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零九章
杨继西一路跟着他们来到了招待所, 一直到听完再一个历史故事后,这才意犹未尽地起身准备离开。
那说了一路, 喉咙都快干了的知青赶紧喝了几口水, 接着哑着嗓子道。
“我了解这些,都是为了给我以后的孩子讲故事,这学习有时候是很枯燥的, 但我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给他们说故事, 他们渐渐的也就对学习感兴趣了。”
杨继西恍然大悟,从知青所出来后, 一路往之前收旧书旧报的地方赶去。
结果人多得哟。
而且杨继西要的小学课本早就没了。
“自打高考恢复的消息一传开, 来我这的人就多得不得了, 现在就只剩下一些旧报纸, 还是发了霉的, 你还要吗?”
等到排队许久的杨继西凑过去时, 那老人说道。
杨继西看了看,最后叹了口气,算了, 还是回家借石头的书念吧。
反正他上辈子即便做鬼的时候学了一些, 这基础到底不好, 跟着石头一年级的书开始读, 慢慢来。
等他办好事回到家时, 便去找石头借书,石头是昨儿回来的, 听他要学习, 石头二话没说, 把自己一年级的数学和语文拿出来借给了杨继西。
“叔,等你看完了, 我这还有二年级。”
“行,到时候我要是有啥不懂的地方,还得来请教你呢。”
杨继西小心地接过手,说道。
石头腼腆地挠头,“说什么请教,是侄儿该解答的。”
“你这孩子,”杨继西揉了揉他的脑袋,余光瞅见杨继康的眼神,立马道,“康哥你干啥这么看我?”
杨继康狐疑地打量着他,“你怎么忽然开始学习了?”
“我一直很热爱学习的,”杨继西一本正经。
“都当爹的人了,”杨继康的话说得很委婉,“不如多学些学习怎么看护茶林?”
“你这就不懂了吧?”
欢欢正在摇摇摆摆地在杨继西面前站定,小手抱住他的大腿就不撒手,杨继西把书放在一旁,抱起这个小家伙,有些得意地看向杨继康。
“我不多学习,万一嫣嫣以后念书有题不会做那可怎么办?她一定会求助我这个父亲,我要是不会,那得多丢人。”
杨继康感觉自己被内涵了,毕竟石头做不题的时候,都会往知青所那边去请教知青,而他只会在一旁挠了挠头,一边说看不懂一边走出房门。
“....你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杨继康艰难道。
但他很痛恨学习!
要不然当年也不会读了没多久,便跑路回来干活儿了。
杨继康是宁愿在地里干活儿,也不愿意拿起笔写字的人。
“走了,”杨继西把欢欢交给杨继康,拿着书大摇大摆地走了。
“他是不是在说我笨?”
杨继康看向石头问道。
石头看着房顶,“哪有。”
“你看着我说话。”
“....奶您叫我啊?我来了!”
石头溜了,杨继康在后面笑骂了一句臭小子,便抱着欢欢举高高,小丫头哈哈大笑,被杨大爷爷牵着正在企鹅走的乐乐不乐意了,于是杨大爷爷也给举高高。
乐乐这才高兴起来。
见杨继西拿着书回来,孙桂芳好奇地蹭过去,“你又是买纸笔,又是借书的,你想干嘛?”
“干嘛?我想学习!不只是我,你也得跟着我学习。”
杨继西的话让孙桂芳倒退两步,她和杨继康差不多的思想。
“不不不,我还得干活儿。”
“每天晚上我们学习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咱们也不高考,就是充实自己,以后嫣嫣有啥不懂的,我们还能教她。”
杨继西见她想跑,于是上前将她拉住笑道。
“那我学不好,你会不会骂我?”
孙桂芳忐忑道。
她可记得小时候念书在课堂上睡着了,被老师打手心可疼了。
杨继西眯起眼盯着她看,把孙桂芳看得十分心虚,但旁边的嫣嫣一出声,孙桂芳赶紧抱起嫣嫣,腰板直直地看过去。
“不骂你,我自己也摸索着来呢,骂你干什么,说不定你还是我的小老师呢。”
杨继西见此哭笑不得。
“那试试吧,什么时候开始学?”
