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战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日文登营便部署到德胜门,外面的后金哨骑发现文登营旗号后,迅速通知了皇太极,皇太极在北面一边准备盾车长梯,一边连续投书表示可以议和。
听说那支明军到了德胜门后,皇太极亲自领兵到德胜门外观阵,陈新也是第一次看到后金主力,城外后金大阵旌旗飞扬,密密层层的骑兵如同乌云略地,满目皆是跳动的马头。零散的哨骑已经跑到城墙下一百步,口中发出些怪叫。
温体仁和新任的兵部侍郎梁廷栋也到了北门,两人看着后金军的威势眉头深皱。
温体仁对陈新低声道:“建奴跳梁十载有余,现今竟然能威逼神京,与我圣天子只余一墙之隔,实在令我等臣子忧心,眼下圣上对你青眼有加,陈新你需抓牢机会,用心做事,若能再得一功,前途更加远大。”
陈新躬身受教,在温体仁面前他尽量少说话,这次给温体仁送了一份军功,已不需其他言语表示。
温体仁接着道:“给你的游击一职,本官已深思过,登莱巡抚必定要恢复,王廷试眼下分润你的军功,呼声最高,他应当亦不会薄待于你,但上次道石说你还是愿留在文登,本官已建议皇上在登莱设游兵或援兵一营,仍称文登营,分驻文登和威海,以为东江后劲。”温体仁知道陈新自有捞钱的法子,也不愿他去镇城摆在王廷试眼皮底下。
陈新对此心中有数,宋闻贤已经到钱元壳那里打听过,按九边体制,除巡抚标兵营外,还有正奇援游四类,一镇单设游击则建游兵营,参将称援兵营,副将为奇兵营,就算他的功再高,也不可能一次升到管正兵营的总兵去,这几个里面,副将的奇兵营要驻镇城,便只剩下游兵营和援兵营,当游击或参将分驻文登,这样有更大的自由度。
游兵和援兵用途也有区分,游兵无需兵部调度就可以用于跨镇的支援,援兵营原则上是守当地,这次陈新的署级由同知到卫指挥,只升了一级,但军职从哨官到了游击,已是跳过守备,因为时间仓促,这次只是临时升职,让他带文登营作战名正言顺,以他的军功,正式的升迁应当还有,勋级和荫子也还在后面,不过他对那东西没兴趣,最关键的还是实际利益,游兵营一般一千多,对他仍远远不够。
温体仁今日专门给他引见了兵部右侍郎梁廷栋,此人据说颇有边才,早年曾官至永平兵备道,和袁崇焕曾经有点摩擦,后来魏忠贤当权,人人都去修生祠,他偏不去,反而辞职走了,直到崇祯上台后才重新启用他。
这次建奴入寇以来,梁廷栋虽然一仗没打,但与皇帝奏对颇有方略,已经连升三级,早先是分巡口北道,蓟镇巡抚王元雅一上吊,他就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蓟镇,然后王洽一下狱,腾出一个位置,他又当了兵部右侍郎,再然后袁崇焕又下狱,梁大人再加一级,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并总领所有勤王兵马。
建奴入口两月,这位梁大人已经连升三级了,现在听说皇上对申用懋的能力也不满意,梁廷栋正在往第四级兵部尚书奋勇前进,每次有人倒霉都是这位老兄得便宜,而陈新拿脑袋去拼才刚升了一级,不由对梁大人十分羡慕又敬仰,他看得出梁廷栋与温体仁关系紧密,梁大人是兵部尚书的热门人选,肯定比钱元壳管用,既然温体仁牵了线,陈新必定是要打点的,好在固安之时缴获了一些黄金白银,送礼也很方便。
眼下建奴还在京师城下,如果还能有战功,皇上关照着,升个参将不成问题,到时还要从登莱争取一块自己的地盘出来,不用处处受制于人。但看着城下建奴的军威,陈新一样暗自害怕,不在于他们人多,而是骑兵对步兵的天然优势,他们打不过就跑,自己一旦野地被他们缠住,他们甚至不用打,围就能围死。
城外的后金汗大旗离得很远,陈新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人影,德胜门上有几门吕宋大铜铳,属于早期仿制的红夷炮,估计后金的哨骑也查探到了,所以他们大军并不靠近。
过了一会那边跑来一个甲兵,他来到城下五十步外停下马来,手上高举着一卷文书看着城墙,城墙上的京营兵中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陈新夸张的叫过两名亲卫,把温体仁和梁廷栋都遮在长牌后,温体仁倒还颇有点胆子,让那长牌手退下,站到城垛旁哼了一声道:“蛮夷之辈,亦想学城下之盟。”
陈新试探道:“大人,要不要下官轰杀了他。”
温体仁眼神闪动几下,最后缓缓摇摇头,“一个送信的兵丁而已,杀了他倒失了我天朝气度。”陈新奉承两句表示同意,但要是他单独守城,先杀了再说,反正他也不想和建奴留什么余地。
那后金兵丁见城上无人回应,把文书放在地上,策马奔回,城头上用吊篮放下一个京营兵,跑去拿了回来。
德胜门的神枢营副将看了后,跟温体仁回报说是约文登营合战,一边出两千人。周围的文登营和京营将官都看着几位文官,看他们如何决定。
温体仁突然哈哈笑起来,对梁廷栋道:“梁大人,建奴可是三国演义看多了?”
