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孤女飘零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随着刘绪的吩咐,侯府的下人匆匆而去,又匆匆而回,同来的还有一个手抱瑶琴的女子。
那女子袅袅婷婷行来,虽然被瑶琴遮住了半边面庞,一举一动间仍是散发着丝丝美态,尤其是没有被瑶琴遮住的眼睛顾盼之间极为灵动。
女子行到刘绪身侧,微微福礼道:“君侯,妾来了。”
刘绪笑道:“女王,此皆是冀州俊彦,更有多位与汝同为钜鹿人氏,正在说起去岁南下讨逆战事,那场景壮怀激烈,当以乐助之。”
那女子轻轻答了一声,把瑶琴放在琴案之上,素手轻施,纤指轻弹,便是一阵悦耳的琴声响起。
或许是因为应景,女子弹奏的曲调乃是乐府曲调战城南,堂内众人俱都听过,有个别人更随着曲调轻轻哼了起来。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那女子的琴技十分高超,让闻者俱都沉浸在战场的凄凉景象之中。
一曲奏毕,刘绪摇头晃脑地道:“曲是好曲,只是过于悲怆,未免不美。”
堂下有人却道:“战场本多悲音,想那乌巢、官渡,又有多少大好男儿野死不得葬,魂魄不得归乡,悲夫哉!悲夫哉!”
这说话之人正是化名颜佑的颜良,他受曲调影响,不免想起了这些年随他征战沙场的将士,许多人已经往赴幽都再也不能相见。
颜良此言一处,堂内众人也都唏嘘不已,为战死沙场的将士们默哀,就连那抚琴女子也抬起头来朝颜良深深地看了一眼。
颜良这些年本就多历生死之事,原以为早就看的淡了,方才不知为何却突发感慨,此刻感受到有目光看来,便转头看了回去。
那女子年岁不大,不过十七岁的样子,不过却有一副与其年龄不太相符的深邃眼神。
但再如何深邃,又怎及得上颜良久经沙场的犀利目光,二人对视了一刹那,女子便避开了目光,重新低下头去。
刘绪道:“颜君所言甚是,女王,且再奏一曲。”
女子略一思索,便十指连颤,奏出的曲调却是比方才更为慷慨激昂,还边弹边唱道:“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女子的声音清丽,语调抑扬顿挫,所吟唱的正是屈原所作的一首挽歌九歌国殇。
颜良心想这女子却是个妙人,自己正自为阵亡的将士们感慨,这就来了一首缅怀将士的挽歌。
既然人家如此给面子,颜良也跟着节奏应和了起来,连带着崔琰、田灿、颜益等人俱都随之高歌,最后堂内之人众口一声,将一首挽歌唱得声势雄壮,颇有为阵亡将士们招魂送丧的意味。
一曲奏罢,此间主人刘绪也十分激动,站了起来,说道:“此曲应景!此曲应景!当敬意阵殁的将士们!”
众人俱都起身持杯共饮,说着些祭奠缅怀的话语。
待众人重新落座,刘绪朝那女子点了点头,女子又起身福了一福,再对堂内众人福了一福后,抱起瑶琴退回了屏风之后。
刘绪说道:“此乃本侯故人之女,家乡亦在冀州钜鹿,前些年家中遭遇变故,随族人颠沛至上党,恰被本侯遇见,便收容在家中,亦是饱受战乱的苦命之人呐!”
众人不免为那女子的身世感慨一二,但颜良却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道:“敢问君侯的故人可是姓郭?”
刘绪一脸惊讶地道:“咦?颜君却怎么猜到某故人姓郭?”
颜良从一开始刘绪唤那女子的名字时就隐约有些猜测,待刘绪讲述女子的来历后,更是确信了七分。
实在是“女王”这个称谓太过独特,不得不让人记忆深刻,况且颜良又娶了甄美人为妻,怎会不在意甄美人的一生之敌呢?
