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致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太阳光耀眼, 门楹处亮堂堂的。室中,织物散着干燥的香味, 像小山一般地堆在席上。
天气渐凉,夏天的衣服已经显得单薄了。见这两日晴好, 寺人们打算将父亲夏天的衣裳拿去浆洗晾晒,收到衣箱里。我见父亲寝室里的帐幔有些时日未清洗了,便吩咐寺人一并拆下,再把被褥等物也拿出去晾晒。忙了大半日,所有的东西都收了回来,几名寺人围在一旁,翻检的翻检, 整理的整理;我坐在榻上, 将衣物一件件叠好。
前堂那边,父亲正听卿大夫们讨论国事。一名上卿嗓门响亮,声音隐隐地传到□□中来,突兀不已, 寺人们吃吃发笑。
那日父亲清醒之后, 见到仍在宫中的我,满面诧色。
我没有解释,只笑着对他说,以后我天天过来给他弹琴好不好。
父亲怔了怔,看着我,片刻,微微颔首。随后, 他像是忆起什么,疑惑地问我,说他记得之前在堂上听我弹琴。
“君父睡着了。”我莞尔答道。
从此,我每天都来正宫中陪伴父亲,如同过去照顾母亲一样。
父亲睡得很浅,每天早晨我都早早起来,先与他到苑中走上一段时间,再回到正宫中一同用膳。q不在,他隔两日便要与卿大夫们会面,除此之外,一切时间都很空闲。我有时随他到藏室中翻阅书籍,有时为他抚琴,有时陪他四处走动,不一而足。
我发觉父亲的生活规律有些欠妥,不知道是不是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他一接触到国务就放不下,任何时间都是这样,非要看完不可。我对他说作息不定最是伤身,必须纠正,于是每天盯着时辰来安排。
对于我的监督,父亲表现得相当合作,我提醒两遍,他顶多拖拉上一会便放下了简牍。寺人们见状都很惊讶,跟我说他们从不敢在国君阅策时打扰,因为国君是要骂人的。
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与益相处,并没有想象中的隐隐机锋。
如寺人所说,他几乎每天的早晨和下午都来,父亲想射箭了就同父亲射箭,父亲想聊时事就与父亲聊时事,父亲想听我弹琴就陪父亲听我弹琴。
父亲很喜欢与益讨论策论,益也颇为认真,会说出自己的观点,两人经常要辩论很长时间。除此之外,益的话并不多,行为规矩非常。
对于我,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表现得礼数周全。
我常常感到困惑,若说他是q的敌人,他却收敛得很,与陈妫阴阳怪气的样子比起来,似乎本分得一点野心都没有;而若说他对君位没有想法,我却仍不太信,或许自己疑心太重,总觉得他过于平静,像戴了面具一样让人看不透。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地平和过去,转眼就到了这七月末。
我停下手中的活,望望门外,只见庭中日光灿烂,一片秋日景色。心中不禁思索,往年父亲去宗周朝觐,往返也就一个月的时间,而现在已经月底了,q却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杞国这边可还等着他回来……
“此等繁杂琐事,君主还是交与小人吧。”这时,一名寺人走过来,不好意思地对我说。
“无妨。”我淡笑,又瞅瞅天色,对他说:“将近申时了,你去堂上看看国君是否仍在议事。”
寺人应诺退下,往前堂而去。
我低头,继续将手中的衣服展平叠起。说实话,我折衣服的技术并不高明,总要很仔细才能做出丘教的那种方整模样,不过现在反正闲着,打发打发时间也好。
一件衣服叠好,我将它放到一旁。当我随手从衣服堆里拿出另一件上衣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些眼熟,怔了怔。只见它颜色灰白,质料却极好,柔软而细密。我左看右看,在目光落在衣袂边上的刹那猛然忆起,这正是那日母亲缝补的衣。
怅然涟漪般掠过心头,我定定地看着衣不动,日晒的余温淡淡地触在指间,一如抚着记忆里那人的手……
“国君。”突然,不知谁叫了一声,我抬头,只见寺人们都起身行礼,父亲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门外,正踱着步子进来。
“君父。”我从榻上下来,上前见礼。
父亲点头答礼,精神似乎不错。他的目光在四周环视一遍,饶有趣味地看向我:“吾女今日操劳,现下事毕否?”
