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345章 为天地立心

第345章 为天地立心

作者:风吹过的沙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雾气氤氲,水声淙淙,花香馥郁,细语哝哝。

    在常山相府的后院内室中,梅娘正亲自为泡在浴桶里的颜良沐浴。

    这浴桶里的水上飘荡着各式花瓣,正是梅娘在春秋时节采摘晒干保存下来,用以沐浴时增添香气所用。

    在梅娘的悉心服侍下,颜良身体上的疲劳一扫而空,而从梅娘的低声细语中,颜良也知道了为何刘绫会出现在甄宓的房中。

    真定王刘暠虽遭废黜,但当年还是藏下了些金银财货和田宅契书。

    刘绫她娘带着兄妹俩逃回真定后,在宗亲的帮助下,起出财货,才得以过上不愁吃穿用度的生活。

    刘暠的嫡幼子刘盛日日夜夜想着恢复王爵,多方活动之下,那些父辈留下的财货也就渐渐不敷使用,便找了宗族中人做起了买卖。

    几年下来,刘盛控制的商号买卖做得不大不小,在元氏市坊里也有个铺面。

    为了方便管理,刘盛和刘绫也经常会来元氏城中,遂在元氏买下了一座小宅院。

    刘绫因为与甄宓交好,就找了个由头来到元氏,上相府来找甄宓叙旧。

    不光是甄宓,就连梅娘都以为颜良这次出门又要过好久才回来,这正是咱颜府君这段时间以来的常态。

    为此,甄宓和韩梅都颇多幽怨,梅娘还好,早些年习惯了颜良带兵在外,可甄宓正是新妇初嫁,恨不得每天缠在颜良身边,这三天两头不见人,就有些无聊。

    恰好闺中密友刘绫前来,二人这几天倒时常待在一块儿,有一天甄宓还留刘绫在府中歇息。

    听闻此语,颜良不由遐想连篇,这俩女人不会真个搞些什么事情吧?看她们那热乎劲儿,还真有可能哦,难道我这就被绿了?

    这人啊,思想一旦往那方向去了,就有些停不下来,搁在浴桶上的手就有些不老实起来,把正在辛勤劳动的梅娘弄得有些娇喘吁吁。

    这时候,正好外间的门嘎吱响起,随即内户的布帘一挑,甄宓急忙忙走了进来。

    甄宓一进来就看到自家男人赤条条坐在浴桶里,而梅娘亦只着素纱正在助浴,不过男人的手却伸在了素纱之下挑动,还有一些滑腻的声音响起,配合着梅娘喉咙间的闷哼声,场景说不出的旖旎。

    甄宓小脸一红,正想退出去,却被颜良叫住道:“既然来了,怎不来服侍为夫沐浴?”

    甄宓低声应了一声,然后小心翼翼地饶过梅娘,来到了浴桶另一侧,只羞红着脸,不敢去看颜良的眼睛。

    颜良问道:“你那密友走了?今天怎不留她在府上过夜?”

    甄宓讨饶道:“妾知错了,若是夫君不喜,以后妾不留人在府上过夜。”

    颜良用大手拍了一下甄宓的玉股,说道:“我可没那么小气,有人陪你解解闷也好,不过为夫回来了,你怎还不宽衣侍奉啊?”

    甄宓惊讶道:“啊?现在么?”

    颜良道:“不然呢?你若不宽衣,一会若把你外边衣裳弄湿了,岂不麻烦?”

