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口困难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五章人口困难
“元隆,怎么了?”似乎是看到赵兴有些烦恼的神色,诸葛果问道。
“这些士兵中有很多是新招募的部队,因为我留下了几万老底,我的部队也没有失去军魂,所以他们现在基本都融入了这个集体。不过如果连续数月让这只部队只做这样的工作的话,不但新兵的战斗力上不来,老兵也会变得生疏。然而为了保证生产,无法从农民中抽调徭役部队了。”
“总之,就是缺人吧。”
“就是这样。”
缺人的问题已经不是个罕见的问题了,如果只是荆州缺人的话,赵兴还可以和其他地区以及皇帝商量移民政策。但问题就是经过汉末长期的混战,汉王朝盛世的六千万人损失了近十倍。
一场战争可以死数万人,但长出这些人就要十多年的时间,战乱总是会带来灾祸。但赵兴也不后悔自己策划的几场战争,因为没有战争,就什么也不能改变。而且,大部分损失的人口,都是在赵兴出现之前就已经损失了。
正想着这些的时候,诸葛果却突然拉了拉赵兴的袖子。
“怎么了,诸葛姑娘?”
“人的话,总能多找到一些。”诸葛果道。“还记得季汉刚建立时,只有九十万人口,这几年也是连年战乱,但拿下关中后,人口大概涨了两倍,元隆,你知道这些人是从哪来的吗?”
赵兴作为关心国事的将领,朝上提及的人口统计他当然不会忘记。从收回长安到他发动征荆州之战的数年里,季汉的人口从九十万涨到了二百四十五万。加上现在拿回的汉属荆州,达到了二百九十一万。凉州民风彪悍,但人口稀少,雍州虽然较为富饶,但两州合起来也不足以带来一百八十万的收益。否则根据曹绫的法,魏国四百四十万人口,少了一百五十万现在国力反而该比不上季汉了,但它的兵力可还是十分恐怖。
“世家大族通过虚报人口,逃避赋税。虽然东吴的世家大都跟着吴军一起跑了,但还有不少地主。而且因为【【【【,m.∧.c※om战乱躲进深山老林里的人,也无法统计。”诸葛果道。“父亲近年来都致力于将这些人挖出来,让他们为国家产生效益,听他这几年来有数十万人口并不是新出生,而是本来存在却没登上户籍的。”
虽然对于政治,赵兴并非没有相应的知识,但凡事都需要经验。像诸葛果得这些,赵兴之前就没想起来。毕竟他是武将,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军营中度过的,因此文臣的手腕他还有很多需要学的。
用半天时间将要塞建了个雏形,赵兴便率军回彬城。据并不急着完工,比起将据建好,赵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今荆州是百废待兴,一天要处理的政务数不胜数。尽管作为一个州牧,赵兴要学的还有很多,但在用人上他做得是很成功的。
回到自己的府邸,桌案上并没有堆积太多的文件。按照他的吩咐,张嶷,郭淮,姜维,马忠四人将荆州分成了四部分,其他太守县令都要对他们负责,解决不了的才来请示作为州牧的赵兴。没错,一个管理者的职责是分配好手下的工作,事必躬亲,整天忙得脚打后脑勺的管理者,未必能让行政效率提高。
不过即便政务不多,每件也都是令人头疼的东西。
“夫君,怎么了?”穿着蓝色的长裙,曹绫为桌案前的赵兴送来了蜀中茶叶冲的茶水。汉时期,茶还在发展阶段,其中蜀地则是茶质量最好,工艺最纯熟的地域。比起酒来,茶水喝不醉,而且能节约粮食,也算是得到了季汉大多数官员的喜爱了。
赵兴将茶水缓缓饮尽,稍稍放松了自己的坐姿。因为没有外人看着,他将双腿放开,背靠在一个垫子上,他仰着头,将文书高高举到眼前。
“人,还是缺人。”
“呃,诸葛姑娘的话夫君听了吧。”曹绫问道。
“当然,我会通过免去徭役来鼓励躲避战乱的人回来开荒。地主原本都是依仗着官僚世家过活,东吴走了,只要我这边施压,他们也能把人吐出来。不过,你要知道,人再多都不嫌多。我既希望得到的人能将荒地开垦起来,又希望荆州能获得更多兵源,同时——”赵兴将自己手里的文件摊到了曹绫眼前。
“这四个人都很能干,一般的事不会找我,而找我的事基本全是要出人的。”
曹绫纤细的手指轻轻拾起竹简,只见文件中的内容包括兴修水利,修复街道,城墙,有的是军用,有的是民用,文件中甚至还有茅厕和墓地的修整。总之,几乎所有工作,全需要动用人力。
而这些人力要从哪里调来就得赵兴去想办法,赵兴自己能调动的也就只有他这几万大军了。赵兴的军队是打仗的,需要训练,而不是办杂物的工兵。
见赵兴缄默不语,曹绫问道:“到出人,夫君不是很有方法么?当初用匈奴人当劳动力的招不就是你想出来的么,潼关的落成也少不了他们连日的工作。”
