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回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老爸在家的营生就是夏天务好苹果园,等到深秋时,苹果卖完了,也就开始他冬天的营生——做豆腐。
我老爸做豆腐的手艺是跟我二姨夫学的,我二姨夫的手艺是跟谁学的,我不知道,或许家传。因为在那时的农村,很多手艺都是家传。
我记得小时候农村的手艺人特别多,关乎到我们的衣食住行。我随便回忆就可以说出几十个行业来。例如裁缝,泥水匠,箍桶匠,打造金银首饰的金银匠,杀猪卖肉的杀猪匠,打理别人头发的剃头匠,打家具做板凳的木匠,做绳子的,修理伞的,补鞋的,修自行车的,红白喜事上吹奏乐器的鼓乐师傅们,爆玉米花的老头,做笤帚的老太太,砖雕石雕的雕刻匠,庙里给神像添彩描金的画匠,做称的,编筐的。我老爸那一代人还有人将老师叫做教书匠。
只要你生活中需要的,就有人可以做出来,并且凭其手艺养家糊口。那时候家家都有一两个不同行业的手艺人。可以说大家的生活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还记得小时候,最受欢迎的那几个行当的手艺人,泥水匠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厨子。
那时候很多小伙子毕业之后,为人父母就要儿女选择一个行业。然后托人找到当地手艺最好的师傅。领着儿子,提着点心,点心不能凑合,要当地最好的,还要提前打听师傅的喜好,投其所好,必然事倍功半,就去师傅家拜师学艺。
当父亲的将其领进门,见了师傅定要客气礼貌,先说上两句无关紧要的话,最后带出登门拜访之意。师傅先是将未来的徒弟上下打量,然后才跟当父亲的说说自己带徒弟的一些基本原则,意思是让当父亲的听明白,听清楚,说完之后,如有变数,赶紧说明。那时候的手艺人相当吃香,在农村这个社会里,如果你没有手艺,这关乎了后半辈子的幸福生活。在当时男人娶老婆的时候,媒人做媒,首当其冲的就是问你:什么手艺。所以说那时候的师傅们高高在上的傲慢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还有一规律,那就是手艺越好的师傅越傲慢,越霸道,脾气越暴躁。那时候师傅打徒弟,就跟打自己家孩子一样,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徒弟是不敢有一句怨言的,而且你还要正确的理解为师傅打的越狠越证明他在乎你,想传真的手艺给你。在师傅那里挨了打,回家之后,跟父母说起,父母一般的态度都是置之不理,认为师傅是正确的。隔天还要提着点心登门道谢。
我的二堂哥是泥水匠,经常跟我们讲起学手艺时吃的苦,说我们现在幸福的程度就像泡在蜜缸里。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手艺人变成了一种低等人的别样名称。我记得那时候的一个水泥匠凭着手艺可以让一家子人吃饱,但至于穿暖,那还要看手艺精不精到。如果可以领班放线,那肯定可以做到让全家人吃饱穿暖。大概在我初中初二时候,手艺人渐渐不吃香,社会地位迅速下降。传统手艺人迅速消失,很多手艺因为没有后人继承愿意学习,也自然而然消失。当然这里面还有工业商品的大量涌入农村人的日常生活中,替代了那些手工作品,而且机械生产的东西结实,好看,价格还很便宜。例如铁皮做的桶,把木桶就彻底终结了。理发美容店把剃头担子彻底终结。理发店里的发型也彻底把老一辈的剃桃的技术剃光头的技术,还有刮脸的技术差点灭绝。漂亮好看价优质优的成品衣替代了裁缝的手艺,便宜好看的鞋子把千层底技术灭绝了,顺带也让补鞋人下岗了。修理伞的湖北小伙子我是几十年再也没见过。做板凳打家具的河南人教给我的绕口令我现在还记得:长板凳长,短板凳短,长板凳比短板凳长半板凳,短板凳比长板凳短半板凳。还有他的脑筋急转弯:一辆吉普转弯的时候那个轮子不转。答案:备胎。这道脑筋急转弯题让我在学校早读课上跟同学聊天时风光了好一阵子。袋装膨化食品替代了我们小时候的爆玉米花。那个场景至今难忘,叙述起来就像一幅幅定格的图片。
