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心宽天地广(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拔灼已死,而郁督军山又早已被唐军攻陷,这就意味着薛延陀汗国已彻底成为了个历史名词,然则事情却并不算完,摆在陈子明面前的收尾工作依旧千头万绪得很,当然了,所谓会者不难,尽管事虽多,可以陈子明的政治手腕来说,应付起来倒也挥洒自如得很,头一条么,自然是紧着上本报捷,顺便提出了在原薛延陀汗国设立大都护府以及四处中都护府之时,在紧着派出田仁会将薛万彻替换回来之余,保举其为首任漠北大都护府都护,并建议对草原各族进行统筹安排,以禁绝各族之间的吞并与联合,从而确保漠南、漠北草原上不会再有似薛延陀这等地区强国的出现,其次,陈子明又另上了一本,弹劾原并州刺史高志敏贻误军机之大过。
忙完了本章事宜之后,陈子明又着令各州之州军除留驻郁督军山那部分军队之外,余者尽皆各归各州,主动解除了手中的兵权,取消了战时体制,不再接见各级官员,也不再插手各州之政务,再次龟缩回了并州大都督府中,放弃了各种唾手可得的权力,又玩起了大隐隐于朝的旧戏码。
贞观十九年八月十七日,陈子明的几份奏本同时送抵安市城下的唐军大营中,太宗正因连攻安市城不克而忧军心士气之不振,这一得知陈子明只用了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不单击溃了薛延陀大军的来犯,更是出奇兵一举灭掉了薛延陀汗国,当即大喜过望,下令将此消息告知全军,以为提振士气之用,并慨然准了陈子明诸般所请——下诏将并州刺史高志敏贬去安州为司马,所遗之缺,由吏部酌情选任,在此之前,并州诸般事宜暂由别驾曹诚主理,免并州大都督府所辖之九州钱粮一年;于郁督军山设大都护府,由此战有功之田仁会任大都护一职,其余诸般有功之臣各有赏赐晋爵不等,至于陈子明本人么,却是未闻有甚特别的奖励,也就只是于诏书里口头嘉奖了一番了事。
贞观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诏书送抵并州,一经宣布,并州上下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可也有不少人敏锐地注意到了一个事实,那便是身为灭薛延陀总指挥者的陈子明在此番大赏中似乎一无所得,朝野间乱议之声不免便起了,为陈子明鸣不平者有之,暗中准备看陈子明笑话的也有之,更有不少人则是在胡乱地揣摩着圣意,又怎个人心浮动了得,然则陈子明本人却是一概不加理会,接完了旨意之后,便又接着扮演他朝中隐士之角色去了。
贞观十九年八月二十七日,经过多日的精心准备,又借助着灭掉薛延陀汗国所振奋起来的军心士气,太宗再次对安市城发动了一轮强攻,大战了四天,折损将士四千余,尽管多次冲上了城头,可在守军的顽强抵抗之下,最终还是没能攻破安市城,方才刚提振起来的军心士气再次遭受重挫,自此后,唐军再未发动强攻,随着冬季之将至,全军上下水土不服的情况也愈发严重了起来,尤其是战马更是折损极多,军无战心,太宗不得不含恨于九月二十日下令撤军,临行前,对着安市城发誓必将卷土重来,于途,又下令将攻破的高句丽诸城尽皆拆毁,所有高句丽民众强行迁入大唐境内安置,有不从者,皆斩!
贞观十九年十月初八,太宗回到了定州,与吴王李恪为首的留守官员汇合,一道向并州转进,于途,太宗背痈大发,无法理政,遂令吴王李恪监国,大军一路缓行,至十月十八日方才进抵并州,陈子明率并州诸般官员郊迎,然则太宗却并未露面,只是于马车中令诸般官员各守本分,旋即大队人马便直驱晋阳宫驻跸,并州诸多官员中,仅陈子明一人奉旨伴驾而行。
“微臣叩见陛下!”
