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固本培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礼部的会议不欢而散,给冯銓看了一场大戏,多尔衮交给他的目标,拖延明朝进攻,分化明朝内部,他只是凭借几口空话,开了几张白条,就搅动了明朝的局势,这让他十分自得。
眼下除了让明军水师撤离长江,恢复漕运的使命没有完成外,他基本可以算快要功德圆满了。
事实证明了,当年魏党虽然没品,贪污腐化,但收拢的人,能力确实很强,搞起事来比光放嘴炮的东林,要麻烦许多。
历史上的大奸大恶之辈,也几乎各个能力出众,没有能力,也当不了大奸臣,但也正是因为能力大,一旦做出危害国家之事,后果便也特别严重,所以在评判上,奸贼就是奸贼,并不能因为有能力,就给予好的评价。
王彦一脸寒霜的离开礼部,他自然知道庞天寿为何急于议和。
阉党此时实力太弱,急需要一次大功绩,才能在朝堂上获取话语之权,所以皇帝才有意见派他参与议和,以求一旦和议达成,皇帝便可以借此大肆封赏阉党,将阉党势力培植起来。
这是帝王制衡之道,站在皇帝的角度,无可厚非,无论谁坐皇帝,只要不是白痴,都会选择如此。
现今朝堂上,楚党是皇帝忌惮的对象,文官集团自古就是为了限制皇帝胡来的力量,与皇帝也不是完全一条心,皇帝若是没有自己的班底,心中自然惶恐,培植阉党是他唯一的选择。
再者从另一面讲,通过和议就能拿回南京,也避免了给各个藩镇,特别是王彦继续立功的机会,而且朝廷接手江南与两淮后,便有了中枢直接控制的地盘。
江南、两淮都是富裕之地,朝廷在财政上便摆脱了王彦的控制,有了钱之后,招兵买马都不是问题,皇帝只要忍辱负重经营几年,便可以与诸多藩镇抗衡。
如此皇帝不仅能在有生之年还都南京,甚至还能完成削藩之举,而这样的功绩,即便比不上太祖、成祖,当个老三绝对没有问题,史书上也会留下浓重的一笔。
想明白这些,皇帝、庞天寿急于议和,便不难理解,可是他们的想法却太过一厢情愿了,以建夷的习性,就算真要议和,也不会是这样的条件。
此时,王彦感觉到自己有些失算了,他将朝廷内部的各种争斗,他与皇帝的冲突,想的还是太过简单,太过乐观,低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他毕竟为官时日尚短,没有经历过阉党、东林、齐党、浙党、马阮等等党派斗争的洗礼,经验稍显不足。
这时他甚至觉得自己现在的处境与岳飞十分相似,皇帝与秦桧要和,他也十分无奈,不过他显然不会向岳飞那么被动。
方才他虽然让冯銓看见了明朝内部的问题,但也暂时将事情搅黄,争取了重新调整策略和应对的时间。
王彦回衡阳王府,未用晚饭,便一头扎进书房,片刻后余太初来道房外:“殿下!”
“进来!”王彦招呼一声,待他进屋站到身前,便询问道:“太初,孤问你,最近冯銓一行可有什么异动?”
余太初想了想,回答道:“那厮除了每日到礼部谈和外,其他时间多半整日在广京厮混,到没有其他特别的事情。”
王彦听了,微微皱眉:“你安排人手,给孤严密监视起来,每日向孤禀报他的动向,知道吗?”
余太初见王彦神情严肃,不敢怠慢,抱拳一礼,郑重道:“卑职明白,殿下放心,就算那厮见了一只苍蝇,卑职也给他计下来。”
王彦点点头,挥挥手道:“你去办吧!”
余太初躬身退出书房,不多时,王夫之、陈邦彦和顾炎武又被请来。
几人在书房内坐定,王夫之见王彦一脸愁容,又知道他去过礼部,便试探问道:“殿下,可是议和要定下呢?”
陈邦彦听了这话,愕然看向王夫之,然后又转向王彦,开口问道:“殿下,可有此事?”
三人表清不一,从顾炎武和王夫之的表情来看,议和谈了大半月,或许他们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
王彦叹了口气,说道:“虽没定下来,但也差不多了,陛下与不少大臣看到条款,大多是赞成议和的。”
陈邦彦听了温怒道:“怎么能议和呢?北面半壁不要了吗?京师不要了吗?要承认满清的法统吗?”
