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重返青葱岁月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想哭想笑

第二百五十二章 想哭想笑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你什么病没得过,人家感冒了你跟着,人家不感冒了,你还感冒,三天两头的就要拉个肚子,也就是上学这几年才消停一点。”也不知道是喝了多少药,打了多少针。

    “那到最后是怎么好的。”

    “还是在儿童医院,那会儿医院里有一老中医,去那就看了一眼,给了个偏方,让回来拿白糖熬白桑葚树的树皮喝,也不是树皮,就是里面的那点白膜。”说实话,当时她心就哐当一下,那医生的态度特别敷衍,连仔细看都没看,说了方子就把他们给打发走了,她就觉得是没希望了。

    “谁知道那么管用,你喝完当天晚上就知道要东西吃了。”然后就慢慢好起来了。

    “说起来那时候,真的让人哭都哭不出来,什么东西都没有,当时我们村芬瑶家,就是筱筱她三爸家,筱筱三爸是工人,他们家条件好,偶尔还能来点稀罕东西填填嘴,你哥刚三岁,你还刚会走,他们家就煎带鱼吃,把你哥给馋的啊,满院子乱转转,一个劲的跟我喊,妈妈,什么东西,怎么这么香。”刘妈妈说着说着就回忆起了那些年的艰苦岁月。

    不管是刘奶奶还是刘妈妈,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一独有的岁月的童年记忆,可能生活物质条件的差距,每个人的“苦”都不一样,但又有一个相差不多的大环境,刘奶奶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填饱肚子,刘妈妈的中心思想是改善生活。

    至于他们这一代,她自己总结,应该是基础条件已满,奋力追求四有生活的一代,有房,有车,有钱,有学历。

    刘明宣也挺乐意听这些的,当笑话的同时,还能偶尔拿出来臭臭人。

    “那你当时是怎么跟我哥说的?”要是能直接去市场买一根那就没什么说的必要了。

    “我还能怎么说,我就说这是人家家里炸肉了,一会儿吃饭咱也炸,结果吃饭的时候,你哥吃着肉歪头问我,这怎么跟人家哪味不太一样呢?”刘妈妈边说还边模仿,语气动作还都学的挺像。

    刘明宣在一边被逗的笑。

    “那时候能炸个肉吃就够美了,你以为像现在啊,猪肉,排骨的随便吃啊!”那时候手里没钱,什么都要算着花。

    现在说起来,想笑也想哭。

    “也就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像我们小时候,还带鱼?面鱼都少见,我记得你当时你大姨在家专管做饭,每次炒饭你姥姥都问,家里还有油吗?你大姨每次都喊有,还多着呢!”想想那时候啊,刘妈妈摇头。

    “那是真有吗?”听刘妈妈刚才那口气怎么听怎么觉得大姨是在糊弄人。

    “有,怎么没有,你都不知道你大姨做饭怎么放油。”放下手里的苹果,伸手一比划,“就拿个调羹,在锅上面这么轻轻转一圈,你大姨手还稳,一次都甩不进去两滴。”可不是够嘛,放现在这种十斤的桶,估计能吃一辈子。

    刘明宣想象了一下,直接乐了,“真假的?就两滴?菜不会糊吗?”

    刘妈妈斜她一眼,“糊什么糊,当时就吃个土豆,白菜的,想糊都糊不起来。”那时候粮食多当东西啊!谁敢糊!

    说了一通的少年苦楚,下了班,刘妈妈带着她直奔市场,打算改善改善伙食。

    顺便打电话问了刘奶奶过年家里缺的,想要一口气买齐。

    但去了市场才觉得这目标貌似有点太大,挺难实现,无他,人太多!

    还有一礼拜就过年了,现在已经很正式的进入了抢购的高峰期,大人小孩,老头老太太,能动的都动起来了,整个市场人挤人。

    俩人先挤到卖猪肉的那,刘妈妈点点钩子上挂着的猪腿,问多少钱。

    摊主头都不抬的来了句九块。

    “能便宜点吗?”怎么贵这么多。

    摊主趁着递肉的空档扫了刘妈妈一眼,“大妹子,今天不讲价。”

    刘妈妈也知道点行情,挑着差不多的,直接来了二十斤。

    然后她们很快就意识到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没人跟着拎包,二十斤肉真的很不轻,刚开始还好,慢慢的刘明宣就拎不住了,也不管地上脏不脏了,直接扔地上了,心里安慰自己,反正有两层塑料袋。

    然后想要买全年货这事就很自然的被俩人给选择性遗忘了。

    买完猪肉,刘妈妈目标明确的直奔水产市场。

    水产市场那人也不少,老板忙的都没空给装货,分着袋让顾客自己挑。

    而且价钱也还自觉的涨了两成。

    先买虾,这没什么技巧,就是要活的,蹦的越欢越好,能挑挑的就是品种和大小。

    买完虾就转头去买刘明沣小时候碎碎念的带鱼,带鱼没新鲜的,都是冰货,一条条的还是单独包装,冻的笔直,堆成一摞,自己挑,挑完就上称。

    放下猪肉,刘明宣就蹲着跟刘妈妈一起挑,“不要黄眼珠的,那是外地的,要白的,看着眼珠是亮的,没有血丝的就是好的。”

    刘明宣点头,俩人一通挑,最后也就挑了七根,不是说不好,只是这鱼个头有点大,七条就十四斤了。

    这个头是不是有点太大了?她好像还没吃过二斤一条的带鱼。

    “这称准吗?”刘明宣直接就问了。

    这话题比较敏感,老板一听就过来了,指着自己家的称,给她挨个数秤砣(现在还用的是计量称,不是后来的电子秤。)。

    “我们家这称您尽管放心,在这这么多年了,还没人因为这事找过门子,口碑一直就是好。”然后又拿起她们挑的带鱼。

    放在眼前翻个给看,“你看看这大带鱼,肉多厚,多宽,两斤一条都不算沉。”

    刘明宣本来就不是什么太懂行情,刘妈妈也被这老板忽悠的头晕眼花,觉得有道理,俩人很干脆利落的付了钱,抱着带鱼走人。

    结果回了家拿家里的秤杆一秤,少了两斤。

    本来应该是十四斤多点的,现在刚十二斤挂零,刘妈妈顿时就要炸。

    “还特意问了的,那人啵了一大通,就说自己家秤准。不行,回去找。”这不是差一点,差两斤呢,越想越觉得气。

    刘爸爸刚好也回来了,三个人开车就直奔水产市场,路上刘妈妈怎么想怎么觉得亏,“这找回来也不合算啊,还搭了来回的油钱。”

    刘明宣被逗的一乐,开玩笑,“那就算一块,让他们给咱们把油钱也一起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