀的具有专业技术的职业人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轻视职业教育,人人都想成为精英的不正常的情况呢?这跟我们的政府有关。我们国家的现行教育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教育这个行业已经成了政府转嫁危机的救命稻草,学校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利益集团和少数人逐利的乐园。
本来教育应该是政府财政大力投入的一个惠泽民众的一个领域,因为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浪费严重,腐败加剧,造成国家财政资金的大量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本该由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不但得不到保障,在很多地方教育反过来还要承担反哺地方财政的功能。那么这个钱从何而来,只有从老百姓的腰包里掏。要让老百姓掏钱也不是容易的,要让老百姓掏钱,首先就要从舆论上造势,大势炒作重点学校,炒作高考录取率,炒作高考状元。让老百姓觉得自己的子女只有“华山一条路”也就是说只有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才能让老百姓把钱掏出来。因为高考制度恢复几十年来,大部分时间老百姓用于子女教育的费用不是很高,哪怕是考上了大学,普通家庭也能够承受。以前的学生读书也没有这么累,上大学也不是唯一选择,很多人选择了上职校。
1998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26万人,在校规模146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中的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规模比例为6:4。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大学开始连续扩招,录取率在6年的时间里翻了5倍。普通高中教育迅速升温,中等职教出现了严重滑坡。从1999年开始,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分别从1998年的526万人、1467万人下滑到2001年的400万人、1165万人。
大学扩招的速度为什么会这么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从老百姓的身上掏钱。因为以前考上大学费用基本上是由政府承担。而从这一年开始大学就要自费了,而且费用一年比一年高。近十年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舆论炒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就是老百姓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已经把本该政府承担的教育投入变成自已理所当然应该承担的义务。因为现在老百姓不光觉得上大学应该自己掏钱,就是义务教育阶段都应该是自己掏钱。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裹挟下,老百姓用于子女教育的费用越来越高,最终给每个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反过来这种经济负担又变成了巨大的压力加在学生身上。因为教育已经产业化,老百姓对子女的教育已经变成了一种投资,因此教育也就越来越背离了它的本质,变得更加的功利化。既然是投资,当然要求得回报,父母为了子女的教育花了这么多的钱,自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为社会的精英,有好的地位,好的收入,能够名利双收。
大学扩招的最后结果就是大批的学生在精英理想的误导下,成了既上不了天又挨不了地的牺牲品。因为大学的扩招,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只要花钱就能进大学,可是进了大学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成为精英,但进入大学的人又很少有人愿意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因为我们的社会舆论不就是这样引导的吗?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不就是这样告诉学生:只要你辛苦这十几年,只要你考上了大学就好象进了大学就可以一生无忧,功成名就。实际上考上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开始而不是一个结束,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大学里更多的是一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可我们的很多学生考上了大学以后便觉得学习已经完成,可以高枕无忧,只要混过这几年拿了文凭便可以进入大公司大企业成为白领,工作轻松,收入可观。等到他们走上了社会才发现事实并不象当时家长和老师所说的那样,仅仅有一个文凭就能获得好工作好收入,只是到那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学的扩招造成许多大学教学质量的下降,许多学生只是白白地耗费了几年时间,并没有学到什么实际的专业技能,所以走上社会找不到出路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因为我们中国缺的不是大批的华而不实,甚至既不华也不实的无用之人,而是具有扎扎实实的职业技能的技术人才。由于教育的畸型发展,大学扩招,职业教育下滑,造成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缺乏学有专长的技术人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现在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事,而且这种现象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会越来越严重。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就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去年网上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今年,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更贴切了。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的严峻现状实,政府和舆论已经开始在转变腔调了。去年教育部的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广大家长和大学生要调整心态,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劳动者。本来这句话也不错,大学生并不是社会精英,因为一个社会能成为精英的毕竟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就是一个普通劳动者。问题是我们以前的政策导向舆论宣传一直是把大学生说成是天子骄子,社会精英,我们的家长也一直是以培养精英的代价来培养自己的子女的。你现在一下子要求这些花了精英钱,做着精英梦的大学生来做一个普通劳动者,谁能受得了?如果是做一个普通劳动者,需要花这么大的代价,浪费这么多的时间吗?
