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5.冉闵夺权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349年十一月,石遵召石鉴等入宫,与母亲郑太后(郑樱桃,石邃之母)共商杀冉闵之事。
毫无疑问,冉闵是大功臣,能够杀死他的罪名只能有一个——谋反。纵观冉闵的作为,只是拉拢了一下将士之心,可能还发了几句不该发的牢骚。或许有那个心思,但毕竟查无实据。然而却是大的威胁,往日功高,今时权重,每一句的不满都会在朝堂上引起骚动。而这,定会让身为皇帝的石遵食不知味、夜不安席。君王的疑惧与忧思,也算是冉闵该死的原因了!
除掉手握军权的将领从来都是个大问题,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兵变。出于谨慎考虑,石遵召开了这个高规格的家庭会议,希望有关各方能达成共识,一决冉闵生死。会议在一片和谐友好的氛围中进行,融洽而且温馨,无需过多商议,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杀冉闵)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同意,包括石鉴(在这里必须提一下)。
表示反对的只有一个——郑太后。
饱经沧桑的郑太后再没了当年的暴戾阴毒(害石虎老婆),反倒成了一个宅心仁厚、心地善良的人。在石遵篡位夺权的大戏中,冉闵居功至伟,这个,连郑太后都看得见,“若无冉闵岂能有今日!”在她看来,冉闵虽有骄纵,但罪不至死。想想人家为咱们立下的汗马功劳,骄纵一点又算个啥子嘛?为什么动不动就要把他杀了呢?那可是咱的大恩人!石遵关于杀冉闵的大讨论在郑太后的反对声中戛然而止,冉闵也因此躲过一劫。
生理不同导致了心理的差异,相对于男人,女人更倾向于感性。政治永远都是冰冷无情的,并不容许半点对事物感性认识的存在,哪里有什么怜悯与感恩?唯一的关系叫作利用与被利用。无冉闵固然无以至今日,但有了冉闵,今天的日子无论如何也过不安稳。
没做过什么好事的郑樱桃终于做了件好事(救冉闵一命),最终却因此害了自己的性命,失去所有,绝子绝孙。可是,曾经,她的阴毒让别人付出过生命的代价,却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真让人困惑,为什么,做了善事反倒会受到伤害呢?
我能给予的解释很肤浅,而且只有一个:这是一个黑白颠倒的时代,没有正义之分,没有邪恶之别;道德沦丧,律法……,连“犯兽”都能成为律法,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久历风雨的郑樱桃没有参透那个时代的生存法则。
本次会议是在秘密中进行的,参与人员皆是皇族至亲,本该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然而很不幸,出了叛徒。在会议结束以后,刚刚走出宫门的石鉴就派特使向冉闵报告了会议的全部内容,比如都有哪些人参加,主题是什么,各自持有的观点,取得了哪些成果。当然,石鉴自己的态度是被选择性忽略的。
事实上,石鉴是自己想当皇帝,他想借助冉闵之手除掉石遵
。可见,石鉴这个人,只要诱惑足够,出卖起亲兄弟来如翻手覆手一样简单,眼皮都不赖眨一下。什么亲情、忠义,怎比得过高高在上的皇帝的宝座。权力,才是我最亲的亲人,最好的兄弟!石鉴如是想。
真不愧是石虎的儿子!
而冉闵,需要保命。
不需要歃血为盟的仪式,共同的利益让冉闵和石鉴的结盟只需要一个眉来眼去。是该行动了,晚一步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结局。
得到消息的冉闵立即挟持了两个重要人物,司空李农和右卫将军王基,共谋废黜石遵。请注意,这里用了“挟持”两个字,是的,事发突然,没有心理准备,不“挟持”一下,人家不跟冉闵干。随后(取得二人支持之后),冉闵手下将军苏亥、周成在如意观拘捕石遵(石遵不备,当时正在和妇人对弈),押至琨华殿后将其杀死。同时被杀的有郑太后、皇后、太子石衍、孟准、王鸳及上光禄张斐。
石遵在位共一百八十三天。
除去篡位那件事干得不地道外,石遵还是很不错的。当时,姚弋仲、苻洪、冉闵等人给他的评价是:殿下长而且贤。还有一个叫张举的(我不知其何许人也!),给他的评价是:燕公斌有武略,彭城公遵有文德。
在石虎的儿子们当中,石遵难道不算是很好的吗?
