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开元我为王 > 第三十一章 造纸和印刷

第三十一章 造纸和印刷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激动归激动,张九龄并没有被冲昏头脑,因为修书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要不然前朝各代那么多雄才大略的皇帝,其中更不乏好大喜功之辈,为什么没人做这事?

    没这个想法吗?

    当然不是,主要是没那个条件。

    在造纸术大规模应用以前,书籍的书写和保存都非常不容易,所以在古代“学富五车”就已经是很厉害读过很多书了,可实际上五架牛车拉的竹简书,可能还抵不上后世一本新华字典的字数多,你只要翻完一本新华字典,你就算是学富五车了。

    竹简书时代,受限于载体,大规模收录各种书籍工程量会非常的浩大。

    唐朝这会儿纸张倒是开始普及了,可问题是造价昂贵,一般只有贵族采用得起。

    纸贵,书当然就更贵,别看此刻坐在李清对面的张九龄就是大唐寒门出身的励志典型,但实际上张九龄家只是因为不是什么豪门大族,所以就被划到了寒门之列,实际上张九龄家境殷实,和普通意义上的寒门根本不是一回事,要不然兄弟三人也不可能从小就受良好的教育。

    另外一方面就是抄录的问题,因为印刷术不发达,只能是人工手抄,而且你不能说分开大家你抄一段,我抄一段,一本书甚至相关的一类书都只是一个人来抄录,做起来非常的耗时。

    所以至于修书的关键因素,说白了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也就是为什么直到明清两代,才出现了由官方主导的大规模的修书活动。

    这两个问题对别人来说是问题,但对李清来说却不是什么问题。

    见张九龄脸色逐渐平复,不复之前那般激动,李清方才开口说道:“张公所虑,无非是纸贵,又兼抄录之事耗费人力甚巨,本王闲来无事,除了研究桌椅之外,也对造纸、印刷此二术颇感兴趣,召集了一批匠人日夜研究,最近颇有所得,如是成功,可将纸张价格降至当前价格一成甚至还可以更低,而印刷……”

    “王爷此话当真?”张九龄激动的打断,莫说是价格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就算能降低一半,对于天下读书人而言都是巨大的福祉。

    “张公莫要着急,即便是纸张的价格能降下来,抄录之事也殊为不易,收录之书愈多,耗时愈巨,再者修典一事在本王看来,固然能够彰显圣人文教天下之功,可若功成之后只藏于皇家内库,而不能惠及天下,做与不做又有甚区别?”

    李清这话一下说到了张九龄的心坎上,皇帝可能更看重修书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名声,但是作为读书人的张九龄,求名只是一方面,若是能以此事惠及天下千千万万的读书人,那才是真正做成了前古未有之壮举伟业。

    “此事王爷亦有办法?”

    “张公可知雕版?”

    “王爷所说可是那寺院之中用来印制佛经之物?”

    “正是。”

    张九龄已经猜到李清的打算,只不过心里却对此事存了很大的疑问。

    “恕某直言,寺院之中用雕版印刷佛经,皆因字数不多,再者雕版刻制不易,不经久用,若是大举修书仍采用此法,恐得不偿失。”

    “张公所言极是,是故本王一直在寻找比雕版更加简便的印刷之法,而如今此事也已经有了一些眉目。”

    李清到不是向在人前卖弄,而是他清楚想要说服张九龄,凭自己之前那一番空中楼阁般的描述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拿出点“硬货”来,让张九龄知道自己不是在拿话糊弄他。

    “其实此事要解决也不难,只要将雕版上的字逐一分开,用时再按照需要的顺序将字排列好,既避免了重复雕刻的麻烦,又可以将耗费降至最低,当然目前此法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每个活字该用何种材料制作,木制肯定不行,不然就如同雕版一般,不经久用。”

    这活字印刷之法一说出,果然张九龄的表情立刻就不一样了。

    “此事若成,某当替天下千万读书人感谢王爷!”

    张九龄说着便撑着从椅子上站起来,郑重地朝李清行了一礼。

    李清赶紧起身,将张九龄拦住。

    不过是抄袭后人之法,张九龄这一礼他实在是当不起。

    “本王做事皆存私心,是故张公不必谢我,只要事后不骂本王即可!”

    说起骂李清之事,张九龄马上就想到了之前两个弟弟的那番话,虽然谈不上什么愧疚之意,但他也发现李清并不真的像两个弟弟所说是那种大奸大恶之人。

    尤其是经过刚才一番交谈,张九龄发现自己越发的看不透李清,不是那种城府深看不透,而张九龄理解不了李清的一些做法到底为了什么。

    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有“代沟”,而且这“代沟”差的不是一两代,而是一千多年!

    因为修书的第一步是收集散佚在民间以及各大门阀世家手中的书籍孤本,这事跟造纸、印刷都没多大关系,所以马上就可以着手去做。

    等到李清这边造纸术和印刷术研究有了突破,下面的步骤就可以紧跟着展开。

    约好由张九龄上书皇帝奏请修书,李清这次来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而主人家也明显没有要留他吃午饭的意思,所以话说完便一拱手,主动告辞离开。

    张九龄亲自将李清送至门口,翻身上马前,李清忽然又想到一件事,转头对还站在门口没回去的张九龄说道:“宫中已经几次催促本王所要那购买家具的名单,张公请求主持修书,圣人必然恩准,届时张公若不想手下无人可用,家具一事,还请张公多多帮衬。”

    这算是给自己的一系的官员下最后通牒了?

    望着李清打马离去的背影,张九龄眼中若有所思。

    回到正堂,看着左右两侧整齐摆放的桌椅,以及上首孤零零剩下的那张坐榻和案桌,张九龄轻轻叹了口气,吩咐管家让人把坐榻搬走,换成李清送来的桌椅。

    思虑再三,张九龄最终还是妥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