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严大人是活财神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是有钱不会投资的表现,良乡要花银子地方多着呢,严成锦一本正经:“本官问你,良乡日后要兴建什么,你上哪儿找银子去?”
“自然是向顺天府禀报,顺天府再向户部禀报,可是……还要兴建什么?”
良乡不需要兴建什么啊,百姓安居乐业,人人有饭吃有田种,张贤想不出来要花什么银子:“大人,这些银子乃是商税,放在良乡库房,下官心中……如贪墨了税银一样难受。”
清直的人并非是好官,但为百姓带来福祉的一定是好官,严成锦决定点拨一下他:“把去年的欠额交上,其余的银子,皆留在良乡库房。”
“这个……”张贤犯难了,去年拖欠的赋税有很多,加上今年的夏税,恐怕要交一年两倍夏税的量。
但,还是会剩一些银子。
“大人,田赋归田赋,商税归商税,岂可用商税来补额田赋。”收到多少商税,都是要上缴朝廷的。
“不可,用库银来折成赋税,将历年的欠额补齐。”
流民们刚分得田地,指望着这点粮过冬……
大明各地的备用仓都是空的。
十年一次地崩,五年一次大旱和蝗害,三年一次洪涝,一两年一次冰雹,良乡府库需要备有银子。
许多粮食囤积在商人的粮仓里,他们借此操控着粮食的价钱。
有了银子,就能将这些粮食置换出来。
“若将田税和商税全交上去,定会让弘治皇帝圣心荡漾,在良乡推行新法,是想让弘治皇帝看到新法利好,在大明推行则要慎重考虑,这次与整饬京营不同,掌权大臣和底层大臣的利益,是一致的,甚至和天下士绅的利益,是一致的。”严成锦暗想。
“上次整饬京营得罪许多大臣,再折腾新商税,说不定许多大臣想要除掉自己。”
商税的银子不能全交上去。
张贤为难地道:“大人,如今已给流民采购了铁具,哪里还需要银子?”
严成锦在街道上转了一转,指着一旁的空地:“这百亩地是谁的,怎么闲着不种?”
张贤眼巴巴望着他:“这百亩地,正是大人您的啊。”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本官的地?
严成锦露陷入思索中,家中的地契太多,实在想不起来良乡还有一块地。
张贤很肯定:“鱼鳞图册上,这就是大人的地,是陛下钦赐给大人的。”
严成锦想起来了,这是之前陛下赐给他的地,叫老王用来养鸭子来着,如今鸭子都卖完了,地就空了下来。
放眼望去,陛下口中的一百亩良田……是块旱地,就算将河水引来灌溉,也只是下等田。
“这一百亩地,本官不要,给我换一百亩上好的良田。”
张贤面露难色:“这个……”
土地有好有坏之分,分到下等田,收成自然就低,但交的税赋是一样的。
朝中一些贪官分到不好的土地,就会强行跟百姓换,甚至直接占用。
张贤为难的是,良乡的上等田数量有限,鱼鳞图册上的地都是有主的,“严大人怎么也变贪官了?”
严成锦不缺地,只是想将这块宝地还给良乡。
“若换不出来,这片地本官就不要了,还给良乡,让匠人在此处搭一个草棚。”
张贤以为自己听差了,一百亩地,搭建一个草棚子,这个棚子得有多大?
严成锦想了想,宋景对建筑一窍不通,良乡的匠人也没建过这么大的棚子。
回到宫中,便去工部找曾鉴帮忙。
曾鉴听闻用一百亩地搭建一个大草棚,有些吃惊,“贤侄搭这么大的草棚是给流民住?”
“这倒不是住,曾大人可有办法?”
