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大巡礼 七 黄岛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261年,4月6日,黄岛。
胶州湾有三个半岛:黄岛、红岛和青岛。黄岛在西,红岛在北,青岛在东,共同将胶州湾围成了一个心形,其中黄岛和青岛一左一右,就像一把钳子一样,钳制住了胶州湾的入口,只留下一道两海里宽的狭窄海道。
张正义在青岛牧场住了一晚之后,就决定去对面的黄岛看看。但是他并没有走到青岛地区最南端的团岛海军基地再乘船过去,而是先北上到了城阳区,再在白沙河码头上搭了一艘回东海区的便船去了黄岛。因为青岛地区没怎么开发,根本没有南行到团岛的道路,所以只能绕远了。
与后世繁华此时落寞的青岛地区不同,对面的黄岛在后世的名声不显,但在此时却是胶州乃至北地的海贸系统中小有名气的地方。
黄岛最南端有一道长长的半岛向东伸入海中,岛上是连片的山脉,挡住了东南的海风,水面之下水深很足,因此形成了一个优良的避风港湾。传统海商沿海而行,进入胶州湾后首先到达的地方就是这里,所以时间长了之后此地就成了一个不小的停泊港。后来的胶州水师,也是把基地设置在这个湾里。
而且黄岛地区有更多平原地带,人口也更多,能提供充足的补给。黄岛西侧有连片大山,木材资源丰富,所以这里又发展出了规模不低的修船业和造船业。产业如此齐全,显然已经具备成为一个优秀海港城市的必要条件了。
阻碍黄岛继续发展的,其实是现在的航运业和造船业。现在海贸用的帆船体积还很小,而且装货量比较小、装卸比较方便,可以直接开进内河一次装卸完货物,没必要在沿海港口停靠,所以促成了更靠近原料产地和市场的胶西港的霸主地位,黄岛只能做小了。
但是事业总是要发展的。想象一下,将来有一天,一艘上千吨的巨舰从南方开来,满载着胶西县、中央市、城阳区、东海区、金口市需要的各类货物,难道它还能挨个地方走一遍卸货吗?那得多费事啊!这时候,必然需要一个转运港,在此将所有货物都一次卸完,然后换装小船运往各地。而黄岛,就是这个再合适不过的转运港了!
所以,东海商社已经在这里悄然布局,为未来的大发展做预备。海洋部把第一舰队和其它船只的母港设置在了黄岛港中,各部门在这里几乎都有参与,其中又以商务部的动作最大。
最南端的长岛中部,最窄处不过一千多米长。过去,此处曾开掘过一条运河叫“马壕”的,北上的船只可以自马壕直接进入海湾,能够省下十多公里的路程,不过现在已经荒废了。近几十年,胶州海贸由李应和姜家分别把控,谁也没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意思,这条运河也没有修复。
直到东海商社掌控了胶州,才……其实他们一开始也没有修复马壕运河的意图,这才省十多公里的路,真的有必要大兴土木吗?但是后来商务部琢磨了一下,发现这条运河虽然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但却有很大的行政价值——它可以把进入胶州湾的商船集中在一起,更方便收税,这个意义就很大了嘛!
于是商务部就向大会提交了修复马壕运河的提案。后来建设部过来一考察,发现马壕虽然已经荒废,但由于两边都是深水,所以淤积程度并不严重,海水其实都是通的,只是不能行船罢了,疏浚起来不需要多大的工程量。既然成本不高,那么大会就同意了这个提案,正好也给建设部练练手,积累一下修建运河的经验,以后也好接更大的工程嘛。
这条运河在去年中就已疏浚完成,现在已经是外来商船进入胶州湾的唯一入口,旁边的湾口被海军封锁,只能出、不能进,或者说只有东海商社自己的船才能进。以运河为界,东侧的海湾是军港区,只能停泊海洋部的战船,而西侧是自由停泊区,只要交过税,随便停哪里都可以。不过大部分商船要么去更西边的黄岛镇港区停泊,要么就直接北上进大沽河了。
……
“咦,点火了,那就是黄岛灯塔了吧?”
