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人生一串 > 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向能量

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向能量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于房东大婶的吹嘘,有一种伪新贵的虚张声势,其实内心中掩藏的,是自卑。她无一不刻在内心想:等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家还不拆迁呢?

    当然,这也是牌友们安慰她的话:“急什么,你家那大的面积,越在后面,价格越高,等房价涨起来了,你家拆迁,那不成了千万富翁了?”

    一边是房东的骄傲似谦虚,另一方面是牌友那种“苟富贵勿相忘”的期许,大家都暂时陶醉在快活的气氛里。

    其实,自家的房子什么时候能拆,那期待却是等不了的。自家儿子早就收不住心了,靠房租吃瓦片,虽然不穷,但也得瑟不起来。只要无法得瑟,许多想追的姑娘,就会被那些摩托车手带走。时不我待,荒废青春。

    但是,修车师傅,却饱含着正能量。本来,他家也与冬子家相似,当年,也是厂里的处理房,后来,也低价买下了另外一家的房子,算起来,也有两套。当年大部分下岗工人都南下打工,或者到市场摆摊。或为了路费,或为了本金,出售了自己都瞧不上的老房子,现金为王,落袋为安。结果,今天,这些房子却变成了金疙瘩。

    最开始,他家并没有在拆迁范围,因为离得有点远。但后来,他们家又被重新划为拆迁对象了。原因很简单,他家在湖边,而那个湖,要做清淤整治工作,而需要的施工作业面,也就是冲出来淤泥水,那一个专门沟管,必须通过他家。于是,他们当时那几家人,也成了拆迁户。

    他陪了两套房子,一套准备自己住,另一套准备出售。他家有一个姑娘已经出嫁了,不需要等房结婚。

    哪怕一套房只值五六十万,但银行里有五六十万现金,对于一个工人来说,也是飞来横财,可以保证晚年无忧。这可是很多人的毕生追求。

    但这个消息,很少有的知道,因为师傅不说,徒弟们也没到他家去过。只有原来厂里的老同事才明白,他家的位置及现状。所以,消息散布出来,已经是几个月后的事情了,七号门附近的熟人,才开始跟师傅玩笑起来。

    “你这满脸油污的,搞么事呢,有房有钱,赶快收摊,带上老婆去旅游,莫让她再在街上卖毛线了。”

    师傅的老婆,在明堂路市场卖毛线,已经卖了十几年了,虽然也挣得出来几千块钱,但起早贪黑的,陪人笑脸,也比较辛苦。当地普通人,尤其是老年妇女中间,还有手工打毛衣的习惯。但现在,手工打毛衣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大家有了钱,也喜欢直接买成品毛衣了。所以,这种卖毛线的摊子,越来越少,而这位修车师傅的老婆,是仅剩下的几个做这生意的人,望着客户日薄西山。

    “嘿,你不晓得我老婆?她固执起来哪个拗得过?她说,只要容城有几个人在打毛衣,她就坚持做那最后的卖毛线的人,她的性格,你晓得吧?”

    “晓得晓得,当年只准你晚上喝点酒,几十年的工友,硬是没人看到你早上中午喝过,除非放假前。”

    因为修车的人,在车间有可能有安全事故,偶尔也会开车试车,喝酒增加危险,师傅的老婆就有了这规矩,把师傅管得严。

    当然还有同一车间的,懂行的人,问话就不同了。“伙计,你这一个月修车带卖二手车,起码赚一两万吧,劝嫂子别摆摊了,够用就行了,你还准备给女婿挣好大个家业?多玩哈子不好?”

    邻居的牌铺就在不远处,这位工友也正准备到牌铺去的,估计是三缺一,想找师傅加入。

    “嘿嘿,这就是你跟我不同了,当年,在厂里,你为么少我两级工资?我就喜欢修车开车的,我把修车当快活,一天不沾机油,我这手就痒。你嫂子喜欢打毛衣,喜欢卖毛线,也是爱好。我们是辛苦命,喜欢的都是干活的事,不像你那么清闲,打麻将钓鱼,都坐得住。”

    对方显然很服气:“嫂子打的毛衣是漂亮,但又不跟我打,你穿的是温暖牌,我们都晓得。你是个劳碌命,哪个跟你比工资呢?你这家伙,闻到汽油都是香的。”

    “也莫说我了,丁老三,你晓得吧?”