梁廷栋也不屑的道:“建奴在宁锦大战时亦曾玩过这等把戏,不理会他便是。”
温体仁赞同道:“此等蛮夷理他作甚,且看他敢攻城否。”
城外的后金军等了一会见没有动静,自己走了,他们也确实不敢攻城,皇太极在北面打造攻城器械,不过是施加压力,想多讹诈些东西,谁知明廷颇有骨气,虽然连战连败,也不接受城下之盟。
一连几日,陈新就这样带兵守在德胜门和安定门之间,看着后金兵的哨骑每日在城下练习折返跑。
皇太极讹诈不成,改为明抢,考虑到上次过通州的时候忙着赶路,许多景点没有去看,他派出阿巴泰、阿济格、济尔哈朗等人再去通州自助游,意外的发现张家湾明军自行溃逃,后金捡了个大便宜,这个运河上的繁华之地货物云集,后金兵饱掠而回,这下八旗更没了拼命心思,后金兵扔下一堆盾车长梯,离开城北,经通州东返。
听说后金兵撤离京畿,京城中的官民都松了一口气,悬在头上的利剑终于拿开了,接着京师中就有传言,说是因为文登营到了京师,鞑子怕了,所以忙着撤兵,文登营的名声更加响亮。其实陈新不过是让黄思德和张大会带人去散布一下,就打了一个不错的广告。
----------------------------------------------------------------
后金兵虽然离开了京师,但仍然在大明境内,他们不慌不忙如闲庭信步,在蓟州城外顺便击溃关宁军一营步兵,然后皇太极就收到遵化留守的后金兵奏报,说破口时招降的那十多个蓟镇关口都又叛变回去了,体现了皇太极当时地方政权建设没有用心,密云总兵听说后还去打了一次遵化,又被驻守的少量后金军击溃。
入援的明军虽是越来越多,但野战能力越来越弱,早期最敢打仗的满桂死掉之后,基本没有明军敢主动攻击后金军。
皇太极对那些小关口已经不屑一顾,在他看来,他可以从蓟镇任何一个关口顺利出关,后金兵虽然在固安略有小挫,但后来文登营也龟缩不出,他们信心仍然很充足。过蓟州后便分兵攻略周围府县,他选了正月初一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出发去永平,一番部署之后,初四一战下永平,受此震慑之下迁安和滦州都投降了,皇太极又把投降官员剃了头发,给了一个更高的职务,让他们继续管事。
如此一来,在后金控制下的大城便有了四座,有了一个相对稳固的后方,皇太极还不知足,又经永平到抚宁县,还去山海关试了一下,孙承宗到山海关之后收拾兵马,给祖大寿带信,并送去袁崇焕的手书,祖大寿重新带兵入关,山海关重兵云集,光红夷炮就有五十多门,灭虏炮两千多,辽兵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战斗意志比在京师坚定得多,皇太极转了一圈连抚宁县也没打下来,放弃了攻击山海关的打算。
不但是山海关,后金军连没有什么兵马的昌黎也没打下来,新上任的昌黎知县左应选胆气十足,组织能力也十分了得,城中没有兵马,他便把城里的青壮都组织起来,又接收了一些滦州和永平的溃兵,同时拼命的准备火药和檑木石块,他以身作则,一直在城头指挥,全城众志成城,后金兵初八赶到城下,先是七八千人进攻,其中多半是蒙古部落兵,被守军被击退,后金又增兵至上万人,从初九一直攻到正月十四,连皇太极都亲自赶到城下指挥,查看后发现连火铳火炮都没有,结果又连攻两天,左应选虽然没有火炮,但是火药多,他直接把火药磨成粉,天女散花一样撒下去,然后扔火把烧建奴的面门。