由于路上耽误了点时间,张正义到达黄岛军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他在军港里参观了一番,便在执勤的王广金的陪同下,往南去马壕那边看看。走着走着,天色渐暗,远处的一根烟柱突然熄灭,转而亮起了明亮的火光。
王广金点头道:“是的。傍晚可视度低,烟柱在稍远的地方就看不清了,所以在天完全黑之前就会提前点火。”
东海商社控制了胶州之后,不但开始享受之前官府才能享受的利益,也开始承担一些官府应该尽却未曾尽的义务,比如说在胶州湾口马壕运河这附近设置了一个灯塔,白日生烟,夜间点火,为来往的商船提供导航。
这灯塔虽然要消耗不少燃料,但对往来的商船有重大意义。在夜间、在阴雨雾天、在风暴中,这光亮对于海上孤独的没有导航能力的帆船来说,无异于救命稻草一般,意义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走,去看看吧。”张正义起了些兴趣,往灯塔所在的方向走去。
这一片多山,倒是为灯塔的设置提供了便利,他们走到南边沿海一座高约百米的小山面前,便看清了灯塔的样子。这“灯塔”与其说是“塔”,不如说是个烽火台,也是,反正已经建在山上了,也没必要再建得太高。
他们爬上了灯塔山,海风迎面吹来,即使在火堆旁边,也感觉不到多少暖意。张正义放眼往南望去,尽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海面,忍不住抒发起了豪情:“大海啊……”
“呜——!”
他还没来得及吟唱些什么,突然就被一声低沉的长号打断。他讨了个没趣,顺着声音的方向往西一看,也没看到什么特别的,只见马壕边上划出去了一艘小船。
旁边的王广金递给他一个望远镜,往西南方一指,说道:“这是海关的号声,指引南来商船的。”
张正义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借着昏暗的光线,果然发现了一个小黑点,然后举起望远镜一看,确实是两艘挂着方正硬帆的帆船往这边过来了。
这个时节,北风已稀,南风渐起,开始断断续续有南船北上,马壕运河这里也有了人气。这两艘商船也是巧,赶在天黑之前赶到了这边。不久后,海关的小船接引到了商船,开始将它们往运河的方向引。
张正义想了想,转头对王广金问道:“海关,是白洛在管的吧?”
王广金点头道:“是她,赵浩初也在那里,听说管得还挺不错的。”
白洛原先在商务部负责墨水湖开发管理公司,后来摊子大了以后,墨水湖公司转为了一般项目进行常规运营,白洛也跳到了更大的舞台上,一开始转到了税务口,现在开始主导新建的海关关务。赵浩初是她丈夫,是建设部的人,陆平特意行了个方便,把他派驻到黄岛这里负责周边设施的修建,以便与白洛团聚,马壕运河就是他主持疏浚的。
张正义又举起望远镜,盘算了一下时间,说道:“走,去那边看看吧!”
一行人很快下到了马壕附近。这条运河其实是借地势修成的,宽度足有十五米,没有桥梁,只能通过小船摆渡过去。等他们过了河到了对岸海关大院附近的时候,那两艘海船已经过了运河,被海关的人引领到西北边的海关区码头停靠了。
这时离天黑时间不多了,海关人员帮上忙下,力争在完全天黑之前完成抽税。白洛也亲自跑了出来,监督手下们干活,张正义他们就站在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工作。
等了一会儿,张正义见一时半会儿还清点不完,就走上前去,与那货主模样的中年男子攀谈了起来。
那男子虽然看着船心急,但看张正义衣着谈吐不俗,还有几名壮汉护卫,而且是个髡发的,也不敢怠慢,有一句没一句地跟他聊了起来。
“什么,竟是辛稼轩之后?失敬失敬!”
