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督军团天津会议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汉卿说中枢下令奉军讨伐南方的事,只真实了一半。
真实的是,段祺瑞派心腹大将傅良佐代谭延闿为湖南督军、内弟吴光新为长江上游总司令兼四川查办使,实际上为南下湘南作援军。虚假的是,他根本没有叫张作霖的打算----他可不想前门拒虎、后门迎狼。
而要送死的是直系军阀、第八师师长王汝贤和二十师师长范国璋。他们处在战争的第一线,很不满意段祺瑞出工不出力让他们打头阵的做法,于是借口现在北方水灾如火如荼,应以保民生为第一要务,干脆通电议和,撤离衡南前线了。
段祺瑞讨伐南方(孙逸仙),武力统一的政策行不通,又受直系的反对,湖南情势又突变,他只能提出辞职一途了。当他辞呈尚未提出时,江苏督军李纯(直系)又来电建议总理不兼陆军总长(实际上是要削了段祺瑞的兵权)、解散临时参议院、派唐绍仪为北方议和总代表、迅速召开南北和议等。
11月16日段祺瑞被迫提出辞呈,同时发出“正密”铣电痛论北洋派团结的必要,以及自己不得不辞职的苦衷。他一边明着准备下台,一边以副总统之位拉拢直系曹锟,意图分化直系势力。
曹锟虽是直系,以前并未加入长江三督的主和集团,且一向与皖系保持良好关系,被称为直、皖二系的“两栖督军”,因此当时颇有举足轻重之势。直、皖两系都极力拉拢曹锟,他则一直不作左右袒。他当时在北洋派中实力最大,又曾是清朝时的北洋大臣地位,他的一举一动,对北京都有严重影响。曹锟本在直、皖两系明争暗斗中保持中立,在段祺瑞重要谋士徐树铮的导演下,在21日单独发表马电:主张以南军退出长沙为南北议和的条件。表面上好像仍是主和,或是主战、主和中间的折衷方案,实际上对南军是不利的。
长沙是好不容易打下的,再退回去算什么?而且两广巡阅使陆荣廷跟着孙逸仙混,不就是图谋能在湖南占有一块地盘吗?就是孙逸仙要退,陆荣廷也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肥肉呢。
直、皖的矛盾以段祺瑞暂时退却、辞去了国务院总理的职务为标准暂时息事宁人,总统冯国璋也颁布了停战令,但是孙逸仙却得势不饶人,他发表对时局的声明说:“舍恢复约法及旧国会外,断无磋商余地。”
明眼人都知道这绝对不可能。别看直、皖系现在斗的欢,可是真的恢复了旧国会,国民党议员占了多数,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两虎相斗,总胜过三足鼎立。
而且直系主和引起了北洋主战派与皖系的强烈不满,在幕后段祺瑞及其心腹徐树铮的策动下,曹锟马电发表前后,13省军阀在12月2日以曹锟和张怀芝为首,督军们和督军的代表齐集天津孙家花园开会。
这次会议的规模和声势,不下于徐州会议,除了西南各省(超脱事外)和长江三督(直系势力)没有代表参加外,山西、奉天、黑龙江、福建、安徽、浙江、陕西七省和察哈尔、热河、绥远三个特别区的军阀代表,以及上海护军使卢永祥、徐州张敬尧(被从湖南赶出)都亲自或派有代表前来天津,这等于是又一次的督军团会议。
张汉卿是参加这次天津会议的奉天代表。这位年轻的少帅,风采夺人,虽然年轻得过份了些,但在座的谁也不敢有少许轻视----作为出道即有“乳虎”之喻的将门虎子,张汉卿代表的可是其背后庞大的东北军政集团。
陪同他的是张作霖的智囊奉天督军署总参议杨宇霆,亦是张作霖的亲信。之所以派他来,张作霖只是希望他能够见些世面,反正决议是早就定下了的:一个字,打!