到出人,赵兴的确不是没有办法,前世他创中国历史之先河的一就是只要求税收,但不抑制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鼓励官僚经商,以得到更多的税收,再将这些钱雇佣失去土地的佃户兴建设施,投入工业生产。以此方法,将流寇变成宋朝的助力,使得宋朝摆脱了历朝历代人口达到一定程度,土地被兼并严重后,就一定会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死循环。
可以,现在的赵兴也很有经济头脑,让外族代替汉人做徭役以弥补汉人的缺少就是他想的办法。不过,政策也要分时间和场合,现在赵兴之所以一筹莫展,也有几原因。
首先,吸引山中流民出山开荒,赵兴必须减轻他们的徭役,甚至连赋税都要减。赵兴只希望这些流民能为官府带来额外的收入,而非人力。从地主那得到的人口虽然能归自己自由调动,但这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刚刚从人口统计的文件上,赵兴基本猜得到,整个荆州被地主藏着的人口少有三四万人。这的确是一笔不的数字,对于赵兴来,这些为了自己的利益,侵蚀朝廷税收的地主,的确应该把所有藏匿的人口都交出来。
不过,地主可没有那么容易松口,人力对于谁来都很珍贵。就算赵兴真的查到了某个地主藏匿了上千人口,也应该按照季汉的法律办事。按照数年前季汉定下的法律,私藏人口的地主,需要补偿过去少交的赋税,并缴纳一定的罚金,缴纳不起的,官府才会依法没收包括家奴在内的地主私有财产。
当初季汉的精英们定下这条法律,本意是为了弥补季汉军队比例过大引起的财政不足。迫使世家和地主按法律纳税,因为季汉当时仅有益州一地,而益州本地的官僚大都是世家出身,对于这方面的法律自然也是到为止,不可能偷个税就要抄家。
对于交得起罚金的地主,赵兴能采取的方法也只能是靠协商,赎买来得到更多的人,这工作量就相当大了,因为必须协商谈判,不可能迅速得到大量的人口,所以虽然赵兴不打算放弃从地主那得到人口的方法,但却不能对其依赖过多。
再者,就是像抓匈奴人服徭役的方法,用无法耕田为政府提供效益的异民族为政府提供人力。如今的汉属荆州没有匈奴,但有越人。尤其是在原交州的地界内,基本上是越人占多数,汉人占少数,历史上的几百年后,这里独立建国,自称为大越。可以,越人和汉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容易调和的。在管理上,中央王朝对这百越之地也多是鞭长莫及。之前的交州刺史士燮是个相当有能力的人,他在任交州刺史数十年,百越镇服。而就在士燮死去的同一年,赵兴带兵攻下了这几郡,天知道现在越人会不会想搞出什么乱子。
正因为越人那边可能会乱,赵兴才让郭淮这样的将军去镇守。也因为这股势力不,而且百越之地热带气候,蛇虫,密林众多,那里的越人与发源在两河流域的汉人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不知是不是在前世读过的史书起了作用,赵兴预感到贸然出击得不偿失。能得到更多人力自然是好事,但如果因此让更多的汉人死去则是舍本逐末。
和匈奴不一样,汉人和匈奴有数百年交锋的经验,但与越人却不曾有过。不知道敌人的底细,就算是赵兴也不能保证能以较的伤亡得到丰厚的回报,而一旦开打,又没有速胜,陷入拉锯战的话,对于追求快速发展的荆州而言绝没有好处,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
第五章人口困难
“元隆,怎么了?”似乎是看到赵兴有些烦恼的神色,诸葛果问道。
“这些士兵中有很多是新招募的部队,因为我留下了几万老底,我的部队也没有失去军魂,所以他们现在基本都融入了这个集体。不过如果连续数月让这只部队只做这样的工作的话,不但新兵的战斗力上不来,老兵也会变得生疏。然而为了保证生产,无法从农民中抽调徭役部队了。”
“总之,就是缺人吧。”
“就是这样。”
缺人的问题已经不是个罕见的问题了,如果只是荆州缺人的话,赵兴还可以和其他地区以及皇帝商量移民政策。但问题就是经过汉末长期的混战,汉王朝盛世的六千万人损失了近十倍。
一场战争可以死数万人,但长出这些人就要十多年的时间,战乱总是会带来灾祸。但赵兴也不后悔自己策划的几场战争,因为没有战争,就什么也不能改变。而且,大部分损失的人口,都是在赵兴出现之前就已经损失了。
正想着这些的时候,诸葛果却突然拉了拉赵兴的袖子。
“怎么了,诸葛姑娘?”