深秋或是初冬,刚刚入夜,月亮很明很亮,照的大泡桐树的影子像是鬼魅。风一吹,影子就动,吓的小孩们一路小跑。爆玉米花的中年人傍晚的时候就已经选好地方,往往是某个村子的中心巷子。把小炉子架好,弄一把柴草,点燃以后,放好碳块,那时候有电但大部分时候整个村子处于停电状态,风箱自然就出场了。第一炉,我们当时叫第一锅,爆出的玉米花是免费品尝,目的就是唤醒你的味蕾,勾起你的馋虫。从第二锅开始那就要付钱了。
记得当时疯跑回家,抄起厨房老爸吃饭的老碗,装满满一碗的玉米,再找一个小塑料袋子,在厨房后院的煤堆上捡几块碳装好,扯一条干净的蛇皮袋子,问老妈要了钱,把装玉米的碗揣在胸前,就小心翼翼而又快速的走去那个一群小孩围着的有通亮火光的地方。
到了之后先跟爆玉米花的师傅喊:看着哦,我把碳放进炭盆啦,看呀!师傅慢吞吞的转过脖子,示意看见了,下来你就可以排队了。小炉子里的火很旺,把一个葫芦形状的锅,像是一条红绸一般包裹。火星像是萤火虫一般飞起,灭掉,再飞起灭掉。师傅一边摇着架在一个支架上的葫芦形状的锅,一边看着时间和锅上面的一个仪表,应该是类似气压计之类的东西。差不多的时候,师傅喊一声:要爆了。主家,也就是爆玉米花的孩子第一个冲过去那个蛇皮袋子跟前,守住自己的美味,害怕其他小孩哄抢,因为哄抢是必然的。有些小孩一整个晚上不用花钱爆玉米花,外套,裤子甚至连带衬衫的口袋里都是满满一口袋的玉米花。特别是女孩子最容易被男孩子们哄抢。因为意外经常出现,有时因为那个锅里面的气压太大,口袋没扎紧,一声啪的气流爆炸声,一阵白色蒸汽消散之后才发现,满地的玉米花,一群小孩蜂拥而上,几秒时间,地上刹那只剩土石砖块的碎屑。一个女孩子的哭声就响彻黑夜,伴随着的是一群男孩子无耻哄抢成功的大笑。
还有一个细节,有过经历的80后应该知道,那就是师傅还有”私卖品”——糖精。在你的玉米入锅之前,师傅肯定会问你:要糖精不。要。加两毛。爆玉米花的师傅们总是从内衣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瓶,小心翼翼的拧开瓶盖,然后往手心倒,一粒,两粒,还一边数。小孩们总在身后说:再到一粒,叔,再倒一粒。在我的记忆里,那些叔叔们从来都没多倒过一粒,无论你怎么求他或是怎么亲切的称呼他。
这样热闹的场景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至十一点以后才会慢慢冷场,那时候我们的父母似乎也不担心我们这么晚了还不回家,没有那个小孩的父母出来找自家孩子,任你随意玩,等你玩的差不多的时候也就自然回家了。那时候农村人家的门总是轻轻一扣,门关子只插上那么一点点,你轻轻一推,门就开了。
还有很多类似的场景,例如拿了很多的硬币去给自己打首饰,看那些金银匠师傅们在戒指上刻图案。看那个每年来我们村里做笤帚的老太太一边干活一边抽纸烟,烟雾在她干瘪的嘴唇间冒出来,觉得很稀奇。看杀猪匠怎么一刀杀死一头猪,怎么快速的剔除下水,剥掉猪皮,整理整案的猪肉。看盖房子的人家打地基的时候那种电夯,跟一台车似的,凭着小工的力气可以拐弯,一震一震的,当时最想干的就是旁边给操作电夯的人拉电缆,这样就可以就近看的更清楚,感受的最真切。
某年某月某日,当我开始不由自主的回忆起儿时的美好回忆时,我这才发现,那些儿时最为美好快乐的场景基本消失。因为社会发展变革,很多的传统手工艺被工业产品所替代,那些手艺人也就被逼改行,或是放弃另寻新的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有什么办法可以留下那些手艺呢?思来想去,我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文字留住那些场景,供我们回忆时可以参考,或许更为具象,更好回忆。
今年去西安买票,在代售点门口排队的时候,突然听见一声巨响,转头四处寻找,终于找见,原来是一个爆玉米花的老头。看着那渐渐消散的白色的蒸汽,虽然远距几十米,但我的眼睛里还是蓄满了泪,肯定不是蒸汽熏的,我想。
长大了,这些年失去的不止这些。
