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文明单位创建探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文明单位创建已兴起多年,起到了相当的积极作用,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是不可否定的。但是要看到它的不足之处。从横向看,未能在所有单位开展起来,其声势和规模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有的单位负责人还未认识到文明单位称号是同级先进称号中最高荣誉称号,有的认为文明单位称号还不如“劳模”、“先进”管用,甚至有的单位领导还不知道有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从纵向看已获得某类或某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不仅创建的时间长短有异,更重要的是对文明单位创建含义的认识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别。有的把它当作装门面的招牌,认为门前有了这块牌见人也光彩;有的把它看作是工作业绩的标志,认为没有它,对上不好交待,对下没有说法。同时社会上对文明单位也有不同看法。有的说,学它(指某文明单位)不如学自己,它的文明单位是怎么来的,这还值得学习;有的一提到某文明单位就嗤之以鼻,什么了不起,只不过单位有钱,舍得花,这叫什么真本事
由于创建的动因和目标的不同,所以在内部管理、素质提高等方面也存在形形色色的状况。初始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虽然基本达到了文明单位创建条件,但是如何内增素质,外树形象还缺乏清晰的思路,在未理顺创建程序的情况下,就想提档升级跨入高一级文明单位的行列。已获得多年文明单位称号的老文明单位,在换届验收中,从总体上看他们比同级一般单位的思想境界、业务水平、精神风貌、外在形象等还是高一筹,但也暴露一些问题。有的出现频繁告状、上诉现象,可又查而无果,反映出该单位内部凝聚力差;有的步子不大年年走,成绩不大年年有,工作无大错,但也无新鲜经验,无新发展,基本停留在原发展水平基础上,反映出该单位存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得过且过的思想意识;有的虽说获得省一级文明单位称号,但通过实地查看了解,基本是老调子、老办法、老典型,反映出该单位存在不敢大胆开拓、守旧摊子、缺乏创新意识的状况。如此等等的四平八稳的思想状况,显然与社会生活多样化和与时俱进的形势不相符合,与体制、科技、教育三大创新不吻合,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时代不同步。随着形势的发展,各地各单位对中央确立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将进一步落实,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面将逐年扩大,争创并获得文明单位光荣称号的单位也将逐步增加,这里就有一个怎样坚持文明单位标准,保证其质量,提高其档次,增加其品位的问题,这些值得研究,为此提出文明单位创建要抓发展即坚持文明单位创建的问题。
文明单位的发展由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这一点是大家共同看法,没有异议,然而对这个发展过程的内涵究竟怎样理解,认识就不一样了。一种人认为,一个单位由县(市、区)级命名为文明单位或最佳文明单位,再上升到地(市)级命名为文明单位或最佳文明单位,再晋升到省级命名为文明单位或最佳文明单位,或者越级跳到省级命名为最佳文明单位,完成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比较理想的发展过程了;还有一种人认为,文明单位每年创逐届升,达到省级命名为文明单位几连冠也不错,也是比较好的发展过程;再有一种认为,一个系统中先有几个文明单位发展到一定程度,省、地、县三级命名的文明单位均有,连整个系统也是文明系统;这也是一个发展过程等。这些看法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可是觉得欠佳,现在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命名两届,有些地方或单位在“金顶”面前跃跃欲试,因为这些是侧重于名称升级上,而没有把一个单位建设所应达到的境界充分体现出来。再者,有的单位固然可以达到某个级别的命名称号,但好景不长,难以持久,虽说荣誉的升降呈波浪式不稀奇,但这中间的原因恐怕与单位本身没有探求新的思路和没有使文明单位达到应有高度,其要求不明确有一定关系。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才提出文明单位创建重在建设,贵在创新,高在塑形。
1、重在建设。重在建设在党的第十二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是作为重要方针提出的,强调加强熔剂建设,要坚持一切着眼于建设。而在党的十四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把重在建设的方针具体化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两个文明建设同时发展,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等,这就要求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要重视群众性文化、卫生、体育和科普建设,要重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在人本素质和人力素质上有量的积累,要在硬件建设上有新的面貌(当然要量力而行),要在软件(包括思想道德和制度)建设上有质的飞跃,做到用文化活动感染人,有文明环境改造人,用公民道德和规章制度规范人。这是文明单位创建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要求。