后金攻坚能力的短板再次展现出来,他们贴近城下后居然连挖墙的铁锹铁镐都没有准备齐,就拆迁而言实在不太专业,而昌黎连日坚守得胜,城民斗志昂扬,越发不可攻克,皇太极和代善最后无奈,只得放弃了这个钉子户。号称战必胜攻必取的后金军,最终在小小的昌黎城下撞得头破血流,没有深沟高墙的昌黎县城竟然比遵化这样的重镇还要顽强。
皇太极连续碰壁之后,告诫属下不得妄自攻城,如果城中斗志旺盛的,不需试探,立即退兵,但昌黎之战的影响远不止于此,永平附近其他一些小城和寨子听说昌黎之事后,都拒绝投降,望风而降的好日子暂时不再了。
皇太极头痛的时候,崇祯更头痛,后金占了永平迁安,京师到山海关的路基本断了,使得他连日都没有关宁军的消息,浙江河南山东等地兵马陆续赶到,但这些内地勤王军战力更加低下,算来算去,还是只有关宁的人最多,战力最强。
户部一直拿不出多余的银子,连陈新这样皇帝亲自关照的人,户部还是一句没钱,温体仁好说歹说让他们拿了一万两出来,连人头赏都还没有给齐。
除了银子,还有更闹心的事,山西巡抚耿如杞和山西镇总兵张鸿功,分别带抚标营、山西镇正兵营勤王,到了京师附近了,没了粮食,便申请补给,按大明的规矩,要在到达当地的第二天才能领取军粮,于是他们第一天被调到通州,第二天被调到昌平,第三天又调到良乡,三天调了三个地方,五环外面走了一圈,没一个地方能呆到第二天,也就一次都没能拿到粮食,大冬天里天天走无用的路,又吃不饱饭的丘八怒气冲天,文官虽然聪明,但丘八也不是傻蛋,终于一哄而散,一路抢掠往山西逃回,山西镇也是九边精锐,两营合计五千多步骑兵,历尽艰辛到达京师勤王就是如此待遇,就因为文官们的小聪明,又丧失一支珍贵的力量。
崇祯愤怒之下将耿如杞张鸿功拿问下狱,那些乱调派的兵部官员则没有任何处罚,陈新现在在京师消息灵通,听闻之后派了朱国斌和训练队一起去追山西镇的乱兵,让他们招些夜不收和骑兵回来。
这些事情一出,陈新越发不敢出京,巡抚好歹还是文官大员,如今都是这个待遇,自己一个客军游击,在皇帝眼皮下也能被拖欠赏银,天知道出京之后会被折腾成什么样,还有那些友军也很不靠谱,跟他们一起打仗实在提心吊胆,就这样一直赖在京师,不敢出城。
但文登营毕竟有强军的名声,兵部侍郎刘之纶就看上了他,好在温体仁也知道光靠这点兵没法打建奴,找了已经升为兵部尚书的梁廷栋,轻松的挡了回去,刘之纶又改口要川兵,兵部也没同意,最后他自己招募了一万多人,其中很大部分是从那位殉国的申副将那里逃走的乞丐兵,然后他便要出京去杀鞑子。
陈新虽然佩服他的胆气,但是不敢跟他一起冒险,在兵部遇到刘之纶之时,还劝他不要贸然出击,待大军云集之后再行攻战,反被刘之纶冷嘲热讽一番。
刘之纶坚定的要带领他的“大军”出发,梁廷栋得了陈新的打点,加上温体仁的意思,便以防止建奴复来为由留下文登营,仍守北城。
刘之纶出发当日,京中许多官员送行,很多人都佩服这个宜宾人的胆量,但都不看好他的命运,几乎是以送葬的心情来的。陈新随在温体仁身后,看着刘之纶的军队,他们大多瘦弱无比,勉强配齐了刀枪,有少量的棉甲,更像陈新心目中的流寇模样。
唯一看得入眼的只有几门火炮,但总让陈新觉得有点不对劲,他上去用手一摸,惊讶得差点一跤摔倒在地上。
他大张着嘴巴对刘之纶问道:“刘侍郎,这是。。。”
刘之纶理所当然的道:“木头炮!”