大学的扩招对于我们的社会、对于大部分家庭,特别是对于我们的莘莘学子,并不是一个福音,而是一个灾难。它使我们尚不发达的国家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物资财富;它使无数的家庭为了子女的教育而疲于奔命,使许多本不富裕的家庭几乎耗尽了全部的财产(许多人甚至还是负债),无法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它更使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万千学子心灵中本应具有的真、善、美、爱等人的本性受到戕害,中国的现行教育政策已经危及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生存。
严峻的现实终于迫使政府开始认识到了这种后果的严重性,并着手进行改进。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在温总理的报告中,集中讲职业教育的有124字,是新中国有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关于职业教育篇幅最大,分量最重,含金量最高的一次。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大连市轻工学校的讲话中提到:今年,我们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都提高了奖学金、助学金的比例,这个数额是过去的10倍,其中,对职业教育我们采取的措施最为有力,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的覆盖面要达到或超过90%。
2007年9月,教育部长周济宣布,中职学校今年录取学生将达到800万人。
虽然由于体制的因素,会导致上述政策执行的偏离,但这一切至少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职业教育将是国家发展的重点。所以你们不要因为是一个职校生而自卑,作为一个职校生,只要你能真正学有所成,你们的发展机遇并不会比大学生差,而且可能会更好,当然前提是你们一定要有扎实的职业技能。
正常的社会本来就是每个人都能各尽所能,每一个人都有他生存发展的理由和权利。教育就是为有不同个性,不同兴趣的人们提供服务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各个行业也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意思是任何一个微小的物体,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自然是最美的。我们每一人,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宇宙,不管身处何处,境况如何,都不要看轻自己。因为你就是你,你就这个世界上的唯一,是最好的你,你是任何人所无法代替的。所以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那么是不是只要学好了技术就可以前途无忧呢,那也未必。技术的学习只是末,重要的是本。孔子在论语中说:“本立而道生”;大学里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会“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所以一个人光有技术还是不够的,还不足于让他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因为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教育,技能的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呢?
我们先从字面上来解释一下,教育的“教”字,左边是一个“孝”字,右边是一个“文”字,意思是说教育首先是教人孝敬父母,然后才是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我们再来看看“孝”字,较早的“孝”字是象形字:上面象是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意思是子女背着父母行走。“孝”字,在说文为本义:“孝,善事父母者。”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中,孝的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因为孝道是做人的根基。在家知道孝敬父母,在外面才知道尊敬老师、尊敬领导;在家懂得友爱兄弟,在外面才知道亲近朋友、团结同事。在家里把孝道行好了,在社会上才会做人做事。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了,他还会爱谁呢?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孝字,懂了孝这个字就算明道,遵照孝之理去做就是行道,就是修行,所以说“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第一位的。所以三字经里才说“首孝悌,次见闻”这是教育的顺序,非常重要,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这个教育的原则就不能变。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在论语这本书里,就记载了孔子的很多谈孝的内容。诸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等等。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两句诗出自于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这首诗的意思是:父母生我育我,耗尽了心血。长大后离开父母远游他乡,等到多年以后回家,父母已去世了。在深深哀痛之中,才知道父母在时自己未能多尽些孝心,此刻,就是再呼天落泪,失声恸哭,也不能挽回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两句话的意思也和上面这首诗差不多。如果我们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恸哭流涕,感到遗憾和悔恨,还不如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尽些孝道,以报答父母的深恩。只是不知道我们现在的学生还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两句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有了孝悌的基础以后,才是知识的传授。我们读读论语•学而篇中孔子的话就清楚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言行谨慎,要讲信用,要有博爱之心,要多亲近仁德之人。这些非做不可的事做好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再学文,进行知识的传授。