张正义一打听,竟发现这名叫辛守成的海商来头不小,居然是辛弃疾的后人!
嗯,辛弃疾不用多介绍,他投宋后虽然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但是个人事业经营得很好,妻妾成群、儿孙满堂,开枝散叶,形成了一个大家族。辛氏家族以江西铅山县为主干,散居各地,极为兴盛。辛守成是他的四世孙,到他这一代,同辈兄弟不知道都有几百人了,所以这名人之后其实也不算太稀奇。
辛守成他家属于迁居池州的一个旁支,家里经营商业,各路消息也颇为灵通。这几年听说北方有个甚东海国投靠了大宋,出售各类奇珍异宝,生意还算好做,他又从小听家里长辈讲述老祖宗的丰功伟绩,所以就动了回祖地看看的想法。不过辛弃疾是济南人,现在济南可是在蒙古人的牢牢掌控下,自然是去不了的,只能先来同属京东路的东海军看看了。
他家里也有些资本,之前也做过海贸,就筹措了两艘沙船,带着家乡盛产的瓷器、铜器、丝织品等常见货物北上,一来探探商路,二来也打听一下,看能不能在这里置办一份产业。毕竟前几年蒙古人一直打到江边,池州附近也人心惶惶,多个产业多条路嘛。
途中,他路过崇明岛,惊讶地发现那里已经被东海人占据,不过并未遭遇什么麻烦,反而又打听到了不少消息。
“什么,张兄就是东海国之首辅?那岂不是如同丞相的贵人?难怪如此气度不凡,失敬失敬!”
辛守成介绍了自己的来头之后,也旁敲侧击打听起了张正义的身份,张正义想了想,便如实告知了他。
这其实也是公关行为,主要是为了招商引资。这年头,讲究一个官商勾结,官场有人才好做事嘛!虽然东海不兴这套,但是辛守成又不知道,现在让他高兴高兴,以为自己搭上了大官好做事,以后还不放心大胆往这边投资?
果然,辛守成听了之后,虽然立刻躬身行礼,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显然是以为撞了大运了。
不久后,白洛走了过来,一遍翻着清单一遍对辛守成说道:“这位客商……”然后不经意瞥到了张正义,吓了一跳,叫道:“首席?您什么时候过来的?怎么都没人通知一下?”
原来她刚才光顾着忙,根本没注意到张正义过来了,惊讶之时,连称呼都职业化地改成“您”了。
虽然很奇怪这东海市舶司竟用了女官,但听到这个女官确认了张正义的首席身份,原来这位是微服私访呢,辛守成就笑得更开了。
张正义倒是不在意,摆手说道:“我就随便看看,你们继续,别怠慢了这位辛兄,该是多少就给人算多少,别刁难。”
白洛没意识到这是说给辛守成听的,还有些奇怪,我们什么时候刁难过客商了?
但是她没做什么反应,转过去对辛守成说道:“这位客商,经过我们的清点,您的船上共有瓷器……铜器……总值两万七千五百四十贯省,按照我们这边的规定,您需要缴纳十分之一的货物作为关税,或者也可以用两千七百贯现钱抵扣,您选哪样?”
东海现在的海关还比较原始,无法实现后世海关的很多职能,收税方式也很简单,仍然延续李应时期的政策,没有出口税,只有统一的10%进口抽解税。但在白洛的领导下,海关正在进行实物税到货币税的改革,目前进口商船可以选择两种形式缴税,一是缴纳10%的货物,二是按照货值的10%缴纳货币。
虽然看起来是一样的,但货币税其实是有优惠的,因为一个是价内税一个是价外税,一个乘一个除,后者的实际税率要低一个点。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征收100%的实物税,那你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收益的,而征收100%的货币税之后,你还可以以200%的价格把货物卖出去,说不定因为别的竞争者被关税吓跑了,反而更容易卖呢?