    “他啊,焊接组的那个?抠了一生,当年吃烟,都自己躲在一边吃,也不能我们散。我们班长问他啥原因,他说他抽的烟孬,没资格跟我们打堆。”

    “对啊,人家老婆是从农村来的,一人工资养全家,哪里像你当年,父母有退休工资,自己也是双职工,抽的红金龙,喝的小黄鹤楼,人家跟你交往不起呢。”

    “哎?他在哪里去了?当年下岗后,不知道他跑哪里去了。”

    “人家发达了。人家跑南方厂里打工,技术过硬,工资高得很。回来又把邻居的房子买了,现在拆迁要得三套房呢。”

    “我朝!”老工友吐了口痰:“鸟枪换炮,想不到他还有这个铛。那不喜死,他老婆怕一生也没想到过今天吧?”

    “哼,你猜丁老三在干啥?人家有新生意了,正在整门面,准备开一个不锈钢门窗店子,搞防盗网呢。他的活没得话说,那生意,肯定差不了。”

    “活是没问题,六级焊工,相当于技术员了,大厂出来的,现在八级都考得上。他钱没挣够?”

    “不是钱挣够了没有。你想想,天下的钱,哪里有挣完了的?什么时候是个够?这不光是钱的事,这是价值。自己的价值,通过钞票体现出来,自己还有用,在社会上还有意思,懂吗?我劝你,把修车的技术拿起来,给我打工委屈你,但你自己可以开一个嘛,现在车这么多,莫说修汽车了,就是修摩托,也不少你赚。”

    “嗨,你不晓得我?耐不得那个烦。”工友被牌铺的牌友喊走了,师傅望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

    这个工友,父母也是容钢的退休职工,算是容钢第一代建设者。他是顶替父亲接班进来的,这种老工厂子弟,父母作为老职工,还是有优势的。挑岗位时,他不愿意到炼钢炼铁车间,嫌那里太热太苦,于是进了机修车间,进了汽修班。

    汽修是个技术活,他学得不痛不痒的,但基本的活,总算是看会了。毕竟,跟着这么多高手在一起,自己也成了半个高手。但是,这种整天跟机油打交道的生活,并不是他的所爱。他爱的东西,在工厂之外。拿个收录机,穿个喇叭裤,跳个月光迪斯科,做一名八十年代的现代青年,才是人家的追求。

    诗与远方是那么诱惑,但梦想却直接得很,就是找个漂亮的姑娘。他的老婆算是漂亮的,毕竟条件在那里摆着。当年的容钢是容城的绝对老大,父母又职工,自己又是技术工人,那简直是当时容城的贵族。贵族只会跟贵族联姻,另一个漂亮的厂职工子弟,跟他结婚了。

    结婚时,他们几乎到了人生的巅峰,双方家长都是双职工,夫妻也是双职工。如果容城县长只有一人在工作,父母是农村的,那县长的家境,也不一定有他家的好呢。

    本来的工人,具备了成为公子的条件,这恐怕连武钢的人,也没有这个资格吧。此所谓,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当然,这工友后来的人生,就开始了下坡路之旅。原因与大势当然不细说,但越来越愤世嫉俗是真的。

    这条街上,许多家的悲欢都与时代有关。也许许多容钢人,都会有些许的抱怨,但这种类似于拯救的拆迁,又会让许多人狂喜。

    悲喜之间,人与人的过去的工友关系,就日渐分野,容钢的老工友们,再也无法在情感上,扭成一个整体了。过去那种吃大锅饭时的亲密与平等,再也找不见了,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整个容城,已经变得不同。至少,活力,比以前大多了。

    追求那平淡如水的安宁,是一种安定感,但这是老年人特有的追求。在安定的情况下,哪个不抱有一点梦想呢?年轻人,才会展示活力。在这样一个古城里,久已蛰伏的活力,仿佛被地底下挖掘出来一样,晒在人们面前。

    安逸太久的人,好像已经动不了了,他们没办法起跑,因为梦想没有了,觉得自己不如当个看客,来得舒服一些。但是,这种看客,其实是最不舒服的。因为,我们观看体育比赛时之所以会兴奋,那是因为我们是啦啦队员,我们是鼓掌的,我们是真心为运动员的拼搏喝彩的。

    但是,社会发展中的看客,基本上收获的,只能是失落。有人说,人的生命到了最后之时,最后悔的一句话是:我本可以。是的,望着别人跑远了,甚至看不到别人的尾灯,你的看客生涯也就只剩下顾影自怜。

    人都跑光了,你评价谁?谁在听你的评价。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当全社会丢下你跑了,你还剩下啥?

