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今日同饮庆功酒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战火过后的荆州城,满目疮痍,无数房屋都被乱军焚毁,王彦在诸将的簇拥下,经过萧条破败的街道,踩着残壁断崖,进入城中。
荆州府衙,昨夜随着耿仲明一起化为灰灰,王彦便暂时驻于荆州士绅所献的大宅中。
这时大军入城,除了张贴安民告示,帮助城内百姓清理灰烬之外,就是轻点各部斩获,以及处理俘虏了。
昨夜一战,荆州城内的三名清廷高官,两死一俘,城中近两万兵马,特别是三千多骑兵,只有耿继茂待着两百黄甲骑兵走脱,其余大都被俘虏。
其中一千八百余名黄甲汉八旗,则被王彦命人押到城外,尽数斩杀,而清将郑四维,则被凌迟处死。
值得一说的是,荆州城中并没有懂得凌迟的老师傅,最后乃是李过亲自操刀,虽说是凌迟,但事实上只割了不过百刀,郑四维就惨叫而亡。
事后,李过等人,来到王彦身前,齐齐下拜,算是彻底归附了王彦,而当他们这一拜之后,代表李自成的时代,便彻底过去,从今以后,这数万人马,就只忠于王彦。
荆州城外,因为斩杀了一千八百多八旗,已经昨夜在城中作乱的绿营兵,而血流成河,行刑时惨叫声,哀嚎声,令人闻之胆寒。
刑法结束后,王彦则让人将八旗的人头腌制,再次送往长沙,而后转送福京报捷。
八旗的盔甲和旌旗,亦一同送去。
长沙的何腾蛟得知王彦陷荆州,逼死耿仲明后,顿时大惊,他先设法将王彦派往福京报捷之人拖住几日,而他则写下奏章,将荆州之胜说成他指挥有方,然后快马先行一步,报入福京城中。
荆州大胜,就这样变成了何腾蛟与王彦共同配合的结果。
捷报传入福京,正是隆武朝廷处于极度危险之时,郑成功与王威行动失败后,郑芝龙逃到安平城,虽然没有立马投清,但也不在入朝,而是拥重兵于安平,观望时局。
荆州大胜,折满清一王爵,几乎全歼黄甲汉八旗,此南明政权前所未有之大胜,隆武帝随立马祭天,用王彦送来的首级、铠甲、旌旗、印信,拜祭天地,告慰二祖列宗在天之灵。
这样的大胜,使得摇摇欲坠的隆武朝廷,暂时摆脱了危机,不仅坚定了朝中大臣的信心,同时也使得郑芝龙对清廷的态度变得模棱两可,不敢轻易投清。
彼时隆武帝大会朝臣,于殿上言:“腾蛟朕南阳旧识,士衡朕定策功臣,今二卿如朕左右二臂也。”
朝廷随加王彦太保,其父王朝礼为衡山伯,加何腾蛟为太傅,进封为定兴侯,而李过则被皇帝赐名赤心,进兴国侯,高一功赐名为高必正,进定国侯,进高氏为一品贞义夫人,进戴之藩、袁宗第、刘芳亮为列侯,王士琇、李来亨、刘体纯等等,皆封伯爵。
自甲申年以来,无论是大明还是大顺,都是一败再败,使得天下人皆以为满清不可敌,汉人民心士气尽丧,而这一战确一下提升了民心士气。
耿仲明是满清内部,汉人的四大强藩之一,爵位世袭罔替,战功卓著,名声一点也不比吴三桂差,他的死,代表着满清并不是不能战胜。
这一仗,王彦本来只是想袭击荆州,但没想到能在路上遇见耿仲明,并两次将他击败,取得这样的战绩。
他不断缴获极多,得到铠甲、兵器、辎重无数,还通过耿仲明,前前后后获得战马五千多匹,使原本缺少马匹的他,一下成了明军中的骑兵大户。
清兵的大败,除了王彦眼前所获之利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消息逐渐传遍天下,更加深远的影响,慢慢显现出来,原本投降清朝的各地明军,纷纷出现不稳之态,使得清廷疲于应付起来。
隆武二年春,原本投降清廷的大顺旧部,汉中总兵贺珍会同原大明陕西副总兵孙守法,联合武大定、石国玺、胡向宸等人,起马步兵七万众,拥明宗室秦王之子为主,打起反清复明的旗号,进攻西安。