现代教育将教育的顺序整个弄反了,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以道德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能成为人,而不是动物。教育就是要使一个冥然无知的人明白事理和获得智慧,使人能泰然自若地进入复杂无比的社会,可以参与建设和改造社会的种种活动。教育不单教人以谋生的技能,还应启发人追寻生命的智慧,协助人找出生命的秘密,明白生存的意义和提高生活的质量。教育的理想是使人成为完全的人、圆满的人。更具体地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使人获得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成为有情有灵性有仁爱之心的人。儒家说:“仁者爱人”其实我们不只要爱人,我们还要爱花草树木、河流山川;爱天地万物、宇宙自然;爱世界上任何一种高贵与微小的事物。
所以真正的教育,首先是教人做人,知识的传授可以暂缓,道德一定要首先确立起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传统教育已经在中断了几十年,我们的现代教育什么都教,偏偏缺少了道德。有人说现代教育是“缺德”的教育,事实也是如此。由于传统教育的缺失,我们几代的学生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承继已经出现了断层,无法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在我们这几代人的血脉中渐渐地流失。由于传统教育的缺失,造成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下降,中华民族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成了世界上最没有文化的民族,中国人成了世界上最没有文明,最没有道德的人,想想真让人悲哀!
人为什么要先进行德行的教育才能进行技能的教育?这跟人的本性有关。
谈到人的本性,中国文化有“性善论”、“性恶论”等不同的观点。
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代表人物,后世以“孔孟”并称。孟子说:“人有恻隐之心,有羞恶之心,有辞让之心,有是非之心。”人为什么有这四种心呢?因为这是天赋与人的本性,天道本是仁道,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果没有这四种心,就“非人也”孟子认为人人都有良心,他称之为“恻隐之心”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举的例子是:如果一个人见到一个小孩子爬到井旁,没有不去帮助他脱离险境,而会眼巴巴看着他掉到井里去的。这就是人人都有的恻隐之心。
荀子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观点是“性恶论”荀子书中有“性恶”篇。他认为人性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小孩子生下来就会吃奶,长大一点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就会抢别人的东西,这些行为都不用教天生就会,善良之性在哪里呢?不教育绝对出不来善。所以荀子说人的本性就是恶的,善是后天教化学习的结果。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人性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这两种观点各说了人的本性的一个方面,如果将二者综合起来,就比较准确了。
我们首先要肯定人的天性,天赋之性,是纯善无恶的,这就是孟子说的“性本善”人本来就有善良的天性,看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我们心中不忍,这就是仁爱之心的初起。
但是人也有一种生物属性,生物属性是纯恶无善的。人类作为动物的一种,其生命体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现代遗传学给基因下的结论只有两个字“自私”是“自私的基因”其本质是无限制地占有一切资源,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这就是基因的本质,也是一切生物的本质。这也就是中国的那句俗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依据。从这一点上来看,荀子的“性恶论”说得一点都不错。
因此教育的目标就是“化除秉性,圆满天性”也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文化”的真正含义。
“化除秉性”就是要将人的生物属性也就是劣根性化除掉,人的秉性古人总结为“怒恨怨恼烦”五样,人的私欲一旦不能满足,秉性就发作,怒恨怨恼烦就来了,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人的禀性之根最深、最难拔除。秉性一化,人的天性就出来了。
天性是人所具有的天德之性,天之德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五常之德的根本是仁德,有仁才有“义礼智信”四德。仁是本体,所以孔子说“仁者爱人”如果能够去习性、化秉性,人的天性一定会圆满,就是成道了。
下面我们再来讲讲什么是文化?