我笑笑,看看依然凌乱的居室,说:“尚未。”
父亲含笑地走到榻边,拿起几件我折好的衣服瞧了瞧,正要开口,视线忽而停在了那件衣上。
笑容微微凝在唇边,父亲注视片刻,将衣拿起。
“讲耪帐埃副憷戳恕!蔽仪嵘馈
父亲看看我,胡子动了动,神色稍缓:“如此。”他将衣放在榻上,俯身仔细折好,再叠到整理好的衣服中。
“先用膳吧。”稍顷,他转过头来对我说,神色平和。
我望着他,颔首:“诺。”
卿大夫们刚离去不久,堂上的寺人仍在拾掇茵席。朝会地点本来是在公宫,由于父亲近来身体不佳,这种临时会面便改在了他的宫室里。
膳食已经备好,待我和父亲入席坐下,寺人们便鱼贯地将食器呈了上来。刚摆好,外面有人来报,说益到了。
我看看天色,似乎申时刚至。玩味地猜想,益知道父亲要见众臣,这种场合他从未被允许参加,于是只瞅准了用饭的时候来……这做法倒是很识趣。
未几,益进来,一番见礼后,父亲吩咐他在下首入座。
我打量着益,发觉他的头发有些显乱,像刚从外面回来。
“孺子从何而来?”父亲和蔼地问道。
“益自泮宫而来。”益答道:“君父昨日问起泮宫学子射术,益今日前往查看。”
“哦?”父亲看着他:“孺子所见如何?”
益道:“师氏言,泮宫学子向来甚重射御,今日益往观之,中侯者十之七八,诚无虚言。”
父亲捋须而笑:“如孺子所言,仲秋泮宫会射,却是可待了?”
益在座上略一欠身:“益浅见。”
“彼时,孺子可为司射。”父亲道。
司射?我愣了愣,记得往年泮宫司射都是由q担任的。瞅瞅益,我终是忍不住,开口问父亲:“不知今年长兄司何职?”
父亲笑了笑:“彀父往宗周觐见,仲秋未必归国。”
我一讶。
父亲却没再说什么,回过头去让寺人盛水来,满面和色地招呼我们洗漱用膳。
我看着面前的菜肴,心里狐疑不已。父亲的意思很明白,q下月也未必回国。居然要拖这么久……我闷闷地往俎上切肉,q不在,父亲又体弱,如果出些什么事……正想着,我忽然发现对面的益正看过来。
目光相接,他停顿片刻,即淡淡地瞥开,若无其事。
晚上,我回到宫中,立刻让人将q暂不回国的消息告诉齐央。没过多久,她匆匆地出现在我的宫中。
“太子果真要在宗周待到仲秋之后?”还没坐稳,她便开口问我。
“然。”我点头。
齐央蹙眉,轻轻叹气:“诸侯朝觐,未有定时。想从前,我君父两月不归也是常有,可如今杞国事情不定,太子却拖延在外……”
我沉吟,轻笑:“倒也无妨,长嫂若传书于兄长,将国中之事告知,兄长或将归来也未定。”
“传书?”齐央一愣,随即展眉,稍顷,却又黯下。她为难地看我:“庄,可我从未致书与人,不知如何成文。”
我笑起来:“那有何难。”说着,起身到架上拿来一卷空白的竹简,递给她:“书信不过传话之物,长嫂将心中所想一一写下即可,无甚难事。”
齐央眼睛一亮,点点头,随即让寺人调来胶墨,伏在案上认真地写了起来。
我在旁边隔了一段距离瞅着,只见她敛容沉思,写写停停。几行之后,像是已经把事交代完了,竹简却只用了三分之一的样子。
齐央抬起头来,看看自己写的东西,转过头来,微窘地问我,能不能在写点别的琐事?