“吃了饭就开始。”
杨二奶奶他们得知二人要学习,那是举双手赞成,吃了饭就去收拾着灶房,也不让他们帮忙,而且收拾好了以后,就把嫣嫣抱走串门去了。
这下老堂屋这边就只有杨继西和孙桂芳二人,二人已经洗了手,此时面对面的坐着,姿势很端正,像极了两个小学鸡。
“来,开始吧。”
杨继西深吸了一口气后,打开语文书,二人都认识字,半个小时里,他们很顺利地学习了第一课,还用柳叔小芽条沾了水,在桌上练习学到的字。
对比起来,二人的字半斤八两,各有各的丑法。
孙桂芳刚开始还脸红一下,后来见杨继西也是那个鸡爪字后,顿时理直气壮了,但练得也更加认真。
学了四十分钟,二人又开始打开数学书。
杨继西算术还是非常不错的,孙桂芳也之前就跟着杨继西学了不少,所以二人直接把数学书全给啃了,多花了一个小时。
“石头,我借二年级的数学,”杨继西把一年级的数学书还给石头。
石头有些惊讶地看向杨继西,“学完了?”
“对,挺简单的,我和你婶子能用除法了,所以一年级的题我们吃得很透。”
“那叔等我,”石头转身进房间,拿出二年级的数学书给杨继西。
杨继西高兴地接着,杨二奶奶他们也跟着杨继西回家了。
高考后,参加了的人逐渐平静下来,该干活就干活,该教书就教书。
队长对此十分满意。
接下来就是等待通知书的日子了。
要说不焦虑,那是不可能的,但他们抒发焦虑的方式就是干活。
每天把自己累得手脚都抬不起来,倒头就睡,第二天继续干活。
渐渐的也就忘记焦虑了。
那天给杨继西说了一路典故的人是陈知青,陈知青从杨继康那得知杨继西在学习后,把自己柜子里的比较适合杨继西他们的书全部送了过来。
“陈知青,你这是?”
杨继西见他提着两大布袋的书来找自己,有些惊讶。
“这些书,本来是我从城里带来,想给孩子们念的,但现在有别的教材,我这就属于课外书了,给你充实充实自己。”
陈知青笑道。
“那可太感谢了,”杨继西接过两个布袋,请他进堂屋坐,还留着对方吃了午饭,陈知青走的时候,杨继西塞给他钱他也不要。
“这么多书呢,白要人家的也不好。”
杨继西跟孙桂芳说。
“这简单,你现在不是要学初中数学了吗?你请陈知青教你呗,我又不会。”
她还在小学四年级的水平呢。
“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傍晚杨继西就去找陈知青,请对方教自己数学。
得知他已经自学到初中数学的陈知青十分惊讶,也愿意教他。
于是第二天晚上杨继西去知青所的时候,就带了五斤大米。
陈知青推辞不过,便收下了,“这就是你的学费了,以后别再给,不然我不教你了。”
“成。”
杨继西应着。
自此开始了去知青所学习的路,而孙桂芳开始偷偷摸鱼,当然她摸的是数学的鱼,语文她已经自学到三年级了。
陈知青拿来的书里,有些就很合适这个阶段读,孙桂芳看得津津有味,有时还和杨二奶奶以及康嫂说起小故事呢。
杨继西也喜欢听她说,声音那么温柔,听起来非常舒服。
嫣嫣也喜欢,虽然也不知道她听懂了没有。
现在欢欢和乐乐已经会唤人了,每次见到嫣嫣,都会伸出小手欢乐地喊着妹妹。
三个孩子经常放在一起玩儿,欢欢和乐乐也不会欺负嫣嫣,三人说着她们自己才懂的话,每天都很快乐。
得知隔壁生产队有人接到通知书的时候,田家岗参加了高考的人,心又开始浮躁了。
队长为此还开了个会,大概就是说,没考上也没关系,今年试试水,明年继续嘛,反正既然恢复高考了,那就有的是机会。
正开着会呢,邮递员来了,高喊着,“陈春阳!陈春阳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陈知青猛地站起身,快步跑向那穿着绿色衣服的邮递员,当他接过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手都在发抖。
邮递员显然是见多了这样的场面,还在安抚陈知青呢。
“同志有张天海的吗?”