海关这么设置,自然是为了鼓励商人多交货币税,省去商社自己处理货物的成本,而且也能为区内引入更多的贵金属,活跃经济。
但是显然很多人是算不明白这笔帐的,而且由于现在中国普遍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有些人即使算明白了,也宁愿缴纳实物,因此目前改革的成效还不是很明显。而且,这种政策的贯彻,需要极高的征税水平,不然,如何评估货物价格?如何防止腐败?宋朝一开始也是征收货币关税的,但最后不还是搞砸了,只能征收实物税?
不过东海商社自己就在经商,对于各类货物的行情很熟悉,旗下也有一些“精于”会计的人才,所以还是能尝试一下的。
只是尝试的结果不算太好,这种货币税的征税成本相对实物税并没有明显优势。但是商务部仍然鼓励海关坚持如此征收,因为货币税是关税政策的基础,只有把这个做好了,才能通过调控关税,来影响控制区内的产业!
比如说你想提高棉布的关税以保护国内产业,那么只有通过货币税调节才行,调高了税商人才不会把棉布卖过来。不然,就算海关抽解了高达50%的棉布,不还要把这部分棉布卖出去?再高的实物税率也起不到保护产业的作用啊。
辛守成听完这两个选项,有些皱眉头,倒不是嫌这个比例高,而是不知道现在北地的行情,所以不好判断选哪个更划算些。要是这一成的货市场上售价比二千七百贯高,那自然该交钱,反之就不如交货了,但是我这是第一次来,怎么知道能卖多少钱呢?
他求助似地看了看张正义,张正义又看了看白洛。白洛对这个哑谜完全猜不透,见辛守成傻在那里,只好格式化地说道:“客商,如果您不确定,可以先交一成的货物,我给您开个单子,您可以先带着剩下的货去探探行情,若是觉得合适,一个月内都可以凭单子把货赎回去。”
“好,就如此办结吧!”辛守成眼前一亮,这办法好,不禁感激地看了看张正义。
还是上面有人好办事啊,如今遇了贵人,这北地生意,大有可为!
1261年,4月6日,黄岛。
胶州湾有三个半岛:黄岛、红岛和青岛。黄岛在西,红岛在北,青岛在东,共同将胶州湾围成了一个心形,其中黄岛和青岛一左一右,就像一把钳子一样,钳制住了胶州湾的入口,只留下一道两海里宽的狭窄海道。
张正义在青岛牧场住了一晚之后,就决定去对面的黄岛看看。但是他并没有走到青岛地区最南端的团岛海军基地再乘船过去,而是先北上到了城阳区,再在白沙河码头上搭了一艘回东海区的便船去了黄岛。因为青岛地区没怎么开发,根本没有南行到团岛的道路,所以只能绕远了。
与后世繁华此时落寞的青岛地区不同,对面的黄岛在后世的名声不显,但在此时却是胶州乃至北地的海贸系统中小有名气的地方。
黄岛最南端有一道长长的半岛向东伸入海中,岛上是连片的山脉,挡住了东南的海风,水面之下水深很足,因此形成了一个优良的避风港湾。传统海商沿海而行,进入胶州湾后首先到达的地方就是这里,所以时间长了之后此地就成了一个不小的停泊港。后来的胶州水师,也是把基地设置在这个湾里。
而且黄岛地区有更多平原地带,人口也更多,能提供充足的补给。黄岛西侧有连片大山,木材资源丰富,所以这里又发展出了规模不低的修船业和造船业。产业如此齐全,显然已经具备成为一个优秀海港城市的必要条件了。
阻碍黄岛继续发展的,其实是现在的航运业和造船业。现在海贸用的帆船体积还很小,而且装货量比较小、装卸比较方便,可以直接开进内河一次装卸完货物,没必要在沿海港口停靠,所以促成了更靠近原料产地和市场的胶西港的霸主地位,黄岛只能做小了。
但是事业总是要发展的。想象一下,将来有一天,一艘上千吨的巨舰从南方开来,满载着胶西县、中央市、城阳区、东海区、金口市需要的各类货物,难道它还能挨个地方走一遍卸货吗?那得多费事啊!这时候,必然需要一个转运港,在此将所有货物都一次卸完,然后换装小船运往各地。而黄岛,就是这个再合适不过的转运港了!