颜良答道:“曾闻郡人故南郡守郭府君家中为贼人所破,妻小四散,与此女身世颇类,故而有此一问。”
刘绪道:“诚然如颜君所言,本侯之故人即故南郡太守广宗郭永,永早年曾任铜鞮令,与本侯相交甚是相得,故而认得他家中子女。惜乎故友家中遭逢贼患,亡于非命,家人亦颠沛流离不得安宁。”
崔琰道:“君侯能够照应得故人家眷周全,亦是一片仁心。”
刘绪叹道:“略进绵薄之力罢了。”
宴罢,自有侯府的仆从领各人回客舍歇息,众人前些时日要么住在荒郊野外,要么住在道边亭舍,哪能与铜鞮侯的客舍相提并论,俱都睡得十分香甜。
早晨醒来,也有仆从拿来柳枝青盐,端来洗脸用水,颜良方才收拾妥当,准备出门用早餐时,却迎来了个意料之外的访客。
“笃笃笃”
“请问,屋内可是钜鹿颜君?”
随着一阵敲门声,门外响起了一道清丽的女声。
颜良听此声音有些耳熟,开门后,却看到正是昨日抚琴的郭氏女郎站在门外。
颜良问道:“正是颜某,不知小娘子寻区区何事?”
郭氏女郎一身素袍,质素纯皓,粉黛不加,体态纤细,春风吹动了女子的衣袂,令其仿佛一朵风中摇弋的水仙花。
郭氏女郎好似有些许犹豫,但并未保持多久,只见她微微一福,说道:“妾冒昧前来,乃是想问一声,颜君昨日曾言听闻过家父的遭遇,不知颜君可还曾知晓妾家中的情况?”
颜良看着这个可怜的女子,摇摇头道:“抱歉,区区只是偶有耳闻,并不知当时府上详情。”
郭氏女郎仿佛不死心地问道:“那颜君可曾听闻妾家中兄弟姐妹的消息?”
见郭氏女一脸期盼,颜良隐隐间有些不忍心说不,略一思忖后编了个善意的谎言道:“好似是听闻过郭府君尚有后人在,只是具体如何,却未详查。”
郭氏女紧紧提着的心突然一下子放了下来,心想只要还有家人在便好,自己便不是孤零零地一个人在这个世上。
女子越想越悲戚,当下一双美目中忍不住氤氲滚动着泪水,却不欲在人前失态,强自低下头深深福了一福道:“谢过郭君,还请恕妾冒昧失礼。”
颜良看着郭氏女仓惶离去的消瘦背影,以及地上洒落的几许泪水,鬼使神差地说道:“小娘子不必灰心,可需要区区帮忙查访一二?”
郭氏女闻言脚下一滞,转过身来又郑重福了一福道:“若君愿意帮弱女子寻找到家中亲人,妾定定舍身相报!”
待到郭氏女转过院门不见,颜良犹自站在门前发呆。
刚才二人对话的声音不低,尤其是最后那一句隔空喊话,早就惊动了院中其他人。
隔壁屋子的崔琰推门而出,一边轻轻捻着茂密的胡须,一边用意味难明的眼神看着颜良,说道:“颜君好兴致呐!此女子容姿可观,身世孤苦,可堪怜惜,可堪怜惜!”
田灿、张揖、颜益等人自然也从窗棂之间看到了这一幕,但他们却不似崔琰的身份独特,不敢随意调侃上官,如今都走到院中看着颜良,俱都想笑又不敢笑,忍得十分辛苦。
颜良也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几声后引开话题道:“诸君都起了,那我等用罢朝食便去拜见张公吧!”