在一群民国宿老之间,张汉卿一张稚嫩面孔极引人注目。正因为如此,张汉卿也一眼看到另一位年轻人。也是随父前来见世面的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的公子卢小嘉,历史上和张汉卿齐名的另一位“纨绔”。不过张汉卿已经“改正”了很多,他却未能顺历史潮流而行。
中国人历来重视座次,这不但是礼仪,还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在中国人的宴会和出席会议中,坐在哪里很有讲究。
比如这次会议是以曹锟和张怀芝为首,曹锟不用说了,那是段祺瑞也要笼络的“两栖督军”,担负着分裂直系的职责;张怀芝也不用说了,皖系的铁杆,现任山东的督军。他们共同坐在首位,冲着他们的地位和名望,也算是名至实归。两人略谦让了一番,便坐定了那里。
其他的皖系军阀如:安徽督军倪嗣冲、浙江督军杨善德及其它军阀卢永祥、张怀芝、张敬尧、李厚基等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如果张作霖在此,倒有的一争。可是老张没来,只来了个小张,便有人想了个欺生的主意。他们按照年龄一字摆开,作为小字辈的张汉卿,被毫无疑议地排在末席。
就那已经算不错了,在坐的毕竟都是北洋前辈,张汉卿一介后辈,能够忝陪末席已经算是奖掖后进了。不过令张汉卿不爽的是,同为民国四公子,卢小嘉却因为跟随乃父的原因,排名远在张汉卿之前,这让他尤其反感:传扬出去,自己这民国四公子之首,绝不能排在别的三人之后!而且以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也绝对不配名列自己之前。
而且很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督军都亲自到场,像福建的李厚基等因为路程的原因只派了代表来,却因为年龄的关系,位次反在他之上。这不单单是排名之争,在外人眼中,还代表的是实力!无论如何,奉天不应该被人小看!
他站在那里,淡淡地说:“诸位都是北洋的前辈,论理,学良忝陪末座亦无不可,不过学良代表的可是奉天督军!如果按年龄,学良年龄自然是小的,可是杨总参议年龄比我大一些,我们两位代表的年龄加起来,恐怕也能与座中诸位相媲美。学良提议,此次座位就以各代表的年龄按序轮齿,如仍排末席,学良也能向家父有所交待,下次若要来开会时,多选派几个代表,或者选位德高望重的代表亦可。”
一席话说得有些人笑起来,至少年龄相若的卢小嘉便觉得张汉卿话说得有趣。按年龄排位也不新鲜,可这是什么事?又不是走亲戚串门!
张汉卿说中枢下令奉军讨伐南方的事,只真实了一半。
真实的是,段祺瑞派心腹大将傅良佐代谭延闿为湖南督军、内弟吴光新为长江上游总司令兼四川查办使,实际上为南下湘南作援军。虚假的是,他根本没有叫张作霖的打算----他可不想前门拒虎、后门迎狼。
而要送死的是直系军阀、第八师师长王汝贤和二十师师长范国璋。他们处在战争的第一线,很不满意段祺瑞出工不出力让他们打头阵的做法,于是借口现在北方水灾如火如荼,应以保民生为第一要务,干脆通电议和,撤离衡南前线了。
段祺瑞讨伐南方(孙逸仙),武力统一的政策行不通,又受直系的反对,湖南情势又突变,他只能提出辞职一途了。当他辞呈尚未提出时,江苏督军李纯(直系)又来电建议总理不兼陆军总长(实际上是要削了段祺瑞的兵权)、解散临时参议院、派唐绍仪为北方议和总代表、迅速召开南北和议等。
11月16日段祺瑞被迫提出辞呈,同时发出“正密”铣电痛论北洋派团结的必要,以及自己不得不辞职的苦衷。他一边明着准备下台,一边以副总统之位拉拢直系曹锟,意图分化直系势力。
曹锟虽是直系,以前并未加入长江三督的主和集团,且一向与皖系保持良好关系,被称为直、皖二系的“两栖督军”,因此当时颇有举足轻重之势。直、皖两系都极力拉拢曹锟,他则一直不作左右袒。他当时在北洋派中实力最大,又曾是清朝时的北洋大臣地位,他的一举一动,对北京都有严重影响。曹锟本在直、皖两系明争暗斗中保持中立,在段祺瑞重要谋士徐树铮的导演下,在21日单独发表马电:主张以南军退出长沙为南北议和的条件。表面上好像仍是主和,或是主战、主和中间的折衷方案,实际上对南军是不利的。