所以,东海商社已经在这里悄然布局,为未来的大发展做预备。海洋部把第一舰队和其它船只的母港设置在了黄岛港中,各部门在这里几乎都有参与,其中又以商务部的动作最大。
最南端的长岛中部,最窄处不过一千多米长。过去,此处曾开掘过一条运河叫“马壕”的,北上的船只可以自马壕直接进入海湾,能够省下十多公里的路程,不过现在已经荒废了。近几十年,胶州海贸由李应和姜家分别把控,谁也没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意思,这条运河也没有修复。
直到东海商社掌控了胶州,才……其实他们一开始也没有修复马壕运河的意图,这才省十多公里的路,真的有必要大兴土木吗?但是后来商务部琢磨了一下,发现这条运河虽然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但却有很大的行政价值——它可以把进入胶州湾的商船集中在一起,更方便收税,这个意义就很大了嘛!
于是商务部就向大会提交了修复马壕运河的提案。后来建设部过来一考察,发现马壕虽然已经荒废,但由于两边都是深水,所以淤积程度并不严重,海水其实都是通的,只是不能行船罢了,疏浚起来不需要多大的工程量。既然成本不高,那么大会就同意了这个提案,正好也给建设部练练手,积累一下修建运河的经验,以后也好接更大的工程嘛。
这条运河在去年中就已疏浚完成,现在已经是外来商船进入胶州湾的唯一入口,旁边的湾口被海军封锁,只能出、不能进,或者说只有东海商社自己的船才能进。以运河为界,东侧的海湾是军港区,只能停泊海洋部的战船,而西侧是自由停泊区,只要交过税,随便停哪里都可以。不过大部分商船要么去更西边的黄岛镇港区停泊,要么就直接北上进大沽河了。
……
“咦,点火了,那就是黄岛灯塔了吧?”
由于路上耽误了点时间,张正义到达黄岛军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他在军港里参观了一番,便在执勤的王广金的陪同下,往南去马壕那边看看。走着走着,天色渐暗,远处的一根烟柱突然熄灭,转而亮起了明亮的火光。
王广金点头道:“是的。傍晚可视度低,烟柱在稍远的地方就看不清了,所以在天完全黑之前就会提前点火。”
东海商社控制了胶州之后,不但开始享受之前官府才能享受的利益,也开始承担一些官府应该尽却未曾尽的义务,比如说在胶州湾口马壕运河这附近设置了一个灯塔,白日生烟,夜间点火,为来往的商船提供导航。
这灯塔虽然要消耗不少燃料,但对往来的商船有重大意义。在夜间、在阴雨雾天、在风暴中,这光亮对于海上孤独的没有导航能力的帆船来说,无异于救命稻草一般,意义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走,去看看吧。”张正义起了些兴趣,往灯塔所在的方向走去。
这一片多山,倒是为灯塔的设置提供了便利,他们走到南边沿海一座高约百米的小山面前,便看清了灯塔的样子。这“灯塔”与其说是“塔”,不如说是个烽火台,也是,反正已经建在山上了,也没必要再建得太高。
他们爬上了灯塔山,海风迎面吹来,即使在火堆旁边,也感觉不到多少暖意。张正义放眼往南望去,尽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海面,忍不住抒发起了豪情:“大海啊……”
“呜——!”
