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唐老先生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华安一古董行。
里间。
张建华和一个胡子花白年过六旬的老人待在一起。老人带着一副老花镜。
“张律师,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我如果没有记错,你差不多有一年时间没有光顾我这里了。”老人精神矍铄,声音也洪亮。
“唐老先生,我是没找到货。有货我能不来找你吗?”张建华道。
“那可不一定。你和‘和雅字画’的董老板不是也很熟吗?”唐老先生道。
“我和董老板只是一般的朋友,和唐老先生您可就不一样了。我带了一个宝贝来,您给我看看。”说着,张建华从提包里拿出一个物件来,把一层又一层的纸打开,露出武远恒给他的那一面青铜镜。
“是吗?”唐老先生眼睛瞄着青铜镜。
“您看看货色。”张建华双手将青铜镜递给老人。
老人接过青铜镜,很小心的将青铜镜放在方桌上,把老花镜下掉,仔仔细细的看了又看。之后,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放大镜,正面反面看了一遍又一遍。
“唐老先生,您觉得这会是哪个朝代的铜镜?”张建华试探着问了一句。
唐老先生并不接话,而是又一次正面反面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你这是哪里来的?”唐老先生问道。
“这个好像不重要。”张建华道。
“从镜子的纹路,色泽,以及技术水平来看,我猜应该是唐朝的货。张律师你觉得呢?”
“不是应该,它就是唐朝的镜子。”
“只能说像。”唐老先生沉吟道,“你玩古董应该清楚,古董这东西有很多赝品。最怕的就是后世朝代的模仿。”
“不排除这种可能。”
“所以我才问你这货是从哪里来的。”
“来自一个很普通的家庭。”
“你考察过这个家庭的家族吗?”唐老先生问道。
“没有很仔细的了解,因为我怕……”
“明白,我明白。”唐老先生笑道,“要不,我们再请人来鉴定鉴定。”
“呵呵,”张建华干笑,“哪有这个必要?我来找唐老先生您,就是相信您的眼光。您如果有兴趣,我们就谈一谈价格。”
“张律师就是这么直爽。那我就说一个数。”唐老先生伸出一只手。
张建华摇头道:“唐老先生,我玩古董也有好几年了。您出这个价,我是有点失望。”
“我能说张律师不识货吗?这个数我已经开到最高了。”唐老先生很沉着的样子。
“既然唐老先生没有什么诚意,那就算了。”张建华站起来,伸出双手去取放在方桌上的青铜镜。
“哎呀,张律师你急什么急,你可以开个价。你还没有开价呢。”老人把张建华的手推开。
“四倍。”张建华凝视着唐老先生。
“你这是说笑吗?”
“您觉得我像说笑的人吗?来您这之前我已经去过‘和雅字画’,他最多给我三倍,我不满意,这才来找您。”
“那你还是回头找董老板吧。实在太遗憾了。”唐老先生道。他把青铜镜重新用纸包好递给张建华。“你可要放好了。”
“那就下次见。有货我还会来找您。”张建华把青铜镜放进提包,往外走。
唐老先生笑呵呵地看着张建华的背影离去,忽然收了笑容,拍了拍手掌。
从屏风里转出一个人来,“您找我,老爷子?”
“给我盯着这个人,随时向我汇报他的去向。”
“是。”
……
阳江。
杨家巷尽头一间平房里。
一个年近七十的老婆子正在给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整理书包,小四站在一旁。
“哥,我不用你送。我自己可以走路去。”小女孩道。
“谁说的?哥不是说了,除非哥在外面,除非哥怎么都赶不回来,其他情况下我都会送你去学校上学,放学的时候接你回来。”小四道。
“那样的话,哥就太辛苦了。小花不希望哥辛苦。”
“送你上下学有什么辛苦的。哥开心,知道吗?”