待得到了晋阳宫,太宗第一个要见的便是陈子明,这一得了赵如海的通传,陈子明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耽搁,紧着便赶到了寝宫,方才从屏风后头行将出来,就见太宗正自趴在锦垫子上,身旁除了几名随侍之宦官外,再无旁人在,眼瞅着太宗那满脸的憔悴样子,明显已是英雄迟暮之状,当即便令陈子明的眼圈不由自主红了起来,见礼之声里也自不免带了几丝的颤音。
“子明来了,平身罢,朕颇有不适,且就这么躺着了。”
太宗的心情显然不是太好,可待得见陈子明已到,还是勉强挤出了一丝的笑容,很是和煦地便叫了起。
“谢陛下隆恩。”
太宗既已叫了起,谢恩乃是题中应有之意,却也无甚可多言处。
“子明啊,朕老喽,区区一高句丽,竟令朕无功而返,若不是爱卿在西北大胜了一场,朕的老脸可就要丢光了,唉,朕很是后悔啊,两年前子明就曾与朕说过高句丽一战之要诀,偏偏朕却是没听,若不然,也不致有此窘迫,悔不当初啊,若是玄成(魏征的字)还在,断不会令朕有此败局的,唉……”
望着陈子明那张年轻依旧的脸庞,太宗心底里立马滚过了一阵的悲苦,叹息连连地感叹着,英雄迟暮之气愈发明显了许多。
“陛下万不可如此自责,此番东征虽未能得全功,然,先是取了辽东之地,又歼灭了高延寿兄弟十几万大军,对高句丽之打击不可谓不重,已伤其根本,虽有小挫,却不掩大节,待得来日,再行征剿也就是了,实无须急于一时。”
太宗如今有病在身,陈子明自是不敢让其太过伤感,倘若因此影响到病体的调养,那后果须不是好耍的,正因为此,一见太宗老泪纵横,陈子明紧着便出言开解了其一番。
“子明这是在宽慰朕啊,嘿,朕带兵多年,又岂会不知胜败如何,罢了,不说这个了,朕不喜得辽东,唯喜得了一良将帅才,当可保得我大唐数十年之绥靖,此人名唤薛礼,字仁贵,端的是一条好汉,比之子明你,也就差相仿佛,有卿与仁贵在,朕可无忧也。”
饶是陈子明说得恳切无比,可太宗却明显不甚领情,并未讳言此番东征是以败北收场,不过么,倒是没再长吁短叹个不休,而是将话题引到了新得之战将薛仁贵的身上。
“陛下谬赞了,微臣惭愧,倒是薛将军其人,大才也,微臣虽远隔万里,却也没少听闻薛将军勇不可当之威势,能得此贤才良将,实我社稷之福也。”
陈子明如今在军中已是战神一般的存在,论及朝野间的风评,比之兵部尚书李勣等人还要高出几分,唯有李靖这个前代军神可相比拟,而薛仁贵不过方才刚刚崭露头角而已,太宗拿其来跟陈子明相比,明显有着抬举薛仁贵之嫌疑,然则陈子明却并不计较,反倒是诚恳万分地顺着太宗的话头,好生赞许了薛仁贵一番,足显宰相之非凡气度。
“爱卿不必自谦,卿在西北这一仗打得好啊,月余而已,便以如此劣势兵力灭了薛延陀,古之名将怕也不及卿远甚,今,西北已平,朝中正是用人之际,卿可就此卸任大都督一职,且去尚书省任右仆射,帮着朕多看顾下朝政好了。”
陈子明当初去就任并州大都督一职,实际上是明升暗降了的,无过而罚,本就屡遭群臣诟病,太宗也自知晓此议其实大有不妥,只是那会儿一来是想考验一下陈子明的忠心,二来么,也是想将陈子明暂且调离中枢,也好趁机将李泰弄回京师,只可惜这个愿望因着群臣的反对,一直没能实现,而今,陈子明既是立下丰功伟绩,又能善自收敛,忠心已是浑然赤诚,在将陈子明放在地方上,明显已是说不过去了的,赶巧高士廉因病请辞,太宗自是乐得趁势将陈子明调回朝中任职。
“陛下如此厚爱,微臣自当效死以报。”
立下了灭薛延陀这等天功,陈子明自是清楚自己必然会被调回朝中,但却万万没想到太宗会将右仆射这等高位许给自己,心中自不免惊喜交加,这便紧着作出了副感激涕零状地叩谢了天恩。
“卿之忠心,朕一向是信得过的,且起来叙话罢。”
太宗显然很是满意陈子明这等表忠的态度,嘉许地点了点头,和煦地便叫了起。
“陛下圣明。”
太宗既是这么说了,陈子明也自没多矫情,磕头称颂了一句之后,便就此起了身。
“唔,朕这些日子身体不适,恐须得在这行宫处多休养些时日,政事上便由卿与恪儿多多担待些,朕相信,以卿之能,当可保得万事无虞也,朕自是放心得很,只是朕身边终归须得有个儿子看顾一二,卿看朕将泰儿召来如何?”