我们先来从字面上解释“文化”这两个字。文是文字,也就是书本知识,化就是变化、转化,合起来解释就是把所学到的圣贤之“文”去修正自己的心身行为,用来变化自己的气质,使自己升华,如此有“文”有“化”方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知识渊博的真正有“文化”的人。只可惜我们后来理解文化的意思只侧重于前面一个字而没有从后面一个字去下功夫,所以学来学去真正的学问功底一点也没有,既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虽然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学的文不少,但是有“文”没“化”最后也只是一个有“文”无“化”读死书的人。
传统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帮助人化性,教人怎样做人。性子化了、气质变了,人“性本恶”的动物属性的根才能彻底拔除掉,人才能够立身行道,成为真正的人。不会做人,就不会做事。韩愈在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帮助学生化性立命,教授做人之道。知识传授是次要的,所谓“有余力则学文”没有余力宁可不学文,也要先传道。
那么传统教育用什么方法来化除人的秉性,圆满人的天性呢?就是用经典教育,即让儿童从启蒙开始,便大量诵读各种经典文章,以此来达到“化除秉性,圆满天性”的目的。
什么样的文章能被称为经典呢?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流传千古而不衰的文化瑰宝,是因为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族智慧和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个人与社会健康互动之道,有“天地之大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生之道、与时俱进之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
经典中包含有一种诚恳的人性,能够进入到人的心灵深处,提高人作为“人”的内在品德,并让人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让人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些经典本身就是一个高远的理想,一个开阔的胸怀。它可以涵养性情,增长智慧,提升眼界,增进道德勇气。熟读这些有高度智慧的书,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地启迪理性,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作较为全面而合理的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也是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但凡有成就并且能够长期保持的人,都是目光远大、品德高尚、富有爱心的人。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就说道:“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叶圣陶说“经典训练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国学大师南怀谨也说:“从儿童时期开始诵读历史经典名著,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育方法。”
经典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阶段。传统教育中的小学阶段,是先学习做人以及如何生活,然后再传授知识,学习六艺,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走的路线。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主要是私塾教育,小孩子一入私塾,开头一、二年首先要学的就是“孝弟三百千”这几本书。孝是孝经,弟是弟子规,三是三字经、百是百家姓、千是千字文。学了这几本书,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实施了品德教育,奠定了一生做人的基础,也就是子游在论语•子张篇中说的“洒扫、应对、进退”我们不要小看“洒扫、应对、进退”这六个字,它既是生活教育也是人品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一贯的传统。我们今天提倡的生活教育,大多是与职业、赚钱相结合的技能培训,与传统的生活教育是两回事。现代人连最基本的洒扫庭除都不会,以后如何去面对生活呢?二是实施了识字和阅读教育,奠定了一生学习的基础。学完了这几本书,大概能认识近三千的汉字,具备了很强的阅读能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大量地诵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经典文章。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只可惜我们这些人已经无福消受了,最多只能在教科书中了解一些皮毛。
在这里,我想着重向同学们介绍四书中的大学。
大学这部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它完整地阐述了一个人从格物致知开始,直到治国平天下的自我修炼的的八步功夫。特别是曾子在开篇讲的第一段话,是大学全书的精华之所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实现大学之道的三个纲领。明德指我们的性德,它是天赋的、善良的、本来就光明。但我们的明德被后天的秉性和习性遮蔽了,象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样不明了,该怎么办呢?把镜子上面的灰尘擦掉,让本有的明德放出光明,就是明明德,佛家称之为“明心见性”明明德是彻底搞明白了,仅仅明白道理没有用,一定要去做,要落实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受用,所以明明德之后紧接着就要亲民。亲民就是爱你的同类、爱众生、爱环境、爱这个世界,也就是孔子说的“大孝孝于天下”第三步则是“止于至善”至善是一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慈悲已极、不讲任何条件的博爱。