“嗯。”
“好了,可以去上学了。”老婆子提起书包交给小四,“你给我背好了。骑车一定要慢一点。”
“我知道的奶奶,你每次都这么嘱咐。”小四接过书包,“走了。”
“奶奶再见。”小女孩冲老婆子挥动着小手掌。
“小花乖。好好读书。”
“我会的,奶奶。”
小女孩走出平房。小四把自行车提在手上,跨过门槛,走到门外。他把自行车放平稳,让小女孩先坐上后架,而后溜车,抬脚从前面的三脚架上车。
“小花可要扶好了,哥要飙车了。”说着,小四用力踩车,车速加快。
小四极其熟练的在杨家巷穿行,左拐右拐地到了街上——阳江中路,下行,往阳江二中方向驶去。
……
杨家巷路口一个路边的小摊点。王向鹰递给摊主五块钱,“给我来一包水煮花生。一根玉米。”
“好勒。还要什么吗?”摊主是一个嗓音很亮堂的男中年,不到一米六的个头。
“再给我来一包山花(烟名)。”
“好勒。一共三块钱。找你两块。”
王向鹰接过物和零钱。
“向你打听个事,师傅,刚刚出去的是一对兄妹吧?那个男的好像是一个混子。”王向鹰问道。
“你是指小四和他的妹妹小花吗?小四确实是个混子,菜刀帮的。”
“原来是菜刀帮的。”
“可这个小四虽混,对妹妹却非常好,刮风下雨的都接送妹妹上学放学,就跟我刮风下雨都在这里摆摊子一样。”
“这还真看不出来。”王向鹰递给摊主一根烟。
“哎呦,好意思抽你的烟。我这有。”
“来一根。”
摊主接了烟,打火点着了,“说起来是一对可怜的人。”
“怎么了?”
“主要是父母死的早。”摊主很享受地吸了口烟。
“哦。”
“我记得是小四十岁那一年,小花才四五岁,他爸妈坐车去华安买什么VCD,回来的时候那车子翻了,两个人都死了。”
“有这么悲惨的事?”
“当场就死了。那辆车总共死了七个人。这以后小四和小花就靠她奶奶一个人带大,你说能不苦吗?”
“我这就明白了。只有这样的兄妹感情才会这么深。”
“对啊。”
华安一古董行。
里间。
张建华和一个胡子花白年过六旬的老人待在一起。老人带着一副老花镜。
“张律师,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我如果没有记错,你差不多有一年时间没有光顾我这里了。”老人精神矍铄,声音也洪亮。
“唐老先生,我是没找到货。有货我能不来找你吗?”张建华道。
“那可不一定。你和‘和雅字画’的董老板不是也很熟吗?”唐老先生道。
“我和董老板只是一般的朋友,和唐老先生您可就不一样了。我带了一个宝贝来,您给我看看。”说着,张建华从提包里拿出一个物件来,把一层又一层的纸打开,露出武远恒给他的那一面青铜镜。
“是吗?”唐老先生眼睛瞄着青铜镜。
“您看看货色。”张建华双手将青铜镜递给老人。
老人接过青铜镜,很小心的将青铜镜放在方桌上,把老花镜下掉,仔仔细细的看了又看。之后,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放大镜,正面反面看了一遍又一遍。
“唐老先生,您觉得这会是哪个朝代的铜镜?”张建华试探着问了一句。
唐老先生并不接话,而是又一次正面反面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你这是哪里来的?”唐老先生问道。
“这个好像不重要。”张建华道。
“从镜子的纹路,色泽,以及技术水平来看,我猜应该是唐朝的货。张律师你觉得呢?”
“不是应该,它就是唐朝的镜子。”
“只能说像。”唐老先生沉吟道,“你玩古董应该清楚,古董这东西有很多赝品。最怕的就是后世朝代的模仿。”
“不排除这种可能。”
“所以我才问你这货是从哪里来的。”
“来自一个很普通的家庭。”
“你考察过这个家庭的家族吗?”唐老先生问道。
“没有很仔细的了解,因为我怕……”
“明白,我明白。”唐老先生笑道,“要不,我们再请人来鉴定鉴定。”
“呵呵,”张建华干笑,“哪有这个必要?我来找唐老先生您,就是相信您的眼光。您如果有兴趣,我们就谈一谈价格。”
“张律师就是这么直爽。那我就说一个数。”唐老先生伸出一只手。
张建华摇头道:“唐老先生,我玩古董也有好几年了。您出这个价,我是有点失望。”
“我能说张律师不识货吗?这个数我已经开到最高了。”唐老先生很沉着的样子。
“既然唐老先生没有什么诚意,那就算了。”张建华站起来,伸出双手去取放在方桌上的青铜镜。
“哎呀,张律师你急什么急,你可以开个价。你还没有开价呢。”老人把张建华的手推开。
“四倍。”张建华凝视着唐老先生。
“你这是说笑吗?”