我说能。
齐央复而埋头。又写了一阵,她又不好意思地问我,可不可以再写庚?
我说可以。
齐央继续笔耕不辍。再写了一阵,她红着脸再问我,当真什么话都可以写?
我看着她,道,随便……
当我把沉甸甸的包袱交给使者时,他脸上露出些难色:“君主这信可是要交与许多人?”
我点头:“不少。”心里暗暗苦笑,那包袱里的信只有两件,齐央的一大件,我的一小件。
停了会,补充道:“你只须交与太子。”
使者应诺,把包袱背在身上,骑马而去。
昨晚,齐央一直写到深夜,最后又驳了两卷才把信写完。我看了看那篇幅,之前写正事的那段早已被淹没在了浩瀚的行文之中。无奈之下,我只好自己提笔再写一封,拾遗补漏地把事情再加说明。
不过,我的信也不单纯是正事。写到末尾的时候,我想了想,添上两句,要q替我问候姬舆。
“庄。”身后传来齐央的声音。她望着使者离去的方向,问我:“不知太子接到书信,可会即刻动身返国?”
我勾勾嘴角,道:“依怀鍪眨厥楸刂粒徊怀霭朐拢殖こ导荼刂脸峭狻!
“当真?”齐央看着我,半信半疑。
“当真。”我笑得胸有成竹。
十日后,使者果然携书归来了。
信件的包袱跟他出发的时候一样鼓,待寺人把封布打开,只见里面的简书依旧是一大一小——q倒是公平得很,回了齐央一大卷,回我一小卷。
齐央捧着q给她的信,还没拆开就已经眉开眼笑,全然没了一丝忧色。
我掂了掂手中那简书的份量,撇撇嘴,正要打开看,却听齐央“咦”了一声。她从包袱里拿出一个缁布口袋,奇道:“竟还有一卷。”看了看,她解开结头,从里面拿出一卷短牍。
待展开,她忽然愣住,脸上一红,忙递给我:“你的。”
我讶然,接过来。只见上面的字写得不疏不密,字体陌生得很,从来没见过。正疑惑,我的目光扫向末尾,一个“舆”字落入眼中。
心忽而一荡,我怔住。
“我先返宫了。”齐央起身道,脸颊仍有晕红。不等我行礼,她笑眯眯地抱着简书就往外走,寺人要帮手也不让。
我没留她,继续坐在榻上看手中的信。
姬舆话没多少,言简意赅。大致是说他上月回宗周,然后参加诸侯的秋觐和田猎;又说他遇到了q,q很好,他也很好;还说小悠最近还好,就是总跑到梓野中找鹿王打架;最后,他说梓土和王城里的宅院都在修葺,如今还差些细处,雪前便可完工了……
我盯着牍片,这还是姬舆第一次跟我通信……心间的跳动与呼吸的频率清晰可感。
仔细观察,姬舆的字很不错,笔触优美而刚健,比我那些半方块半象形的线条好看多了。眼前,那个案边的身影似乎隐隐可见,烛光将他的轮廓映在牍上,长着薄茧的大手捉着细细的笔杆,一字一字地认真写划……
忽然觉得四周静静的,我抬眼,发现寺人衿她们都在旁边瞅着我,目光奇怪。
我直起脖子,深深吸口气,却敛不下脸上融融的温热和笑意。
还是回寝室再看。我瞥瞥她们,把姬舆的信细细卷好,收进袖子里。接着,又打开q的信。
q的信更为简短,除几句安抚,只有寥寥数语。
等到看完,我懵住,揉揉眼,再看了看,随即怒不可遏。
q说,他见姬舆的宅院修得舒适,决定先住上一段时间,待母亲丧期期年之前返国。
太阳光耀眼, 门楹处亮堂堂的。室中,织物散着干燥的香味, 像小山一般地堆在席上。
天气渐凉,夏天的衣服已经显得单薄了。见这两日晴好, 寺人们打算将父亲夏天的衣裳拿去浆洗晾晒,收到衣箱里。我见父亲寝室里的帐幔有些时日未清洗了,便吩咐寺人一并拆下,再把被褥等物也拿出去晾晒。忙了大半日,所有的东西都收了回来,几名寺人围在一旁,翻检的翻检, 整理的整理;我坐在榻上, 将衣物一件件叠好。
前堂那边,父亲正听卿大夫们讨论国事。一名上卿嗓门响亮,声音隐隐地传到□□中来,突兀不已, 寺人们吃吃发笑。
那日父亲清醒之后, 见到仍在宫中的我,满面诧色。