他还没来得及吟唱些什么,突然就被一声低沉的长号打断。他讨了个没趣,顺着声音的方向往西一看,也没看到什么特别的,只见马壕边上划出去了一艘小船。
旁边的王广金递给他一个望远镜,往西南方一指,说道:“这是海关的号声,指引南来商船的。”
张正义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借着昏暗的光线,果然发现了一个小黑点,然后举起望远镜一看,确实是两艘挂着方正硬帆的帆船往这边过来了。
这个时节,北风已稀,南风渐起,开始断断续续有南船北上,马壕运河这里也有了人气。这两艘商船也是巧,赶在天黑之前赶到了这边。不久后,海关的小船接引到了商船,开始将它们往运河的方向引。
张正义想了想,转头对王广金问道:“海关,是白洛在管的吧?”
王广金点头道:“是她,赵浩初也在那里,听说管得还挺不错的。”
白洛原先在商务部负责墨水湖开发管理公司,后来摊子大了以后,墨水湖公司转为了一般项目进行常规运营,白洛也跳到了更大的舞台上,一开始转到了税务口,现在开始主导新建的海关关务。赵浩初是她丈夫,是建设部的人,陆平特意行了个方便,把他派驻到黄岛这里负责周边设施的修建,以便与白洛团聚,马壕运河就是他主持疏浚的。
张正义又举起望远镜,盘算了一下时间,说道:“走,去那边看看吧!”
一行人很快下到了马壕附近。这条运河其实是借地势修成的,宽度足有十五米,没有桥梁,只能通过小船摆渡过去。等他们过了河到了对岸海关大院附近的时候,那两艘海船已经过了运河,被海关的人引领到西北边的海关区码头停靠了。
这时离天黑时间不多了,海关人员帮上忙下,力争在完全天黑之前完成抽税。白洛也亲自跑了出来,监督手下们干活,张正义他们就站在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工作。
等了一会儿,张正义见一时半会儿还清点不完,就走上前去,与那货主模样的中年男子攀谈了起来。
那男子虽然看着船心急,但看张正义衣着谈吐不俗,还有几名壮汉护卫,而且是个髡发的,也不敢怠慢,有一句没一句地跟他聊了起来。
“什么,竟是辛稼轩之后?失敬失敬!”
张正义一打听,竟发现这名叫辛守成的海商来头不小,居然是辛弃疾的后人!
嗯,辛弃疾不用多介绍,他投宋后虽然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但是个人事业经营得很好,妻妾成群、儿孙满堂,开枝散叶,形成了一个大家族。辛氏家族以江西铅山县为主干,散居各地,极为兴盛。辛守成是他的四世孙,到他这一代,同辈兄弟不知道都有几百人了,所以这名人之后其实也不算太稀奇。
辛守成他家属于迁居池州的一个旁支,家里经营商业,各路消息也颇为灵通。这几年听说北方有个甚东海国投靠了大宋,出售各类奇珍异宝,生意还算好做,他又从小听家里长辈讲述老祖宗的丰功伟绩,所以就动了回祖地看看的想法。不过辛弃疾是济南人,现在济南可是在蒙古人的牢牢掌控下,自然是去不了的,只能先来同属京东路的东海军看看了。
他家里也有些资本,之前也做过海贸,就筹措了两艘沙船,带着家乡盛产的瓷器、铜器、丝织品等常见货物北上,一来探探商路,二来也打听一下,看能不能在这里置办一份产业。毕竟前几年蒙古人一直打到江边,池州附近也人心惶惶,多个产业多条路嘛。
途中,他路过崇明岛,惊讶地发现那里已经被东海人占据,不过并未遭遇什么麻烦,反而又打听到了不少消息。
“什么,张兄就是东海国之首辅?那岂不是如同丞相的贵人?难怪如此气度不凡,失敬失敬!”
辛守成介绍了自己的来头之后,也旁敲侧击打听起了张正义的身份,张正义想了想,便如实告知了他。
这其实也是公关行为,主要是为了招商引资。这年头,讲究一个官商勾结,官场有人才好做事嘛!虽然东海不兴这套,但是辛守成又不知道,现在让他高兴高兴,以为自己搭上了大官好做事,以后还不放心大胆往这边投资?