位于湖北、河南、南直隶,三处交界的大别山区,形势险要,明朝称之为英、霍山区,左革五营曾经在这里安营扎寨,抗拒官军围剿,当地的一些官绅大族为了对付农民军,也据险结寨,相连互保。
清军南下,弘光朝廷覆灭之后,江南百姓迫于剃发令,奋起抵抗之时,英、霍山区的绅民也闻风而动,利用山寨抗清,而其中最有名者,便是蕲黄四十八寨。
这时义军听说明军在楚地大胜之后,纷纷派遣使者,求见王彦,要与官军协同作战。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这时的王彦,在轻点完战利品后,正于诸将大摆庆功宴。
这一场胜利,对于王彦来说,很重要,对于李过等人就更加如此,连连的失败,使得他们的部下已经毫无士气,而这一场大胜之后,昔日纵横中原的那支精锐,便慢慢回来。
对于李过等人来说,这一次不仅是找回了大军丢失的精神,同时也改变了大军的外貌。
两次胜利,使得王彦获得大量的兵器、衣甲,其中八旗的铠甲需要改进,但绿营就是以前的明军,他们都衣甲连改都不用改,拿来立马能用,王彦直接就分给了李过等人。
虽说八万多大军,目前只装备了一半,但诸多将领们心里却有了希望,他们终于结束了自李自成身死后,那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心态,转而重新获得了主心骨和前进的方向。
酒宴摆在士绅家中,所有的酒食,都由士绅操办,诸将在堂内痛饮,气氛极其热烈,王彦见此,心里也十分高兴。
想着他如今的身份,大明朝的国公,能征惯战,带甲八万,他不禁意气风发,随站起身来,端起酒杯,众将顿时齐齐向他看来,而他则眉头一挑,微微一笑,却开口唱道:“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战火过后的荆州城,满目疮痍,无数房屋都被乱军焚毁,王彦在诸将的簇拥下,经过萧条破败的街道,踩着残壁断崖,进入城中。
荆州府衙,昨夜随着耿仲明一起化为灰灰,王彦便暂时驻于荆州士绅所献的大宅中。
这时大军入城,除了张贴安民告示,帮助城内百姓清理灰烬之外,就是轻点各部斩获,以及处理俘虏了。
昨夜一战,荆州城内的三名清廷高官,两死一俘,城中近两万兵马,特别是三千多骑兵,只有耿继茂待着两百黄甲骑兵走脱,其余大都被俘虏。
其中一千八百余名黄甲汉八旗,则被王彦命人押到城外,尽数斩杀,而清将郑四维,则被凌迟处死。
值得一说的是,荆州城中并没有懂得凌迟的老师傅,最后乃是李过亲自操刀,虽说是凌迟,但事实上只割了不过百刀,郑四维就惨叫而亡。
事后,李过等人,来到王彦身前,齐齐下拜,算是彻底归附了王彦,而当他们这一拜之后,代表李自成的时代,便彻底过去,从今以后,这数万人马,就只忠于王彦。
荆州城外,因为斩杀了一千八百多八旗,已经昨夜在城中作乱的绿营兵,而血流成河,行刑时惨叫声,哀嚎声,令人闻之胆寒。
刑法结束后,王彦则让人将八旗的人头腌制,再次送往长沙,而后转送福京报捷。
八旗的盔甲和旌旗,亦一同送去。
长沙的何腾蛟得知王彦陷荆州,逼死耿仲明后,顿时大惊,他先设法将王彦派往福京报捷之人拖住几日,而他则写下奏章,将荆州之胜说成他指挥有方,然后快马先行一步,报入福京城中。
荆州大胜,就这样变成了何腾蛟与王彦共同配合的结果。
捷报传入福京,正是隆武朝廷处于极度危险之时,郑成功与王威行动失败后,郑芝龙逃到安平城,虽然没有立马投清,但也不在入朝,而是拥重兵于安平,观望时局。
