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肖清荷的歪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讲真,林静虽然有着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的勇气,有着独自抚养孩子的勇气,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个没见识过什么世面的农村妇女,想要让她在家里还欠着巨款的情况下,再花钱(实际上是再增加借款)购买生产物资,并且还是在她并不熟悉的领域,她如何能不满心犹疑?
这时候,清明粑的两面都被煎成金黄色,配着老虎的形状,更加形象了。
不说味道,光看这个卖相就很吸引人了!
“妈,清明粑好了,咱们先尝尝味道,如果很好吃的话,就听我的,买个炉子买口锅,如果不好吃就算了。”
“行,先尝尝味道再说。”
林静用筷子把小老虎的脑袋夹了下来,轻轻吹凉,送到女儿嘴里,饱含期待的问:“味道怎么样?”
清明粑的表皮煎得很酥脆,里面却是软糯的,糯米淡淡的甜味,混合着清明草的清香,和一点点盐味,味道真是棒极了!
“好吃!”肖清荷含混的说:“妈,你也尝尝。”
这味道,这口感,和她前世尝过的许多知名小吃相比都丝毫也不逊色,在八十年代的当下,这样的口味,绝对能让人为之沉醉!
林静满含期待的把小老虎的尾巴夹下来放嘴里,只嚼了一下,眼神就忍不住亮了起来:“真的好吃!”
她活了几十年,还从没吃过这样好吃的东西,或许,真的能卖出去?
“妈,你觉得怎么样?”
“好吃是挺好吃,可是,只为了卖清明粑,就专门买个炉子,买口锅,太浪费了。清明粑也就清明前后,顶多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清明草就老了,做出来的清明粑就会变得比较苦涩。过了卖清明粑的季节,那个炉子和锅不就只能放在那里了?”
“怎么会?卖完清明粑,之后不是还可以卖猪儿粑吗?然后还有粽子,糍粑,甚至到时候咱们也可以卖小面、酸辣粉……”
几十年后,风靡大天朝的小吃可是不少,完全可以一天做一种不带重复的!
好吧,一天一种太丧心病狂了,但一个月一种是毫无问题的,绝对不会让炉子和锅放在那里闲着。
虽然林静相信女儿的眼光,然而到底没那个魄力,思来想去,她还是宁愿步子走得稳一点,不想去冒那个风险。
对此,肖清荷只能无语叹息。
罢了,是她对妈妈的要求太高了,这个时代别说是一个农村妇女了,就是很多城里人,不也抱着已经要破了的“铁饭碗”,没有勇气下海吗?
现阶段,还是从最基础的,本钱最少的事情做起吧。争取今年挣钱把债还清,等妈妈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明年再劝她加大投入,估计就要容易得多了。
第二天就是赶集日,母女俩早早的起来,带着压好模子的清明粑上街。
林静特意带了一个筲箕,上面铺了一块纱布,把清明粑挨个儿摆上去,放在凳子上,免得沾了灰。
旁边一个老大爷见了,说:“这是什么粑粑?看着倒有些像清明粑,就是样子怪得很。”
肖清荷说:“爷爷好眼力,这就是清明粑,不过是做成了小老虎的样子。”
老大爷惊讶道:“还真是清明粑?干嘛做成这个样子?”
林静笑道:“都是孩子想精想怪的。”
肖清荷说:“今年是虎年,做成小老虎的形状,讨个吉利!”
老大爷呵呵笑道:“那明年岂不是要做成兔子的模样?”
肖清荷点点头:“就是这样!”
老大爷就啧啧叹道:“小丫头挺有想法的。”
林静抚摸着女儿的头,有些骄傲的模样。
然而老大爷话音一转,道:“你们怎么想起来做清明粑卖的?这东西谁家都会做,谁愿意花那个冤枉钱来买?再说了,现在离清明还有二十来天呢。”
肖清荷但笑不语,有没有人买,一会儿就知道了。
不多时,有个小男孩走到摊子旁,看着筲箕里翠绿的小老虎,咬着手指头,说:“这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生意来了!
肖清荷顿时来了精神,说道:“这是清明粑,用油小火慢煎,味道非常好。”
小男孩就拉着身边长辈的手,撒娇道:“奶奶,我要吃这个。”
老妇人哄道:“等清明节了,奶奶给你做。”
“清明节还要多久?”