曾子讲的三纲领,其实与佛家讲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三觉悟是一件事,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明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止于至善”就是“觉行圆满”三个纲领都实现了,你就成佛了。三者之中,一环扣一环,互为因果,但有轻重本末之分,一定要辨别清楚。其中,明明德是本,亲民是关键,二者是因。明明德是明白了,明白了要去行道,不行没有用,所以才要亲民。其后才有“止于至善”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曾子才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如何检验你的修行到了什么地步呢?曾子接着又提出检验的五项标准,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几句话把得道的整个过程都说尽了。首先必须要知止,知进知退、知足知止,是第一层意思。人的心念象狂奔的野马,必须让它停下来定住,才能看清楚四周的一切。否则你骑在狂奔的野马上,走马观花,什么也看不清楚,这是知止的第二层意思。知止了就定住了,定住就能扎下根,就风平浪静了,所以说“定而后能静”心平气静一定身心安泰,身心安泰头脑就灵光,智慧就开发出来了,就是“安而后能虑”;如此修行一定能得道,就是“虑而后能得”
得什么?得到明德。所以大学始终扣住的主题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明德是立身立己,亲民是爱人立人,止于至善是起心动念,利益一切众生。儒家与佛家没有两样,所以宋儒张载说:“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具体到方法上就是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五个是修正自己,后面三个是服务社会。正心是端正自己的思想,怎么使自己的思想端正呢?要诚意,要使自己的心念沉静下来。怎样才能诚意呢?要致知,有一个正确的知见,知见不正确,行为是不可能正确的。怎样才能使知见正确呢?要格物,要探究事物之理,以尽物之性。格物、至知、诚意、正心,能达到此四步功夫叫“内圣”是“独善其身”;自己内心的修行已经圆满了,就是圣人。内心圆满了,然后将你所学所得向外扩展,所以后面四步工夫叫“外王”是“兼善天下”
八步功夫中最重要的是先修己心,然后再修身,先管好自己,树立一个好样板,其次是齐家,把家族治理好;然后是治国,最后才是平治天下。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就教化众生,著书立说,做千古的圣人。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遵循着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引,用生命去实践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人生理想,成为流芳百世的大家人物。
传统教育的小学阶段还有“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六艺教育,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礼是礼仪,是日常的行为规范;乐是音乐,相当于今天的艺术;射是射箭,御是驾车,相当于今天的体育;书是书法,也属于艺术;数是数学,相当于今天的自然科学。可见,传统小学教育的内容绝对不比今天少,而且还更全面。古人常用“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来评价一个人的学识修养,过去读了六年私塾的人是可以用这两句话来评价的。读了六年私塾的学生,他的背诵量能达到几十万字,阅读量能达到几千万字,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胸藏古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识渊博的文化人。
可是我们现在读了十多年书的学生,背诵量和阅读量还不到过去私塾教育的十分之一,大多数学生胸无点墨,大脑空空,看不到丝毫“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这实在是我们教育的耻辱!这也是现代教育背离传统教育所产生的必然恶果!如果我们的教育再不迷途知返,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创造过世界上最辉煌文明的优秀民族将永远成为世界上最没有道德最没有文化的低等民族,我们也就愧为炎黄子孙。只有真正让教育回归本质,我们延续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才能在新的世纪重现辉煌,中华民族才能重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能够具有以下的三种能力,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
第一是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一个人穷尽一生也不能学完所有知识的万分之一,所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他走向社会之后仍旧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以适应多变而复杂的社会;
第二是与人相处的能力:社会就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每个人都不能游离于群体之外。一个人活在世上,要有与人为善的气度和光明磊落的胸怀,能够了解别人的心意,体恤不幸者的遭遇,对有需要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能够和人建立真诚而持久的友谊,懂得去爱人和被爱;
第三是面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人生不能总是一帆风顺,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要面对许多不可预知的困境,都会遇到许多的艰难险阻。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成熟、完善,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认为,一个人只要具有这三种能力,进入任何一个行业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当然,在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精神成为普世价值的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应该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我们应该以开放的视野,更广阔的胸怀,应该站在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的高度,站在提升全人类文明的高度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成为学通中外,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国际化创造性人才。
愿与诸位同学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