“同志有王刚的吗?”
“同志有.....”
人一下涌上前,把邮递员围住七嘴八舌地问着,还是副队长把人喊开,又把自己装的竹筒水给邮递员喝,“都是干净的,我没喝过。”
“同志你也太讲究了,”邮递员接过后大口喝完,接着又对满脸期盼的那些人道,“没有,现在过来的通知书比较少,等几天可能就多起来了,到时候我都会一一送过来的。”
陈知青考上了大学,村里人都送了点东西去知青所,杨继西送的则是蒸好的大馒头。
“大家都吃,”陈知青把馒头分给大家,还把自己的笔记也借给大家抄写,接着把自己的书留下了一点,剩下的都给知青所的同志了。
而留下来的书,全部送到了杨继西这里。
杨继西也没推辞,只是在得知陈知青走的日子后,在那天送了六个蒸好的大包子,然后是五斤大米。
陈知青用力地拍了拍杨继西肩膀,转身离开了。
“陈知青!得空的时候回田家岗看看啊!”
“可别忘了我们啊!”
来送的人不少。
陈知青快步走着,一次也没有回头,但手却一直在挥,双眼也红得不行。
他在这里待了五年,这五年他抱怨过,开心过,也累过,但更多的是充实。
杨继西送完陈知青回来时,拿起一本书坐在院子里看,孙桂芳她们带着嫣嫣溜达完回来,便看见这一幕。
“这天可不比春夏,都冷起来了,你还坐院子里,”杨二奶奶数落着。
“不冷,穿得厚,”杨继西笑道。
这几个月来,他卖给李成杰不少东西:4800个咸鸭蛋,五分钱一个,240元钱;7600个鸡蛋,三分钱一个,228元钱,后面的福窝里又放的粮食,全放在空间没拿出来。
这几个月来,赚了468块钱。
除去杨二爷爷和杨二奶奶过生辰时包的红封,现在私房钱2386元。
可以说是很富裕了。
富裕的杨继西被杨二奶奶赶去遛狗了,孙桂芳给嫣嫣把弄乱了的小辫给重新扎好,接着拿出做了一半的棉鞋继续做,这是给孙父做的,孙母的已经做好了。
孙玉兰前段时间来了第二次信,说已经通过二次审核,现在开始参与训练了,也就是说,她现在正式加入了文工团。
杨二奶奶听了心喜,把之前织好的毛线衣给孙玉兰寄了出去。
孙母也把给她做的鞋子一块儿寄过去了。
“明儿是张家的好日子,咱们也过去凑凑热闹,”杨二奶奶对孙桂芳道。
张一军和李燕燕明儿结婚,都是一个生产队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自然是要去的,而且张一军那家人都是不错的,杨二爷爷就和张老爷子的关系不错。
“我们给多少随礼呢?”
