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卫所制与府兵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明代卫所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但与府兵制又有很大不同。
两者都是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但卫所制是死籍,一旦入籍,非绝丁绝户不能除籍,而府兵制则由折冲府选拔,它开始于南北朝,源起于北魏时期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当兵成为鲜卑人的特权,到了北周后期,迫于形势,汉人才被募充作府兵。
卫所制以在籍之民养兵,民负担沉重,且只有正丁免杂役,民多不愿入籍,而府兵制,士卒只需自备参战武器和马匹,一丁被选全家免赋,民多以此为傲。
两者相较,府兵制创建了隋唐,而卫所制却没有守住大明的江山,当然这与唐时尚武的风气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府兵制的好处也摆在那里。
府兵制既然如此辉煌,为何又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呢?为何府兵制又会在唐朝达到鼎盛的天宝年间被废除呢?
府兵制起源于南北朝,中华正统崩坏,衣冠南渡,北方版图碎了一地,先后出现十六个国家。
这些国家的特点就是版图小,府兵作战,不用离乡太远,而一但守土,又因为保卫的是家乡安宁,所以人人争先,这是府兵制兴起的原因,而盛唐之时,版图何其之大,边疆之地离中原何其之远,而古时出行千里,便不知道人还能不能回来,几乎就是生离死别,府兵们的战斗意志也自然低下。
唐玄宗天宝年间,屡屡对边疆进行征伐,时诗圣杜工部于天宝年间所作《兵车行》中有,“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老者出征的时候年纪小,是里正帮他裹头,十五岁驻防河西,四十岁了还在西面边疆屯田,等归来的时候,头发都已经花白。
这除了因为战争频繁,也因为盛唐时版图太大,从关东汉地,到河西走廊,甚至天山之外,岂止千里,府兵制已经完全不能应对,这与秦国实行秦法,小而强,而秦朝实行秦法就立马成了暴政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国征发劳役,关中到长城,劳役两三月便能回,秦朝征发劳役,从楚地到渔阳,几乎就是有去无回,所以系统扩大之后,原本好的制度,可能就会变成一项坏制度。
府兵制在盛唐被废除,说明他并不适合盛唐,但在其被废除不久,便爆发了安史之乱,而后就是漫长的藩镇割据,又实在值得让人深思。
黎遂球听了李邦彦之言,眼睛突然瞪大了不少,“府兵制?”
“不错,以如今粤地财力,本督若想多养兵马,唯有此制也!”王彦点点头,接着往上走去。
黎遂球掌管后勤,他一边跟着王彦的脚步,一边在心中盘算,片刻后,不禁点了点头,“粤地一百五十余万户,国公养十万府兵,田赋少收不足一成,此法可也!”
陈邦彦却道:“余也赞成此法,只是身为幕僚,却有几言须说予国公听之,其一,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道。国公欲改兵制,朝廷态度为何?却须上奏陛下,若陛下准之,一切好说,若陛下不准,国公该如何?其二,府兵起于南北朝,终于盛唐,其中自有废止之原由,国公知兵事,无需余多言,国公当有补全不足之法。其三,府兵自备兵器,其家赋税全免,然其中必然有平有富,贫者少田,甚至无田,而富者田多,国公因该如何处理,而又该免多少赋税,当有定制。”
王彦边走边听,他顺着陈邦彦的话语思索,心中的想法也就越来越清晰,“岩野先生思虑缜密,此三点,本督方才约微思考,现在先说一个大概的应对之策,具体该如何实行,还是等会营之后,与众人再行商议。本督先说第一点,此事本督会上报陛下,但朝廷若是不准,本督会以卫所之名义进行,第二点,本督编练府兵后,会从府兵中挑选精锐,补充道三万募兵之中,如此募兵负责主要作战,府兵负责防守地方,而募兵损失之后,又立马能从府兵中获得兵源补充,迅速恢复战力,二者结合,必不至唐时挫折。第三点,这就需要岩野先生与布政使司商议个可行的结果出来,不过本督觉得解决此次土客之争,或许这一点也是关键。”
陈邦彦听完王彦的话语,心中不禁一动,停下脚步看了王彦的背影一眼,神色有些亦常,但几吸之间后,还是提步跟了上去。
这时,一行人在不觉间,已经来到土寨之下。
山上的客家人早就发现了他们这一行人,李、王而族的族老,看见王彦头戴乌纱,身着莽袍,不禁有些惶恐。
他们平日里见过最大的官员,也不过是身着青色官袍的知县老爷,连斗牛服都没见过,何况是蟒袍呼。
一众客民,见王彦一行上山,连忙出来迎接,他们因为方才拒绝下山商议之事,心中有些惶恐,是以王彦一上来,便齐齐拜道:“草民等人,恭迎大人。”
王彦见此,连忙上前几步,将为首的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扶起,脸上带着微笑道:“老丈不必多礼,方才是本督考虑不周,汝等与广南乡民结下大仇,不敢擅自出寨,也在情理之中。现在本督亲自前来作保,保正汝等全寨平安,还望老丈给本督一点面子,随本督去山下,与广南乡民商谈,也好妥善解决此次纷争。”
那老者见王彦如此和气,心中不禁一暖,但他确实在不知道,这都督是个什么官位,能保的住他们全寨平安。
以前多次土客之争中,官府也曾誓言旦旦的保证他们的利益,但最后还不是损害他们,来保全广南之人,要不然,客家人也不会被逼到在山上立寨,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争斗。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明代卫所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但与府兵制又有很大不同。
两者都是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但卫所制是死籍,一旦入籍,非绝丁绝户不能除籍,而府兵制则由折冲府选拔,它开始于南北朝,源起于北魏时期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当兵成为鲜卑人的特权,到了北周后期,迫于形势,汉人才被募充作府兵。
卫所制以在籍之民养兵,民负担沉重,且只有正丁免杂役,民多不愿入籍,而府兵制,士卒只需自备参战武器和马匹,一丁被选全家免赋,民多以此为傲。
两者相较,府兵制创建了隋唐,而卫所制却没有守住大明的江山,当然这与唐时尚武的风气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府兵制的好处也摆在那里。
府兵制既然如此辉煌,为何又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呢?为何府兵制又会在唐朝达到鼎盛的天宝年间被废除呢?