2012/2/10
八毫克的中南海于厦门海沧岭上村
我老爸在家的营生就是夏天务好苹果园,等到深秋时,苹果卖完了,也就开始他冬天的营生——做豆腐。
我老爸做豆腐的手艺是跟我二姨夫学的,我二姨夫的手艺是跟谁学的,我不知道,或许家传。因为在那时的农村,很多手艺都是家传。
我记得小时候农村的手艺人特别多,关乎到我们的衣食住行。我随便回忆就可以说出几十个行业来。例如裁缝,泥水匠,箍桶匠,打造金银首饰的金银匠,杀猪卖肉的杀猪匠,打理别人头发的剃头匠,打家具做板凳的木匠,做绳子的,修理伞的,补鞋的,修自行车的,红白喜事上吹奏乐器的鼓乐师傅们,爆玉米花的老头,做笤帚的老太太,砖雕石雕的雕刻匠,庙里给神像添彩描金的画匠,做称的,编筐的。我老爸那一代人还有人将老师叫做教书匠。
只要你生活中需要的,就有人可以做出来,并且凭其手艺养家糊口。那时候家家都有一两个不同行业的手艺人。可以说大家的生活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还记得小时候,最受欢迎的那几个行当的手艺人,泥水匠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厨子。
那时候很多小伙子毕业之后,为人父母就要儿女选择一个行业。然后托人找到当地手艺最好的师傅。领着儿子,提着点心,点心不能凑合,要当地最好的,还要提前打听师傅的喜好,投其所好,必然事倍功半,就去师傅家拜师学艺。
当父亲的将其领进门,见了师傅定要客气礼貌,先说上两句无关紧要的话,最后带出登门拜访之意。师傅先是将未来的徒弟上下打量,然后才跟当父亲的说说自己带徒弟的一些基本原则,意思是让当父亲的听明白,听清楚,说完之后,如有变数,赶紧说明。那时候的手艺人相当吃香,在农村这个社会里,如果你没有手艺,这关乎了后半辈子的幸福生活。在当时男人娶老婆的时候,媒人做媒,首当其冲的就是问你:什么手艺。所以说那时候的师傅们高高在上的傲慢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还有一规律,那就是手艺越好的师傅越傲慢,越霸道,脾气越暴躁。那时候师傅打徒弟,就跟打自己家孩子一样,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徒弟是不敢有一句怨言的,而且你还要正确的理解为师傅打的越狠越证明他在乎你,想传真的手艺给你。在师傅那里挨了打,回家之后,跟父母说起,父母一般的态度都是置之不理,认为师傅是正确的。隔天还要提着点心登门道谢。
我的二堂哥是泥水匠,经常跟我们讲起学手艺时吃的苦,说我们现在幸福的程度就像泡在蜜缸里。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手艺人变成了一种低等人的别样名称。我记得那时候的一个水泥匠凭着手艺可以让一家子人吃饱,但至于穿暖,那还要看手艺精不精到。如果可以领班放线,那肯定可以做到让全家人吃饱穿暖。大概在我初中初二时候,手艺人渐渐不吃香,社会地位迅速下降。传统手艺人迅速消失,很多手艺因为没有后人继承愿意学习,也自然而然消失。当然这里面还有工业商品的大量涌入农村人的日常生活中,替代了那些手工作品,而且机械生产的东西结实,好看,价格还很便宜。例如铁皮做的桶,把木桶就彻底终结了。理发美容店把剃头担子彻底终结。理发店里的发型也彻底把老一辈的剃桃的技术剃光头的技术,还有刮脸的技术差点灭绝。漂亮好看价优质优的成品衣替代了裁缝的手艺,便宜好看的鞋子把千层底技术灭绝了,顺带也让补鞋人下岗了。修理伞的湖北小伙子我是几十年再也没见过。做板凳打家具的河南人教给我的绕口令我现在还记得:长板凳长,短板凳短,长板凳比短板凳长半板凳,短板凳比长板凳短半板凳。还有他的脑筋急转弯:一辆吉普转弯的时候那个轮子不转。答案:备胎。这道脑筋急转弯题让我在学校早读课上跟同学聊天时风光了好一阵子。袋装膨化食品替代了我们小时候的爆玉米花。那个场景至今难忘,叙述起来就像一幅幅定格的图片。