    甄宓这才意会到自己怕是会错了意,忙在一旁的榻上脱去外边厚衣,只不过她没有和梅娘一样特别备了素纱袍,只得穿着大红色绣着鸳鸯图案的抱腹来到浴桶边上。

    颜良左手娴熟地一勾,便从裈衣里伸了进去,把甄宓按在了浴桶边上,顿时屋内原本由梅娘的独唱低吟变成了二重唱,再一会儿后,又变成了三人合唱,其中有些声音忽高忽低,忽尖忽缓,然后归于寂静,只余下满足的喘息声。

    一场既消耗体力,又能使人精神振奋的运动过后,颜良在二人服侍下穿着妥当,重新来到相府前院,准备设宴为张臶及随行弟子门生接风。

    今天这场宴会意义非凡,若说先前郡中主持恢复县校乡庠的举动,还停留在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上,而六山学院的建成,可以宣告常山也有了高等学府。

    颜良费劲心思,请来钜鹿大儒张臶主持六山学院之事,堪比后世一所大学新建成,就请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担任校长一样,令世人轰动。

    其他地方的人如何看待暂且不提,至少常山士庶已经传扬开了,郡中有头有脸的世家大族都主动跑来元氏,欲要参加颜良为张臶设下的接风宴。

    申时刚到,便陆陆续续有人进入相府正堂,有地方名宿,有大族耆老,也有各县长吏。

    官吏中,常山长史辛毗到了,建义中郎将陶升到了,左司马张斐到了,井陉令崔琰到了,灵寿令陈正到了,如张广、刘劭等掾吏更是一应到齐。

    士庶中,元氏县各家各族首脑到了,便是沿途井陉、石邑的一些大族也跟随而至。

    平日里这些人都是各地的头面人物,但今天他们却乖乖进入堂内,根据府中胥吏安排好的座次静静坐下等候。

    申时三刻,张臶的门人弟子也被军中吏员接到了相府,进入堂内依长幼次序而坐。

    这时候堂内已经坐下了将近两百人,把偌大个相府正堂挤了个满满当当,便是大家都低声细语,堂内也到处是嗡嗡声。

    “常山相、讨逆将军颜府君携子明公到~~~!”

    时间到了申时正中,正堂外的胥吏一声高喊,堂内众人顿时噤口不言,起身相迎。

    只见银印青绶的颜良亲自搀扶着一身葛袍的张臶步入正堂,穿过中间筵席,来到居中主位。

    颜良躬身道:“张师请上坐。”

    张臶回了半礼道:“府君请上坐。”

    二人仿佛商量好的一般,一同迈步进入主座上坐定。

    堂下众人在常山长史辛毗的带领下,拜道:“下吏(在下)见过府君,见过子明公。”

    颜良端坐着抬手回礼道:“诸君免礼。”

    待众人各归座位后,颜良转头道:“子明公,在座诸多常山官吏士庶,皆是慕公高名而来,子明公可要与诸君说上几句?”

    张臶微微点头道:“既如此,老朽就简单说上几句。”

    “老夫虚长几岁,经历顺、冲、质、桓、灵诸帝,见过外戚干政,见过宦官当道,见过州郡交争,天下之势几经改易,可见世道无常瞬息万变。”

    “只不过,无论世道如何变化,有些东西却并不会变,那便是先贤传授下来的道理学问。”

    “曾有人辟除我仕官,曾有人表举我任事,我尽皆一一婉拒,一者老朽之身早不堪任事,二者这圣贤之学,总需一二有心人代为传承传播。”

    “老朽素无所长,惟愿寄身经籍,做那默默有心人。”

    说到这里,颜良带头拊掌称赞道:“张师志向高洁,堪为我辈楷模。”

    堂中无论是张臶的门人弟子,还是官吏士庶,尽皆耸然动容,高声喝彩。

    待众人的喝彩声稍稍停歇,颜良说道:“我华夏文明千百年来,一直有这样一群人,不乐仕途,不畏强暴,始终探询天地间的至理,老聃如此,孔丘如此,墨翟如此,孟轲如此,荀卿如此,逮至今时,又有康成公、子明公等贤达后继。正是有这些贤达传下的道理学问,这纷乱的天下才始终会拨乱反正,重归太平。”

    “有感于此,我辈有识之士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日埋头苦学,他日当有所大用,为这天地生民,再造一个太平盛世。”

    颜良这段话一出,很多人当场便叫好称赞,连张臶都点了点头,颇以为然。

    张臶道:“府君之言,深得吾心,吾以为,此数言,可镌刻于六山学院影壁之上,以之激励鞭策学子。”

    颜良谦逊道:“在下随口数言,怎好意思丹书于壁。”

    张臶道:“不然,此数言非府君这般有大格局,大气势者所不能言。观府君在常山的种种施为,想来也是在践行印证这几句话吧?”