“您觉得我像说笑的人吗?来您这之前我已经去过‘和雅字画’,他最多给我三倍,我不满意,这才来找您。”
“那你还是回头找董老板吧。实在太遗憾了。”唐老先生道。他把青铜镜重新用纸包好递给张建华。“你可要放好了。”
“那就下次见。有货我还会来找您。”张建华把青铜镜放进提包,往外走。
唐老先生笑呵呵地看着张建华的背影离去,忽然收了笑容,拍了拍手掌。
从屏风里转出一个人来,“您找我,老爷子?”
“给我盯着这个人,随时向我汇报他的去向。”
“是。”
……
阳江。
杨家巷尽头一间平房里。
一个年近七十的老婆子正在给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整理书包,小四站在一旁。
“哥,我不用你送。我自己可以走路去。”小女孩道。
“谁说的?哥不是说了,除非哥在外面,除非哥怎么都赶不回来,其他情况下我都会送你去学校上学,放学的时候接你回来。”小四道。
“那样的话,哥就太辛苦了。小花不希望哥辛苦。”
“送你上下学有什么辛苦的。哥开心,知道吗?”
“嗯。”
“好了,可以去上学了。”老婆子提起书包交给小四,“你给我背好了。骑车一定要慢一点。”
“我知道的奶奶,你每次都这么嘱咐。”小四接过书包,“走了。”
“奶奶再见。”小女孩冲老婆子挥动着小手掌。
“小花乖。好好读书。”
“我会的,奶奶。”
小女孩走出平房。小四把自行车提在手上,跨过门槛,走到门外。他把自行车放平稳,让小女孩先坐上后架,而后溜车,抬脚从前面的三脚架上车。
“小花可要扶好了,哥要飙车了。”说着,小四用力踩车,车速加快。
小四极其熟练的在杨家巷穿行,左拐右拐地到了街上——阳江中路,下行,往阳江二中方向驶去。
……
杨家巷路口一个路边的小摊点。王向鹰递给摊主五块钱,“给我来一包水煮花生。一根玉米。”
“好勒。还要什么吗?”摊主是一个嗓音很亮堂的男中年,不到一米六的个头。
“再给我来一包山花(烟名)。”
“好勒。一共三块钱。找你两块。”
王向鹰接过物和零钱。
“向你打听个事,师傅,刚刚出去的是一对兄妹吧?那个男的好像是一个混子。”王向鹰问道。
“你是指小四和他的妹妹小花吗?小四确实是个混子,菜刀帮的。”
“原来是菜刀帮的。”
“可这个小四虽混,对妹妹却非常好,刮风下雨的都接送妹妹上学放学,就跟我刮风下雨都在这里摆摊子一样。”
“这还真看不出来。”王向鹰递给摊主一根烟。
“哎呦,好意思抽你的烟。我这有。”
“来一根。”
摊主接了烟,打火点着了,“说起来是一对可怜的人。”
“怎么了?”
“主要是父母死的早。”摊主很享受地吸了口烟。
“哦。”
“我记得是小四十岁那一年,小花才四五岁,他爸妈坐车去华安买什么VCD,回来的时候那车子翻了,两个人都死了。”
“有这么悲惨的事?”
“当场就死了。那辆车总共死了七个人。这以后小四和小花就靠她奶奶一个人带大,你说能不苦吗?”
“我这就明白了。只有这样的兄妹感情才会这么深。”
“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