2、贵在创新。按文明单位创建条件一条一条抓落实,且有成效,这是好的。但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各个单位都带有鲜明的个性,几个带共性的文明单位条件,怎能将丰富多彩的个性囊括得了呢?事实上,一二三产业、各行各业、党政群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五光十色,运行规律各异,管理办法不同,在现实的生活中,又不断地丰富共性,充实共性,完善共性,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不过要有辛勤的工作、艰苦的探索、认真的总结、细心的研究,才能成为自觉的理性的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前进的动力。文明单位创建每届有新的升级或由高一级党政机关命,这不应仅仅看作是名称的更新,而应看作是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创新的必然,无创新者不能提档升级,这要成为一条硬规定。就像学生读书一样,完不成新的学习任务就不能升级或越级。比方说某单位连续三届是地市级文明单位,到第四届验收考核时,创建活动仅一般,无创新内容,鉴于这种情况,就是省一级有指标也不能给它,至多也只能保持原有的文明单位称号。这样做就可促使文明单位有一种紧迫感,要求它每年不断创新,要有新内容、新特点、新思路、新成效,不断推陈出新。怎么创新?途径是多方面的,发明、嫁接、组合等可以,按起码要求说,是单位的某个项目、某个先进人物与同行业比在同级冒尖,在上一级影响有地位,也可以。日本人看了从太空回来的阿波罗飞船后说,这里面的所有零部件日本都造得出来,就是造不出阿波罗飞船,看来组合也是创新。这是有道理的。事实上有些文明单位确实有创新,对文明单位创建起了领先作用。xx分局还处在省级文明单位时,他们将农村“十星级文明户”移植到本单位,搞了个“十星级干部”规定,且制定了实施细则,从制定当月起分红、黄、蓝三个等级,一月对每个干部评定一次,起到很好效果,使单位建设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现在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称号。一个文明单位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如能善于吸取别人长处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实际也在创新路上前进。只要我们各个文明单位不固步自封,始终围绕中心转,捆着提高素质干,不断用宏伟目标鼓舞人,用真诚引导激励人,就不至于在哪一级别的荣誉称号上打转转,而是把文明单位建设的品位大大提高一步。
3、高在塑形。单位的形象是能引起人们思想或感情变化的情形和状态,这种形象实质上是单位灵魂即单位精神等诸因素的外在表现,是一种被公认的单位群体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的必然,它是单位的无形资产或者是企业单位的潜在销售额、营业额。这种形象的内容是丰富的,它包括良好的静态形象(环境外貌、成员的仪表服饰等),优良的动态形象(通过单位成员表现出来的风度、气质、语言、举止等)和高雅的感觉形象(其成员给人以文明、亲切、可信、精干、务实的印象)。这个形象与形成单位之魂,完善单位之本(以人为本),确立单位之向(志向、目标)是连结在一起的。整体的良好形象从哪里来?它是从优秀的员工素质中育成,从优质服务中树立,从获得社会荣誉称号中得来,从提高单位知名度、美誉度中形成,是企业的话,它还应从一流产品质量中获取,从有效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从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中确立。这些应是单位文明创建的终极目标,它不管文明单位是哪一个级别,它的注意力始终应放在内部增凝聚力、外部增辐射力、内外树立良好形象上。
为树立单位的良好形象,还应导入cis,使之科学化、规范化。有人会问,这是企业里搞的事,不是企业的机关、事业单位等能不能用它呢?答案是肯定的。全国闻名的文明城市——大连市不是企业,也导入cis,的确收到了很好效果,还有西安市、上海市等城市也如此。导入cis,不一定要把理念、行为、视觉三大系统全部运用,用其自身最急需、管用部分也是可以的,只要努力去做就可以把形象提升。中国人民保险公司xx分公司近年导入cis,在群众参与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经专家审定将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公司誓词、宣传用语以及规章制度、视觉识别都规范确立,反过来又层层培训,让每个人充分了解,明确掌握,从而激发了员工潜能,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同行业中产生良好影响。他们由市级文明单位上升为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因此我们提出所有文明单位都应由重在建设向贵在创新、高在塑形方面发展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不过文明单位创建这三步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相互依存,互相渗透的,不可割裂使用。