长沙是好不容易打下的,再退回去算什么?而且两广巡阅使陆荣廷跟着孙逸仙混,不就是图谋能在湖南占有一块地盘吗?就是孙逸仙要退,陆荣廷也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肥肉呢。
直、皖的矛盾以段祺瑞暂时退却、辞去了国务院总理的职务为标准暂时息事宁人,总统冯国璋也颁布了停战令,但是孙逸仙却得势不饶人,他发表对时局的声明说:“舍恢复约法及旧国会外,断无磋商余地。”
明眼人都知道这绝对不可能。别看直、皖系现在斗的欢,可是真的恢复了旧国会,国民党议员占了多数,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两虎相斗,总胜过三足鼎立。
而且直系主和引起了北洋主战派与皖系的强烈不满,在幕后段祺瑞及其心腹徐树铮的策动下,曹锟马电发表前后,13省军阀在12月2日以曹锟和张怀芝为首,督军们和督军的代表齐集天津孙家花园开会。
这次会议的规模和声势,不下于徐州会议,除了西南各省(超脱事外)和长江三督(直系势力)没有代表参加外,山西、奉天、黑龙江、福建、安徽、浙江、陕西七省和察哈尔、热河、绥远三个特别区的军阀代表,以及上海护军使卢永祥、徐州张敬尧(被从湖南赶出)都亲自或派有代表前来天津,这等于是又一次的督军团会议。
张汉卿是参加这次天津会议的奉天代表。这位年轻的少帅,风采夺人,虽然年轻得过份了些,但在座的谁也不敢有少许轻视----作为出道即有“乳虎”之喻的将门虎子,张汉卿代表的可是其背后庞大的东北军政集团。
陪同他的是张作霖的智囊奉天督军署总参议杨宇霆,亦是张作霖的亲信。之所以派他来,张作霖只是希望他能够见些世面,反正决议是早就定下了的:一个字,打!
在一群民国宿老之间,张汉卿一张稚嫩面孔极引人注目。正因为如此,张汉卿也一眼看到另一位年轻人。也是随父前来见世面的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的公子卢小嘉,历史上和张汉卿齐名的另一位“纨绔”。不过张汉卿已经“改正”了很多,他却未能顺历史潮流而行。
中国人历来重视座次,这不但是礼仪,还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在中国人的宴会和出席会议中,坐在哪里很有讲究。
比如这次会议是以曹锟和张怀芝为首,曹锟不用说了,那是段祺瑞也要笼络的“两栖督军”,担负着分裂直系的职责;张怀芝也不用说了,皖系的铁杆,现任山东的督军。他们共同坐在首位,冲着他们的地位和名望,也算是名至实归。两人略谦让了一番,便坐定了那里。
其他的皖系军阀如:安徽督军倪嗣冲、浙江督军杨善德及其它军阀卢永祥、张怀芝、张敬尧、李厚基等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如果张作霖在此,倒有的一争。可是老张没来,只来了个小张,便有人想了个欺生的主意。他们按照年龄一字摆开,作为小字辈的张汉卿,被毫无疑议地排在末席。
就那已经算不错了,在坐的毕竟都是北洋前辈,张汉卿一介后辈,能够忝陪末席已经算是奖掖后进了。不过令张汉卿不爽的是,同为民国四公子,卢小嘉却因为跟随乃父的原因,排名远在张汉卿之前,这让他尤其反感:传扬出去,自己这民国四公子之首,绝不能排在别的三人之后!而且以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也绝对不配名列自己之前。
而且很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督军都亲自到场,像福建的李厚基等因为路程的原因只派了代表来,却因为年龄的关系,位次反在他之上。这不单单是排名之争,在外人眼中,还代表的是实力!无论如何,奉天不应该被人小看!
他站在那里,淡淡地说:“诸位都是北洋的前辈,论理,学良忝陪末座亦无不可,不过学良代表的可是奉天督军!如果按年龄,学良年龄自然是小的,可是杨总参议年龄比我大一些,我们两位代表的年龄加起来,恐怕也能与座中诸位相媲美。学良提议,此次座位就以各代表的年龄按序轮齿,如仍排末席,学良也能向家父有所交待,下次若要来开会时,多选派几个代表,或者选位德高望重的代表亦可。”
一席话说得有些人笑起来,至少年龄相若的卢小嘉便觉得张汉卿话说得有趣。按年龄排位也不新鲜,可这是什么事?又不是走亲戚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