太宗先是好生安抚了陈子明一番,而后么,话锋一转,委婉地提出了个要求,竟是又打算将李泰召回朝中了的……
拔灼已死,而郁督军山又早已被唐军攻陷,这就意味着薛延陀汗国已彻底成为了个历史名词,然则事情却并不算完,摆在陈子明面前的收尾工作依旧千头万绪得很,当然了,所谓会者不难,尽管事虽多,可以陈子明的政治手腕来说,应付起来倒也挥洒自如得很,头一条么,自然是紧着上本报捷,顺便提出了在原薛延陀汗国设立大都护府以及四处中都护府之时,在紧着派出田仁会将薛万彻替换回来之余,保举其为首任漠北大都护府都护,并建议对草原各族进行统筹安排,以禁绝各族之间的吞并与联合,从而确保漠南、漠北草原上不会再有似薛延陀这等地区强国的出现,其次,陈子明又另上了一本,弹劾原并州刺史高志敏贻误军机之大过。
忙完了本章事宜之后,陈子明又着令各州之州军除留驻郁督军山那部分军队之外,余者尽皆各归各州,主动解除了手中的兵权,取消了战时体制,不再接见各级官员,也不再插手各州之政务,再次龟缩回了并州大都督府中,放弃了各种唾手可得的权力,又玩起了大隐隐于朝的旧戏码。
贞观十九年八月十七日,陈子明的几份奏本同时送抵安市城下的唐军大营中,太宗正因连攻安市城不克而忧军心士气之不振,这一得知陈子明只用了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不单击溃了薛延陀大军的来犯,更是出奇兵一举灭掉了薛延陀汗国,当即大喜过望,下令将此消息告知全军,以为提振士气之用,并慨然准了陈子明诸般所请——下诏将并州刺史高志敏贬去安州为司马,所遗之缺,由吏部酌情选任,在此之前,并州诸般事宜暂由别驾曹诚主理,免并州大都督府所辖之九州钱粮一年;于郁督军山设大都护府,由此战有功之田仁会任大都护一职,其余诸般有功之臣各有赏赐晋爵不等,至于陈子明本人么,却是未闻有甚特别的奖励,也就只是于诏书里口头嘉奖了一番了事。
贞观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诏书送抵并州,一经宣布,并州上下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可也有不少人敏锐地注意到了一个事实,那便是身为灭薛延陀总指挥者的陈子明在此番大赏中似乎一无所得,朝野间乱议之声不免便起了,为陈子明鸣不平者有之,暗中准备看陈子明笑话的也有之,更有不少人则是在胡乱地揣摩着圣意,又怎个人心浮动了得,然则陈子明本人却是一概不加理会,接完了旨意之后,便又接着扮演他朝中隐士之角色去了。
贞观十九年八月二十七日,经过多日的精心准备,又借助着灭掉薛延陀汗国所振奋起来的军心士气,太宗再次对安市城发动了一轮强攻,大战了四天,折损将士四千余,尽管多次冲上了城头,可在守军的顽强抵抗之下,最终还是没能攻破安市城,方才刚提振起来的军心士气再次遭受重挫,自此后,唐军再未发动强攻,随着冬季之将至,全军上下水土不服的情况也愈发严重了起来,尤其是战马更是折损极多,军无战心,太宗不得不含恨于九月二十日下令撤军,临行前,对着安市城发誓必将卷土重来,于途,又下令将攻破的高句丽诸城尽皆拆毁,所有高句丽民众强行迁入大唐境内安置,有不从者,皆斩!
贞观十九年十月初八,太宗回到了定州,与吴王李恪为首的留守官员汇合,一道向并州转进,于途,太宗背痈大发,无法理政,遂令吴王李恪监国,大军一路缓行,至十月十八日方才进抵并州,陈子明率并州诸般官员郊迎,然则太宗却并未露面,只是于马车中令诸般官员各守本分,旋即大队人马便直驱晋阳宫驻跸,并州诸多官员中,仅陈子明一人奉旨伴驾而行。
“微臣叩见陛下!”
