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御极大明 > 第二百七十六章 议江南微服出巡

第二百七十六章 议江南微服出巡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由校的眼睛猛然亮了起来,孙承宗看到他犀利的眼神忽然一惊,不知朱由校又想到了什么,皇帝的心思很难揣摩,这一直以来只要他的眼睛一亮,必然有惊人的想法,这似乎已经成了定理了。

    朱由校闪过一丝惊异的目光掠过孙承宗,却没有将目光停留在他的身上,而是飘忽起来。他内心喃喃道:努尔哈赤没有南下进攻山海关,而是西征,不光是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吧?这与历史有些不符,莫非努尔哈赤另有图谋?征服察哈尔,整个漠南也属于他,女真与我大明的边界就由山海关一线扩张到宣大一线,那时,努尔哈赤会不会…

    这是很可怕的!女真绕道蒙古插入大明腹地的时间要提前了吗?

    朱由校不由的紧张起来。

    如果这背后隐藏着这么大的战略,那努尔哈赤真是太高明了。

    历史上,女真数次从绕道蒙古插入大明腹地,给脆弱的明王朝以毁灭性的的打击,但这都是皇太极主政的时候做下的,和努尔哈赤无关。按照历史的走向,这还差许多年呢!

    “户部还有多少存银?”朱由校凝眉问孙承宗。

    孙承宗拱手回道:“据侯光远所说,不足一百万两了。”

    朱由校叹气道:“天灾人祸,前朝积欠款项,一夜之间掏空国库啊!命侯光远,这季度的商税和海关税按时征缴,有拖欠、延迟抗缴的州县,朕这次就不再罢官,而是以贪污之罪处置!绝不宽恕!”

    孙承宗吃了一惊,按照朱由校的意思,凡是征缴不力的,若以贪污罪论处基本都是斩刑了。

    “户部拨出五十万两用于火枪、红衣大炮的制造,由兵部主事赵忠南负责督造。另外,朝廷采购的粮食拨出十万担,运往大同、宣府、永平、遵化!”朱由校正色道。

    “臣遵旨!”孙承宗一面接旨一面疑惑的问道:“陛下,你为何…”

    忽然,他的表情凝注了,想要询问朱由校的时候,话还没说完,脑子想到了他曾经给皇帝建议过重修山西等边镇,谨防女真绕道袭击大明腹地。

    明白了,他明白皇帝也想到了这一层。

    “臣这就去办!”

    “这件事保密!任何人不要透漏!”朱由校沉色地嘱咐道。

    “微臣明白!”说完,孙承宗即刻离开了乾清宫回内阁去了。

    朱由校吞吐了一口气,后仰在御座上,默默祈祷,希望上天再给他一年的时间,他需要发展。

    ………………………

    自从明朝弃守辽东后,察哈尔林丹汗就和努尔哈赤的同盟关系名存实亡了,面对忽然空出来的那么大的地方谁不想要,只可惜林丹汗被明朝的一次短暂的西征给打伤了元气,抢占地盘的时候只得到辽西的几座城堡,远没有女真抢占的多,原来歃血为盟的时候和女真商定的平分辽东没有实现,这着实让林丹汗恼怒,又加上漠南的科尔沁和女真联姻,这又不得不令他更加恼火,同时也有所忌惮。

    这样一来,漠南的许多部落都与他貌合神离,使他的实力更加的削弱了。

    正在他犹豫思考国策的时候,努尔哈赤的忽然西征,让他仓促迎战。蒙古的勇猛早已不复当年成吉思汗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女真骑兵的强悍。

    林丹汗在痛骂努尔哈赤背信弃义的时候,不得不下令西迁以避锋芒,退守至宣府外元上都故地的哈喇慎部和定居于归化城的土默特部,至此,林丹汗在察哈尔的势力丧失大部。

    努尔哈赤也由于实力不济,无法再度追击,只得班师回朝。北面的内喀尔喀惊吓之余慌忙派使臣与努尔哈赤通好。

    在京师的朱由校也为此深深的捏了一把汗,但他扔不敢掉以轻心,加紧制造火器和向宣大秘密运送粮草的事照行不误。

    努尔哈赤需要修养一段时间,这也为朱由校休养生息提供了一点时间。天启三年第三季度的税银上缴道户部,呈报的数额要比全年的四分之一还要少,这着实让朱由校纳闷,尤其是盐税、海关税,与预计的相差很大,朱由校由此引起了警惕。

