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画卷5打柴禾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俗话说柴、米、油、盐、酱、腊、茶,开门七件事,首当其冲的就是柴。
柴之所以能被列为开门七件事之首,是有原因的:我们的祖先不就是因为有了火,才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开始慢慢向现代人类进化的吗?因此这柴禾就十分重要了,没有柴禾饭也得生吃。而我们公社虽地处平原地带,又是浏阳县的米粮仓,温饱没有大的问题,但有利就有弊,最让人伤脑筋的就是开门首件事成了大问题,一年365天,天天要烧的柴禾我们平原地带却没有。因此,在冬天我们必须要打回一年的柴禾。柴禾分两种,一种是茅柴,只能用来引火,另一种是硬柴,煮饭烧水全靠它,而打柴禾在知青们的眼中是非常苦的一件事。
打硬柴必须远上二十余里开外的大山上去砍,冬天里寒风凄恻,知青们和社员们一起上山砍柴。没有走多远就遇到一条小河,如果绕道起码要多走五里路,社员们熟练地脱下鞋袜趟过小河。我们也不得不照样脱鞋,当我们的光脚趟进凛冽刺骨的小河时,我感觉到有一把小刀在割着我的脚,不知怎么的顿时让我想起安徒生笔下的美人鱼,把鱼尾分割成两条人腿时大概也就是这样痛苦吧?爬上岸来时我的脚已经不象是自己的,那种透骨的寒冷一直凉到我的心脏。等我们攀着枝藤爬上高高的山岗,来到密不透光的大森林中,我的脚才又是自己的。
那种原始森林中袅袅升起的薄薄淡淡的雾气,阳光穿过密集的树林透下来的光束,潺潺流动骤然跌落的山泉,挺直修长枝叶翠绿的楠竹,那种没有经过任何破坏粗旷的美,是我们这些城里人从没有见过的,森林中每一处几乎都是一幅曼妙的风景画,只是每次我们都得立即开始打柴,没有更多的闲暇来欣赏这些。
简单的砍柴大有技术,先要从密密丛丛的松竹中找出已经枯萎的树和竹子,然后进行砍伐,并劈成50公分左右长短的木柴块,整整齐齐地码到柴夹子上,再担回知青组。有意思的是社员们打柴从来不带扁担,他们到了山中砍下一根竹子,几下就砍削成一根标准的扁担,再担柴回家,每次都让我们佩服不已。回家的路上,我怎么也走不动了,蜿蜒的山道仿佛越走越长,肩上的担子也越担越重,我每每脚步踉跄的拐过一个弯,总会发现同组的男同学正等在前面,他不声不响地把我的柴全都放到了自己的担子上,扁担深深地陷进了肩膀里。
打茅柴虽然没有打硬柴那么辛苦,但却是女人们的事情,所以这个担子就落到了女同学的肩上。在附近几里许的山坡上就有茅柴打,打茅柴一般都是在秋天与初冬时进行。因为只有到了秋冬时节,山坡上那一人多高的茅草与杂树就枯黄干燥了,重量相对也轻了许多,担同样的重量可以打回更多的茅柴,且打回家中就可以烧饭。
我们常常和邻家的主妇们一起上山打茅柴,一般都只带一根两头尖的肩担、一把弯弯的柴刀和两根长长的绳子即可。来到山坡上,钻进人多高的柴草丛,每次我们的头发衣裤总是被柴枝树刺拉扯着、羁绊着,直到清开一小块空来才能开始打柴。先用柴刀砍下枯萎的柴草、枯枝,然后就地扎成一个个的柴把,再用绳子捆成两大捆,将肩担插入柴捆之中就可以担回家了。记得头一次担柴,没走几步柴捆就散了一地,我们几个女同学手忙脚乱的捆了半天还是捆不好,还是同去的大嫂帮忙捆好才勉强担回了知青组,天啦就这一折腾我们累得都快要散架了。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而我们,不下乡真不知道柴米油盐难!
