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回归蓟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军侯一听是刺史大人,马上令手下士兵收起弓箭,列队在码头上欢迎。
等汉兴号船尾靠到码头上以后,这回有船员从船上跳上码头,然后接过船上的船员扔过来的缆绳,拴在码头上的木桩上,最后把跳板搭好。
老刘让船长周安领着船员在泉州休息,什么时候出海、目的地是哪里自己定下来之后再告诉他们,他过一会儿会交代泉州的县令为他们安排吃住的地方,只是他们要把汉兴号打理好了,以便随时可以出海。
由于泉州码头离泉州城很近,码头到泉州城的道路也早就修好了,这样几位夫人乘坐的马车也从船上卸了下来,然
后众人进了泉州城。
得到消息的县令急忙赶往码头迎接刺史大人,但刚出城门,便看到了老刘等人的队伍,县令急忙下马跪在道旁恭候。
老刘也看到县令来了,连忙跳下马来把县令拉了起来,泉州县令姓佟名君,一个多月前老刘在这里指导民伕修建海港和教那些民伕晒制海盐的时候,那佟县令便天天跟在老刘后边,也学到了不少知识,而且他确实有些才能,所以老刘也挺赏识他。
跟着佟县令到了县衙之中,佟县令听手下士兵报告说刺史大人是乘船回来的,便向老刘问起此事,老刘便把自己如何从辽东的旅顺港乘坐汉兴号回来的经过告诉了他,同时告诉他汉兴号现在就停泊在泉州码头上,他一定要派人看好了,同时为船上的船员准备好住处,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佟县令得了老刘的指示,连忙道:“刘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会做好您所说的这一切。”
老刘又勉励了他一番,泉州将来就是幽州与南方沿海各地通商的根据地,再加上海盐的生产已经有了规模,因此将来泉州肯定是个富得流油的好地方,所以老刘要佟县令一定要秉公办事,决不能贪赃枉法,辜负了自己对他的信任,另外他还要尽快把泉州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好,如多修客栈、多建酒店商号,在码头上修建一些大的仓库等等,这样等将来南来北往的客商多了,泉州官府的收入也就上去了。
在泉州吃过午饭之后,老刘便带着众人返回蓟县,泉州离蓟县大概有二百里的路程,中午出,到了晚上应该可以赶回去。
今年是个好年景,一路上老刘看到路边的农田中到处都是丰收的庄稼,一片片火红的高粱穗和沉甸甸的谷子都预示着今年会有好的收成,但老刘知道,从今年往后,几乎连续十年都不会再有这样的好年头了,以后的天灾人祸会一个接着一个的来到大汉的土地之上,令天下的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整修一新的官道比以前宽了一些,路面也平整多了,因此马车在上边前进的度也很快,等到了傍晚天刚擦黑,众人便进入了蓟县城中。
老刘也没有声张,而是带着众人直接回到了刺史府中,反正身边的这些人就住在刺史府,荀攸和田丰也是在刺史府中居住,这样回去有什么事和他们一起吃饭时就知道了。
府中的荀攸和田丰忙完了一天的公事,正在准备去饭堂吃饭的时候,手下来报:“刺史大人回来了。”
二人一听老刘他们回来了,急忙出了大堂,准备出去迎接老刘等人,可他们刚刚出去,就看到刺史大人已经和戏志才走了进来,二人急忙上前参见,同时也和戏志才互相见礼。
老刘道:“公达、元皓,你们还好吧,府中的一切可还正常?”
“是,一切正常,主公这次出去了一个多月,好在幽州现在的各项政事都已按主公的安排有序进行,日常事务有我和元皓足可以应付了,只是主公这趟出去还顺利吧?是否又有什么大的收获?”荀攸答道。
“是啊,我也想知道主公这次又有什么奇闻趣事呢。”田丰也在一旁道。
“这次我们出去还算顺利,先是在泉州和旅顺帮着建好了两个盐场,然后把两地港口的码头也都修建好了,最重要的,是咱们幽州自己建造的大船汉兴号已经下水了,并且我们这次就是乘坐汉兴号回的泉州,然后从泉州骑马回来的。”
听说幽州自己建造的大船已经下水试航了,而且主公他们这次就是乘船从海上回来的,两人都很惊奇,毕竟老刘出去的时间不长,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把大船造出来呢?其实这件
事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老刘在上次平定辽东苏仆延部落之后,便已经让马均着手建造大船,因此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两三个月了,有图纸,不缺造船技术熟练的工匠,又有资金,大船当然会在短期内造完这也没什么奇怪的。
不过对于两个盐场的建成他们都很高兴,因为在那个时代,有了盐那便是有了钱,以前由于大汉的食盐大多是从南方各地的盐井中出产的,再加上要经过长途贩运,所以到了北方价格很高,现在幽州有了自己的盐场,所产的食盐完全可以满足当地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卖往其他各州,为幽州官府增加收入。
二人突然想起朝廷派来宣旨的太监李强已经到了蓟县十多天了,但由于老刘还没回来,因此他还在荀攸为他安排的馆驿中呆着呢,好在每天都有好酒好菜的侍候着,所以他也不急,跟荀攸他们说等老刘回来,他把圣旨交给老刘再回去,于是荀攸忙把这事告诉了老刘。
听说李强是来传圣旨的,老刘问道:“公达,皇上的圣旨是什么内容你问过吗?”