待得到了晋阳宫,太宗第一个要见的便是陈子明,这一得了赵如海的通传,陈子明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耽搁,紧着便赶到了寝宫,方才从屏风后头行将出来,就见太宗正自趴在锦垫子上,身旁除了几名随侍之宦官外,再无旁人在,眼瞅着太宗那满脸的憔悴样子,明显已是英雄迟暮之状,当即便令陈子明的眼圈不由自主红了起来,见礼之声里也自不免带了几丝的颤音。
“子明来了,平身罢,朕颇有不适,且就这么躺着了。”
太宗的心情显然不是太好,可待得见陈子明已到,还是勉强挤出了一丝的笑容,很是和煦地便叫了起。
“谢陛下隆恩。”
太宗既已叫了起,谢恩乃是题中应有之意,却也无甚可多言处。
“子明啊,朕老喽,区区一高句丽,竟令朕无功而返,若不是爱卿在西北大胜了一场,朕的老脸可就要丢光了,唉,朕很是后悔啊,两年前子明就曾与朕说过高句丽一战之要诀,偏偏朕却是没听,若不然,也不致有此窘迫,悔不当初啊,若是玄成(魏征的字)还在,断不会令朕有此败局的,唉……”
望着陈子明那张年轻依旧的脸庞,太宗心底里立马滚过了一阵的悲苦,叹息连连地感叹着,英雄迟暮之气愈发明显了许多。
“陛下万不可如此自责,此番东征虽未能得全功,然,先是取了辽东之地,又歼灭了高延寿兄弟十几万大军,对高句丽之打击不可谓不重,已伤其根本,虽有小挫,却不掩大节,待得来日,再行征剿也就是了,实无须急于一时。”
太宗如今有病在身,陈子明自是不敢让其太过伤感,倘若因此影响到病体的调养,那后果须不是好耍的,正因为此,一见太宗老泪纵横,陈子明紧着便出言开解了其一番。
“子明这是在宽慰朕啊,嘿,朕带兵多年,又岂会不知胜败如何,罢了,不说这个了,朕不喜得辽东,唯喜得了一良将帅才,当可保得我大唐数十年之绥靖,此人名唤薛礼,字仁贵,端的是一条好汉,比之子明你,也就差相仿佛,有卿与仁贵在,朕可无忧也。”
饶是陈子明说得恳切无比,可太宗却明显不甚领情,并未讳言此番东征是以败北收场,不过么,倒是没再长吁短叹个不休,而是将话题引到了新得之战将薛仁贵的身上。
“陛下谬赞了,微臣惭愧,倒是薛将军其人,大才也,微臣虽远隔万里,却也没少听闻薛将军勇不可当之威势,能得此贤才良将,实我社稷之福也。”
陈子明如今在军中已是战神一般的存在,论及朝野间的风评,比之兵部尚书李勣等人还要高出几分,唯有李靖这个前代军神可相比拟,而薛仁贵不过方才刚刚崭露头角而已,太宗拿其来跟陈子明相比,明显有着抬举薛仁贵之嫌疑,然则陈子明却并不计较,反倒是诚恳万分地顺着太宗的话头,好生赞许了薛仁贵一番,足显宰相之非凡气度。
“爱卿不必自谦,卿在西北这一仗打得好啊,月余而已,便以如此劣势兵力灭了薛延陀,古之名将怕也不及卿远甚,今,西北已平,朝中正是用人之际,卿可就此卸任大都督一职,且去尚书省任右仆射,帮着朕多看顾下朝政好了。”
陈子明当初去就任并州大都督一职,实际上是明升暗降了的,无过而罚,本就屡遭群臣诟病,太宗也自知晓此议其实大有不妥,只是那会儿一来是想考验一下陈子明的忠心,二来么,也是想将陈子明暂且调离中枢,也好趁机将李泰弄回京师,只可惜这个愿望因着群臣的反对,一直没能实现,而今,陈子明既是立下丰功伟绩,又能善自收敛,忠心已是浑然赤诚,在将陈子明放在地方上,明显已是说不过去了的,赶巧高士廉因病请辞,太宗自是乐得趁势将陈子明调回朝中任职。
“陛下如此厚爱,微臣自当效死以报。”
立下了灭薛延陀这等天功,陈子明自是清楚自己必然会被调回朝中,但却万万没想到太宗会将右仆射这等高位许给自己,心中自不免惊喜交加,这便紧着作出了副感激涕零状地叩谢了天恩。
“卿之忠心,朕一向是信得过的,且起来叙话罢。”
太宗显然很是满意陈子明这等表忠的态度,嘉许地点了点头,和煦地便叫了起。
“陛下圣明。”
太宗既是这么说了,陈子明也自没多矫情,磕头称颂了一句之后,便就此起了身。
“唔,朕这些日子身体不适,恐须得在这行宫处多休养些时日,政事上便由卿与恪儿多多担待些,朕相信,以卿之能,当可保得万事无虞也,朕自是放心得很,只是朕身边终归须得有个儿子看顾一二,卿看朕将泰儿召来如何?”
太宗先是好生安抚了陈子明一番,而后么,话锋一转,委婉地提出了个要求,竟是又打算将李泰召回朝中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