    为了能彻底的摸清状况,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在召见孙承宗、徐光启和侯光远时候,朱由校对他们说:“江南是我大明财税重地,朝廷一半以上的税银来自江浙等地,两年前朕命袁可立任南京总督,清查盐政,开放禁海,清查田亩,现在两年过去了,他在任上虽有成效但愿远没有达到朕的期望。朕想微服到江南,亲自勘察!”

    “什么?这……”孙承宗一脸惊愕,他没有想到皇帝竟然是要到江南微服出巡,大明朝以来,除了正德皇帝玩心太重,借着平叛的名义到过江南,其他历代帝王谁去过江南?如果是在盛世,皇帝去也就去了,现在是多事之秋,北方的努尔哈赤虎视眈眈,朝廷官员人人自危,君臣关系很紧张,地方时有乱民暴动,这个时候皇帝要去江南岂不太危险。

    孙承宗一百个不乐意,伏地叩首谏言:“陛下不可,您是万金之躯,身系天下安危,怎么可冒险,只需派一员干吏前去代天子巡查,何须陛下亲往。”说完,他深深的叩首劝谏。

    徐光启和侯光远也跪地劝阻。

    朱由校摇头叹道:“朕若不去,只怕江南之事一拖再拖,朕等不了了。”

    “陛下,”孙承宗昂起头来,拱手道:“当今非太平盛世,北方的努尔哈赤虎视眈眈进犯中原;陛下登基以来以猛治国,朝中官员人人谨小慎微,只怕有些人怀有不臣之心;各地乱民四起,对陛下出行不利。有此三条,陛万万不可微服出行啊。”他又重重的提醒道:“陛下一旦离京,恐怕生变啊!”

    朱由校脸色凝重,沉思片刻,轻声叹道:“朕岂能不知这些隐患,但朝廷之患首在财政,财政不解,有何资本平乱征伐?”他离开御座,走到他们三人面前一一扶起,望着他们绷紧的脸色,又道:“江南的盐税,海贸,赋税能占到我朝八成财富,如此重要之地朕不得不亲自去一趟,换了别人朕不放心,朝中多数大臣眼界未开,像徐光启这样的大臣太少,此番非朕不可啊!”

    孙承宗忧心一思,眼光一亮,说:“让徐光启去如何?”

    徐光启一听,拱手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朱由校摇头,道:“卿虽知大势,但为人厚道不懂变通,恐怕与江南的官员处不来,只会把事情弄糟。”

    朱由校否定了徐光启,孙承宗一闪的眼光暗淡了下去,细想不起还有谁能胜任,开放禁海,发展海上贸易盖大明二百余年没有之事,也没人愿意去做,这毕竟是有违太祖圣训,所以大臣们也一直反对,要不是他跟随朱由校这么多年长了见识,他也是反对开放海禁,传播西洋学的。

    朱由校要微服出巡,这在历代都是明君的象征,但现在是多事之秋,大明内忧外患,皇帝怎么能随便出去?不在权力的中心,难道不怕出现变故吗?朱由校登基以来以猛治国,贬谪、罢黜、废杀官员甚众,其力堪比太祖,官员是人人自危,咒怨皇帝的人太多了,皇族也恨他,所以他出巡太过危险,难免不会有人铤而走险加害皇帝。

    孙承宗明白这些,所以极力反对,不得不又叩首,老泪纵横的哭谏:“陛下身系江山社稷,不可犯险啊,一旦让小人得知陛下出宫,只怕会有人加害陛下啊!”

    朱由校意味深长的叹息着,对跪在地上的孙承宗幽幽道:“朕何尝不知,但和大明的万代江山比起来,朕算的了什么呢,朕绝不做亡国之君,也不做中庸之主,要做就做中兴明君!师傅放心,朕是天子,自有上天护佑,岂能是他人所能暗算!”

