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船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呃,尝尝”江羽把碗递过去。
那人愣了一下,还是抬起了手来,犹豫着用手指掂起一个螺蛳,询问似地看着江羽。
“嗯,就这样。”江羽使劲点点头,她本来是想把这一碗都让他拿去的,不过人家似乎不接。
想起村名们背后叫他“外乡人”,也许他不知道怎么吃吧。于是江羽打算给他做示范,自己也用手指夹起一个往嘴里凑。
也许是嘬得太猛,热辣的汤汁和那点螺蛳肉同时吸入嘴里,喉咙呛到了。
江羽咳嗽得眼泪都出来了,一脸痛苦,重点是她见到那人弹掉手里的螺蛳,留下一句“保重”就走了。
哦,完了,人家该不会怀疑我菜里下毒吧,江羽担心着。
正好翁忠桂从田里归来,看见江羽和那个外乡人面对面站着,过了会儿就剩下江羽一个人愣在那里,就不放心地赶了过来。看见江羽手里端着一碗螺丝,于是说道:“你姐姐做的?”
江羽摇头。
“哦,那是我家送来的?”翁忠义还觉得奇怪,家里平时做什么都是省油省酱的,今天怎么为了螺蛳这样最不值钱的东西,竟然这么费料费功夫起来。
但又见江羽摇摇头说道:“也不是,翁大哥你尝尝吗?”
翁忠义好奇地拿了一颗也嘬了,果然,见他咂砸嘴,皱着眉头问道:“是刚才那个外乡人给你的?”
“不是,是我烧的。”江羽只好老实回答,心想以后翁大哥估计是不愿意再尝她烧的东西了。
果然翁忠义说道:“羽哥儿,你这是放了什么?有点像水蓼的辣,但是浓太多了。烧菜又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就别尝试了,还是交给你姐姐们。你还是听虞姑娘的话,认真读书才是正理。”
手艺被怀疑了,江羽自己也是忍着辣尝了几颗,回去就把两碗螺蛳都倒掉了。自己也受不了,更何况别人。
不过江羽还是想着再次尝试。以前的自己可是很能吃辣的。可是,现在的身体可是本土的,接受不了。不过,有个本土的舌头也好,她能靠自己摸索出辣椒的用量,种着不吃那多浪费。
四月下旬的一日,平时不轻易进江羽家院子的的翁忠桂,让她女儿带着亲自登门报喜讯,原来翁大嫂生了,母子平安。
宁云真心替翁家开心,想着送点什么做贺礼。
江羽在萍儿处了解到,村里人大多都拿鸡蛋过去庆贺。而她家的鸡蛋本来就是翁家供应的,总不能买了再送过去吧。
可是,送钱,翁家应该不会接受的。宁云拿出了给她父亲用剩的半株好参,却被楼文清否定了。
“虽是好东西,却不能胡乱给产妇用。”
都这样说了,虽然宁云也有点好奇,却也不好意思再问。
卖南北杂货的船又不是天天会来,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江羽提出让她去趟街上,正好家里缺的东西也一同置办一些来。
这里虽说是山村,离县城却是不远。如果只靠双腿走着去,早起赶路,就算到县城中心逛一下,还能在赶在午饭的时候回到家里。不过这样赶路比较辛苦,不适合女子和孩子。
宁云当然是不同意,但是禁不起江羽各种软磨硬泡,最后说好江羽在村里雇条小船才同意。
村里是有几户人家有小船的,但她总不能为买个东西,也“打的”来回吧,这样太引人注目了,不能露富啊,何况她家没比村民多几个钱。
更何况村里人家的小船大多都是自用,主要是农用,非常简陋,估计也没人做滴滴快船生意。
江羽打算走到五里地外的学士渡乘搭船去。学士渡是姚江上的一个小码头,那边有专门做船运生意的,可以包船,也可以与别人一起搭乘,尤其往城里的方向,去的船更多。
河道是天然的高速公路,沿着河道走,只要不走错方向,就不会迷路。
河岸上长了几棵桑树,由于长的地方不对,树干都微微往河面上探,长成了歪脖子树。树上面却结了好多青色的桑椹,就算是最熟的才是青红色的,离真正成熟的紫黑色还差好多呢,估计再馋的小孩也不会去摘。
江羽看着那青红颜色的桑椹,有些喜欢,也可能是今天难得出村进城,心情特别好,于是想着摘几个吃吃看。
“你在干什么?”忽然间,一个声音喝道。
江羽吓了一跳,差点掉下河去,连忙抱住了树干,发现自己已经在河岸最边缘了。她回过头去看,发现路上没有人,远处农田里虽然有人在劳作,但是那声音很近很响亮,不可能是从远处传来的。
再回转头来,发现河面有一艘船停了下来。这是乌篷船的一种,体形很大像是一种叫“三明瓦”的船,不过三明瓦船头船身船尾都有很多精致的装饰,非常惹眼。但是这船外什么装饰都没有,非常简朴。
船尾竟然配有两幅橹,摇橹的人,现在都停了下来。一个年纪大的,江羽不认识,另一个年轻的,江羽倒是见过几次,是那猎户家的人。
“去哪里?”从舱里走出一个人,正是那个外乡人猎户。
“进城。”
“就你一人?”