颜良原以为张臶隐居的地方应该十分偏僻,十分冷清,不曾想来到羊舌乡后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模样。
张臶居住的地方在羊舌乡西北边的一道丘陵下方,有一排庐舍草堂,而在通往庐舍的乡间道路两旁也同样起出不少庐舍,有的是草庐,有的则讲究一些夯土做墙。
颜良一行人来得很早,穿行过这些庐舍时,不时有一些年轻人从庐舍中出来,与他们一同顺着乡道向前。
虽然他们一行十余骑颇为碍眼,但这些年轻人仿佛并不以为怪,只是与身旁的同伴说着闲话,偶尔有几个用稀奇的眼光打量他们。
颜良见这些年轻人里有的衣衫破旧打着补丁,有的则衣着光鲜绫罗绸缎,但大体上都还整洁,且每个人的精神都还不错。
若是选择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年轻人,那只有“朝气”二字才合适。
虽然颜良没有出言询问,但隐约猜得出这些都是居住在此地向张臶求学的学子。
看着越聚越多的年轻人,颜良对说服张臶前往常山担任山长的把握又多了几分。
来到张臶的隐居处,发现此间已经聚集了不少学子,他们纷纷搬来坐枰坐垫三三俩俩地坐着等待,而他们面前是一处带有顶篷的草堂。
看了看这教学环境,颜良心道也太寒酸了些吧,自己花费巨资延请,谅张臶也不会不答应。
崔琰曾经来过一次,他直接引着众人来到庐舍边上,找到一个张臶的老仆,令其通禀。
老仆显然还记得崔琰这个有一副美须髯的男子,笑容颇为亲切。
老仆入内不久,便出来道:“我家主上请诸君入内。”
崔琰便当仁不让地率先进入了张臶的住所。
颜良入内之后,发现这庐舍内的装饰十分朴素,仅仅以一面屏风分隔内外,此刻一个须眉皆白的老者正坐在榻上闭目养神。
听到有人入内,老者睁开眼睛,笑道:“我道为何一大早的喜鹊便叫个不停,原来是崔季珪又来了。”
崔琰上前道:“张公料事如神,那可知学生所为何来?”
张臶环顾了一下跟在崔琰身后的数人,那目光在颜良身上稍稍多停了一停,然后看回崔琰道:“老朽哪有什么料事如神,若真如此,便不会来上党了。”
崔琰一听张臶这个语气,便顺水推舟道:“张公果然神断,学生正是来接张公离开上党,返回冀州。”
张臶闻言眼睛一抬,说道:“噢?此话怎讲?”
崔琰道:“学生前度前来拜见之时,见诸多俊彦之士随在张公座下请益学问,奈何此处屋宇简陋,学子们风吹日晒霜打雨淋,颇为艰苦,故而心中切切,回到冀州之后反复思索可有改善之法。”
“恰逢常山士庶念及郡中文教废弛,捐资募款,欲要在名山之下修建学院,请饱学儒士开堂设讲,又划出山脚下的田地以为学田,田中产出专供学院师生所用。”
“学生听闻此事之后,便立刻赶来上党,欲要请张公前往常山主持学院之事。”
不得不说,崔琰虽然不以言辞见长,但这一番话说来有鼻子有眼,若是颜良不知详情,险些连他都糊弄了过去。
什么常山士庶,什么捐资募款,纯是子虚乌有之事,虽然学院、学田等事为真,但经过崔琰这么一修辞显得功利性小了许多,好似是民间自发一般。
颜良心里暗暗吐槽,果然青史留名之人都不是省油的灯,睁眼说瞎话的本领个个精深,为达目的这手段便不那么讲究。
不过张臶也不是好糊弄的,他生于孝顺皇帝永和元年,如今已经七十有六,若用那句话糙理不糙的话来讲,便是走过的桥比许多人走过的路都多,吃过的盐比许多人吃过的米都多。
张臶那双依然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崔琰看了半晌,才淡淡地道:“莫非是袁大将军又令你来征辟我么?”
饶是崔琰经历了不少大阵仗,仍旧被张臶的眼神看得有些发慌,又被突兀一问,连忙答道:“非也非也,琰此来与袁公并无关联。”
张臶那仿佛能看穿世情的眼神从崔琰身上移开,然后一一扫过余下诸人,看过田灿,看过张揖,看过颜益,看过韩高,最后落在了颜良身上,说道:“噢?!既是与袁大将军无关,那定是与诸位同行有关了,季珪怎不为我介绍一二?”