孙桂芳和她商量着。
“一块钱,不过燕燕是你娘家那边的人,人也不错,她嫁过来后,也只认识你,肯定要多亲近的,我想要不要加五毛钱。”
杨二奶奶说。
孙桂芳想了想点头,“行,那就随一块五的红封。”
第二天,杨二奶奶和孙桂芳带着嫣嫣去吃喜酒,杨继西没去,他上山砍柴去了,杨二爷爷中午去了,晚上没去。
如杨二奶奶所说,李燕燕作为一个新媳妇儿,在田家岗除了孙桂芳没有比较熟的人,所以嫁过来的第二天,张一军带着她转生产队时,最后就来到了杨继西家。
李燕燕是个不错的姑娘,孙桂芳也很喜欢她,渐渐的隔三差五互相串起门来。
郭红之前也爱过来,但后来有了身孕,便不常到处跑了。
她和赵长国的日子还挺有意思,孙桂芳不止一次对杨继西说,赵长国现在肯定没想之前那姑娘了,如今满心都是郭红。
杨继西倒是没注意这些。
队里再一次热闹起来,是郭知青接到了通知书,和上辈子一样,是一所师范大学。
吴知青没考上,他倒也没过多在意,明年能考就考,不能就算了。
今年的腊八节没有去年热闹,因为杨继丽和杨继燕两家没来,提前托人带了口信,说生产队有事儿要忙,来不了。
杨幺妹一家背着不少礼来了,没多久杨继春和杨继霜两家也来了。
平安蹦蹦跳跳地来到嫣嫣面前,盯着胖嘟嘟的嫣嫣看了看,“妹妹你长大了。”
“啊,”嫣嫣伸出手去抓他的手,平安也没有躲开,而是牵起嫣嫣,见她站着还挺吃力的,于是也不让她站着了,“坐着。”
嫣嫣也累了,啪嗒一下坐在小床上,杨继春她们带来的孩子也纷纷围了过来,个个都不是调皮的,倒也不用担心孩子们会吵架打架。
“你瞧着脸色好多了,也胖了,”杨继霜看着杨幺妹说道。
杨幺妹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好多人都这么说。”
“瞧着都比之前好看,”杨继春也说。
“阿章经常拿骨头回来,炖汤喝还不错,”杨幺妹笑道。
“这日子越来越好了,啥时候再来一个?”
说着说着,就说到孩子那去了。
杨幺妹被问这话,脸有些红,“阿章说不着急,再等两年。”
“平安还小呢,再等等也好,你公婆都不在,两口子带孩子可没有那么容易。”
杨二奶奶说。
“这倒是,”杨继霜连连点头,“不着急不着急。”
孙桂芳给几个孩子做了几个小帽子,拿出来给他们试了试,都很合适,就连没来家里的孩子,她都给做了。
杨继丽和杨继燕两家孩子的帽子,就拖杨继春带过去,她离得近些。
腊月二十七,孙大哥和孙母上杨家来,可把杨继西他们惊喜坏了。
“大哥回来之前信上也不说。”
孙桂芳道。
“给你们一个惊喜,”孙大哥哈哈大笑。
“嫂子和文生呢?”
孙大哥清咳一声,孙母笑着接话,“你嫂子有了,这都四个月了,她又晕火车,所以就没让她回来。”
文生黏着孙大嫂,所以孙大哥便自己回来的。
“这可是好消息啊!恭喜恭喜,”杨二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孙大哥送了三瓶麦乳精过来,老人的营养粉也有两罐,还给他们每人带了一件长棉衣,都是质量不错的。
今年杨继西他们没有订到年猪,但在刘章的帮助下,还是和杨继康一起买了一头,一人半边猪。
孙父他们今年早早就买了年猪,这次过来还送了一根腊猪脚过来呢。
当下杨二奶奶就让杨继西给收拾出来,晚上就给炖了。
得知杨继西和孙桂芳在自学,孙大哥十分欣慰,“学无止境,读书是非常好的事,就算不参加考试,但也能充实自己,也能长见识。”
“大哥说得对。”
杨继西点头。
“玉兰今年不回来过年,放假也没几天,索性就在团里待着,”后来又说起孙玉兰。
孙大哥是知道对方在团里表现的,于是挑了几件事说,“她很刻苦,别人训练完走人了,她自己还会加练一个小时。”
“玉兰说她有些地方底子差,得多练,”看过几次信的孙桂芳道。
“她能明白这一点,我很高兴,”孙大哥轻轻一叹,“说起来在杨文清这件事上,我们有些过于干涉她了。”
提起杨文清,杨继西闻言又想起前不久杨文清的回信,他说自己发表了好几篇文章,反响都很好,如今报社那边正在邀请他长期驻扎。
杨继西回信还恭喜对方,顺带寄了点地方特产过去。
第一百零九章
杨继西一路跟着他们来到了招待所, 一直到听完再一个历史故事后,这才意犹未尽地起身准备离开。
那说了一路, 喉咙都快干了的知青赶紧喝了几口水, 接着哑着嗓子道。
“我了解这些,都是为了给我以后的孩子讲故事,这学习有时候是很枯燥的, 但我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给他们说故事, 他们渐渐的也就对学习感兴趣了。”
杨继西恍然大悟,从知青所出来后, 一路往之前收旧书旧报的地方赶去。
结果人多得哟。
而且杨继西要的小学课本早就没了。
“自打高考恢复的消息一传开, 来我这的人就多得不得了, 现在就只剩下一些旧报纸, 还是发了霉的, 你还要吗?”
