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医院或许是现代社会里可以让你不由自主放慢脚步,心绪宁静的地方之一,医院是能让人可以思考的地方。
今天是我在医院陪护老婆的第八天,刚到医院时的心慌,急躁,少了很多。现在可以像临床那位照顾老伴的大爷一样,在病房里安安稳稳的待上个把小时。刚开始,三五分钟,病房里的气味,一律白色的床单,被子,地板,储物柜等,还有长时间的没有任何声音的环境,会让健康正常的我感到憋闷,感到心慌,必须马上跑出去抽根烟,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才会舒服许多。
病房里住着三个病人,一位阿婆,一位阿姨,再就是我老婆。照顾病人的都是其配偶,老公们。
阿婆得的是贫血方面的病,整个人瘦的皮包骨头,还好她老伴比她胖一些。老人很温和,亲切。跟人说话之前,先是一笑,眼睛就咪成一条线。接下来每说几句话,都会笑。有时会笑出声,有时候就是默默无声的一笑。这笑,就像谈话聊天时的节奏一般。满脸的皱纹舒展,像菊花绽放。老人41年出生,我跟他说:像您这年龄所谓的风雨险阻,大事大非,国家命运,社会运动,都经历了吧。老人继而淡淡一笑,点头,但没有说话。但老伴似乎感慨挺多,讲起了一些往事回忆。
两位老人都是上海人,老爷子在兵工厂上班,她老伴从学校毕业,进了兵工厂,然后两人相识相爱,最后结婚。后来听从国家调配,全家搬迁至四川。自此定居下来,生儿育女,相夫教子。97年前后相继退休。退休之前,兵工厂早已经开始转向民生生产。儿子女儿没有接班,出了四川求发展。今年来小儿子这里旅游,谁想途中病了,直至现在还在医院。
原本以为可以听到一些类似小说中浪漫的乱世爱情,或是吴侬软语一样的上海小资情调。这么平凡普通,和大众一样。其实仔细想来,几十年不离不弃,相携至今。一样让人感动,尊重。从老爷子细致的照顾老伴的日常里,可以看出,那是一如既往的深爱着。每天,都要按时的给老伴洗水果,时不时的整理被子,铺铺床单。饭后,扶着老伴在走廊转上两圈。晚上睡觉之前,必定放好暖壶。这些细节,让老婆感动,喊着让我学着。我说这是时间赋予爱的一种表达的形式。如果我活到那个年龄,也会像老爷子那样细心,那样心如止水,那样不烦不燥,认真细致的做每一件事。
刚开始住进来,我和老婆很多事情都不懂,住院必需的一些日常的东西都没有,还是老爷子一一告知,我从家里照搬过来。就连梳子,指甲剪这样的东西老爷子都交代了,可见心细如发。
老婆经常坐到老爷子老伴的病床上,和她聊天。老人说话极慢,一字一句,但普通话还是不标准。老婆的普通话也一样的不标准,但看她们聊天时的高兴表情,像是婆孙俩。老婆还跟老人讲她在农村的奶奶。如何爱她,脾气如何像老人,她如何喜欢她。老人就开始聊她在四川的可爱的孙子。怎么调皮可爱,怎么学习用功。老婆跟我聊天时说,想奶奶了,越看老人越像自己的奶奶。所以聊起来很高兴。
在老婆床位右边的是一位阿姨,漳浦农村来的。少言寡语,沉默的时候居多。很瘦很黑。她老公更是沉默寡言。但她们夫妻我却很喜欢,因为和我父母相仿的年龄,和我父母相仿的穿着,和我父母相仿的朴实,憨厚,淳朴。阿姨在家务农顺便带孙子,她老公在厦门附近做建筑小工。阿姨得病时自己还不知道。经常性头晕,四肢无力,严重到路都走不了的时候,才决定去医院看看。检查结果是高血压的一种,挺严重的。和我父母一样,和大部分农村的为人父母一样,不到万不得已,他们都不会停止劳动,停止帮儿子女儿带孩子。她跟她侄女的聊天里,尽是问自家孙子,自家田里家里的那些事,自己的病情却不怎么说。一次拿着医院的收费单据,看他们的表情,很为难,两人一直嘀嘀咕咕。估计是住院费用的事。每天床位费,什么护理费,加上药费,各种化验检测费用等等,看着就让你心慌心急。特别是那位阿姨。因为像他们这样的年龄,孩子在外打工,孙子留在家里给你带,自个儿尽靠家里的田地换些钱花。男人在外打工,每天也就六七十的工资。不敢得病,看不起病。阿姨的事让我想起了电厂打扫卫生的老林,从六百块钱一个月干到现在一个月一千五,干了十年整。前些日子家里打来电话,说是她老婆病了,脑瘤,要做手术。老林回去带着所有积蓄,来的时候说火车票还是借钱买的。干了十年攒的钱,抵不过老婆一次看病住院的钱。现在一切又像从头开始。