三国求生手册12
随着刘绪的吩咐,侯府的下人匆匆而去,又匆匆而回,同来的还有一个手抱瑶琴的女子。
那女子袅袅婷婷行来,虽然被瑶琴遮住了半边面庞,一举一动间仍是散发着丝丝美态,尤其是没有被瑶琴遮住的眼睛顾盼之间极为灵动。
女子行到刘绪身侧,微微福礼道:“君侯,妾来了。”
刘绪笑道:“女王,此皆是冀州俊彦,更有多位与汝同为钜鹿人氏,正在说起去岁南下讨逆战事,那场景壮怀激烈,当以乐助之。”
那女子轻轻答了一声,把瑶琴放在琴案之上,素手轻施,纤指轻弹,便是一阵悦耳的琴声响起。
或许是因为应景,女子弹奏的曲调乃是乐府曲调战城南,堂内众人俱都听过,有个别人更随着曲调轻轻哼了起来。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那女子的琴技十分高超,让闻者俱都沉浸在战场的凄凉景象之中。
一曲奏毕,刘绪摇头晃脑地道:“曲是好曲,只是过于悲怆,未免不美。”
堂下有人却道:“战场本多悲音,想那乌巢、官渡,又有多少大好男儿野死不得葬,魂魄不得归乡,悲夫哉!悲夫哉!”
这说话之人正是化名颜佑的颜良,他受曲调影响,不免想起了这些年随他征战沙场的将士,许多人已经往赴幽都再也不能相见。
颜良此言一处,堂内众人也都唏嘘不已,为战死沙场的将士们默哀,就连那抚琴女子也抬起头来朝颜良深深地看了一眼。
颜良这些年本就多历生死之事,原以为早就看的淡了,方才不知为何却突发感慨,此刻感受到有目光看来,便转头看了回去。
那女子年岁不大,不过十七岁的样子,不过却有一副与其年龄不太相符的深邃眼神。
但再如何深邃,又怎及得上颜良久经沙场的犀利目光,二人对视了一刹那,女子便避开了目光,重新低下头去。
刘绪道:“颜君所言甚是,女王,且再奏一曲。”
女子略一思索,便十指连颤,奏出的曲调却是比方才更为慷慨激昂,还边弹边唱道:“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女子的声音清丽,语调抑扬顿挫,所吟唱的正是屈原所作的一首挽歌九歌国殇。
颜良心想这女子却是个妙人,自己正自为阵亡的将士们感慨,这就来了一首缅怀将士的挽歌。
既然人家如此给面子,颜良也跟着节奏应和了起来,连带着崔琰、田灿、颜益等人俱都随之高歌,最后堂内之人众口一声,将一首挽歌唱得声势雄壮,颇有为阵亡将士们招魂送丧的意味。
一曲奏罢,此间主人刘绪也十分激动,站了起来,说道:“此曲应景!此曲应景!当敬意阵殁的将士们!”
众人俱都起身持杯共饮,说着些祭奠缅怀的话语。
待众人重新落座,刘绪朝那女子点了点头,女子又起身福了一福,再对堂内众人福了一福后,抱起瑶琴退回了屏风之后。
刘绪说道:“此乃本侯故人之女,家乡亦在冀州钜鹿,前些年家中遭遇变故,随族人颠沛至上党,恰被本侯遇见,便收容在家中,亦是饱受战乱的苦命之人呐!”
众人不免为那女子的身世感慨一二,但颜良却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道:“敢问君侯的故人可是姓郭?”
刘绪一脸惊讶地道:“咦?颜君却怎么猜到某故人姓郭?”
颜良从一开始刘绪唤那女子的名字时就隐约有些猜测,待刘绪讲述女子的来历后,更是确信了七分。
实在是“女王”这个称谓太过独特,不得不让人记忆深刻,况且颜良又娶了甄美人为妻,怎会不在意甄美人的一生之敌呢?