果然,辛守成听了之后,虽然立刻躬身行礼,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显然是以为撞了大运了。
不久后,白洛走了过来,一遍翻着清单一遍对辛守成说道:“这位客商……”然后不经意瞥到了张正义,吓了一跳,叫道:“首席?您什么时候过来的?怎么都没人通知一下?”
原来她刚才光顾着忙,根本没注意到张正义过来了,惊讶之时,连称呼都职业化地改成“您”了。
虽然很奇怪这东海市舶司竟用了女官,但听到这个女官确认了张正义的首席身份,原来这位是微服私访呢,辛守成就笑得更开了。
张正义倒是不在意,摆手说道:“我就随便看看,你们继续,别怠慢了这位辛兄,该是多少就给人算多少,别刁难。”
白洛没意识到这是说给辛守成听的,还有些奇怪,我们什么时候刁难过客商了?
但是她没做什么反应,转过去对辛守成说道:“这位客商,经过我们的清点,您的船上共有瓷器……铜器……总值两万七千五百四十贯省,按照我们这边的规定,您需要缴纳十分之一的货物作为关税,或者也可以用两千七百贯现钱抵扣,您选哪样?”
东海现在的海关还比较原始,无法实现后世海关的很多职能,收税方式也很简单,仍然延续李应时期的政策,没有出口税,只有统一的10%进口抽解税。但在白洛的领导下,海关正在进行实物税到货币税的改革,目前进口商船可以选择两种形式缴税,一是缴纳10%的货物,二是按照货值的10%缴纳货币。
虽然看起来是一样的,但货币税其实是有优惠的,因为一个是价内税一个是价外税,一个乘一个除,后者的实际税率要低一个点。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征收100%的实物税,那你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收益的,而征收100%的货币税之后,你还可以以200%的价格把货物卖出去,说不定因为别的竞争者被关税吓跑了,反而更容易卖呢?
海关这么设置,自然是为了鼓励商人多交货币税,省去商社自己处理货物的成本,而且也能为区内引入更多的贵金属,活跃经济。
但是显然很多人是算不明白这笔帐的,而且由于现在中国普遍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有些人即使算明白了,也宁愿缴纳实物,因此目前改革的成效还不是很明显。而且,这种政策的贯彻,需要极高的征税水平,不然,如何评估货物价格?如何防止腐败?宋朝一开始也是征收货币关税的,但最后不还是搞砸了,只能征收实物税?
不过东海商社自己就在经商,对于各类货物的行情很熟悉,旗下也有一些“精于”会计的人才,所以还是能尝试一下的。
只是尝试的结果不算太好,这种货币税的征税成本相对实物税并没有明显优势。但是商务部仍然鼓励海关坚持如此征收,因为货币税是关税政策的基础,只有把这个做好了,才能通过调控关税,来影响控制区内的产业!
比如说你想提高棉布的关税以保护国内产业,那么只有通过货币税调节才行,调高了税商人才不会把棉布卖过来。不然,就算海关抽解了高达50%的棉布,不还要把这部分棉布卖出去?再高的实物税率也起不到保护产业的作用啊。
辛守成听完这两个选项,有些皱眉头,倒不是嫌这个比例高,而是不知道现在北地的行情,所以不好判断选哪个更划算些。要是这一成的货市场上售价比二千七百贯高,那自然该交钱,反之就不如交货了,但是我这是第一次来,怎么知道能卖多少钱呢?
他求助似地看了看张正义,张正义又看了看白洛。白洛对这个哑谜完全猜不透,见辛守成傻在那里,只好格式化地说道:“客商,如果您不确定,可以先交一成的货物,我给您开个单子,您可以先带着剩下的货去探探行情,若是觉得合适,一个月内都可以凭单子把货赎回去。”
“好,就如此办结吧!”辛守成眼前一亮,这办法好,不禁感激地看了看张正义。
还是上面有人好办事啊,如今遇了贵人,这北地生意,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