重在建设,贵在创新,高在塑形这三步意义何在:
1、可建立“无须扬鞭自奋蹄”的机制。各文明单位明确后,他的目标是清晰的,任务是很明确的,其主要精力和时间始终是在练内功、强素质、树形象上,而不是跑指标、硬升级上。新文明单位不因一次获荣而自满,老文明单位也不因有几年历史而裹足,缺乏紧迫感。无论新老文明单位,还是经济效益大小不同的文明单位,只要未有新发展,在新的年度评审中就有可能不升级或降格,这样就迫使各文明单位不仅严格自律而且要开拓创新、不断奋进,形成抢前争先、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
2、可克服文明单位之间相互攀比心理。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每届有提档升级,是正常现象,可是同一批同一级的文明单位,在届期满后,是不可能在新一轮中都同地升到上一级的文明单位中去的,其中有的升了,有的原地踏步,这也不足为怪,然而同行业中如果有两个以上文明单位,平时各方面的情形差不多,指标限制又只能让一个升级,另一个不能升级。面临这种情况,精神文明主管部门和它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它的工作按一般情况是很难做到位的。如果按三步要求,硬扣是否有创新(不管是管理方式、活动方式、经营方式等的创新),cis是否导入且是否收到效果,如果它没有做或做得不好,就可使它心服,不至于在那里争指标,甚至要主管部门一起跑指标,拉关系,走后门等。这样对克服攀比心理、促进平衡有益。
3、可解决对文明单位管理方面的难题。在对文明单位的管理过程中,有一些不好解决的难题。一是文明单位的先进性与创建活动的广泛性难统一;二是条条与块块之间对文明单位创建的认同不一致;三是对文明单位领导部门认同与社会公认有差距;四是评选推荐与平时创建相分离,轻平时创建,重考核验收。有了这三步为解决这些难题创造了一定条件。文明单位的先进性不能离开创建活动的广泛性,但要使创建活动明了文明单位不只是一个牌,还有三步的内容,而文明单位也深感后有追兵,松懈不得。文明单位的三步对条条、块块来说认同可一致,因为它不是行业和地方标准,而是有利增加各自知名度美誉度的标准。用文明单位三步衡量也可以使领导部门认同与社会公认一致起来,因为过去按文明单位评比条件进行评定,是对相对封闭搞创建的单位而言的,社会上不大了解,多少带来某些隐蔽性,而三步强调的就是公开性(形象树立首先是在社会公众中进行)、公开性,且这种公开性不是只靠评选推荐就能见效的,更多的是靠平时创建,让社会知道它的所为,看清它的形象的优劣,而临届考核验收只不过是个程序,这样轻平时创建的做法可以避免。
文明单位创建是个较好的方法,将单位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结合了起来,且是一个由低向高、循循诱导的思路,比硬拿条件去衡量要科学一些,而且要求又高,方式较灵活。不过执行中还得制定细则才有操作性。
文明单位创建已兴起多年,起到了相当的积极作用,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是不可否定的。但是要看到它的不足之处。从横向看,未能在所有单位开展起来,其声势和规模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有的单位负责人还未认识到文明单位称号是同级先进称号中最高荣誉称号,有的认为文明单位称号还不如“劳模”、“先进”管用,甚至有的单位领导还不知道有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从纵向看已获得某类或某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不仅创建的时间长短有异,更重要的是对文明单位创建含义的认识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别。有的把它当作装门面的招牌,认为门前有了这块牌见人也光彩;有的把它看作是工作业绩的标志,认为没有它,对上不好交待,对下没有说法。同时社会上对文明单位也有不同看法。有的说,学它(指某文明单位)不如学自己,它的文明单位是怎么来的,这还值得学习;有的一提到某文明单位就嗤之以鼻,什么了不起,只不过单位有钱,舍得花,这叫什么真本事
由于创建的动因和目标的不同,所以在内部管理、素质提高等方面也存在形形色色的状况。初始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虽然基本达到了文明单位创建条件,但是如何内增素质,外树形象还缺乏清晰的思路,在未理顺创建程序的情况下,就想提档升级跨入高一级文明单位的行列。已获得多年文明单位称号的老文明单位,在换届验收中,从总体上看他们比同级一般单位的思想境界、业务水平、精神风貌、外在形象等还是高一筹,但也暴露一些问题。有的出现频繁告状、上诉现象,可又查而无果,反映出该单位内部凝聚力差;有的步子不大年年走,成绩不大年年有,工作无大错,但也无新鲜经验,无新发展,基本停留在原发展水平基础上,反映出该单位存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得过且过的思想意识;有的虽说获得省一级文明单位称号,但通过实地查看了解,基本是老调子、老办法、老典型,反映出该单位存在不敢大胆开拓、守旧摊子、缺乏创新意识的状况。如此等等的四平八稳的思想状况,显然与社会生活多样化和与时俱进的形势不相符合,与体制、科技、教育三大创新不吻合,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时代不同步。随着形势的发展,各地各单位对中央确立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将进一步落实,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面将逐年扩大,争创并获得文明单位光荣称号的单位也将逐步增加,这里就有一个怎样坚持文明单位标准,保证其质量,提高其档次,增加其品位的问题,这些值得研究,为此提出文明单位创建要抓发展即坚持文明单位创建的问题。