“人的话,总能多找到一些。”诸葛果道。“还记得季汉刚建立时,只有九十万人口,这几年也是连年战乱,但拿下关中后,人口大概涨了两倍,元隆,你知道这些人是从哪来的吗?”
赵兴作为关心国事的将领,朝上提及的人口统计他当然不会忘记。从收回长安到他发动征荆州之战的数年里,季汉的人口从九十万涨到了二百四十五万。加上现在拿回的汉属荆州,达到了二百九十一万。凉州民风彪悍,但人口稀少,雍州虽然较为富饶,但两州合起来也不足以带来一百八十万的收益。否则根据曹绫的法,魏国四百四十万人口,少了一百五十万现在国力反而该比不上季汉了,但它的兵力可还是十分恐怖。
“世家大族通过虚报人口,逃避赋税。虽然东吴的世家大都跟着吴军一起跑了,但还有不少地主。而且因为【【【【,m.∧.c※om战乱躲进深山老林里的人,也无法统计。”诸葛果道。“父亲近年来都致力于将这些人挖出来,让他们为国家产生效益,听他这几年来有数十万人口并不是新出生,而是本来存在却没登上户籍的。”
虽然对于政治,赵兴并非没有相应的知识,但凡事都需要经验。像诸葛果得这些,赵兴之前就没想起来。毕竟他是武将,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军营中度过的,因此文臣的手腕他还有很多需要学的。
用半天时间将要塞建了个雏形,赵兴便率军回彬城。据并不急着完工,比起将据建好,赵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今荆州是百废待兴,一天要处理的政务数不胜数。尽管作为一个州牧,赵兴要学的还有很多,但在用人上他做得是很成功的。
回到自己的府邸,桌案上并没有堆积太多的文件。按照他的吩咐,张嶷,郭淮,姜维,马忠四人将荆州分成了四部分,其他太守县令都要对他们负责,解决不了的才来请示作为州牧的赵兴。没错,一个管理者的职责是分配好手下的工作,事必躬亲,整天忙得脚打后脑勺的管理者,未必能让行政效率提高。
不过即便政务不多,每件也都是令人头疼的东西。
“夫君,怎么了?”穿着蓝色的长裙,曹绫为桌案前的赵兴送来了蜀中茶叶冲的茶水。汉时期,茶还在发展阶段,其中蜀地则是茶质量最好,工艺最纯熟的地域。比起酒来,茶水喝不醉,而且能节约粮食,也算是得到了季汉大多数官员的喜爱了。
赵兴将茶水缓缓饮尽,稍稍放松了自己的坐姿。因为没有外人看着,他将双腿放开,背靠在一个垫子上,他仰着头,将文书高高举到眼前。
“人,还是缺人。”
“呃,诸葛姑娘的话夫君听了吧。”曹绫问道。
“当然,我会通过免去徭役来鼓励躲避战乱的人回来开荒。地主原本都是依仗着官僚世家过活,东吴走了,只要我这边施压,他们也能把人吐出来。不过,你要知道,人再多都不嫌多。我既希望得到的人能将荒地开垦起来,又希望荆州能获得更多兵源,同时——”赵兴将自己手里的文件摊到了曹绫眼前。
“这四个人都很能干,一般的事不会找我,而找我的事基本全是要出人的。”
曹绫纤细的手指轻轻拾起竹简,只见文件中的内容包括兴修水利,修复街道,城墙,有的是军用,有的是民用,文件中甚至还有茅厕和墓地的修整。总之,几乎所有工作,全需要动用人力。
而这些人力要从哪里调来就得赵兴去想办法,赵兴自己能调动的也就只有他这几万大军了。赵兴的军队是打仗的,需要训练,而不是办杂物的工兵。
见赵兴缄默不语,曹绫问道:“到出人,夫君不是很有方法么?当初用匈奴人当劳动力的招不就是你想出来的么,潼关的落成也少不了他们连日的工作。”