荆州大胜,折满清一王爵,几乎全歼黄甲汉八旗,此南明政权前所未有之大胜,隆武帝随立马祭天,用王彦送来的首级、铠甲、旌旗、印信,拜祭天地,告慰二祖列宗在天之灵。
这样的大胜,使得摇摇欲坠的隆武朝廷,暂时摆脱了危机,不仅坚定了朝中大臣的信心,同时也使得郑芝龙对清廷的态度变得模棱两可,不敢轻易投清。
彼时隆武帝大会朝臣,于殿上言:“腾蛟朕南阳旧识,士衡朕定策功臣,今二卿如朕左右二臂也。”
朝廷随加王彦太保,其父王朝礼为衡山伯,加何腾蛟为太傅,进封为定兴侯,而李过则被皇帝赐名赤心,进兴国侯,高一功赐名为高必正,进定国侯,进高氏为一品贞义夫人,进戴之藩、袁宗第、刘芳亮为列侯,王士琇、李来亨、刘体纯等等,皆封伯爵。
自甲申年以来,无论是大明还是大顺,都是一败再败,使得天下人皆以为满清不可敌,汉人民心士气尽丧,而这一战确一下提升了民心士气。
耿仲明是满清内部,汉人的四大强藩之一,爵位世袭罔替,战功卓著,名声一点也不比吴三桂差,他的死,代表着满清并不是不能战胜。
这一仗,王彦本来只是想袭击荆州,但没想到能在路上遇见耿仲明,并两次将他击败,取得这样的战绩。
他不断缴获极多,得到铠甲、兵器、辎重无数,还通过耿仲明,前前后后获得战马五千多匹,使原本缺少马匹的他,一下成了明军中的骑兵大户。
清兵的大败,除了王彦眼前所获之利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消息逐渐传遍天下,更加深远的影响,慢慢显现出来,原本投降清朝的各地明军,纷纷出现不稳之态,使得清廷疲于应付起来。
隆武二年春,原本投降清廷的大顺旧部,汉中总兵贺珍会同原大明陕西副总兵孙守法,联合武大定、石国玺、胡向宸等人,起马步兵七万众,拥明宗室秦王之子为主,打起反清复明的旗号,进攻西安。
位于湖北、河南、南直隶,三处交界的大别山区,形势险要,明朝称之为英、霍山区,左革五营曾经在这里安营扎寨,抗拒官军围剿,当地的一些官绅大族为了对付农民军,也据险结寨,相连互保。
清军南下,弘光朝廷覆灭之后,江南百姓迫于剃发令,奋起抵抗之时,英、霍山区的绅民也闻风而动,利用山寨抗清,而其中最有名者,便是蕲黄四十八寨。
这时义军听说明军在楚地大胜之后,纷纷派遣使者,求见王彦,要与官军协同作战。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这时的王彦,在轻点完战利品后,正于诸将大摆庆功宴。
这一场胜利,对于王彦来说,很重要,对于李过等人就更加如此,连连的失败,使得他们的部下已经毫无士气,而这一场大胜之后,昔日纵横中原的那支精锐,便慢慢回来。
对于李过等人来说,这一次不仅是找回了大军丢失的精神,同时也改变了大军的外貌。
两次胜利,使得王彦获得大量的兵器、衣甲,其中八旗的铠甲需要改进,但绿营就是以前的明军,他们都衣甲连改都不用改,拿来立马能用,王彦直接就分给了李过等人。
虽说八万多大军,目前只装备了一半,但诸多将领们心里却有了希望,他们终于结束了自李自成身死后,那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心态,转而重新获得了主心骨和前进的方向。
酒宴摆在士绅家中,所有的酒食,都由士绅操办,诸将在堂内痛饮,气氛极其热烈,王彦见此,心里也十分高兴。
想着他如今的身份,大明朝的国公,能征惯战,带甲八万,他不禁意气风发,随站起身来,端起酒杯,众将顿时齐齐向他看来,而他则眉头一挑,微微一笑,却开口唱道:“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