“我问过,但那太监说天机不可泄露,等您回来了自然就知道了,不过他告诉我绝对是好事。”荀攸答道。
既然是好事,老刘想那就明天再说吧,反正不管是什么事也跑不了。
另外简雍也从青州回来了,已经和青州太守焦和就在东牟建造港口码头的事商量好了,具体的情况明天老刘可以听简雍直接向他汇报。
这时荀攸二人才想起老刘他们已经赶了大半天的路,估计还没吃饭,忙派人去为主公准备酒席,同时派人去通知蓟县的文武官员,一会儿来刺史府为主公接风。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下人来报酒席已经准备好了,于是众人便到了饭堂,参加为老刘举办的欢迎晚宴。
听说是主公回来了,蓟县的文武官员都已经到了,当然除了荀攸、戏志才、田丰、简雍外,其他的都是武将,十几人满满的坐了一大桌子。
众人已经一个多月没见到老刘了,自然格外亲切,纷纷向主公打听他们这次出行的情况,对文丑能跟着老刘又是骑马又是乘船的到处视察更是羡慕的不得了,要求主公下次有这样的机会一定带上他们,好事不能让文丑全占了,老刘也答应了他们。
然后众人开始喝酒吃饭,这下子那些好酒的文武官员都来了兴致,尤其是蹋顿等人,今天能够和文丑一起拼酒,更是高兴万分,当晚众人都是开怀畅饮,尽兴而归。
已经在蓟县馆驿中呆了十几天的小太监李强,虽然每天吃的喝的都不错,还有人带着他四处游玩,但毕竟他心中急于见到老刘,这样自己就可以把圣旨传下,然后从老刘手中捞上一笔好处,回转洛阳交差了,只是现在刺史府中管事的别驾从事荀攸说刘备到辽东郡去了,估计还有半个月才能回来,自己也只好耐心等着了,不过在这边也有个好处,那就是每天不用侍候别人了,而是每天都要几个人陪着自己、侍候自己,令他心中也很满意。
今天终于有人来馆驿给他送信,说刺史刘大人已经回来了,一会儿便要来馆驿中拜见自己,这小太监李强也有个好处,那就是他很会办事,也很会看人,听说刘备要亲自来馆驿拜见自己,他当然觉得有些不妥,于是忙让来人给刺史大人回话,自己马上就去刺史衙门,就让刘备在那里等着接旨便可。
送信的官差见李强要去刺史衙门,连忙让那几个侍候李强的下人准备好马车,然后让他们在馆驿外被荀攸专门派来保护李强的十几名郡国兵的保护下,赶往刺史衙门,而他自己则骑着马,抢先一步去给老刘送信。
此时老刘正在刺史衙门中和众人商议如何去馆驿领取圣旨呢,听官差回来说颁旨太监已经离开馆驿,马上就到衙门了,老刘忙带着幽州的一众文武官员来到大门之外,迎候太监李强。
当李强的马车到了衙门之前,马车刚一停稳,老刘忙上前道:“幽州刺史刘备恭迎颁旨大人,请大人下车,到刺史衙门大厅中宣读圣旨。”
看到老刘恭恭敬敬的迎接自己,那李强心中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过他也知道老刘的身价,连忙在边上下人的搀扶下下了马车,来到老刘面前道:“刘大人不必多礼,我不过是您的故人小李子,只不过今天讨了个传旨的美差,来幽州见见大人,在您面前,我永远都是个奴才。”
老刘这才注意到原来前来颁旨的,便是自己在宫中认识的小太监李强,看来他现在地位也比以前高了,所以才能当上这颁旨太监的美差,不过看他对自己倒是仍然像以前一样恭敬,老刘也不能太过托大,于是忙拉着李强的手道:“原来是李公公啊,快快快,咱们到衙门里边去,等你把圣旨宣读完之后,我们再叙叙旧。”
军侯一听是刺史大人,马上令手下士兵收起弓箭,列队在码头上欢迎。
等汉兴号船尾靠到码头上以后,这回有船员从船上跳上码头,然后接过船上的船员扔过来的缆绳,拴在码头上的木桩上,最后把跳板搭好。
老刘让船长周安领着船员在泉州休息,什么时候出海、目的地是哪里自己定下来之后再告诉他们,他过一会儿会交代泉州的县令为他们安排吃住的地方,只是他们要把汉兴号打理好了,以便随时可以出海。
由于泉州码头离泉州城很近,码头到泉州城的道路也早就修好了,这样几位夫人乘坐的马车也从船上卸了下来,然
后众人进了泉州城。
得到消息的县令急忙赶往码头迎接刺史大人,但刚出城门,便看到了老刘等人的队伍,县令急忙下马跪在道旁恭候。
老刘也看到县令来了,连忙跳下马来把县令拉了起来,泉州县令姓佟名君,一个多月前老刘在这里指导民伕修建海港和教那些民伕晒制海盐的时候,那佟县令便天天跟在老刘后边,也学到了不少知识,而且他确实有些才能,所以老刘也挺赏识他。