    所以,在这个全民跑步的时代,你坐着不动当看客,你不光是落伍,你恐怕连说话的人都找不到。你没看,街边喝酒吹大牛的人,他们的对手也不越来越少了吗?

    人们之所以不能忍受孤独,除了缺乏安全感之外,更重要的哲学意味是,他们缺乏作为社会的参照物,没有参照物的物体,不知道自己的运动状态。误以为自己是静止的,其实是大浪淘沙、随波逐流。落花于流水之上,以为自己与水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行走的是两边的岸。其实,自己走到哪里来了,将要到哪里去,莫说自己不能作主,连判断的依据都没得。

    孤独的人往往会在心底深处算出疑问:我是谁?我在哪里?将要去哪里?

    这种高层次哲学问题,会把一般人逼疯。所以,有人说过,只有大奸与圣贤,才可以孤独,普通人,承受不了。

    而这里面,就有一位正能量的高手。这位高手,已经成了容城一个标杆,还当选了人大代表,他的名字叫胡富贵。

    他其实是早期下岗,进入收废品行业的人。当然,当年的钢耗子与他无关,他只收废纸与塑料瓶之类的。凭着一点点资本积累,利用当年在电工班学的一些技术,他后来改行,收旧的电器,大街上,用一个干电池喇叭喊:“收旧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那略带点梁子湖边上口音的声音,几乎成了许多容城人早年的回忆。

    那些年,他把这些电器收来,维修过后,便宜卖给农村,也算是有些赚头。

    其实,当年电工班跟他一起下岗的,大多数都跑到外地,跟别人打工去了。比如武汉,装修市场特别发达,弱电装修,就需要电工。大厂出来的电工,技术过硬,还是很受欢迎的,收入肯定比当年在工厂里高。

    但是,他离不了家,他家有一个因车祸瘫痪的老婆,整天端屎尿喂饭的,还经常推老婆出来晒太阳。

    过去,收废品时,他老婆就坐在里面,记账或者给钱。后来,他收电器,一个大板车,有时也带着老婆出来兜风,老胡蹬三轮车,吼吼神的。那一种恩爱,让老人们看了,都既怜惜又羡慕。

    后来,电器维修积累了一些钱,他又开了一个电器商店。卖家用电器。他因为自己有修理技术,所有在他家买的电器,如果坏了找他修理,他只收材料费。所以,白天卖电器,晚上加班修电器,成了他的日常。

    他成了这方面的专家,用他的话来说,除了机器的壳子不好修,其他的,他都奈得何。

    因此,他的电器商店生意也就比别人好些,图的是他搬不走的信誉和坏了就可以修的放心。

    搬不走的信誉,在熟人社会,可是金字招牌。

    从电器商店到品牌电器专卖店,他经历过一次次的升级,如今,他已经拥有一个商场了。这个家用电器卖场,可不仅仅是家用电器,还卖手机之类的东西,已经成为容城的老招牌了。

    一个底层工人的逆袭之路,只因为他当年,没有成为愤青。有人问他,当年为什么要守着这样一个老婆,下身瘫痪,面部浮肿。他的回答很有意思:“我记得她年轻时,漂亮的样子。”

    这句话,简直就是诗。一个工人,为什么会变成一个诗人呢?不是因为他读了书,也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文艺上的追求与探讨,而是因为,他把生活的苦难,活成了艺术。

    他至今认为,自己一生的技术,其实只体现在老婆的轮椅上,他为此,还专门申请了专利。有一家轮椅厂,开出几百万的高价,要收购,被他拒绝了。最后,武汉一家厂子,答应与他合伙开厂,他只用这专利算是技术入股,占有公司两成的股份。这个厂子,现在生意很好,工厂也开到容城了,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税收。

    他的轮椅,当年是专门为老婆设计的。凭畜电池,操纵扶手上的手柄,就可以自由驾驶,这没什么稀奇。最厉害的是,它可以上下楼梯,安全快捷,这纯属创新了。

    整个装置加起来,也只不过三十几斤重,普通人都搬得动,充电方便,续航时间长,极大地解放了瘫痪病人的活动空间。

    胡富贵这人,父母死得早,把岳父母养老送终后,就以给养老院作慈善为快乐了。基本上,这种人,是以换钱并且付出为人生方式的,物质精神双丰收。

    还有一个农村人来容城的典范,她是个寡妇。年纪轻轻的,就死了老公。她是从农村嫁进城的,当年也算是村花级别。但老公死了,有人劝她再嫁一个算了。她不同意的原因,是因为婆婆还在世,要为她养老。