“二十多天吧。”
“我现在就要吃!”
“嗨,你这孩子……”
“不嘛,不嘛,我要吃嘛!”小男孩才不管清明节不清明节的,他只觉得,这家卖的清明粑好有趣,肯定很好吃。
经不住孙子撒娇,老妇人无奈的问道:“你这清明粑怎么卖的?”
“一块钱一斤。”
不能煎熟了卖,就不好论个儿卖了,不过就算论斤卖,肖清荷也觉得妈妈定的六毛钱那个价太便宜了。
糯米就要三毛一一斤了,清明草单独卖的话,也要五六分钱一斤,即便不算上元气的加成,人工却是不能不算的,最后的成品价格还不足一倍,这简直就是亏大了!
后世的餐饮利润,哪里才只一倍的?
好说歹说,肖清荷才说服了妈妈,最终按照一块钱一斤的价格卖。
林静一直担心太贵了没人买,眼看着有人来问价,急忙报了价,然后忐忑的等着对方的反应。
果然,那老妇人嘟囔道:“一块钱一斤?糯米才三毛呢,这也太贵了。”
肖清荷就笑道:“奶奶,哪儿能这么算呢?您想想,市场上面条也是四五毛一斤,馆子里一碗二两的小面,不也要三毛五吗?要是自家做,同样的价格可以吃三四顿了。我家这清明粑,算上糯米和清明草的价格,才翻了两倍多点,不比下馆子吃小面划算?”
老妇人被她这个歪理说得有些懵,虽然好像有哪里怪怪的,但又感觉挺有道理的。
于是道:“那就称一点吧。”
她挑了五个,上秤一称,不到二两,林静给她加了一个,正好二两。
老妇人付完钱,看到篮子里的鸡蛋,眼神一亮,蹲下去拿起一个鸡蛋看了看,问道:“你这鸡蛋怎么卖的?”
“大娘,我家的鸡蛋一毛五一个,您如果要,可以给您六个,其他九个已经有人预定了。”。
“一毛五一个?你怕不是在哄我,哪有鸡蛋卖一毛五的?一毛五两个还差不多。”
讲真,林静虽然有着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的勇气,有着独自抚养孩子的勇气,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个没见识过什么世面的农村妇女,想要让她在家里还欠着巨款的情况下,再花钱(实际上是再增加借款)购买生产物资,并且还是在她并不熟悉的领域,她如何能不满心犹疑?
这时候,清明粑的两面都被煎成金黄色,配着老虎的形状,更加形象了。
不说味道,光看这个卖相就很吸引人了!
“妈,清明粑好了,咱们先尝尝味道,如果很好吃的话,就听我的,买个炉子买口锅,如果不好吃就算了。”
“行,先尝尝味道再说。”
林静用筷子把小老虎的脑袋夹了下来,轻轻吹凉,送到女儿嘴里,饱含期待的问:“味道怎么样?”
清明粑的表皮煎得很酥脆,里面却是软糯的,糯米淡淡的甜味,混合着清明草的清香,和一点点盐味,味道真是棒极了!
“好吃!”肖清荷含混的说:“妈,你也尝尝。”
这味道,这口感,和她前世尝过的许多知名小吃相比都丝毫也不逊色,在八十年代的当下,这样的口味,绝对能让人为之沉醉!
林静满含期待的把小老虎的尾巴夹下来放嘴里,只嚼了一下,眼神就忍不住亮了起来:“真的好吃!”
她活了几十年,还从没吃过这样好吃的东西,或许,真的能卖出去?
“妈,你觉得怎么样?”
“好吃是挺好吃,可是,只为了卖清明粑,就专门买个炉子,买口锅,太浪费了。清明粑也就清明前后,顶多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清明草就老了,做出来的清明粑就会变得比较苦涩。过了卖清明粑的季节,那个炉子和锅不就只能放在那里了?”
“怎么会?卖完清明粑,之后不是还可以卖猪儿粑吗?然后还有粽子,糍粑,甚至到时候咱们也可以卖小面、酸辣粉……”
几十年后,风靡大天朝的小吃可是不少,完全可以一天做一种不带重复的!