“嗯,就我一人。”
停顿了一下,那人说道:“载你一程,前方埠头等。”
待他说完,船尾两人齐摇橹,船儿往前航行。虽然他们特地摇的很慢,但船速还是很快。
江羽跟着跑了一段路,见船早已在最近的埠头停下来了。其中一个摇橹的在埠头石阶和船头之间搭了块板,引着江羽上了船。
别看船外面那么简朴那么不起眼,里面的构造却十分精致。从船头下到舱里,竟然要走几级木台阶,蓬顶最高处,再高大的人,估计都能直立也不碰到头。里面还有桌椅,只是比平时家用的略小。
当然,这也不是舱内的全部,因为还有个漂亮得像是小屏风似的移门,移门另一边估计还有后舱,甚至可能还有中舱。
果然够低调的,如果用汽车来比喻,外面看着只是普通大巴车的样子,里面却是豪华房车的设施。
这还不是全部,船篷上还镶嵌着两排名片大小的薄蛎壳片,既能避雨,又可透光。还有个好处就是里面的人可以透过薄片隐约看到外面的景象,而从外面却看不见船内的情况。
除非是特地凑近来看,当然,这种情况不成立。
“你进城去,家里大人知道吗?”
“知道的。”
“嗯。”
气氛略尴尬,虽然见过几次,但江羽不知道怎么称呼人家,像江羽这个年纪,似乎叫他叔也可以,叫哥也可以。
而且也不知道人家姓什么,这船不管是他自己的还是租的,都说明他不是真正的猎户。很有可能是隐姓埋名,既然这样,我去问人家反而不好……
“我姓钱。”不好问,江羽只好先自报名号,等着交换。
“嗯。”没想到那人只是嗯了一下,起身拉开屏门,去了后舱,留下江羽一人在前舱。
到了最靠近南城门的江桥码头,船停了下来,又是摇橹的船夫搭上跳板,要引江羽下船上岸。江羽隔着船内屏门对里面作揖道:“多谢兄台相送,就此别过。”
一路比较下来,江羽终于决定还是叫哥吧,因为她已经习惯了以宁云的年纪排辈分。向来都是宁云怎么称呼她就跟着称呼。
“嗯,注意安全,早点归家。”
估计还记着刚才河边摘桑椹的那件事情呢。
江羽下船后,船又继续前行,看来他们并不进城,只是顺路捎江羽一段。
因为对县城不熟悉,不敢太深入,只是按就近原则买,也不去货比三家。她倒是很想去看看虞易钦留下的那个房子,不过也只能等下次有机会再去看了。
江羽来的时候是拎着一个大竹篮,不知不觉地,不光整个篮子都装满了,还多出许多。江羽的手小又拿不了多少东西,只得又买了个竹篮来装。当她觉得只能雇个挑夫帮她把东西送去码头了,这时候身边有人叫她。
“羽哥儿?”