    有了张臶与颜良开场发言带动,今日这场饮宴的风气便显得十分积极,众人言谈之间,不是称赞张臶的志向,便是探究颜良说的那几句话。

    其中如常林、崔琰等久慕盛名却一直无缘得见之人,更是籍此机会好好亲近亲近。

    在这场接风宴中,算是正式确认了张臶将主持六山学院之事,而崔琰、常林、杨俊、刘劭、张揖等饱学之士也都会倾力协助。

    而常山士族见张臶一来就带来了百余门生,声势浩大,不免对六山学院能够办好更增信心,纷纷琢磨着回家后挑哪些子弟前去学院报名就读。

    因着颜良对此事的重视,加上常山官吏士庶们对张臶门生弟子们的殷勤款待,让这些人觉得跋山涉水跟随张师来到常山倒也不坏,甚至对今后的六山学院生涯隐含期待。

    文事稍定,武事亦不可或忘。

    六山学院之事稍定,而在酒宴之后的第二天,颜良又出席了教导营第一期学员的结业典礼。

    教导营第一期学员从建安五年十一月入学,到眼下建安六年二月,正好满三个月。

    由于如今大战临头,不可能开展长期培训,三个月的短期培训恰到好处,让这些学员们回到基层部伍后,可以在今后的战事中检验所学,从实战中成长。

    教导营的营房也设在元氏城北的军营区域内,不过此地与别他营房稍有不同,内中更凸显了一些学习气息。

    比如营区四周的营墙,以及营房的墙壁上,都用红漆写就了一句句格言。

    “凡制国治军,必教之经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

    “勇怯在谋,强弱在势。谋能势成,则怯者勇;谋夺势失,则勇者怯。”

    “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

    “兵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则实,无气则虚,虚则怯。”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潭;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未有不信其心,而能得其力者;未有不得其力,而能致其死战者也。”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夫战,勇气也。”

    “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其殃。”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这些格言分别出自《吴子》、《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墨子》等书,基本都节选自教导营学员所必须熟习的经典论著中。

    不得不说,我华夏各代兵家名将,已经把战争经验总结得十分透彻,无论从大局还是从细节,都各有阐述,精妙非常。

    虽说参加第一批教导营的基层军官们大都文化程度有限,读起兵书来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不过,颜良在教导营的课程中十分讲究切合实际,往往用一场场真实的战役来解说兵书中的要点。

    比如说,最近在上艾境界上与黑山贼一战,黑山张燕等贼帅就频频犯下了明显的错误。

    当时颜良一方人数劣势,而黑山贼人数众多,他们当道拦截是最佳的战机,可惜并没有把握住,反被颜良所部一举突破。

    当颜良的部众突破杜长的拦截部众与山寨杂骑,迎面遭遇到张燕带来的援兵时,也是张燕的第二个机会,因为这时候颜良所部刚刚经历一番大战,阵型松散,气力消耗,而张燕仍旧保持着兵力上的巨大优势。

    可惜张燕又没把握住,只是派少部分人试探,乃至于让颜良从容集合布阵,把张燕派去试探的人马再度击溃,士气再度一消一长。

    接连丧失两次良机的黑山贼尤不愿放弃,一直追着颜良,最终反被颜良在甘陶水畔背水一战,成功消磨掉了贼人的士气,然后派出伏兵发出致命一击,彻底翻盘。

    这场局部战役,深刻印证了“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其殃。”这句话。

    频频错失良机的黑山贼,强行要寻找战机,结果反受其殃。

    而讨逆营将士则“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坚持到底,收获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