我没有解释,只笑着对他说,以后我天天过来给他弹琴好不好。
父亲怔了怔,看着我,片刻,微微颔首。随后, 他像是忆起什么,疑惑地问我,说他记得之前在堂上听我弹琴。
“君父睡着了。”我莞尔答道。
从此,我每天都来正宫中陪伴父亲,如同过去照顾母亲一样。
父亲睡得很浅,每天早晨我都早早起来,先与他到苑中走上一段时间,再回到正宫中一同用膳。q不在,他隔两日便要与卿大夫们会面,除此之外,一切时间都很空闲。我有时随他到藏室中翻阅书籍,有时为他抚琴,有时陪他四处走动,不一而足。
我发觉父亲的生活规律有些欠妥,不知道是不是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他一接触到国务就放不下,任何时间都是这样,非要看完不可。我对他说作息不定最是伤身,必须纠正,于是每天盯着时辰来安排。
对于我的监督,父亲表现得相当合作,我提醒两遍,他顶多拖拉上一会便放下了简牍。寺人们见状都很惊讶,跟我说他们从不敢在国君阅策时打扰,因为国君是要骂人的。
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与益相处,并没有想象中的隐隐机锋。
如寺人所说,他几乎每天的早晨和下午都来,父亲想射箭了就同父亲射箭,父亲想聊时事就与父亲聊时事,父亲想听我弹琴就陪父亲听我弹琴。
父亲很喜欢与益讨论策论,益也颇为认真,会说出自己的观点,两人经常要辩论很长时间。除此之外,益的话并不多,行为规矩非常。
对于我,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表现得礼数周全。
我常常感到困惑,若说他是q的敌人,他却收敛得很,与陈妫阴阳怪气的样子比起来,似乎本分得一点野心都没有;而若说他对君位没有想法,我却仍不太信,或许自己疑心太重,总觉得他过于平静,像戴了面具一样让人看不透。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地平和过去,转眼就到了这七月末。
我停下手中的活,望望门外,只见庭中日光灿烂,一片秋日景色。心中不禁思索,往年父亲去宗周朝觐,往返也就一个月的时间,而现在已经月底了,q却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杞国这边可还等着他回来……
“此等繁杂琐事,君主还是交与小人吧。”这时,一名寺人走过来,不好意思地对我说。
“无妨。”我淡笑,又瞅瞅天色,对他说:“将近申时了,你去堂上看看国君是否仍在议事。”
寺人应诺退下,往前堂而去。
我低头,继续将手中的衣服展平叠起。说实话,我折衣服的技术并不高明,总要很仔细才能做出丘教的那种方整模样,不过现在反正闲着,打发打发时间也好。
一件衣服叠好,我将它放到一旁。当我随手从衣服堆里拿出另一件上衣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些眼熟,怔了怔。只见它颜色灰白,质料却极好,柔软而细密。我左看右看,在目光落在衣袂边上的刹那猛然忆起,这正是那日母亲缝补的衣。
怅然涟漪般掠过心头,我定定地看着衣不动,日晒的余温淡淡地触在指间,一如抚着记忆里那人的手……
“国君。”突然,不知谁叫了一声,我抬头,只见寺人们都起身行礼,父亲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门外,正踱着步子进来。
“君父。”我从榻上下来,上前见礼。
父亲点头答礼,精神似乎不错。他的目光在四周环视一遍,饶有趣味地看向我:“吾女今日操劳,现下事毕否?”