跟着佟县令到了县衙之中,佟县令听手下士兵报告说刺史大人是乘船回来的,便向老刘问起此事,老刘便把自己如何从辽东的旅顺港乘坐汉兴号回来的经过告诉了他,同时告诉他汉兴号现在就停泊在泉州码头上,他一定要派人看好了,同时为船上的船员准备好住处,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佟县令得了老刘的指示,连忙道:“刘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会做好您所说的这一切。”
老刘又勉励了他一番,泉州将来就是幽州与南方沿海各地通商的根据地,再加上海盐的生产已经有了规模,因此将来泉州肯定是个富得流油的好地方,所以老刘要佟县令一定要秉公办事,决不能贪赃枉法,辜负了自己对他的信任,另外他还要尽快把泉州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好,如多修客栈、多建酒店商号,在码头上修建一些大的仓库等等,这样等将来南来北往的客商多了,泉州官府的收入也就上去了。
在泉州吃过午饭之后,老刘便带着众人返回蓟县,泉州离蓟县大概有二百里的路程,中午出,到了晚上应该可以赶回去。
今年是个好年景,一路上老刘看到路边的农田中到处都是丰收的庄稼,一片片火红的高粱穗和沉甸甸的谷子都预示着今年会有好的收成,但老刘知道,从今年往后,几乎连续十年都不会再有这样的好年头了,以后的天灾人祸会一个接着一个的来到大汉的土地之上,令天下的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整修一新的官道比以前宽了一些,路面也平整多了,因此马车在上边前进的度也很快,等到了傍晚天刚擦黑,众人便进入了蓟县城中。
老刘也没有声张,而是带着众人直接回到了刺史府中,反正身边的这些人就住在刺史府,荀攸和田丰也是在刺史府中居住,这样回去有什么事和他们一起吃饭时就知道了。
府中的荀攸和田丰忙完了一天的公事,正在准备去饭堂吃饭的时候,手下来报:“刺史大人回来了。”
二人一听老刘他们回来了,急忙出了大堂,准备出去迎接老刘等人,可他们刚刚出去,就看到刺史大人已经和戏志才走了进来,二人急忙上前参见,同时也和戏志才互相见礼。
老刘道:“公达、元皓,你们还好吧,府中的一切可还正常?”
“是,一切正常,主公这次出去了一个多月,好在幽州现在的各项政事都已按主公的安排有序进行,日常事务有我和元皓足可以应付了,只是主公这趟出去还顺利吧?是否又有什么大的收获?”荀攸答道。
“是啊,我也想知道主公这次又有什么奇闻趣事呢。”田丰也在一旁道。
“这次我们出去还算顺利,先是在泉州和旅顺帮着建好了两个盐场,然后把两地港口的码头也都修建好了,最重要的,是咱们幽州自己建造的大船汉兴号已经下水了,并且我们这次就是乘坐汉兴号回的泉州,然后从泉州骑马回来的。”
听说幽州自己建造的大船已经下水试航了,而且主公他们这次就是乘船从海上回来的,两人都很惊奇,毕竟老刘出去的时间不长,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把大船造出来呢?其实这件
事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老刘在上次平定辽东苏仆延部落之后,便已经让马均着手建造大船,因此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两三个月了,有图纸,不缺造船技术熟练的工匠,又有资金,大船当然会在短期内造完这也没什么奇怪的。
不过对于两个盐场的建成他们都很高兴,因为在那个时代,有了盐那便是有了钱,以前由于大汉的食盐大多是从南方各地的盐井中出产的,再加上要经过长途贩运,所以到了北方价格很高,现在幽州有了自己的盐场,所产的食盐完全可以满足当地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卖往其他各州,为幽州官府增加收入。
二人突然想起朝廷派来宣旨的太监李强已经到了蓟县十多天了,但由于老刘还没回来,因此他还在荀攸为他安排的馆驿中呆着呢,好在每天都有好酒好菜的侍候着,所以他也不急,跟荀攸他们说等老刘回来,他把圣旨交给老刘再回去,于是荀攸忙把这事告诉了老刘。
听说李强是来传圣旨的,老刘问道:“公达,皇上的圣旨是什么内容你问过吗?”