“倒是有,交给工部主簿常忠就是。”
并不是工部的主簿就懂建筑。
工部分为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个清吏司,常忠是营缮清吏司的主簿。
严成锦问:“宫中有没有宫殿,是此人画的图纸。”
知道此子一向谨慎,曾鉴想了想:“弘治十一年,太后的清宁宫被烧,便是此人负责重建,还有宫中一些破旧的宫殿,都是由此人负责修缮,贤侄放心便是。”
接到部堂命令,常忠前往良乡一趟,路上遇到许多的商贾,不由感叹:“想不到穷乡僻壤,也能这么热闹。”
在良乡的官道上,远远看去,有一轮巨大的水车,在良乡旁边。
常忠驻足观望了许久。
到了良乡,溜达一圈。
申时的时候,才想起来去看看那一百亩空地。
建个大草棚不难,可部堂给他提了许多要求,防水防风防火防冰雹……
这么慎重的人,朝中只有那个叫严成锦的御史了。
常忠在工部的值房见过严成锦几面,想不到,这小子这么能折腾,要建这么大一个草棚。
“你们几个抄平放线,本官看看这地平不平。”
他带来的匠人们把线拉开,常忠经验老道,一看就知是不平的。
这倒也不怕,开槽挖基时再修补就是。
说是草棚,哪能真的用草来铺,一把火就烧了。
顶上自然要铺瓦,还要用大石把台基打实,筑高几米,防止大雨时入水。
用不了半个时辰,常忠就将草图画了出来。
张贤收到草图,便命人放出消息,来修建草棚的,可抵所欠的铁具钱。
良乡最不缺的就是匠人,流民逃亡久了,个个手上都有些手艺,最不济也能挖土。
能抵扣铁具钱,一窝蜂全来了,就怕来晚了不要。
严成锦看到,几千流民在百亩地上劳作,一百亩地,此刻竟显得有些拥挤起来。
这便是大明不要钱的劳动力。
无处可去,大量剩余。
良乡的山中,有可以当台明的巨木,被流民们砍了出来,当成支撑的柱子。
严成锦只是要在良乡搭一个市场棚,从开槽挖基,到毡背铺瓦,十日一过,就建好了。
新建的棚子建在良乡的街道旁,远远看去,屋舍之间多了一个庞然大物,宛如良乡扩张了一般。
邸报本来是由朝廷所撰写,但民间也有报坊抄录邸报,对朝廷的邸报内容做延伸后,形成新的邸报,运到各地贩卖。
一个消息震动顺天府各州县,乃至整个京城。
良乡,商铺招租!
来过良乡的商人纷纷带上银子,赶去良乡,谁不知如今良乡是大明商贾采购的聚集地,汇聚五湖四海的商人。
这是有钱不会投资的表现,良乡要花银子地方多着呢,严成锦一本正经:“本官问你,良乡日后要兴建什么,你上哪儿找银子去?”
“自然是向顺天府禀报,顺天府再向户部禀报,可是……还要兴建什么?”
良乡不需要兴建什么啊,百姓安居乐业,人人有饭吃有田种,张贤想不出来要花什么银子:“大人,这些银子乃是商税,放在良乡库房,下官心中……如贪墨了税银一样难受。”
清直的人并非是好官,但为百姓带来福祉的一定是好官,严成锦决定点拨一下他:“把去年的欠额交上,其余的银子,皆留在良乡库房。”
“这个……”张贤犯难了,去年拖欠的赋税有很多,加上今年的夏税,恐怕要交一年两倍夏税的量。
但,还是会剩一些银子。
“大人,田赋归田赋,商税归商税,岂可用商税来补额田赋。”收到多少商税,都是要上缴朝廷的。
“不可,用库银来折成赋税,将历年的欠额补齐。”
流民们刚分得田地,指望着这点粮过冬……
大明各地的备用仓都是空的。
十年一次地崩,五年一次大旱和蝗害,三年一次洪涝,一两年一次冰雹,良乡府库需要备有银子。
许多粮食囤积在商人的粮仓里,他们借此操控着粮食的价钱。
有了银子,就能将这些粮食置换出来。
“若将田税和商税全交上去,定会让弘治皇帝圣心荡漾,在良乡推行新法,是想让弘治皇帝看到新法利好,在大明推行则要慎重考虑,这次与整饬京营不同,掌权大臣和底层大臣的利益,是一致的,甚至和天下士绅的利益,是一致的。”严成锦暗想。
“上次整饬京营得罪许多大臣,再折腾新商税,说不定许多大臣想要除掉自己。”
商税的银子不能全交上去。
张贤为难地道:“大人,如今已给流民采购了铁具,哪里还需要银子?”
严成锦在街道上转了一转,指着一旁的空地:“这百亩地是谁的,怎么闲着不种?”