深秋或是初冬,刚刚入夜,月亮很明很亮,照的大泡桐树的影子像是鬼魅。风一吹,影子就动,吓的小孩们一路小跑。爆玉米花的中年人傍晚的时候就已经选好地方,往往是某个村子的中心巷子。把小炉子架好,弄一把柴草,点燃以后,放好碳块,那时候有电但大部分时候整个村子处于停电状态,风箱自然就出场了。第一炉,我们当时叫第一锅,爆出的玉米花是免费品尝,目的就是唤醒你的味蕾,勾起你的馋虫。从第二锅开始那就要付钱了。
记得当时疯跑回家,抄起厨房老爸吃饭的老碗,装满满一碗的玉米,再找一个小塑料袋子,在厨房后院的煤堆上捡几块碳装好,扯一条干净的蛇皮袋子,问老妈要了钱,把装玉米的碗揣在胸前,就小心翼翼而又快速的走去那个一群小孩围着的有通亮火光的地方。
到了之后先跟爆玉米花的师傅喊:看着哦,我把碳放进炭盆啦,看呀!师傅慢吞吞的转过脖子,示意看见了,下来你就可以排队了。小炉子里的火很旺,把一个葫芦形状的锅,像是一条红绸一般包裹。火星像是萤火虫一般飞起,灭掉,再飞起灭掉。师傅一边摇着架在一个支架上的葫芦形状的锅,一边看着时间和锅上面的一个仪表,应该是类似气压计之类的东西。差不多的时候,师傅喊一声:要爆了。主家,也就是爆玉米花的孩子第一个冲过去那个蛇皮袋子跟前,守住自己的美味,害怕其他小孩哄抢,因为哄抢是必然的。有些小孩一整个晚上不用花钱爆玉米花,外套,裤子甚至连带衬衫的口袋里都是满满一口袋的玉米花。特别是女孩子最容易被男孩子们哄抢。因为意外经常出现,有时因为那个锅里面的气压太大,口袋没扎紧,一声啪的气流爆炸声,一阵白色蒸汽消散之后才发现,满地的玉米花,一群小孩蜂拥而上,几秒时间,地上刹那只剩土石砖块的碎屑。一个女孩子的哭声就响彻黑夜,伴随着的是一群男孩子无耻哄抢成功的大笑。
还有一个细节,有过经历的80后应该知道,那就是师傅还有”私卖品”——糖精。在你的玉米入锅之前,师傅肯定会问你:要糖精不。要。加两毛。爆玉米花的师傅们总是从内衣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瓶,小心翼翼的拧开瓶盖,然后往手心倒,一粒,两粒,还一边数。小孩们总在身后说:再到一粒,叔,再倒一粒。在我的记忆里,那些叔叔们从来都没多倒过一粒,无论你怎么求他或是怎么亲切的称呼他。
这样热闹的场景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至十一点以后才会慢慢冷场,那时候我们的父母似乎也不担心我们这么晚了还不回家,没有那个小孩的父母出来找自家孩子,任你随意玩,等你玩的差不多的时候也就自然回家了。那时候农村人家的门总是轻轻一扣,门关子只插上那么一点点,你轻轻一推,门就开了。
还有很多类似的场景,例如拿了很多的硬币去给自己打首饰,看那些金银匠师傅们在戒指上刻图案。看那个每年来我们村里做笤帚的老太太一边干活一边抽纸烟,烟雾在她干瘪的嘴唇间冒出来,觉得很稀奇。看杀猪匠怎么一刀杀死一头猪,怎么快速的剔除下水,剥掉猪皮,整理整案的猪肉。看盖房子的人家打地基的时候那种电夯,跟一台车似的,凭着小工的力气可以拐弯,一震一震的,当时最想干的就是旁边给操作电夯的人拉电缆,这样就可以就近看的更清楚,感受的最真切。
某年某月某日,当我开始不由自主的回忆起儿时的美好回忆时,我这才发现,那些儿时最为美好快乐的场景基本消失。因为社会发展变革,很多的传统手工艺被工业产品所替代,那些手艺人也就被逼改行,或是放弃另寻新的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有什么办法可以留下那些手艺呢?思来想去,我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文字留住那些场景,供我们回忆时可以参考,或许更为具象,更好回忆。
今年去西安买票,在代售点门口排队的时候,突然听见一声巨响,转头四处寻找,终于找见,原来是一个爆玉米花的老头。看着那渐渐消散的白色的蒸汽,虽然远距几十米,但我的眼睛里还是蓄满了泪,肯定不是蒸汽熏的,我想。
长大了,这些年失去的不止这些。
2012/2/10
八毫克的中南海于厦门海沧岭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