江羽看到是翁忠桂的三叔,见他拉着一辆木板车,车上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翁家三叔是卖了山货正要回家,于是江羽又搭上了顺风车。
翁三叔的木板车在农户家里都是很常见的,有两根把手,可以推可以拉。车身就像是个大抽屉那样,三面都有矮矮的木板护栏,不过就只有一个轮子。
以江羽的个子躺在车上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木质的车轮实在过于简陋。在城里的石板路上行着,还是颠得江羽不舒服,直到后来上了土路还好些。
一路上,江羽隐约了解到了翁忠桂家的一些情况,听说他家以前也是有水田有杨梅树的,而且翁忠桂的爹似乎没有死。
“呃,尝尝”江羽把碗递过去。
那人愣了一下,还是抬起了手来,犹豫着用手指掂起一个螺蛳,询问似地看着江羽。
“嗯,就这样。”江羽使劲点点头,她本来是想把这一碗都让他拿去的,不过人家似乎不接。
想起村名们背后叫他“外乡人”,也许他不知道怎么吃吧。于是江羽打算给他做示范,自己也用手指夹起一个往嘴里凑。
也许是嘬得太猛,热辣的汤汁和那点螺蛳肉同时吸入嘴里,喉咙呛到了。
江羽咳嗽得眼泪都出来了,一脸痛苦,重点是她见到那人弹掉手里的螺蛳,留下一句“保重”就走了。
哦,完了,人家该不会怀疑我菜里下毒吧,江羽担心着。
正好翁忠桂从田里归来,看见江羽和那个外乡人面对面站着,过了会儿就剩下江羽一个人愣在那里,就不放心地赶了过来。看见江羽手里端着一碗螺丝,于是说道:“你姐姐做的?”
江羽摇头。
“哦,那是我家送来的?”翁忠义还觉得奇怪,家里平时做什么都是省油省酱的,今天怎么为了螺蛳这样最不值钱的东西,竟然这么费料费功夫起来。
但又见江羽摇摇头说道:“也不是,翁大哥你尝尝吗?”
翁忠义好奇地拿了一颗也嘬了,果然,见他咂砸嘴,皱着眉头问道:“是刚才那个外乡人给你的?”
“不是,是我烧的。”江羽只好老实回答,心想以后翁大哥估计是不愿意再尝她烧的东西了。
果然翁忠义说道:“羽哥儿,你这是放了什么?有点像水蓼的辣,但是浓太多了。烧菜又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就别尝试了,还是交给你姐姐们。你还是听虞姑娘的话,认真读书才是正理。”
手艺被怀疑了,江羽自己也是忍着辣尝了几颗,回去就把两碗螺蛳都倒掉了。自己也受不了,更何况别人。
不过江羽还是想着再次尝试。以前的自己可是很能吃辣的。可是,现在的身体可是本土的,接受不了。不过,有个本土的舌头也好,她能靠自己摸索出辣椒的用量,种着不吃那多浪费。
四月下旬的一日,平时不轻易进江羽家院子的的翁忠桂,让她女儿带着亲自登门报喜讯,原来翁大嫂生了,母子平安。
宁云真心替翁家开心,想着送点什么做贺礼。
江羽在萍儿处了解到,村里人大多都拿鸡蛋过去庆贺。而她家的鸡蛋本来就是翁家供应的,总不能买了再送过去吧。
可是,送钱,翁家应该不会接受的。宁云拿出了给她父亲用剩的半株好参,却被楼文清否定了。
“虽是好东西,却不能胡乱给产妇用。”
都这样说了,虽然宁云也有点好奇,却也不好意思再问。
卖南北杂货的船又不是天天会来,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江羽提出让她去趟街上,正好家里缺的东西也一同置办一些来。
这里虽说是山村,离县城却是不远。如果只靠双腿走着去,早起赶路,就算到县城中心逛一下,还能在赶在午饭的时候回到家里。不过这样赶路比较辛苦,不适合女子和孩子。
宁云当然是不同意,但是禁不起江羽各种软磨硬泡,最后说好江羽在村里雇条小船才同意。
村里是有几户人家有小船的,但她总不能为买个东西,也“打的”来回吧,这样太引人注目了,不能露富啊,何况她家没比村民多几个钱。
更何况村里人家的小船大多都是自用,主要是农用,非常简陋,估计也没人做滴滴快船生意。
江羽打算走到五里地外的学士渡乘搭船去。学士渡是姚江上的一个小码头,那边有专门做船运生意的,可以包船,也可以与别人一起搭乘,尤其往城里的方向,去的船更多。
河道是天然的高速公路,沿着河道走,只要不走错方向,就不会迷路。
河岸上长了几棵桑树,由于长的地方不对,树干都微微往河面上探,长成了歪脖子树。树上面却结了好多青色的桑椹,就算是最熟的才是青红色的,离真正成熟的紫黑色还差好多呢,估计再馋的小孩也不会去摘。
江羽看着那青红颜色的桑椹,有些喜欢,也可能是今天难得出村进城,心情特别好,于是想着摘几个吃吃看。
“你在干什么?”忽然间,一个声音喝道。
江羽吓了一跳,差点掉下河去,连忙抱住了树干,发现自己已经在河岸最边缘了。她回过头去看,发现路上没有人,远处农田里虽然有人在劳作,但是那声音很近很响亮,不可能是从远处传来的。
再回转头来,发现河面有一艘船停了下来。这是乌篷船的一种,体形很大像是一种叫“三明瓦”的船,不过三明瓦船头船身船尾都有很多精致的装饰,非常惹眼。但是这船外什么装饰都没有,非常简朴。
船尾竟然配有两幅橹,摇橹的人,现在都停了下来。一个年纪大的,江羽不认识,另一个年轻的,江羽倒是见过几次,是那猎户家的人。
“去哪里?”从舱里走出一个人,正是那个外乡人猎户。
“进城。”
“就你一人?”