    “陛下……”孙承宗哽咽的不知如何再劝,看的出,朱由校是铁了心要去江南,他知道他的性格,只要决定了谁也拦不住。

    朱由校蹲下身子,对伏在地上的孙承宗小声说:“师傅且宽心,朕此次出巡是暗访,在宫内朕罢朝不见任何臣工,一切事物皆有师傅安排坐镇,徐光启辅佐,你们俩有事可商量,骆思恭听你调遣,京城三大营的八大提督是鲁文他们,这些对朕忠心耿耿,可保万无一失,朝中多半官员已经换成新派人士,那些旧臣掀起大浪来,朝中稳定,朕还有何忧?”

    孙承宗听朱由校这么一分析,磕碜的脸色瞬间轻松,流着泪的双眼惊异的抬起头,与朱由校的眼光对接上,两人不由的感到心胸豁然开阔,相互抿着嘴笑了。

    孙承宗笑道:“若是如此,陛下需干练之人护佑,”但转而又凝眉问道:“陛下装病只怕不易呀!”

    “没关系,程化祥是老油条了,这点本事他要是掩饰不了,那白在宫中呆四十多年了。”

    孙承宗心怀虽畅,但也隐隐忧愁,皇帝生病得有多少大臣前来探望,若是不见,会不会产生谣言,说皇帝被人软禁,说他图谋不轨呢?这瞒能瞒多久?

    朱由校看到他脸上的一抹疑虑,心中也猜到八九分,对他说:“尽管仿效前朝神宗皇帝,禁闭宫门,罢朝不出,朝中官员以为朕仿效神宗,也就见怪不怪了。”

    孙承宗顿悟,心怀大畅,道:“谁与陛下左右前往江南?”

    朱由校微笑道:“朕早已想好,由宗二伴驾护卫,户部尚书侯光远随行。”

    侯光远一听,登时露出诧异的目光,随即叩首应道:“臣愿陪王伴驾!”

    三人行完大礼,退出了乾清宫,望着他的背影,朱油性悠长的叹了口气,在历史上,努尔哈赤的与大明只有一次的“宁远之战”,之后就是西征蒙古,一直到死都没有再与大明有过大规模的战争了,这段时间内可以说是朱由校最紧要的战略时间,他要充分利用这几年的时间理顺国内各种关系,尤其是要解决财政问题,现在的军事支出太大,何况还有各地的自然灾害,他几乎没法顾及,前不久的大爆炸的用度就支出数百万余两银子,这可以说是破天荒的了。

    江南!

    朱由校想到这个地方,眼睛不由的紧皱了起来,历代皇朝都重视的地方,如今他必须亲自去!不管腥风血雨,还是再次掀起政治地震,为了中兴大明,他不在乎世人说他是残暴的君王!

    一个帝王,要留给后世脍炙人口的历史功绩,而不是现世的残暴!

    残暴?

    朱由校又笑了,我只对贪官污吏残暴,只对祸害百姓的豪强劣绅残暴,对待百姓我爱民如子,将来谁会说我残暴?

    历史毕竟是由千千万万的百姓书写的!

    几天后,朱由校罢朝不出,对外宣传皇帝偶感风寒,诏命宫门紧闭,唯孙承宗和徐光启可进宫面圣,内阁总理内政,所呈奏报皆由午门传递,朝臣一律不能入宫。

    没几天,朝中传的沸沸扬扬,都知道皇帝病了,想进宫看望,但却被拒之宫门之外,过了不久,仍不见皇帝上朝,便有朝臣纷纷请愿。

    明朝的官员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倔!

    新派的官员还好点,没有文人的那股酸劲,旧派官员就不可以,非要见到皇帝不可,他们的拧劲可以用“不怕死”来形容。

    朱由校在心里不只一次的大骂:谁他妈的教出这群迂腐不堪的文墨骚客,比茅坑的石头还硬!

    许久的不上朝和不接见大臣,开始传言说皇帝并非病了,而是出宫了,还有传言说皇帝遇到了刺客受伤了,弄得孙承宗和徐光启焦头烂额,官员们快把他们俩的头吵大了。

    听到这些外朝乱哄哄的,朱由校认为时机到了,他早就料到,只要闭门不出外朝的官员们一定会起疑心,谣言便会四处乱飞,这些官员别的本事没有,造谣生事绝对是好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