好吧,一天一种太丧心病狂了,但一个月一种是毫无问题的,绝对不会让炉子和锅放在那里闲着。
虽然林静相信女儿的眼光,然而到底没那个魄力,思来想去,她还是宁愿步子走得稳一点,不想去冒那个风险。
对此,肖清荷只能无语叹息。
罢了,是她对妈妈的要求太高了,这个时代别说是一个农村妇女了,就是很多城里人,不也抱着已经要破了的“铁饭碗”,没有勇气下海吗?
现阶段,还是从最基础的,本钱最少的事情做起吧。争取今年挣钱把债还清,等妈妈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明年再劝她加大投入,估计就要容易得多了。
第二天就是赶集日,母女俩早早的起来,带着压好模子的清明粑上街。
林静特意带了一个筲箕,上面铺了一块纱布,把清明粑挨个儿摆上去,放在凳子上,免得沾了灰。
旁边一个老大爷见了,说:“这是什么粑粑?看着倒有些像清明粑,就是样子怪得很。”
肖清荷说:“爷爷好眼力,这就是清明粑,不过是做成了小老虎的样子。”
老大爷惊讶道:“还真是清明粑?干嘛做成这个样子?”
林静笑道:“都是孩子想精想怪的。”
肖清荷说:“今年是虎年,做成小老虎的形状,讨个吉利!”
老大爷呵呵笑道:“那明年岂不是要做成兔子的模样?”
肖清荷点点头:“就是这样!”
老大爷就啧啧叹道:“小丫头挺有想法的。”
林静抚摸着女儿的头,有些骄傲的模样。
然而老大爷话音一转,道:“你们怎么想起来做清明粑卖的?这东西谁家都会做,谁愿意花那个冤枉钱来买?再说了,现在离清明还有二十来天呢。”
肖清荷但笑不语,有没有人买,一会儿就知道了。
不多时,有个小男孩走到摊子旁,看着筲箕里翠绿的小老虎,咬着手指头,说:“这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生意来了!
肖清荷顿时来了精神,说道:“这是清明粑,用油小火慢煎,味道非常好。”
小男孩就拉着身边长辈的手,撒娇道:“奶奶,我要吃这个。”
老妇人哄道:“等清明节了,奶奶给你做。”
“清明节还要多久?”
“二十多天吧。”
“我现在就要吃!”
“嗨,你这孩子……”
“不嘛,不嘛,我要吃嘛!”小男孩才不管清明节不清明节的,他只觉得,这家卖的清明粑好有趣,肯定很好吃。
经不住孙子撒娇,老妇人无奈的问道:“你这清明粑怎么卖的?”
“一块钱一斤。”
不能煎熟了卖,就不好论个儿卖了,不过就算论斤卖,肖清荷也觉得妈妈定的六毛钱那个价太便宜了。
糯米就要三毛一一斤了,清明草单独卖的话,也要五六分钱一斤,即便不算上元气的加成,人工却是不能不算的,最后的成品价格还不足一倍,这简直就是亏大了!
后世的餐饮利润,哪里才只一倍的?
好说歹说,肖清荷才说服了妈妈,最终按照一块钱一斤的价格卖。
林静一直担心太贵了没人买,眼看着有人来问价,急忙报了价,然后忐忑的等着对方的反应。
果然,那老妇人嘟囔道:“一块钱一斤?糯米才三毛呢,这也太贵了。”
肖清荷就笑道:“奶奶,哪儿能这么算呢?您想想,市场上面条也是四五毛一斤,馆子里一碗二两的小面,不也要三毛五吗?要是自家做,同样的价格可以吃三四顿了。我家这清明粑,算上糯米和清明草的价格,才翻了两倍多点,不比下馆子吃小面划算?”
老妇人被她这个歪理说得有些懵,虽然好像有哪里怪怪的,但又感觉挺有道理的。
于是道:“那就称一点吧。”
她挑了五个,上秤一称,不到二两,林静给她加了一个,正好二两。
老妇人付完钱,看到篮子里的鸡蛋,眼神一亮,蹲下去拿起一个鸡蛋看了看,问道:“你这鸡蛋怎么卖的?”
“大娘,我家的鸡蛋一毛五一个,您如果要,可以给您六个,其他九个已经有人预定了。”。
“一毛五一个?你怕不是在哄我,哪有鸡蛋卖一毛五的?一毛五两个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