张贤眼巴巴望着他:“这百亩地,正是大人您的啊。”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本官的地?
严成锦露陷入思索中,家中的地契太多,实在想不起来良乡还有一块地。
张贤很肯定:“鱼鳞图册上,这就是大人的地,是陛下钦赐给大人的。”
严成锦想起来了,这是之前陛下赐给他的地,叫老王用来养鸭子来着,如今鸭子都卖完了,地就空了下来。
放眼望去,陛下口中的一百亩良田……是块旱地,就算将河水引来灌溉,也只是下等田。
“这一百亩地,本官不要,给我换一百亩上好的良田。”
张贤面露难色:“这个……”
土地有好有坏之分,分到下等田,收成自然就低,但交的税赋是一样的。
朝中一些贪官分到不好的土地,就会强行跟百姓换,甚至直接占用。
张贤为难的是,良乡的上等田数量有限,鱼鳞图册上的地都是有主的,“严大人怎么也变贪官了?”
严成锦不缺地,只是想将这块宝地还给良乡。
“若换不出来,这片地本官就不要了,还给良乡,让匠人在此处搭一个草棚。”
张贤以为自己听差了,一百亩地,搭建一个草棚子,这个棚子得有多大?
严成锦想了想,宋景对建筑一窍不通,良乡的匠人也没建过这么大的棚子。
回到宫中,便去工部找曾鉴帮忙。
曾鉴听闻用一百亩地搭建一个大草棚,有些吃惊,“贤侄搭这么大的草棚是给流民住?”
“这倒不是住,曾大人可有办法?”
“倒是有,交给工部主簿常忠就是。”
并不是工部的主簿就懂建筑。
工部分为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个清吏司,常忠是营缮清吏司的主簿。
严成锦问:“宫中有没有宫殿,是此人画的图纸。”
知道此子一向谨慎,曾鉴想了想:“弘治十一年,太后的清宁宫被烧,便是此人负责重建,还有宫中一些破旧的宫殿,都是由此人负责修缮,贤侄放心便是。”
接到部堂命令,常忠前往良乡一趟,路上遇到许多的商贾,不由感叹:“想不到穷乡僻壤,也能这么热闹。”
在良乡的官道上,远远看去,有一轮巨大的水车,在良乡旁边。
常忠驻足观望了许久。
到了良乡,溜达一圈。
申时的时候,才想起来去看看那一百亩空地。
建个大草棚不难,可部堂给他提了许多要求,防水防风防火防冰雹……
这么慎重的人,朝中只有那个叫严成锦的御史了。
常忠在工部的值房见过严成锦几面,想不到,这小子这么能折腾,要建这么大一个草棚。
“你们几个抄平放线,本官看看这地平不平。”
他带来的匠人们把线拉开,常忠经验老道,一看就知是不平的。
这倒也不怕,开槽挖基时再修补就是。
说是草棚,哪能真的用草来铺,一把火就烧了。
顶上自然要铺瓦,还要用大石把台基打实,筑高几米,防止大雨时入水。
用不了半个时辰,常忠就将草图画了出来。
张贤收到草图,便命人放出消息,来修建草棚的,可抵所欠的铁具钱。
良乡最不缺的就是匠人,流民逃亡久了,个个手上都有些手艺,最不济也能挖土。
能抵扣铁具钱,一窝蜂全来了,就怕来晚了不要。
严成锦看到,几千流民在百亩地上劳作,一百亩地,此刻竟显得有些拥挤起来。
这便是大明不要钱的劳动力。
无处可去,大量剩余。
良乡的山中,有可以当台明的巨木,被流民们砍了出来,当成支撑的柱子。
严成锦只是要在良乡搭一个市场棚,从开槽挖基,到毡背铺瓦,十日一过,就建好了。
新建的棚子建在良乡的街道旁,远远看去,屋舍之间多了一个庞然大物,宛如良乡扩张了一般。
邸报本来是由朝廷所撰写,但民间也有报坊抄录邸报,对朝廷的邸报内容做延伸后,形成新的邸报,运到各地贩卖。
一个消息震动顺天府各州县,乃至整个京城。
良乡,商铺招租!
来过良乡的商人纷纷带上银子,赶去良乡,谁不知如今良乡是大明商贾采购的聚集地,汇聚五湖四海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