文明单位的发展由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这一点是大家共同看法,没有异议,然而对这个发展过程的内涵究竟怎样理解,认识就不一样了。一种人认为,一个单位由县(市、区)级命名为文明单位或最佳文明单位,再上升到地(市)级命名为文明单位或最佳文明单位,再晋升到省级命名为文明单位或最佳文明单位,或者越级跳到省级命名为最佳文明单位,完成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比较理想的发展过程了;还有一种人认为,文明单位每年创逐届升,达到省级命名为文明单位几连冠也不错,也是比较好的发展过程;再有一种认为,一个系统中先有几个文明单位发展到一定程度,省、地、县三级命名的文明单位均有,连整个系统也是文明系统;这也是一个发展过程等。这些看法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可是觉得欠佳,现在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命名两届,有些地方或单位在“金顶”面前跃跃欲试,因为这些是侧重于名称升级上,而没有把一个单位建设所应达到的境界充分体现出来。再者,有的单位固然可以达到某个级别的命名称号,但好景不长,难以持久,虽说荣誉的升降呈波浪式不稀奇,但这中间的原因恐怕与单位本身没有探求新的思路和没有使文明单位达到应有高度,其要求不明确有一定关系。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才提出文明单位创建重在建设,贵在创新,高在塑形。
1、重在建设。重在建设在党的第十二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是作为重要方针提出的,强调加强熔剂建设,要坚持一切着眼于建设。而在党的十四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把重在建设的方针具体化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两个文明建设同时发展,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等,这就要求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要重视群众性文化、卫生、体育和科普建设,要重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在人本素质和人力素质上有量的积累,要在硬件建设上有新的面貌(当然要量力而行),要在软件(包括思想道德和制度)建设上有质的飞跃,做到用文化活动感染人,有文明环境改造人,用公民道德和规章制度规范人。这是文明单位创建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要求。
2、贵在创新。按文明单位创建条件一条一条抓落实,且有成效,这是好的。但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各个单位都带有鲜明的个性,几个带共性的文明单位条件,怎能将丰富多彩的个性囊括得了呢?事实上,一二三产业、各行各业、党政群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五光十色,运行规律各异,管理办法不同,在现实的生活中,又不断地丰富共性,充实共性,完善共性,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不过要有辛勤的工作、艰苦的探索、认真的总结、细心的研究,才能成为自觉的理性的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前进的动力。文明单位创建每届有新的升级或由高一级党政机关命,这不应仅仅看作是名称的更新,而应看作是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创新的必然,无创新者不能提档升级,这要成为一条硬规定。就像学生读书一样,完不成新的学习任务就不能升级或越级。比方说某单位连续三届是地市级文明单位,到第四届验收考核时,创建活动仅一般,无创新内容,鉴于这种情况,就是省一级有指标也不能给它,至多也只能保持原有的文明单位称号。这样做就可促使文明单位有一种紧迫感,要求它每年不断创新,要有新内容、新特点、新思路、新成效,不断推陈出新。怎么创新?途径是多方面的,发明、嫁接、组合等可以,按起码要求说,是单位的某个项目、某个先进人物与同行业比在同级冒尖,在上一级影响有地位,也可以。日本人看了从太空回来的阿波罗飞船后说,这里面的所有零部件日本都造得出来,就是造不出阿波罗飞船,看来组合也是创新。这是有道理的。事实上有些文明单位确实有创新,对文明单位创建起了领先作用。xx分局还处在省级文明单位时,他们将农村“十星级文明户”移植到本单位,搞了个“十星级干部”规定,且制定了实施细则,从制定当月起分红、黄、蓝三个等级,一月对每个干部评定一次,起到很好效果,使单位建设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现在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称号。一个文明单位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如能善于吸取别人长处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实际也在创新路上前进。只要我们各个文明单位不固步自封,始终围绕中心转,捆着提高素质干,不断用宏伟目标鼓舞人,用真诚引导激励人,就不至于在哪一级别的荣誉称号上打转转,而是把文明单位建设的品位大大提高一步。