等到排队许久的杨继西凑过去时, 那老人说道。
杨继西看了看,最后叹了口气,算了, 还是回家借石头的书念吧。
反正他上辈子即便做鬼的时候学了一些, 这基础到底不好, 跟着石头一年级的书开始读, 慢慢来。
等他办好事回到家时, 便去找石头借书,石头是昨儿回来的, 听他要学习, 石头二话没说, 把自己一年级的数学和语文拿出来借给了杨继西。
“叔,等你看完了, 我这还有二年级。”
“行,到时候我要是有啥不懂的地方,还得来请教你呢。”
杨继西小心地接过手,说道。
石头腼腆地挠头,“说什么请教,是侄儿该解答的。”
“你这孩子,”杨继西揉了揉他的脑袋,余光瞅见杨继康的眼神,立马道,“康哥你干啥这么看我?”
杨继康狐疑地打量着他,“你怎么忽然开始学习了?”
“我一直很热爱学习的,”杨继西一本正经。
“都当爹的人了,”杨继康的话说得很委婉,“不如多学些学习怎么看护茶林?”
“你这就不懂了吧?”
欢欢正在摇摇摆摆地在杨继西面前站定,小手抱住他的大腿就不撒手,杨继西把书放在一旁,抱起这个小家伙,有些得意地看向杨继康。
“我不多学习,万一嫣嫣以后念书有题不会做那可怎么办?她一定会求助我这个父亲,我要是不会,那得多丢人。”
杨继康感觉自己被内涵了,毕竟石头做不题的时候,都会往知青所那边去请教知青,而他只会在一旁挠了挠头,一边说看不懂一边走出房门。
“....你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杨继康艰难道。
但他很痛恨学习!
要不然当年也不会读了没多久,便跑路回来干活儿了。
杨继康是宁愿在地里干活儿,也不愿意拿起笔写字的人。
“走了,”杨继西把欢欢交给杨继康,拿着书大摇大摆地走了。
“他是不是在说我笨?”
杨继康看向石头问道。
石头看着房顶,“哪有。”
“你看着我说话。”
“....奶您叫我啊?我来了!”
石头溜了,杨继康在后面笑骂了一句臭小子,便抱着欢欢举高高,小丫头哈哈大笑,被杨大爷爷牵着正在企鹅走的乐乐不乐意了,于是杨大爷爷也给举高高。
乐乐这才高兴起来。
见杨继西拿着书回来,孙桂芳好奇地蹭过去,“你又是买纸笔,又是借书的,你想干嘛?”
“干嘛?我想学习!不只是我,你也得跟着我学习。”
杨继西的话让孙桂芳倒退两步,她和杨继康差不多的思想。
“不不不,我还得干活儿。”
“每天晚上我们学习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咱们也不高考,就是充实自己,以后嫣嫣有啥不懂的,我们还能教她。”
杨继西见她想跑,于是上前将她拉住笑道。
“那我学不好,你会不会骂我?”
孙桂芳忐忑道。
她可记得小时候念书在课堂上睡着了,被老师打手心可疼了。
杨继西眯起眼盯着她看,把孙桂芳看得十分心虚,但旁边的嫣嫣一出声,孙桂芳赶紧抱起嫣嫣,腰板直直地看过去。
“不骂你,我自己也摸索着来呢,骂你干什么,说不定你还是我的小老师呢。”
杨继西见此哭笑不得。
“那试试吧,什么时候开始学?”