当日文登营便部署到德胜门,外面的后金哨骑发现文登营旗号后,迅速通知了皇太极,皇太极在北面一边准备盾车长梯,一边连续投书表示可以议和。
听说那支明军到了德胜门后,皇太极亲自领兵到德胜门外观阵,陈新也是第一次看到后金主力,城外后金大阵旌旗飞扬,密密层层的骑兵如同乌云略地,满目皆是跳动的马头。零散的哨骑已经跑到城墙下一百步,口中发出些怪叫。
温体仁和新任的兵部侍郎梁廷栋也到了北门,两人看着后金军的威势眉头深皱。
温体仁对陈新低声道:“建奴跳梁十载有余,现今竟然能威逼神京,与我圣天子只余一墙之隔,实在令我等臣子忧心,眼下圣上对你青眼有加,陈新你需抓牢机会,用心做事,若能再得一功,前途更加远大。”
陈新躬身受教,在温体仁面前他尽量少说话,这次给温体仁送了一份军功,已不需其他言语表示。
温体仁接着道:“给你的游击一职,本官已深思过,登莱巡抚必定要恢复,王廷试眼下分润你的军功,呼声最高,他应当亦不会薄待于你,但上次道石说你还是愿留在文登,本官已建议皇上在登莱设游兵或援兵一营,仍称文登营,分驻文登和威海,以为东江后劲。”温体仁知道陈新自有捞钱的法子,也不愿他去镇城摆在王廷试眼皮底下。
陈新对此心中有数,宋闻贤已经到钱元壳那里打听过,按九边体制,除巡抚标兵营外,还有正奇援游四类,一镇单设游击则建游兵营,参将称援兵营,副将为奇兵营,就算他的功再高,也不可能一次升到管正兵营的总兵去,这几个里面,副将的奇兵营要驻镇城,便只剩下游兵营和援兵营,当游击或参将分驻文登,这样有更大的自由度。
游兵和援兵用途也有区分,游兵无需兵部调度就可以用于跨镇的支援,援兵营原则上是守当地,这次陈新的署级由同知到卫指挥,只升了一级,但军职从哨官到了游击,已是跳过守备,因为时间仓促,这次只是临时升职,让他带文登营作战名正言顺,以他的军功,正式的升迁应当还有,勋级和荫子也还在后面,不过他对那东西没兴趣,最关键的还是实际利益,游兵营一般一千多,对他仍远远不够。
温体仁今日专门给他引见了兵部右侍郎梁廷栋,此人据说颇有边才,早年曾官至永平兵备道,和袁崇焕曾经有点摩擦,后来魏忠贤当权,人人都去修生祠,他偏不去,反而辞职走了,直到崇祯上台后才重新启用他。
这次建奴入寇以来,梁廷栋虽然一仗没打,但与皇帝奏对颇有方略,已经连升三级,早先是分巡口北道,蓟镇巡抚王元雅一上吊,他就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蓟镇,然后王洽一下狱,腾出一个位置,他又当了兵部右侍郎,再然后袁崇焕又下狱,梁大人再加一级,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并总领所有勤王兵马。
建奴入口两月,这位梁大人已经连升三级了,现在听说皇上对申用懋的能力也不满意,梁廷栋正在往第四级兵部尚书奋勇前进,每次有人倒霉都是这位老兄得便宜,而陈新拿脑袋去拼才刚升了一级,不由对梁大人十分羡慕又敬仰,他看得出梁廷栋与温体仁关系紧密,梁大人是兵部尚书的热门人选,肯定比钱元壳管用,既然温体仁牵了线,陈新必定是要打点的,好在固安之时缴获了一些黄金白银,送礼也很方便。
眼下建奴还在京师城下,如果还能有战功,皇上关照着,升个参将不成问题,到时还要从登莱争取一块自己的地盘出来,不用处处受制于人。但看着城下建奴的军威,陈新一样暗自害怕,不在于他们人多,而是骑兵对步兵的天然优势,他们打不过就跑,自己一旦野地被他们缠住,他们甚至不用打,围就能围死。
城外的后金汗大旗离得很远,陈新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人影,德胜门上有几门吕宋大铜铳,属于早期仿制的红夷炮,估计后金的哨骑也查探到了,所以他们大军并不靠近。
过了一会那边跑来一个甲兵,他来到城下五十步外停下马来,手上高举着一卷文书看着城墙,城墙上的京营兵中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陈新夸张的叫过两名亲卫,把温体仁和梁廷栋都遮在长牌后,温体仁倒还颇有点胆子,让那长牌手退下,站到城垛旁哼了一声道:“蛮夷之辈,亦想学城下之盟。”
陈新试探道:“大人,要不要下官轰杀了他。”
温体仁眼神闪动几下,最后缓缓摇摇头,“一个送信的兵丁而已,杀了他倒失了我天朝气度。”陈新奉承两句表示同意,但要是他单独守城,先杀了再说,反正他也不想和建奴留什么余地。
那后金兵丁见城上无人回应,把文书放在地上,策马奔回,城头上用吊篮放下一个京营兵,跑去拿了回来。
德胜门的神枢营副将看了后,跟温体仁回报说是约文登营合战,一边出两千人。周围的文登营和京营将官都看着几位文官,看他们如何决定。
温体仁突然哈哈笑起来,对梁廷栋道:“梁大人,建奴可是三国演义看多了?”