3、高在塑形。单位的形象是能引起人们思想或感情变化的情形和状态,这种形象实质上是单位灵魂即单位精神等诸因素的外在表现,是一种被公认的单位群体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的必然,它是单位的无形资产或者是企业单位的潜在销售额、营业额。这种形象的内容是丰富的,它包括良好的静态形象(环境外貌、成员的仪表服饰等),优良的动态形象(通过单位成员表现出来的风度、气质、语言、举止等)和高雅的感觉形象(其成员给人以文明、亲切、可信、精干、务实的印象)。这个形象与形成单位之魂,完善单位之本(以人为本),确立单位之向(志向、目标)是连结在一起的。整体的良好形象从哪里来?它是从优秀的员工素质中育成,从优质服务中树立,从获得社会荣誉称号中得来,从提高单位知名度、美誉度中形成,是企业的话,它还应从一流产品质量中获取,从有效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从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中确立。这些应是单位文明创建的终极目标,它不管文明单位是哪一个级别,它的注意力始终应放在内部增凝聚力、外部增辐射力、内外树立良好形象上。
为树立单位的良好形象,还应导入cis,使之科学化、规范化。有人会问,这是企业里搞的事,不是企业的机关、事业单位等能不能用它呢?答案是肯定的。全国闻名的文明城市——大连市不是企业,也导入cis,的确收到了很好效果,还有西安市、上海市等城市也如此。导入cis,不一定要把理念、行为、视觉三大系统全部运用,用其自身最急需、管用部分也是可以的,只要努力去做就可以把形象提升。中国人民保险公司xx分公司近年导入cis,在群众参与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经专家审定将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公司誓词、宣传用语以及规章制度、视觉识别都规范确立,反过来又层层培训,让每个人充分了解,明确掌握,从而激发了员工潜能,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同行业中产生良好影响。他们由市级文明单位上升为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因此我们提出所有文明单位都应由重在建设向贵在创新、高在塑形方面发展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不过文明单位创建这三步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相互依存,互相渗透的,不可割裂使用。
重在建设,贵在创新,高在塑形这三步意义何在:
1、可建立“无须扬鞭自奋蹄”的机制。各文明单位明确后,他的目标是清晰的,任务是很明确的,其主要精力和时间始终是在练内功、强素质、树形象上,而不是跑指标、硬升级上。新文明单位不因一次获荣而自满,老文明单位也不因有几年历史而裹足,缺乏紧迫感。无论新老文明单位,还是经济效益大小不同的文明单位,只要未有新发展,在新的年度评审中就有可能不升级或降格,这样就迫使各文明单位不仅严格自律而且要开拓创新、不断奋进,形成抢前争先、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
2、可克服文明单位之间相互攀比心理。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每届有提档升级,是正常现象,可是同一批同一级的文明单位,在届期满后,是不可能在新一轮中都同地升到上一级的文明单位中去的,其中有的升了,有的原地踏步,这也不足为怪,然而同行业中如果有两个以上文明单位,平时各方面的情形差不多,指标限制又只能让一个升级,另一个不能升级。面临这种情况,精神文明主管部门和它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它的工作按一般情况是很难做到位的。如果按三步要求,硬扣是否有创新(不管是管理方式、活动方式、经营方式等的创新),cis是否导入且是否收到效果,如果它没有做或做得不好,就可使它心服,不至于在那里争指标,甚至要主管部门一起跑指标,拉关系,走后门等。这样对克服攀比心理、促进平衡有益。
3、可解决对文明单位管理方面的难题。在对文明单位的管理过程中,有一些不好解决的难题。一是文明单位的先进性与创建活动的广泛性难统一;二是条条与块块之间对文明单位创建的认同不一致;三是对文明单位领导部门认同与社会公认有差距;四是评选推荐与平时创建相分离,轻平时创建,重考核验收。有了这三步为解决这些难题创造了一定条件。文明单位的先进性不能离开创建活动的广泛性,但要使创建活动明了文明单位不只是一个牌,还有三步的内容,而文明单位也深感后有追兵,松懈不得。文明单位的三步对条条、块块来说认同可一致,因为它不是行业和地方标准,而是有利增加各自知名度美誉度的标准。用文明单位三步衡量也可以使领导部门认同与社会公认一致起来,因为过去按文明单位评比条件进行评定,是对相对封闭搞创建的单位而言的,社会上不大了解,多少带来某些隐蔽性,而三步强调的就是公开性(形象树立首先是在社会公众中进行)、公开性,且这种公开性不是只靠评选推荐就能见效的,更多的是靠平时创建,让社会知道它的所为,看清它的形象的优劣,而临届考核验收只不过是个程序,这样轻平时创建的做法可以避免。
文明单位创建是个较好的方法,将单位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结合了起来,且是一个由低向高、循循诱导的思路,比硬拿条件去衡量要科学一些,而且要求又高,方式较灵活。不过执行中还得制定细则才有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