“我问过,但那太监说天机不可泄露,等您回来了自然就知道了,不过他告诉我绝对是好事。”荀攸答道。
既然是好事,老刘想那就明天再说吧,反正不管是什么事也跑不了。
另外简雍也从青州回来了,已经和青州太守焦和就在东牟建造港口码头的事商量好了,具体的情况明天老刘可以听简雍直接向他汇报。
这时荀攸二人才想起老刘他们已经赶了大半天的路,估计还没吃饭,忙派人去为主公准备酒席,同时派人去通知蓟县的文武官员,一会儿来刺史府为主公接风。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下人来报酒席已经准备好了,于是众人便到了饭堂,参加为老刘举办的欢迎晚宴。
听说是主公回来了,蓟县的文武官员都已经到了,当然除了荀攸、戏志才、田丰、简雍外,其他的都是武将,十几人满满的坐了一大桌子。
众人已经一个多月没见到老刘了,自然格外亲切,纷纷向主公打听他们这次出行的情况,对文丑能跟着老刘又是骑马又是乘船的到处视察更是羡慕的不得了,要求主公下次有这样的机会一定带上他们,好事不能让文丑全占了,老刘也答应了他们。
然后众人开始喝酒吃饭,这下子那些好酒的文武官员都来了兴致,尤其是蹋顿等人,今天能够和文丑一起拼酒,更是高兴万分,当晚众人都是开怀畅饮,尽兴而归。
已经在蓟县馆驿中呆了十几天的小太监李强,虽然每天吃的喝的都不错,还有人带着他四处游玩,但毕竟他心中急于见到老刘,这样自己就可以把圣旨传下,然后从老刘手中捞上一笔好处,回转洛阳交差了,只是现在刺史府中管事的别驾从事荀攸说刘备到辽东郡去了,估计还有半个月才能回来,自己也只好耐心等着了,不过在这边也有个好处,那就是每天不用侍候别人了,而是每天都要几个人陪着自己、侍候自己,令他心中也很满意。
今天终于有人来馆驿给他送信,说刺史刘大人已经回来了,一会儿便要来馆驿中拜见自己,这小太监李强也有个好处,那就是他很会办事,也很会看人,听说刘备要亲自来馆驿拜见自己,他当然觉得有些不妥,于是忙让来人给刺史大人回话,自己马上就去刺史衙门,就让刘备在那里等着接旨便可。
送信的官差见李强要去刺史衙门,连忙让那几个侍候李强的下人准备好马车,然后让他们在馆驿外被荀攸专门派来保护李强的十几名郡国兵的保护下,赶往刺史衙门,而他自己则骑着马,抢先一步去给老刘送信。
此时老刘正在刺史衙门中和众人商议如何去馆驿领取圣旨呢,听官差回来说颁旨太监已经离开馆驿,马上就到衙门了,老刘忙带着幽州的一众文武官员来到大门之外,迎候太监李强。
当李强的马车到了衙门之前,马车刚一停稳,老刘忙上前道:“幽州刺史刘备恭迎颁旨大人,请大人下车,到刺史衙门大厅中宣读圣旨。”
看到老刘恭恭敬敬的迎接自己,那李强心中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过他也知道老刘的身价,连忙在边上下人的搀扶下下了马车,来到老刘面前道:“刘大人不必多礼,我不过是您的故人小李子,只不过今天讨了个传旨的美差,来幽州见见大人,在您面前,我永远都是个奴才。”
老刘这才注意到原来前来颁旨的,便是自己在宫中认识的小太监李强,看来他现在地位也比以前高了,所以才能当上这颁旨太监的美差,不过看他对自己倒是仍然像以前一样恭敬,老刘也不能太过托大,于是忙拉着李强的手道:“原来是李公公啊,快快快,咱们到衙门里边去,等你把圣旨宣读完之后,我们再叙叙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