“吃了饭就开始。”
杨二奶奶他们得知二人要学习,那是举双手赞成,吃了饭就去收拾着灶房,也不让他们帮忙,而且收拾好了以后,就把嫣嫣抱走串门去了。
这下老堂屋这边就只有杨继西和孙桂芳二人,二人已经洗了手,此时面对面的坐着,姿势很端正,像极了两个小学鸡。
“来,开始吧。”
杨继西深吸了一口气后,打开语文书,二人都认识字,半个小时里,他们很顺利地学习了第一课,还用柳叔小芽条沾了水,在桌上练习学到的字。
对比起来,二人的字半斤八两,各有各的丑法。
孙桂芳刚开始还脸红一下,后来见杨继西也是那个鸡爪字后,顿时理直气壮了,但练得也更加认真。
学了四十分钟,二人又开始打开数学书。
杨继西算术还是非常不错的,孙桂芳也之前就跟着杨继西学了不少,所以二人直接把数学书全给啃了,多花了一个小时。
“石头,我借二年级的数学,”杨继西把一年级的数学书还给石头。
石头有些惊讶地看向杨继西,“学完了?”
“对,挺简单的,我和你婶子能用除法了,所以一年级的题我们吃得很透。”
“那叔等我,”石头转身进房间,拿出二年级的数学书给杨继西。
杨继西高兴地接着,杨二奶奶他们也跟着杨继西回家了。
高考后,参加了的人逐渐平静下来,该干活就干活,该教书就教书。
队长对此十分满意。
接下来就是等待通知书的日子了。
要说不焦虑,那是不可能的,但他们抒发焦虑的方式就是干活。
每天把自己累得手脚都抬不起来,倒头就睡,第二天继续干活。
渐渐的也就忘记焦虑了。
那天给杨继西说了一路典故的人是陈知青,陈知青从杨继康那得知杨继西在学习后,把自己柜子里的比较适合杨继西他们的书全部送了过来。
“陈知青,你这是?”
杨继西见他提着两大布袋的书来找自己,有些惊讶。
“这些书,本来是我从城里带来,想给孩子们念的,但现在有别的教材,我这就属于课外书了,给你充实充实自己。”
陈知青笑道。
“那可太感谢了,”杨继西接过两个布袋,请他进堂屋坐,还留着对方吃了午饭,陈知青走的时候,杨继西塞给他钱他也不要。
“这么多书呢,白要人家的也不好。”
杨继西跟孙桂芳说。
“这简单,你现在不是要学初中数学了吗?你请陈知青教你呗,我又不会。”
她还在小学四年级的水平呢。
“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傍晚杨继西就去找陈知青,请对方教自己数学。
得知他已经自学到初中数学的陈知青十分惊讶,也愿意教他。
于是第二天晚上杨继西去知青所的时候,就带了五斤大米。
陈知青推辞不过,便收下了,“这就是你的学费了,以后别再给,不然我不教你了。”
“成。”
杨继西应着。
自此开始了去知青所学习的路,而孙桂芳开始偷偷摸鱼,当然她摸的是数学的鱼,语文她已经自学到三年级了。
陈知青拿来的书里,有些就很合适这个阶段读,孙桂芳看得津津有味,有时还和杨二奶奶以及康嫂说起小故事呢。
杨继西也喜欢听她说,声音那么温柔,听起来非常舒服。
嫣嫣也喜欢,虽然也不知道她听懂了没有。
现在欢欢和乐乐已经会唤人了,每次见到嫣嫣,都会伸出小手欢乐地喊着妹妹。
三个孩子经常放在一起玩儿,欢欢和乐乐也不会欺负嫣嫣,三人说着她们自己才懂的话,每天都很快乐。
得知隔壁生产队有人接到通知书的时候,田家岗参加了高考的人,心又开始浮躁了。
队长为此还开了个会,大概就是说,没考上也没关系,今年试试水,明年继续嘛,反正既然恢复高考了,那就有的是机会。
正开着会呢,邮递员来了,高喊着,“陈春阳!陈春阳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陈知青猛地站起身,快步跑向那穿着绿色衣服的邮递员,当他接过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手都在发抖。
邮递员显然是见多了这样的场面,还在安抚陈知青呢。
“同志有张天海的吗?”
