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网游之王朝争霸战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灭张鲁(1)—契机

第一百四十八章 灭张鲁(1)—契机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令旗挥下,一旁的鹰眼弓手立刻拿起手中的长弓。

    伴随着密集的“砰砰”声,三万支箭矢顷刻间激射出去。

    鹰眼弓手的杀伤力已经是弓弩这个军种的顶峰,就算其他势力有类似的,相差也不大。

    基础武力值二十五点,增加百分之三十的要害攻击,最远射程四百米,有效杀伤三百米,极限杀伤一百五十米。

    如此威力,普通军卒只要被大面积覆盖,至少能造成百分之五十的伤亡,武力值达到十五点的精锐部队,也有百分之三十的伤亡比。

    如今的符篆兵虽然更强,武力值超过了二十点,又有百分之二十的防御加成,但伤亡比也达到了百分之十以上。

    这已经非常惊人了,此刻进入有效射程的符篆兵至少有一万人,一轮箭雨,就可以杀伤一千人。

    多来几轮,战斗力直接减半。

    当然,一般的军队不会将大部队暴露在弓手的射程之下,而且克制弓手的军种很多,比如重甲步兵,重甲骑士等等。

    战场之上,大批符篆兵被箭雨击倒,有一些可以通过恢复符篆重新站起,也有一些被击中要害,彻底失去了性命。

    看到自己手下的王牌军损失惨重,张存在心疼的同时,也察觉到了一丝不妙。

    符篆兵的防御能力是经过充分论证的,很难在第一时间被弓箭击杀。

    加上恢复符篆和本身的速度,突破弓手的射程很轻松。

    他之前在决定试探进攻的时候,就已经把蜀汉军往高了估计。

    以为刘峰最多派出白耳弓手,这也是蜀汉的主力部队,在历次大战当中,都能看到他们的影子。

    对于这支部队,张存并不害怕,其杀伤能力有限,虽有能力制造麻烦,却不致命。

    真正令他担忧的是蜀汉战车,为此,他可是连珍贵的御鬼符都打算拿出来了。

    只是眼前的一幕却将之前的规划全部打破,如今面对一支有能力制造大规模杀伤的弓兵部队,张存退缩了。

    他不是军事白痴,很清楚军种配合的重要性。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武侠传承能够选择的兵种就这么多,还全是步兵。

    这种限制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的发展。

    所以击杀刘峰,获取对方的传承,就成了最佳选择。

    现代势力的传承并非是孤立的个体,王朝、职业者、武侠,每一种传承都可以互通有无。

    从他的角度来看,就算没有能力完整的继承过来,也至少可以缓解兵种稀缺的尴尬。

    下令符篆兵撤退之后,张存站在原地深吸一口气,心里总有一丝不甘。

    他不像王朝传承,没有“系统”,也看不到对方的属性,只是从刚才的箭矢威力上进行预估。

    “虚张声势?或是真的隐藏了实力?”

    低头思索着,张存有些下不定决心。

    他倒不是被对方的弓手吓到了,区区两三万的功能性兵种,还不足以让他退缩。

    关键还是其他的兵种,比如那六千名骑士,又或是伫立在不远处的数万步兵。

    “一个月的时间,这才一个月啊!刘峰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多的精锐?”

    他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理智去想,这件事的概率几乎不存在。

    但又不得不谨慎,因为一旦对方真的爆出了如此多的精锐,以双方军种的差距,自己一方必败无疑。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自己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想到性命有可能不保,张存也跟着清醒过来。

    刚想下令撤军,迎面就看到两万多支铁枪从天而降,这是投掷兵出手了。

    投掷兵的射程极远,最远可达到六百步,而且不存在有效杀伤一说。

    只要被沾上,就是非死即伤。

    硬要说缺点的话,就是命中率低一点,铁枪所“预留”出来的时间更长,准备的时间也更长,如果提前准备,很容易做出反应。

    以当初战情司的评测来说,两万柄铁枪全部被投掷出去,最多造成百分之五到八的杀伤力。

    当然,这是相对于武力值较高的军卒,他们的速度和反应能力很强,有能力进行逃脱。

    普通军卒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速度又不快,反应能力又不行,一轮“铁枪雨”下来,百分之五十的伤亡比是打底,更高的话有可能冲到百分之六十多。

    之前的投掷兵一直在伪装,也在等待一个机会,所以看起来和普通的枪兵没什么两样。

    不了解内情的,也很难往这方面去想。

    这里面就包括张存,他全部的心神都放在鹰眼弓手和蜀汉战车身上。

    脑洞再大,也不可能往投掷兵身上想。

    这个时候一犹豫,加上下令撤兵吸引了注意力,这就给对手偷袭提供了机会。

    此刻两万柄铁枪从天而降,等到他抬头去看的时候,甚至做不出任何反应,不过也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