颜良答道:“曾闻郡人故南郡守郭府君家中为贼人所破,妻小四散,与此女身世颇类,故而有此一问。”
刘绪道:“诚然如颜君所言,本侯之故人即故南郡太守广宗郭永,永早年曾任铜鞮令,与本侯相交甚是相得,故而认得他家中子女。惜乎故友家中遭逢贼患,亡于非命,家人亦颠沛流离不得安宁。”
崔琰道:“君侯能够照应得故人家眷周全,亦是一片仁心。”
刘绪叹道:“略进绵薄之力罢了。”
宴罢,自有侯府的仆从领各人回客舍歇息,众人前些时日要么住在荒郊野外,要么住在道边亭舍,哪能与铜鞮侯的客舍相提并论,俱都睡得十分香甜。
早晨醒来,也有仆从拿来柳枝青盐,端来洗脸用水,颜良方才收拾妥当,准备出门用早餐时,却迎来了个意料之外的访客。
“笃笃笃”
“请问,屋内可是钜鹿颜君?”
随着一阵敲门声,门外响起了一道清丽的女声。
颜良听此声音有些耳熟,开门后,却看到正是昨日抚琴的郭氏女郎站在门外。
颜良问道:“正是颜某,不知小娘子寻区区何事?”
郭氏女郎一身素袍,质素纯皓,粉黛不加,体态纤细,春风吹动了女子的衣袂,令其仿佛一朵风中摇弋的水仙花。
郭氏女郎好似有些许犹豫,但并未保持多久,只见她微微一福,说道:“妾冒昧前来,乃是想问一声,颜君昨日曾言听闻过家父的遭遇,不知颜君可还曾知晓妾家中的情况?”
颜良看着这个可怜的女子,摇摇头道:“抱歉,区区只是偶有耳闻,并不知当时府上详情。”
郭氏女郎仿佛不死心地问道:“那颜君可曾听闻妾家中兄弟姐妹的消息?”
见郭氏女一脸期盼,颜良隐隐间有些不忍心说不,略一思忖后编了个善意的谎言道:“好似是听闻过郭府君尚有后人在,只是具体如何,却未详查。”
郭氏女紧紧提着的心突然一下子放了下来,心想只要还有家人在便好,自己便不是孤零零地一个人在这个世上。
女子越想越悲戚,当下一双美目中忍不住氤氲滚动着泪水,却不欲在人前失态,强自低下头深深福了一福道:“谢过郭君,还请恕妾冒昧失礼。”
颜良看着郭氏女仓惶离去的消瘦背影,以及地上洒落的几许泪水,鬼使神差地说道:“小娘子不必灰心,可需要区区帮忙查访一二?”
郭氏女闻言脚下一滞,转过身来又郑重福了一福道:“若君愿意帮弱女子寻找到家中亲人,妾定定舍身相报!”
待到郭氏女转过院门不见,颜良犹自站在门前发呆。
刚才二人对话的声音不低,尤其是最后那一句隔空喊话,早就惊动了院中其他人。
隔壁屋子的崔琰推门而出,一边轻轻捻着茂密的胡须,一边用意味难明的眼神看着颜良,说道:“颜君好兴致呐!此女子容姿可观,身世孤苦,可堪怜惜,可堪怜惜!”
田灿、张揖、颜益等人自然也从窗棂之间看到了这一幕,但他们却不似崔琰的身份独特,不敢随意调侃上官,如今都走到院中看着颜良,俱都想笑又不敢笑,忍得十分辛苦。
颜良也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几声后引开话题道:“诸君都起了,那我等用罢朝食便去拜见张公吧!”