那次他们嘀咕的事被我猜中,他们已经决定今天下午出院,回老家治。省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孙子。她老公也决定回家打零工,一边照顾老伴,一边帮忙料理家务。
看着他们忙进忙出的收拾东西,着急的样子,看着让人心里难受。
农民就是这样子,一辈子的操劳操心,辛苦劳作,为家为儿女为社会和国家,做了贡献。可到自己年老的时候,连个病都看不起。和那个同房的老爷子不一样,老爷子老两口是退休工人,有退休金,有养老保险,是城市户口,治病住院没有任何顾虑,国家报销买单。同样是人,但一个活的那么轻松,一个活的那么悲苦。
阿姨下午出院了,临走时把剩下的一个苹果递给老婆,还说了几句孕妇饮食的注意事项。我被深深感动。
下午时老婆感慨的说:怎么农村人依然这么苦啊。我无奈的笑着说:这是历史问题。上千年历史,有那一个朝代的农民活的舒心幸福呢!也就目前相对来说,是最好的。
祝福阿姨早日康复,活的舒服。
医院待久了,似乎会看淡很多东西,悟出些东西。例如说:钱财真乃身外之物,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健康,包括钱财,名利,地位,皆是虚忘事物。
老婆给我看每天的收费单据,我没有看,收拾好,扔进抽屉,开始和她玩五子棋。
医院或许是现代社会里可以让你不由自主放慢脚步,心绪宁静的地方之一,医院是能让人可以思考的地方。
今天是我在医院陪护老婆的第八天,刚到医院时的心慌,急躁,少了很多。现在可以像临床那位照顾老伴的大爷一样,在病房里安安稳稳的待上个把小时。刚开始,三五分钟,病房里的气味,一律白色的床单,被子,地板,储物柜等,还有长时间的没有任何声音的环境,会让健康正常的我感到憋闷,感到心慌,必须马上跑出去抽根烟,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才会舒服许多。
病房里住着三个病人,一位阿婆,一位阿姨,再就是我老婆。照顾病人的都是其配偶,老公们。
阿婆得的是贫血方面的病,整个人瘦的皮包骨头,还好她老伴比她胖一些。老人很温和,亲切。跟人说话之前,先是一笑,眼睛就咪成一条线。接下来每说几句话,都会笑。有时会笑出声,有时候就是默默无声的一笑。这笑,就像谈话聊天时的节奏一般。满脸的皱纹舒展,像菊花绽放。老人41年出生,我跟他说:像您这年龄所谓的风雨险阻,大事大非,国家命运,社会运动,都经历了吧。老人继而淡淡一笑,点头,但没有说话。但老伴似乎感慨挺多,讲起了一些往事回忆。
两位老人都是上海人,老爷子在兵工厂上班,她老伴从学校毕业,进了兵工厂,然后两人相识相爱,最后结婚。后来听从国家调配,全家搬迁至四川。自此定居下来,生儿育女,相夫教子。97年前后相继退休。退休之前,兵工厂早已经开始转向民生生产。儿子女儿没有接班,出了四川求发展。今年来小儿子这里旅游,谁想途中病了,直至现在还在医院。