王夫之到没有动怒,“殿下,不知是什么样的条件。”
当下王彦便把三条都说了一遍,几人听了一阵沉默。
这样的条件,确实连着主战派都不好意思反对,一纸和谈,就能拿回江南和两淮,你主战派打回南京都还没个定期哩,干嘛不和谈。
可正是这样的条件,才需要让人警惕,建夷的品行哪有这么高尚,这么损己利人,多尔衮难道要立地成佛么?
陈邦彦一下就听出关键,“殿下,建夷开出这么多条件,最后关键还是想让水师退出长江,这不过是条缓兵之计。”
王彦说道:“建夷的目的,孤能猜出一二,一是打通漕运,二是挑起朝廷内部的矛盾,可孤虽然清楚,但朝廷内却有人相信建夷。”
这相信也未必真的全信,但只要有达成和议的可能在,哪怕只有一成,也只得冒险,毕竟一旦真的实现,那就等于光复南都和数千里江山的功绩加持一身,甚至足矣盖过王彦。
几人听了王彦的话语,心中只要稍微深思,大该也能猜出这个有人是哪一部分人,书房里不禁微微沉默。
王彦此时却忽然问道:“兄长,顾先生,之前谈及建夷内讧之事时,孤观两位神色与众人不同,反到有些忧色,不知为何?”
王夫之与顾炎武闻语,对视一眼,最后由顾炎武道:“殿下,想必也察觉到,随着大明局势好转,朝廷对于殿下的牵扯愈发明显了。”
王彦点了点头,从封王到现在,他确实感觉到了许多掣肘,很多政策推行起来都不如之前通畅,而且许多改革策略,都没有被朝廷批准。
“先生继续说。”王彦伸手道,认真聆听。
顾炎武未语先叹,“殿下,恕在下直言,这豪格与多尔衮决裂对于大明来说,是件大喜之事,但对殿下来说,今后在朝廷上,恐怕面临的压制就更多了。”
这一点王彦是有所预料的,他原本以为会等到南京光复之后,矛盾才会猛烈爆发,但以目前形势来看,是他太乐观了。
王彦微微沉默,半响后才沉吟道:“先生既然有所预料,不知可有策教孤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顾炎武起身,躬身一礼,正色说道:“在下以为,殿下这几年风头太盛,然根基却不稳,当务之急,乃固本培元,巩固根基!”
礼部的会议不欢而散,给冯銓看了一场大戏,多尔衮交给他的目标,拖延明朝进攻,分化明朝内部,他只是凭借几口空话,开了几张白条,就搅动了明朝的局势,这让他十分自得。
眼下除了让明军水师撤离长江,恢复漕运的使命没有完成外,他基本可以算快要功德圆满了。
事实证明了,当年魏党虽然没品,贪污腐化,但收拢的人,能力确实很强,搞起事来比光放嘴炮的东林,要麻烦许多。
历史上的大奸大恶之辈,也几乎各个能力出众,没有能力,也当不了大奸臣,但也正是因为能力大,一旦做出危害国家之事,后果便也特别严重,所以在评判上,奸贼就是奸贼,并不能因为有能力,就给予好的评价。
王彦一脸寒霜的离开礼部,他自然知道庞天寿为何急于议和。
阉党此时实力太弱,急需要一次大功绩,才能在朝堂上获取话语之权,所以皇帝才有意见派他参与议和,以求一旦和议达成,皇帝便可以借此大肆封赏阉党,将阉党势力培植起来。
这是帝王制衡之道,站在皇帝的角度,无可厚非,无论谁坐皇帝,只要不是白痴,都会选择如此。
现今朝堂上,楚党是皇帝忌惮的对象,文官集团自古就是为了限制皇帝胡来的力量,与皇帝也不是完全一条心,皇帝若是没有自己的班底,心中自然惶恐,培植阉党是他唯一的选择。
再者从另一面讲,通过和议就能拿回南京,也避免了给各个藩镇,特别是王彦继续立功的机会,而且朝廷接手江南与两淮后,便有了中枢直接控制的地盘。
江南、两淮都是富裕之地,朝廷在财政上便摆脱了王彦的控制,有了钱之后,招兵买马都不是问题,皇帝只要忍辱负重经营几年,便可以与诸多藩镇抗衡。
如此皇帝不仅能在有生之年还都南京,甚至还能完成削藩之举,而这样的功绩,即便比不上太祖、成祖,当个老三绝对没有问题,史书上也会留下浓重的一笔。
想明白这些,皇帝、庞天寿急于议和,便不难理解,可是他们的想法却太过一厢情愿了,以建夷的习性,就算真要议和,也不会是这样的条件。
此时,王彦感觉到自己有些失算了,他将朝廷内部的各种争斗,他与皇帝的冲突,想的还是太过简单,太过乐观,低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他毕竟为官时日尚短,没有经历过阉党、东林、齐党、浙党、马阮等等党派斗争的洗礼,经验稍显不足。
这时他甚至觉得自己现在的处境与岳飞十分相似,皇帝与秦桧要和,他也十分无奈,不过他显然不会向岳飞那么被动。
方才他虽然让冯銓看见了明朝内部的问题,但也暂时将事情搅黄,争取了重新调整策略和应对的时间。
王彦回衡阳王府,未用晚饭,便一头扎进书房,片刻后余太初来道房外:“殿下!”