“嗯,就我一人。”
停顿了一下,那人说道:“载你一程,前方埠头等。”
待他说完,船尾两人齐摇橹,船儿往前航行。虽然他们特地摇的很慢,但船速还是很快。
江羽跟着跑了一段路,见船早已在最近的埠头停下来了。其中一个摇橹的在埠头石阶和船头之间搭了块板,引着江羽上了船。
别看船外面那么简朴那么不起眼,里面的构造却十分精致。从船头下到舱里,竟然要走几级木台阶,蓬顶最高处,再高大的人,估计都能直立也不碰到头。里面还有桌椅,只是比平时家用的略小。
当然,这也不是舱内的全部,因为还有个漂亮得像是小屏风似的移门,移门另一边估计还有后舱,甚至可能还有中舱。
果然够低调的,如果用汽车来比喻,外面看着只是普通大巴车的样子,里面却是豪华房车的设施。
这还不是全部,船篷上还镶嵌着两排名片大小的薄蛎壳片,既能避雨,又可透光。还有个好处就是里面的人可以透过薄片隐约看到外面的景象,而从外面却看不见船内的情况。
除非是特地凑近来看,当然,这种情况不成立。
“你进城去,家里大人知道吗?”
“知道的。”
“嗯。”
气氛略尴尬,虽然见过几次,但江羽不知道怎么称呼人家,像江羽这个年纪,似乎叫他叔也可以,叫哥也可以。
而且也不知道人家姓什么,这船不管是他自己的还是租的,都说明他不是真正的猎户。很有可能是隐姓埋名,既然这样,我去问人家反而不好……
“我姓钱。”不好问,江羽只好先自报名号,等着交换。
“嗯。”没想到那人只是嗯了一下,起身拉开屏门,去了后舱,留下江羽一人在前舱。
到了最靠近南城门的江桥码头,船停了下来,又是摇橹的船夫搭上跳板,要引江羽下船上岸。江羽隔着船内屏门对里面作揖道:“多谢兄台相送,就此别过。”
一路比较下来,江羽终于决定还是叫哥吧,因为她已经习惯了以宁云的年纪排辈分。向来都是宁云怎么称呼她就跟着称呼。
“嗯,注意安全,早点归家。”
估计还记着刚才河边摘桑椹的那件事情呢。
江羽下船后,船又继续前行,看来他们并不进城,只是顺路捎江羽一段。
因为对县城不熟悉,不敢太深入,只是按就近原则买,也不去货比三家。她倒是很想去看看虞易钦留下的那个房子,不过也只能等下次有机会再去看了。
江羽来的时候是拎着一个大竹篮,不知不觉地,不光整个篮子都装满了,还多出许多。江羽的手小又拿不了多少东西,只得又买了个竹篮来装。当她觉得只能雇个挑夫帮她把东西送去码头了,这时候身边有人叫她。
“羽哥儿?”
江羽看到是翁忠桂的三叔,见他拉着一辆木板车,车上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翁家三叔是卖了山货正要回家,于是江羽又搭上了顺风车。
翁三叔的木板车在农户家里都是很常见的,有两根把手,可以推可以拉。车身就像是个大抽屉那样,三面都有矮矮的木板护栏,不过就只有一个轮子。
以江羽的个子躺在车上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木质的车轮实在过于简陋。在城里的石板路上行着,还是颠得江羽不舒服,直到后来上了土路还好些。
一路上,江羽隐约了解到了翁忠桂家的一些情况,听说他家以前也是有水田有杨梅树的,而且翁忠桂的爹似乎没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