我笑笑,看看依然凌乱的居室,说:“尚未。”
父亲含笑地走到榻边,拿起几件我折好的衣服瞧了瞧,正要开口,视线忽而停在了那件衣上。
笑容微微凝在唇边,父亲注视片刻,将衣拿起。
“讲耪帐埃副憷戳恕!蔽仪嵘馈
父亲看看我,胡子动了动,神色稍缓:“如此。”他将衣放在榻上,俯身仔细折好,再叠到整理好的衣服中。
“先用膳吧。”稍顷,他转过头来对我说,神色平和。
我望着他,颔首:“诺。”
卿大夫们刚离去不久,堂上的寺人仍在拾掇茵席。朝会地点本来是在公宫,由于父亲近来身体不佳,这种临时会面便改在了他的宫室里。
膳食已经备好,待我和父亲入席坐下,寺人们便鱼贯地将食器呈了上来。刚摆好,外面有人来报,说益到了。
我看看天色,似乎申时刚至。玩味地猜想,益知道父亲要见众臣,这种场合他从未被允许参加,于是只瞅准了用饭的时候来……这做法倒是很识趣。
未几,益进来,一番见礼后,父亲吩咐他在下首入座。
我打量着益,发觉他的头发有些显乱,像刚从外面回来。
“孺子从何而来?”父亲和蔼地问道。
“益自泮宫而来。”益答道:“君父昨日问起泮宫学子射术,益今日前往查看。”
“哦?”父亲看着他:“孺子所见如何?”
益道:“师氏言,泮宫学子向来甚重射御,今日益往观之,中侯者十之七八,诚无虚言。”
父亲捋须而笑:“如孺子所言,仲秋泮宫会射,却是可待了?”
益在座上略一欠身:“益浅见。”
“彼时,孺子可为司射。”父亲道。
司射?我愣了愣,记得往年泮宫司射都是由q担任的。瞅瞅益,我终是忍不住,开口问父亲:“不知今年长兄司何职?”
父亲笑了笑:“彀父往宗周觐见,仲秋未必归国。”
我一讶。
父亲却没再说什么,回过头去让寺人盛水来,满面和色地招呼我们洗漱用膳。
我看着面前的菜肴,心里狐疑不已。父亲的意思很明白,q下月也未必回国。居然要拖这么久……我闷闷地往俎上切肉,q不在,父亲又体弱,如果出些什么事……正想着,我忽然发现对面的益正看过来。
目光相接,他停顿片刻,即淡淡地瞥开,若无其事。
晚上,我回到宫中,立刻让人将q暂不回国的消息告诉齐央。没过多久,她匆匆地出现在我的宫中。
“太子果真要在宗周待到仲秋之后?”还没坐稳,她便开口问我。
“然。”我点头。
齐央蹙眉,轻轻叹气:“诸侯朝觐,未有定时。想从前,我君父两月不归也是常有,可如今杞国事情不定,太子却拖延在外……”
我沉吟,轻笑:“倒也无妨,长嫂若传书于兄长,将国中之事告知,兄长或将归来也未定。”
“传书?”齐央一愣,随即展眉,稍顷,却又黯下。她为难地看我:“庄,可我从未致书与人,不知如何成文。”
我笑起来:“那有何难。”说着,起身到架上拿来一卷空白的竹简,递给她:“书信不过传话之物,长嫂将心中所想一一写下即可,无甚难事。”
齐央眼睛一亮,点点头,随即让寺人调来胶墨,伏在案上认真地写了起来。
我在旁边隔了一段距离瞅着,只见她敛容沉思,写写停停。几行之后,像是已经把事交代完了,竹简却只用了三分之一的样子。
齐央抬起头来,看看自己写的东西,转过头来,微窘地问我,能不能在写点别的琐事?