“进来!”王彦招呼一声,待他进屋站到身前,便询问道:“太初,孤问你,最近冯銓一行可有什么异动?”
余太初想了想,回答道:“那厮除了每日到礼部谈和外,其他时间多半整日在广京厮混,到没有其他特别的事情。”
王彦听了,微微皱眉:“你安排人手,给孤严密监视起来,每日向孤禀报他的动向,知道吗?”
余太初见王彦神情严肃,不敢怠慢,抱拳一礼,郑重道:“卑职明白,殿下放心,就算那厮见了一只苍蝇,卑职也给他计下来。”
王彦点点头,挥挥手道:“你去办吧!”
余太初躬身退出书房,不多时,王夫之、陈邦彦和顾炎武又被请来。
几人在书房内坐定,王夫之见王彦一脸愁容,又知道他去过礼部,便试探问道:“殿下,可是议和要定下呢?”
陈邦彦听了这话,愕然看向王夫之,然后又转向王彦,开口问道:“殿下,可有此事?”
三人表清不一,从顾炎武和王夫之的表情来看,议和谈了大半月,或许他们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
王彦叹了口气,说道:“虽没定下来,但也差不多了,陛下与不少大臣看到条款,大多是赞成议和的。”
陈邦彦听了温怒道:“怎么能议和呢?北面半壁不要了吗?京师不要了吗?要承认满清的法统吗?”
王夫之到没有动怒,“殿下,不知是什么样的条件。”
当下王彦便把三条都说了一遍,几人听了一阵沉默。
这样的条件,确实连着主战派都不好意思反对,一纸和谈,就能拿回江南和两淮,你主战派打回南京都还没个定期哩,干嘛不和谈。
可正是这样的条件,才需要让人警惕,建夷的品行哪有这么高尚,这么损己利人,多尔衮难道要立地成佛么?
陈邦彦一下就听出关键,“殿下,建夷开出这么多条件,最后关键还是想让水师退出长江,这不过是条缓兵之计。”
王彦说道:“建夷的目的,孤能猜出一二,一是打通漕运,二是挑起朝廷内部的矛盾,可孤虽然清楚,但朝廷内却有人相信建夷。”
这相信也未必真的全信,但只要有达成和议的可能在,哪怕只有一成,也只得冒险,毕竟一旦真的实现,那就等于光复南都和数千里江山的功绩加持一身,甚至足矣盖过王彦。
几人听了王彦的话语,心中只要稍微深思,大该也能猜出这个有人是哪一部分人,书房里不禁微微沉默。
王彦此时却忽然问道:“兄长,顾先生,之前谈及建夷内讧之事时,孤观两位神色与众人不同,反到有些忧色,不知为何?”
王夫之与顾炎武闻语,对视一眼,最后由顾炎武道:“殿下,想必也察觉到,随着大明局势好转,朝廷对于殿下的牵扯愈发明显了。”
王彦点了点头,从封王到现在,他确实感觉到了许多掣肘,很多政策推行起来都不如之前通畅,而且许多改革策略,都没有被朝廷批准。
“先生继续说。”王彦伸手道,认真聆听。
顾炎武未语先叹,“殿下,恕在下直言,这豪格与多尔衮决裂对于大明来说,是件大喜之事,但对殿下来说,今后在朝廷上,恐怕面临的压制就更多了。”
这一点王彦是有所预料的,他原本以为会等到南京光复之后,矛盾才会猛烈爆发,但以目前形势来看,是他太乐观了。
王彦微微沉默,半响后才沉吟道:“先生既然有所预料,不知可有策教孤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顾炎武起身,躬身一礼,正色说道:“在下以为,殿下这几年风头太盛,然根基却不稳,当务之急,乃固本培元,巩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