到出人,赵兴的确不是没有办法,前世他创中国历史之先河的一就是只要求税收,但不抑制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鼓励官僚经商,以得到更多的税收,再将这些钱雇佣失去土地的佃户兴建设施,投入工业生产。以此方法,将流寇变成宋朝的助力,使得宋朝摆脱了历朝历代人口达到一定程度,土地被兼并严重后,就一定会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死循环。
可以,现在的赵兴也很有经济头脑,让外族代替汉人做徭役以弥补汉人的缺少就是他想的办法。不过,政策也要分时间和场合,现在赵兴之所以一筹莫展,也有几原因。
首先,吸引山中流民出山开荒,赵兴必须减轻他们的徭役,甚至连赋税都要减。赵兴只希望这些流民能为官府带来额外的收入,而非人力。从地主那得到的人口虽然能归自己自由调动,但这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刚刚从人口统计的文件上,赵兴基本猜得到,整个荆州被地主藏着的人口少有三四万人。这的确是一笔不的数字,对于赵兴来,这些为了自己的利益,侵蚀朝廷税收的地主,的确应该把所有藏匿的人口都交出来。
不过,地主可没有那么容易松口,人力对于谁来都很珍贵。就算赵兴真的查到了某个地主藏匿了上千人口,也应该按照季汉的法律办事。按照数年前季汉定下的法律,私藏人口的地主,需要补偿过去少交的赋税,并缴纳一定的罚金,缴纳不起的,官府才会依法没收包括家奴在内的地主私有财产。
当初季汉的精英们定下这条法律,本意是为了弥补季汉军队比例过大引起的财政不足。迫使世家和地主按法律纳税,因为季汉当时仅有益州一地,而益州本地的官僚大都是世家出身,对于这方面的法律自然也是到为止,不可能偷个税就要抄家。
对于交得起罚金的地主,赵兴能采取的方法也只能是靠协商,赎买来得到更多的人,这工作量就相当大了,因为必须协商谈判,不可能迅速得到大量的人口,所以虽然赵兴不打算放弃从地主那得到人口的方法,但却不能对其依赖过多。
再者,就是像抓匈奴人服徭役的方法,用无法耕田为政府提供效益的异民族为政府提供人力。如今的汉属荆州没有匈奴,但有越人。尤其是在原交州的地界内,基本上是越人占多数,汉人占少数,历史上的几百年后,这里独立建国,自称为大越。可以,越人和汉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容易调和的。在管理上,中央王朝对这百越之地也多是鞭长莫及。之前的交州刺史士燮是个相当有能力的人,他在任交州刺史数十年,百越镇服。而就在士燮死去的同一年,赵兴带兵攻下了这几郡,天知道现在越人会不会想搞出什么乱子。
正因为越人那边可能会乱,赵兴才让郭淮这样的将军去镇守。也因为这股势力不,而且百越之地热带气候,蛇虫,密林众多,那里的越人与发源在两河流域的汉人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不知是不是在前世读过的史书起了作用,赵兴预感到贸然出击得不偿失。能得到更多人力自然是好事,但如果因此让更多的汉人死去则是舍本逐末。
和匈奴不一样,汉人和匈奴有数百年交锋的经验,但与越人却不曾有过。不知道敌人的底细,就算是赵兴也不能保证能以较的伤亡得到丰厚的回报,而一旦开打,又没有速胜,陷入拉锯战的话,对于追求快速发展的荆州而言绝没有好处,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