府兵制起源于南北朝,中华正统崩坏,衣冠南渡,北方版图碎了一地,先后出现十六个国家。
这些国家的特点就是版图小,府兵作战,不用离乡太远,而一但守土,又因为保卫的是家乡安宁,所以人人争先,这是府兵制兴起的原因,而盛唐之时,版图何其之大,边疆之地离中原何其之远,而古时出行千里,便不知道人还能不能回来,几乎就是生离死别,府兵们的战斗意志也自然低下。
唐玄宗天宝年间,屡屡对边疆进行征伐,时诗圣杜工部于天宝年间所作《兵车行》中有,“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老者出征的时候年纪小,是里正帮他裹头,十五岁驻防河西,四十岁了还在西面边疆屯田,等归来的时候,头发都已经花白。
这除了因为战争频繁,也因为盛唐时版图太大,从关东汉地,到河西走廊,甚至天山之外,岂止千里,府兵制已经完全不能应对,这与秦国实行秦法,小而强,而秦朝实行秦法就立马成了暴政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国征发劳役,关中到长城,劳役两三月便能回,秦朝征发劳役,从楚地到渔阳,几乎就是有去无回,所以系统扩大之后,原本好的制度,可能就会变成一项坏制度。
府兵制在盛唐被废除,说明他并不适合盛唐,但在其被废除不久,便爆发了安史之乱,而后就是漫长的藩镇割据,又实在值得让人深思。
黎遂球听了李邦彦之言,眼睛突然瞪大了不少,“府兵制?”
“不错,以如今粤地财力,本督若想多养兵马,唯有此制也!”王彦点点头,接着往上走去。
黎遂球掌管后勤,他一边跟着王彦的脚步,一边在心中盘算,片刻后,不禁点了点头,“粤地一百五十余万户,国公养十万府兵,田赋少收不足一成,此法可也!”
陈邦彦却道:“余也赞成此法,只是身为幕僚,却有几言须说予国公听之,其一,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道。国公欲改兵制,朝廷态度为何?却须上奏陛下,若陛下准之,一切好说,若陛下不准,国公该如何?其二,府兵起于南北朝,终于盛唐,其中自有废止之原由,国公知兵事,无需余多言,国公当有补全不足之法。其三,府兵自备兵器,其家赋税全免,然其中必然有平有富,贫者少田,甚至无田,而富者田多,国公因该如何处理,而又该免多少赋税,当有定制。”
王彦边走边听,他顺着陈邦彦的话语思索,心中的想法也就越来越清晰,“岩野先生思虑缜密,此三点,本督方才约微思考,现在先说一个大概的应对之策,具体该如何实行,还是等会营之后,与众人再行商议。本督先说第一点,此事本督会上报陛下,但朝廷若是不准,本督会以卫所之名义进行,第二点,本督编练府兵后,会从府兵中挑选精锐,补充道三万募兵之中,如此募兵负责主要作战,府兵负责防守地方,而募兵损失之后,又立马能从府兵中获得兵源补充,迅速恢复战力,二者结合,必不至唐时挫折。第三点,这就需要岩野先生与布政使司商议个可行的结果出来,不过本督觉得解决此次土客之争,或许这一点也是关键。”
陈邦彦听完王彦的话语,心中不禁一动,停下脚步看了王彦的背影一眼,神色有些亦常,但几吸之间后,还是提步跟了上去。
这时,一行人在不觉间,已经来到土寨之下。
山上的客家人早就发现了他们这一行人,李、王而族的族老,看见王彦头戴乌纱,身着莽袍,不禁有些惶恐。
他们平日里见过最大的官员,也不过是身着青色官袍的知县老爷,连斗牛服都没见过,何况是蟒袍呼。
一众客民,见王彦一行上山,连忙出来迎接,他们因为方才拒绝下山商议之事,心中有些惶恐,是以王彦一上来,便齐齐拜道:“草民等人,恭迎大人。”
王彦见此,连忙上前几步,将为首的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扶起,脸上带着微笑道:“老丈不必多礼,方才是本督考虑不周,汝等与广南乡民结下大仇,不敢擅自出寨,也在情理之中。现在本督亲自前来作保,保正汝等全寨平安,还望老丈给本督一点面子,随本督去山下,与广南乡民商谈,也好妥善解决此次纷争。”
那老者见王彦如此和气,心中不禁一暖,但他确实在不知道,这都督是个什么官位,能保的住他们全寨平安。
以前多次土客之争中,官府也曾誓言旦旦的保证他们的利益,但最后还不是损害他们,来保全广南之人,要不然,客家人也不会被逼到在山上立寨,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争斗。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