颜良原以为张臶隐居的地方应该十分偏僻,十分冷清,不曾想来到羊舌乡后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模样。
张臶居住的地方在羊舌乡西北边的一道丘陵下方,有一排庐舍草堂,而在通往庐舍的乡间道路两旁也同样起出不少庐舍,有的是草庐,有的则讲究一些夯土做墙。
颜良一行人来得很早,穿行过这些庐舍时,不时有一些年轻人从庐舍中出来,与他们一同顺着乡道向前。
虽然他们一行十余骑颇为碍眼,但这些年轻人仿佛并不以为怪,只是与身旁的同伴说着闲话,偶尔有几个用稀奇的眼光打量他们。
颜良见这些年轻人里有的衣衫破旧打着补丁,有的则衣着光鲜绫罗绸缎,但大体上都还整洁,且每个人的精神都还不错。
若是选择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年轻人,那只有“朝气”二字才合适。
虽然颜良没有出言询问,但隐约猜得出这些都是居住在此地向张臶求学的学子。
看着越聚越多的年轻人,颜良对说服张臶前往常山担任山长的把握又多了几分。
来到张臶的隐居处,发现此间已经聚集了不少学子,他们纷纷搬来坐枰坐垫三三俩俩地坐着等待,而他们面前是一处带有顶篷的草堂。
看了看这教学环境,颜良心道也太寒酸了些吧,自己花费巨资延请,谅张臶也不会不答应。
崔琰曾经来过一次,他直接引着众人来到庐舍边上,找到一个张臶的老仆,令其通禀。
老仆显然还记得崔琰这个有一副美须髯的男子,笑容颇为亲切。
老仆入内不久,便出来道:“我家主上请诸君入内。”
崔琰便当仁不让地率先进入了张臶的住所。
颜良入内之后,发现这庐舍内的装饰十分朴素,仅仅以一面屏风分隔内外,此刻一个须眉皆白的老者正坐在榻上闭目养神。
听到有人入内,老者睁开眼睛,笑道:“我道为何一大早的喜鹊便叫个不停,原来是崔季珪又来了。”
崔琰上前道:“张公料事如神,那可知学生所为何来?”
张臶环顾了一下跟在崔琰身后的数人,那目光在颜良身上稍稍多停了一停,然后看回崔琰道:“老朽哪有什么料事如神,若真如此,便不会来上党了。”
崔琰一听张臶这个语气,便顺水推舟道:“张公果然神断,学生正是来接张公离开上党,返回冀州。”
张臶闻言眼睛一抬,说道:“噢?此话怎讲?”
崔琰道:“学生前度前来拜见之时,见诸多俊彦之士随在张公座下请益学问,奈何此处屋宇简陋,学子们风吹日晒霜打雨淋,颇为艰苦,故而心中切切,回到冀州之后反复思索可有改善之法。”
“恰逢常山士庶念及郡中文教废弛,捐资募款,欲要在名山之下修建学院,请饱学儒士开堂设讲,又划出山脚下的田地以为学田,田中产出专供学院师生所用。”
“学生听闻此事之后,便立刻赶来上党,欲要请张公前往常山主持学院之事。”
不得不说,崔琰虽然不以言辞见长,但这一番话说来有鼻子有眼,若是颜良不知详情,险些连他都糊弄了过去。
什么常山士庶,什么捐资募款,纯是子虚乌有之事,虽然学院、学田等事为真,但经过崔琰这么一修辞显得功利性小了许多,好似是民间自发一般。
颜良心里暗暗吐槽,果然青史留名之人都不是省油的灯,睁眼说瞎话的本领个个精深,为达目的这手段便不那么讲究。
不过张臶也不是好糊弄的,他生于孝顺皇帝永和元年,如今已经七十有六,若用那句话糙理不糙的话来讲,便是走过的桥比许多人走过的路都多,吃过的盐比许多人吃过的米都多。
张臶那双依然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崔琰看了半晌,才淡淡地道:“莫非是袁大将军又令你来征辟我么?”
饶是崔琰经历了不少大阵仗,仍旧被张臶的眼神看得有些发慌,又被突兀一问,连忙答道:“非也非也,琰此来与袁公并无关联。”
张臶那仿佛能看穿世情的眼神从崔琰身上移开,然后一一扫过余下诸人,看过田灿,看过张揖,看过颜益,看过韩高,最后落在了颜良身上,说道:“噢?!既是与袁大将军无关,那定是与诸位同行有关了,季珪怎不为我介绍一二?”
三国求生手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