梁廷栋也不屑的道:“建奴在宁锦大战时亦曾玩过这等把戏,不理会他便是。”
温体仁赞同道:“此等蛮夷理他作甚,且看他敢攻城否。”
城外的后金军等了一会见没有动静,自己走了,他们也确实不敢攻城,皇太极在北面打造攻城器械,不过是施加压力,想多讹诈些东西,谁知明廷颇有骨气,虽然连战连败,也不接受城下之盟。
一连几日,陈新就这样带兵守在德胜门和安定门之间,看着后金兵的哨骑每日在城下练习折返跑。
皇太极讹诈不成,改为明抢,考虑到上次过通州的时候忙着赶路,许多景点没有去看,他派出阿巴泰、阿济格、济尔哈朗等人再去通州自助游,意外的发现张家湾明军自行溃逃,后金捡了个大便宜,这个运河上的繁华之地货物云集,后金兵饱掠而回,这下八旗更没了拼命心思,后金兵扔下一堆盾车长梯,离开城北,经通州东返。
听说后金兵撤离京畿,京城中的官民都松了一口气,悬在头上的利剑终于拿开了,接着京师中就有传言,说是因为文登营到了京师,鞑子怕了,所以忙着撤兵,文登营的名声更加响亮。其实陈新不过是让黄思德和张大会带人去散布一下,就打了一个不错的广告。
----------------------------------------------------------------
后金兵虽然离开了京师,但仍然在大明境内,他们不慌不忙如闲庭信步,在蓟州城外顺便击溃关宁军一营步兵,然后皇太极就收到遵化留守的后金兵奏报,说破口时招降的那十多个蓟镇关口都又叛变回去了,体现了皇太极当时地方政权建设没有用心,密云总兵听说后还去打了一次遵化,又被驻守的少量后金军击溃。
入援的明军虽是越来越多,但野战能力越来越弱,早期最敢打仗的满桂死掉之后,基本没有明军敢主动攻击后金军。
皇太极对那些小关口已经不屑一顾,在他看来,他可以从蓟镇任何一个关口顺利出关,后金兵虽然在固安略有小挫,但后来文登营也龟缩不出,他们信心仍然很充足。过蓟州后便分兵攻略周围府县,他选了正月初一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出发去永平,一番部署之后,初四一战下永平,受此震慑之下迁安和滦州都投降了,皇太极又把投降官员剃了头发,给了一个更高的职务,让他们继续管事。
如此一来,在后金控制下的大城便有了四座,有了一个相对稳固的后方,皇太极还不知足,又经永平到抚宁县,还去山海关试了一下,孙承宗到山海关之后收拾兵马,给祖大寿带信,并送去袁崇焕的手书,祖大寿重新带兵入关,山海关重兵云集,光红夷炮就有五十多门,灭虏炮两千多,辽兵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战斗意志比在京师坚定得多,皇太极转了一圈连抚宁县也没打下来,放弃了攻击山海关的打算。
不但是山海关,后金军连没有什么兵马的昌黎也没打下来,新上任的昌黎知县左应选胆气十足,组织能力也十分了得,城中没有兵马,他便把城里的青壮都组织起来,又接收了一些滦州和永平的溃兵,同时拼命的准备火药和檑木石块,他以身作则,一直在城头指挥,全城众志成城,后金兵初八赶到城下,先是七八千人进攻,其中多半是蒙古部落兵,被守军被击退,后金又增兵至上万人,从初九一直攻到正月十四,连皇太极都亲自赶到城下指挥,查看后发现连火铳火炮都没有,结果又连攻两天,左应选虽然没有火炮,但是火药多,他直接把火药磨成粉,天女散花一样撒下去,然后扔火把烧建奴的面门。