“同志有王刚的吗?”
“同志有.....”
人一下涌上前,把邮递员围住七嘴八舌地问着,还是副队长把人喊开,又把自己装的竹筒水给邮递员喝,“都是干净的,我没喝过。”
“同志你也太讲究了,”邮递员接过后大口喝完,接着又对满脸期盼的那些人道,“没有,现在过来的通知书比较少,等几天可能就多起来了,到时候我都会一一送过来的。”
陈知青考上了大学,村里人都送了点东西去知青所,杨继西送的则是蒸好的大馒头。
“大家都吃,”陈知青把馒头分给大家,还把自己的笔记也借给大家抄写,接着把自己的书留下了一点,剩下的都给知青所的同志了。
而留下来的书,全部送到了杨继西这里。
杨继西也没推辞,只是在得知陈知青走的日子后,在那天送了六个蒸好的大包子,然后是五斤大米。
陈知青用力地拍了拍杨继西肩膀,转身离开了。
“陈知青!得空的时候回田家岗看看啊!”
“可别忘了我们啊!”
来送的人不少。
陈知青快步走着,一次也没有回头,但手却一直在挥,双眼也红得不行。
他在这里待了五年,这五年他抱怨过,开心过,也累过,但更多的是充实。
杨继西送完陈知青回来时,拿起一本书坐在院子里看,孙桂芳她们带着嫣嫣溜达完回来,便看见这一幕。
“这天可不比春夏,都冷起来了,你还坐院子里,”杨二奶奶数落着。
“不冷,穿得厚,”杨继西笑道。
这几个月来,他卖给李成杰不少东西:4800个咸鸭蛋,五分钱一个,240元钱;7600个鸡蛋,三分钱一个,228元钱,后面的福窝里又放的粮食,全放在空间没拿出来。
这几个月来,赚了468块钱。
除去杨二爷爷和杨二奶奶过生辰时包的红封,现在私房钱2386元。
可以说是很富裕了。
富裕的杨继西被杨二奶奶赶去遛狗了,孙桂芳给嫣嫣把弄乱了的小辫给重新扎好,接着拿出做了一半的棉鞋继续做,这是给孙父做的,孙母的已经做好了。
孙玉兰前段时间来了第二次信,说已经通过二次审核,现在开始参与训练了,也就是说,她现在正式加入了文工团。
杨二奶奶听了心喜,把之前织好的毛线衣给孙玉兰寄了出去。
孙母也把给她做的鞋子一块儿寄过去了。
“明儿是张家的好日子,咱们也过去凑凑热闹,”杨二奶奶对孙桂芳道。
张一军和李燕燕明儿结婚,都是一个生产队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自然是要去的,而且张一军那家人都是不错的,杨二爷爷就和张老爷子的关系不错。
“我们给多少随礼呢?”