俗话说柴、米、油、盐、酱、腊、茶,开门七件事,首当其冲的就是柴。
柴之所以能被列为开门七件事之首,是有原因的:我们的祖先不就是因为有了火,才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开始慢慢向现代人类进化的吗?因此这柴禾就十分重要了,没有柴禾饭也得生吃。而我们公社虽地处平原地带,又是浏阳县的米粮仓,温饱没有大的问题,但有利就有弊,最让人伤脑筋的就是开门首件事成了大问题,一年365天,天天要烧的柴禾我们平原地带却没有。因此,在冬天我们必须要打回一年的柴禾。柴禾分两种,一种是茅柴,只能用来引火,另一种是硬柴,煮饭烧水全靠它,而打柴禾在知青们的眼中是非常苦的一件事。
打硬柴必须远上二十余里开外的大山上去砍,冬天里寒风凄恻,知青们和社员们一起上山砍柴。没有走多远就遇到一条小河,如果绕道起码要多走五里路,社员们熟练地脱下鞋袜趟过小河。我们也不得不照样脱鞋,当我们的光脚趟进凛冽刺骨的小河时,我感觉到有一把小刀在割着我的脚,不知怎么的顿时让我想起安徒生笔下的美人鱼,把鱼尾分割成两条人腿时大概也就是这样痛苦吧?爬上岸来时我的脚已经不象是自己的,那种透骨的寒冷一直凉到我的心脏。等我们攀着枝藤爬上高高的山岗,来到密不透光的大森林中,我的脚才又是自己的。
那种原始森林中袅袅升起的薄薄淡淡的雾气,阳光穿过密集的树林透下来的光束,潺潺流动骤然跌落的山泉,挺直修长枝叶翠绿的楠竹,那种没有经过任何破坏粗旷的美,是我们这些城里人从没有见过的,森林中每一处几乎都是一幅曼妙的风景画,只是每次我们都得立即开始打柴,没有更多的闲暇来欣赏这些。
简单的砍柴大有技术,先要从密密丛丛的松竹中找出已经枯萎的树和竹子,然后进行砍伐,并劈成50公分左右长短的木柴块,整整齐齐地码到柴夹子上,再担回知青组。有意思的是社员们打柴从来不带扁担,他们到了山中砍下一根竹子,几下就砍削成一根标准的扁担,再担柴回家,每次都让我们佩服不已。回家的路上,我怎么也走不动了,蜿蜒的山道仿佛越走越长,肩上的担子也越担越重,我每每脚步踉跄的拐过一个弯,总会发现同组的男同学正等在前面,他不声不响地把我的柴全都放到了自己的担子上,扁担深深地陷进了肩膀里。
打茅柴虽然没有打硬柴那么辛苦,但却是女人们的事情,所以这个担子就落到了女同学的肩上。在附近几里许的山坡上就有茅柴打,打茅柴一般都是在秋天与初冬时进行。因为只有到了秋冬时节,山坡上那一人多高的茅草与杂树就枯黄干燥了,重量相对也轻了许多,担同样的重量可以打回更多的茅柴,且打回家中就可以烧饭。
我们常常和邻家的主妇们一起上山打茅柴,一般都只带一根两头尖的肩担、一把弯弯的柴刀和两根长长的绳子即可。来到山坡上,钻进人多高的柴草丛,每次我们的头发衣裤总是被柴枝树刺拉扯着、羁绊着,直到清开一小块空来才能开始打柴。先用柴刀砍下枯萎的柴草、枯枝,然后就地扎成一个个的柴把,再用绳子捆成两大捆,将肩担插入柴捆之中就可以担回家了。记得头一次担柴,没走几步柴捆就散了一地,我们几个女同学手忙脚乱的捆了半天还是捆不好,还是同去的大嫂帮忙捆好才勉强担回了知青组,天啦就这一折腾我们累得都快要散架了。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而我们,不下乡真不知道柴米油盐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