后金攻坚能力的短板再次展现出来,他们贴近城下后居然连挖墙的铁锹铁镐都没有准备齐,就拆迁而言实在不太专业,而昌黎连日坚守得胜,城民斗志昂扬,越发不可攻克,皇太极和代善最后无奈,只得放弃了这个钉子户。号称战必胜攻必取的后金军,最终在小小的昌黎城下撞得头破血流,没有深沟高墙的昌黎县城竟然比遵化这样的重镇还要顽强。
皇太极连续碰壁之后,告诫属下不得妄自攻城,如果城中斗志旺盛的,不需试探,立即退兵,但昌黎之战的影响远不止于此,永平附近其他一些小城和寨子听说昌黎之事后,都拒绝投降,望风而降的好日子暂时不再了。
皇太极头痛的时候,崇祯更头痛,后金占了永平迁安,京师到山海关的路基本断了,使得他连日都没有关宁军的消息,浙江河南山东等地兵马陆续赶到,但这些内地勤王军战力更加低下,算来算去,还是只有关宁的人最多,战力最强。
户部一直拿不出多余的银子,连陈新这样皇帝亲自关照的人,户部还是一句没钱,温体仁好说歹说让他们拿了一万两出来,连人头赏都还没有给齐。
除了银子,还有更闹心的事,山西巡抚耿如杞和山西镇总兵张鸿功,分别带抚标营、山西镇正兵营勤王,到了京师附近了,没了粮食,便申请补给,按大明的规矩,要在到达当地的第二天才能领取军粮,于是他们第一天被调到通州,第二天被调到昌平,第三天又调到良乡,三天调了三个地方,五环外面走了一圈,没一个地方能呆到第二天,也就一次都没能拿到粮食,大冬天里天天走无用的路,又吃不饱饭的丘八怒气冲天,文官虽然聪明,但丘八也不是傻蛋,终于一哄而散,一路抢掠往山西逃回,山西镇也是九边精锐,两营合计五千多步骑兵,历尽艰辛到达京师勤王就是如此待遇,就因为文官们的小聪明,又丧失一支珍贵的力量。
崇祯愤怒之下将耿如杞张鸿功拿问下狱,那些乱调派的兵部官员则没有任何处罚,陈新现在在京师消息灵通,听闻之后派了朱国斌和训练队一起去追山西镇的乱兵,让他们招些夜不收和骑兵回来。
这些事情一出,陈新越发不敢出京,巡抚好歹还是文官大员,如今都是这个待遇,自己一个客军游击,在皇帝眼皮下也能被拖欠赏银,天知道出京之后会被折腾成什么样,还有那些友军也很不靠谱,跟他们一起打仗实在提心吊胆,就这样一直赖在京师,不敢出城。
但文登营毕竟有强军的名声,兵部侍郎刘之纶就看上了他,好在温体仁也知道光靠这点兵没法打建奴,找了已经升为兵部尚书的梁廷栋,轻松的挡了回去,刘之纶又改口要川兵,兵部也没同意,最后他自己招募了一万多人,其中很大部分是从那位殉国的申副将那里逃走的乞丐兵,然后他便要出京去杀鞑子。
陈新虽然佩服他的胆气,但是不敢跟他一起冒险,在兵部遇到刘之纶之时,还劝他不要贸然出击,待大军云集之后再行攻战,反被刘之纶冷嘲热讽一番。
刘之纶坚定的要带领他的“大军”出发,梁廷栋得了陈新的打点,加上温体仁的意思,便以防止建奴复来为由留下文登营,仍守北城。
刘之纶出发当日,京中许多官员送行,很多人都佩服这个宜宾人的胆量,但都不看好他的命运,几乎是以送葬的心情来的。陈新随在温体仁身后,看着刘之纶的军队,他们大多瘦弱无比,勉强配齐了刀枪,有少量的棉甲,更像陈新心目中的流寇模样。
唯一看得入眼的只有几门火炮,但总让陈新觉得有点不对劲,他上去用手一摸,惊讶得差点一跤摔倒在地上。
他大张着嘴巴对刘之纶问道:“刘侍郎,这是。。。”
刘之纶理所当然的道:“木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