原本以为可以听到一些类似小说中浪漫的乱世爱情,或是吴侬软语一样的上海小资情调。这么平凡普通,和大众一样。其实仔细想来,几十年不离不弃,相携至今。一样让人感动,尊重。从老爷子细致的照顾老伴的日常里,可以看出,那是一如既往的深爱着。每天,都要按时的给老伴洗水果,时不时的整理被子,铺铺床单。饭后,扶着老伴在走廊转上两圈。晚上睡觉之前,必定放好暖壶。这些细节,让老婆感动,喊着让我学着。我说这是时间赋予爱的一种表达的形式。如果我活到那个年龄,也会像老爷子那样细心,那样心如止水,那样不烦不燥,认真细致的做每一件事。
刚开始住进来,我和老婆很多事情都不懂,住院必需的一些日常的东西都没有,还是老爷子一一告知,我从家里照搬过来。就连梳子,指甲剪这样的东西老爷子都交代了,可见心细如发。
老婆经常坐到老爷子老伴的病床上,和她聊天。老人说话极慢,一字一句,但普通话还是不标准。老婆的普通话也一样的不标准,但看她们聊天时的高兴表情,像是婆孙俩。老婆还跟老人讲她在农村的奶奶。如何爱她,脾气如何像老人,她如何喜欢她。老人就开始聊她在四川的可爱的孙子。怎么调皮可爱,怎么学习用功。老婆跟我聊天时说,想奶奶了,越看老人越像自己的奶奶。所以聊起来很高兴。
在老婆床位右边的是一位阿姨,漳浦农村来的。少言寡语,沉默的时候居多。很瘦很黑。她老公更是沉默寡言。但她们夫妻我却很喜欢,因为和我父母相仿的年龄,和我父母相仿的穿着,和我父母相仿的朴实,憨厚,淳朴。阿姨在家务农顺便带孙子,她老公在厦门附近做建筑小工。阿姨得病时自己还不知道。经常性头晕,四肢无力,严重到路都走不了的时候,才决定去医院看看。检查结果是高血压的一种,挺严重的。和我父母一样,和大部分农村的为人父母一样,不到万不得已,他们都不会停止劳动,停止帮儿子女儿带孩子。她跟她侄女的聊天里,尽是问自家孙子,自家田里家里的那些事,自己的病情却不怎么说。一次拿着医院的收费单据,看他们的表情,很为难,两人一直嘀嘀咕咕。估计是住院费用的事。每天床位费,什么护理费,加上药费,各种化验检测费用等等,看着就让你心慌心急。特别是那位阿姨。因为像他们这样的年龄,孩子在外打工,孙子留在家里给你带,自个儿尽靠家里的田地换些钱花。男人在外打工,每天也就六七十的工资。不敢得病,看不起病。阿姨的事让我想起了电厂打扫卫生的老林,从六百块钱一个月干到现在一个月一千五,干了十年整。前些日子家里打来电话,说是她老婆病了,脑瘤,要做手术。老林回去带着所有积蓄,来的时候说火车票还是借钱买的。干了十年攒的钱,抵不过老婆一次看病住院的钱。现在一切又像从头开始。
那次他们嘀咕的事被我猜中,他们已经决定今天下午出院,回老家治。省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孙子。她老公也决定回家打零工,一边照顾老伴,一边帮忙料理家务。
看着他们忙进忙出的收拾东西,着急的样子,看着让人心里难受。
农民就是这样子,一辈子的操劳操心,辛苦劳作,为家为儿女为社会和国家,做了贡献。可到自己年老的时候,连个病都看不起。和那个同房的老爷子不一样,老爷子老两口是退休工人,有退休金,有养老保险,是城市户口,治病住院没有任何顾虑,国家报销买单。同样是人,但一个活的那么轻松,一个活的那么悲苦。
阿姨下午出院了,临走时把剩下的一个苹果递给老婆,还说了几句孕妇饮食的注意事项。我被深深感动。
下午时老婆感慨的说:怎么农村人依然这么苦啊。我无奈的笑着说:这是历史问题。上千年历史,有那一个朝代的农民活的舒心幸福呢!也就目前相对来说,是最好的。
祝福阿姨早日康复,活的舒服。
医院待久了,似乎会看淡很多东西,悟出些东西。例如说:钱财真乃身外之物,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健康,包括钱财,名利,地位,皆是虚忘事物。
老婆给我看每天的收费单据,我没有看,收拾好,扔进抽屉,开始和她玩五子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