    从自学理发开始,办一个理发店。周游于大量心照不宣的顾客间,保持着不卑不亢的距离。从年轻人的时尚发型到老年人的染发,她都会。心灵手巧这个词,好像是专门为她设计的。

    后来,名气与生意都越来越好了,收的徒弟也多了,于是就开了连锁店。她的连锁店有一个特点,所有理发师,都是她的徒弟,技术与态度这两项,都是她新手调教出来的,深得当地人信赖。

    成了富婆,姿色不错,当然有更多的人想心思。当然会受到拒绝,当然会遇到失败。有人愤愤不平:“她嘛,徒弟里面,那帅的年轻帅哥,怎么会看上你?哪怕是同性的美女也不少,你就死了这份心吧。”

    这种猜测,纯属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她却从来不辩解,自己不婚的原因。

    直到有一天,她婆婆去世后,在葬礼上,她大哭一场,大家才明白原因。

    原来,她从农村来的,嫁进城里,自然就矮了一截。刚进门时,做好了饭,全家人上桌子,公公与丈夫喝酒,她都不敢上桌子,在厨房吃。但婆婆帮她撑了腰:“无男无靠,男人在外面是英雄,但回了家,女人才是主人。无女无主,你们两个男将,都得听媳妇的。”

    是婆婆把她请上了正席,她不动筷子,全家人都得等着。

    她是念着这份尊重,才坚持了这么些年。

    “妈呢,我回娘家,你都要悄悄给我塞钱呢,咱家不富呢,你尽力了呢,怕我回家,邻居笑话呢,爹娘看不起呢。全天下的人死绝了,只有你在帮我撑场面呢。”

    这连哭带说的,才让大家明白,女人一旦讲起义气讲起感情来,会舍得自己一生的时光。

    正向的能量无处不在,只是在今天,它可以让你双丰收。在存量社会里,你太讲理性,太讲风格,你让别人占多了,你就占少了。

    但这两人的经历证明,他们付出得多,让别人占得多,但自己也没少得。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整个时代,已经进入增量时代。你只要不断的努力,你的财富会不断增长,在增长条件下,你给别人一点,并不影响你绝对数量的递增。

    当年,彭总给冬哥上过课,说过经济学中的复利原理。当生产发动起来后,工商业社会的增量现象,就有可能成为常态。

    他问过冬子一个问题:“你把钱存银行,假如存一百块,按通货膨胀不变的情况下,十年后,它会自动变成一百五十块,多出来的那五十块,是谁给你的?”

    当时冬子有点懵,对啊,怎么凭白就多出来了呢?以前自己总认为是物价上升带来的,购买力没变化,只是数字变了。但彭总的前提说得明白,假如通货肿胀不变。

    “其实,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红利,支撑着你的利息。”

    这就是增量社会的秘密,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动了,所有人都在挣钱,你的付出,都有利息回报的。

    你付出了本金,有人付出了劳动。结果,两人一分账,都得到了利益。

    最怕的是一种人,既不愿意掏本金出来,也不愿意付出劳动,只是在那里评论。

    没有本金的人也不要灰心,只要你干,就可以收获这个增量红利。时代在前进,你跟着就行了,跟着大家的步伐,你也就前进了,不用太刻意,也不用太聪明,自然有胡富贵那样的带路人。

    而今天,冬子觉得,他们这两位正能量,最大的贡献是,他们带动了徒弟与员工,让他们也成为可以养家湖口的人挣钱人。

    而自己的价值,不仅从保留住父亲的品牌,而且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这个角度来看,也是有价值的。

    所以,在保持品牌上,如果能够扩大规模,或许是更有意义的一件事呢。比如,冬子眼前的这两个年轻人。一个小向一个小熊,一个月接近万把块钱,已经成了老家里的顶梁柱了,他们自己,也换了新手机,偶尔会在老乡与同学的电话里,得瑟起来。

    更莫说,小樊与小蒋,这两位,已经在开始讨论,是否要在容城买个商品房的事了。毕竟两人月收入两万多,对付房贷那每月几千元钱,很轻松。

    小樊当年的理想,仅用这一年的时间,好像都看见曙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