孙桂芳和她商量着。
“一块钱,不过燕燕是你娘家那边的人,人也不错,她嫁过来后,也只认识你,肯定要多亲近的,我想要不要加五毛钱。”
杨二奶奶说。
孙桂芳想了想点头,“行,那就随一块五的红封。”
第二天,杨二奶奶和孙桂芳带着嫣嫣去吃喜酒,杨继西没去,他上山砍柴去了,杨二爷爷中午去了,晚上没去。
如杨二奶奶所说,李燕燕作为一个新媳妇儿,在田家岗除了孙桂芳没有比较熟的人,所以嫁过来的第二天,张一军带着她转生产队时,最后就来到了杨继西家。
李燕燕是个不错的姑娘,孙桂芳也很喜欢她,渐渐的隔三差五互相串起门来。
郭红之前也爱过来,但后来有了身孕,便不常到处跑了。
她和赵长国的日子还挺有意思,孙桂芳不止一次对杨继西说,赵长国现在肯定没想之前那姑娘了,如今满心都是郭红。
杨继西倒是没注意这些。
队里再一次热闹起来,是郭知青接到了通知书,和上辈子一样,是一所师范大学。
吴知青没考上,他倒也没过多在意,明年能考就考,不能就算了。
今年的腊八节没有去年热闹,因为杨继丽和杨继燕两家没来,提前托人带了口信,说生产队有事儿要忙,来不了。
杨幺妹一家背着不少礼来了,没多久杨继春和杨继霜两家也来了。
平安蹦蹦跳跳地来到嫣嫣面前,盯着胖嘟嘟的嫣嫣看了看,“妹妹你长大了。”
“啊,”嫣嫣伸出手去抓他的手,平安也没有躲开,而是牵起嫣嫣,见她站着还挺吃力的,于是也不让她站着了,“坐着。”
嫣嫣也累了,啪嗒一下坐在小床上,杨继春她们带来的孩子也纷纷围了过来,个个都不是调皮的,倒也不用担心孩子们会吵架打架。
“你瞧着脸色好多了,也胖了,”杨继霜看着杨幺妹说道。
杨幺妹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好多人都这么说。”
“瞧着都比之前好看,”杨继春也说。
“阿章经常拿骨头回来,炖汤喝还不错,”杨幺妹笑道。
“这日子越来越好了,啥时候再来一个?”
说着说着,就说到孩子那去了。
杨幺妹被问这话,脸有些红,“阿章说不着急,再等两年。”
“平安还小呢,再等等也好,你公婆都不在,两口子带孩子可没有那么容易。”
杨二奶奶说。
“这倒是,”杨继霜连连点头,“不着急不着急。”
孙桂芳给几个孩子做了几个小帽子,拿出来给他们试了试,都很合适,就连没来家里的孩子,她都给做了。
杨继丽和杨继燕两家孩子的帽子,就拖杨继春带过去,她离得近些。
腊月二十七,孙大哥和孙母上杨家来,可把杨继西他们惊喜坏了。
“大哥回来之前信上也不说。”
孙桂芳道。
“给你们一个惊喜,”孙大哥哈哈大笑。
“嫂子和文生呢?”
孙大哥清咳一声,孙母笑着接话,“你嫂子有了,这都四个月了,她又晕火车,所以就没让她回来。”
文生黏着孙大嫂,所以孙大哥便自己回来的。
“这可是好消息啊!恭喜恭喜,”杨二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孙大哥送了三瓶麦乳精过来,老人的营养粉也有两罐,还给他们每人带了一件长棉衣,都是质量不错的。
今年杨继西他们没有订到年猪,但在刘章的帮助下,还是和杨继康一起买了一头,一人半边猪。
孙父他们今年早早就买了年猪,这次过来还送了一根腊猪脚过来呢。
当下杨二奶奶就让杨继西给收拾出来,晚上就给炖了。
得知杨继西和孙桂芳在自学,孙大哥十分欣慰,“学无止境,读书是非常好的事,就算不参加考试,但也能充实自己,也能长见识。”
“大哥说得对。”
杨继西点头。
“玉兰今年不回来过年,放假也没几天,索性就在团里待着,”后来又说起孙玉兰。
孙大哥是知道对方在团里表现的,于是挑了几件事说,“她很刻苦,别人训练完走人了,她自己还会加练一个小时。”
“玉兰说她有些地方底子差,得多练,”看过几次信的孙桂芳道。
“她能明白这一点,我很高兴,”孙大哥轻轻一叹,“说起来在杨文清这件事上,我们有些过于干涉她了。”
提起杨文清,杨继西闻言又想起前不久杨文清的回信,他说自己发表了好几篇文章,反响都很好,如今报社那边正在邀请他长期驻扎。
杨继西回信还恭喜对方,顺带寄了点地方特产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