我说能。
齐央复而埋头。又写了一阵,她又不好意思地问我,可不可以再写庚?
我说可以。
齐央继续笔耕不辍。再写了一阵,她红着脸再问我,当真什么话都可以写?
我看着她,道,随便……
当我把沉甸甸的包袱交给使者时,他脸上露出些难色:“君主这信可是要交与许多人?”
我点头:“不少。”心里暗暗苦笑,那包袱里的信只有两件,齐央的一大件,我的一小件。
停了会,补充道:“你只须交与太子。”
使者应诺,把包袱背在身上,骑马而去。
昨晚,齐央一直写到深夜,最后又驳了两卷才把信写完。我看了看那篇幅,之前写正事的那段早已被淹没在了浩瀚的行文之中。无奈之下,我只好自己提笔再写一封,拾遗补漏地把事情再加说明。
不过,我的信也不单纯是正事。写到末尾的时候,我想了想,添上两句,要q替我问候姬舆。
“庄。”身后传来齐央的声音。她望着使者离去的方向,问我:“不知太子接到书信,可会即刻动身返国?”
我勾勾嘴角,道:“依怀鍪眨厥楸刂粒徊怀霭朐拢殖こ导荼刂脸峭狻!
“当真?”齐央看着我,半信半疑。
“当真。”我笑得胸有成竹。
十日后,使者果然携书归来了。
信件的包袱跟他出发的时候一样鼓,待寺人把封布打开,只见里面的简书依旧是一大一小——q倒是公平得很,回了齐央一大卷,回我一小卷。
齐央捧着q给她的信,还没拆开就已经眉开眼笑,全然没了一丝忧色。
我掂了掂手中那简书的份量,撇撇嘴,正要打开看,却听齐央“咦”了一声。她从包袱里拿出一个缁布口袋,奇道:“竟还有一卷。”看了看,她解开结头,从里面拿出一卷短牍。
待展开,她忽然愣住,脸上一红,忙递给我:“你的。”
我讶然,接过来。只见上面的字写得不疏不密,字体陌生得很,从来没见过。正疑惑,我的目光扫向末尾,一个“舆”字落入眼中。
心忽而一荡,我怔住。
“我先返宫了。”齐央起身道,脸颊仍有晕红。不等我行礼,她笑眯眯地抱着简书就往外走,寺人要帮手也不让。
我没留她,继续坐在榻上看手中的信。
姬舆话没多少,言简意赅。大致是说他上月回宗周,然后参加诸侯的秋觐和田猎;又说他遇到了q,q很好,他也很好;还说小悠最近还好,就是总跑到梓野中找鹿王打架;最后,他说梓土和王城里的宅院都在修葺,如今还差些细处,雪前便可完工了……
我盯着牍片,这还是姬舆第一次跟我通信……心间的跳动与呼吸的频率清晰可感。
仔细观察,姬舆的字很不错,笔触优美而刚健,比我那些半方块半象形的线条好看多了。眼前,那个案边的身影似乎隐隐可见,烛光将他的轮廓映在牍上,长着薄茧的大手捉着细细的笔杆,一字一字地认真写划……
忽然觉得四周静静的,我抬眼,发现寺人衿她们都在旁边瞅着我,目光奇怪。
我直起脖子,深深吸口气,却敛不下脸上融融的温热和笑意。
还是回寝室再看。我瞥瞥她们,把姬舆的信细细卷好,收进袖子里。接着,又打开q的信。
q的信更为简短,除几句安抚,只有寥寥数语。
等到看完,我懵住,揉揉眼,再看了看,随即怒不可遏。
q说,他见姬舆的宅院修得舒适,决定先住上一段时间,待母亲丧期期年之前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