继石遵之后登基称帝的是石鉴。关于石鉴的介绍就此免了,大家可参考上文中石鉴干的那个事儿。只多说一句,石遵被捕时曾经这样说,“我尚且如此,石鉴又能支撑多久呢?”
不幸一语中的,石鉴真的没撑多久!
冉闵又升官了,武德王。那位被他挟持的李农也升官了,大司马、录尚书事。自此,冉闵和李农结成联盟,共掌朝政。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李农,出身乞活军,是个相当有能力的人,在石虎时代凭借军功一步一步攀升到朝中重臣的位置,政治、军事都是好手。在被冉闵绑架以后,获得了巨大的政治收益,于是,李农就此登上了冉闵的战车,不想下来,直到粉身碎骨。
冉闵,对石遵而言是威胁,更是石鉴挥之不去的阴影。由于政变的成功,冉闵更加强大起来,而且又多了一个李农为帮手。有实力废掉石遵的冉闵,同样也足以废掉石鉴。只这一点,足够让石鉴每个夜晚都从噩梦中惊醒。
349年十一月,石鉴决意刺杀冉闵、李农。大家请注意,本章的开篇的时间,也是在这个月份。时间之紧迫,情况之复杂,行动之密集,无与伦比。
参与行动的有乐平王石苞(居然没死)、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
行刺时间:一个漆黑的夜晚。
所选地点:宫内琨华殿(对于这个地方,大家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推出午门外斩首”的“午门外”,至少
,功能几乎是一样的了)。
至于当时两人为什么深夜还在皇宫,那就不得而知了。大概是皇帝陛下召冉闵、李农有事相商吧。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夜宿禁宫,如董卓事。不过从石鉴调兵遣将的行为能力来看,冉闵和李农远没有达到董卓当时的权势。那么,原因就只能是前者了。
计划很周密,石苞等人准备趁二人不备之际,来一个突然袭击,杀人,夺权,搞定。由于没有接到石鉴的明确命令,宫中将士并不完全听命于石苞。而且,我始终认为冉闵和李农是带着卫戍部队进宫的,不然,不会有那么迅速的应变能力。史书记载:不克。不克就是打了没打过的意思。很明显,在皇宫中,冉闵和李农是有自己的军队的。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宫中卫士反戈相向,帮助冉闵、李农。…还记得冉闵在宫中将士中广布恩惠的事情吗?此时,恰也是该发挥作用的时候了。要知道,冉公养你们就是为了今日!这句是有历史出处的,而且前文已叙,不知道您是否还猜得出?
总之,石苞等人的奇袭行动失败了,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皇宫)的特殊性,引起了一场惊扰混乱。再难觅冉闵、李农二人踪迹。
刺杀这种事,刺客的机会从来只有一次,一击不中,全盘皆输,没有人会站在那里像稻草人一样让你一刺、再刺、三刺,而且,做这种事的人必须是死士,如专诸刺王僚,如豫让酬智伯。无论成败,唯有怀必死之心以赴之,然后,事可就也。群殴而胜之的不是没有,但是,如果对方是百战余生的猛士,再有护卫死命相护,又何异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呢?短时间之内不能取胜,则形势逆转,事不可为!
想要自保的人变成了石鉴,冉闵毕竟是后赵实权派人物,手握重兵,掌控朝政,已经不是石鉴能够驾驭得了的人物。就是在那个夜晚,石鉴杀李松、张才和乐平王石苞(石遵都没舍得杀),这些人上一刻还在为石鉴浴血奋战,下一秒就成了石鉴刀下的冤魂。
是的,斗争并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没有绝对的朋友与敌人,只是利益的纠葛而已,石鉴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利益。行动既然已经失败,石鉴只能嫁祸于那些忠实于他的执行者们。事,你们来做;黑锅,你们来背。至于皇帝,永远都是堂堂正正、正大光明的,怎么也不会去做这种勾当,纯粹是个误会。
误会,确实是个误会,冉闵和李农一手拿着钢刀,一手拿着绳索,笑吟吟的对石鉴说:臣等忠臣!陛下莫要误会。
冉闵的反抗都是在被动中进行的,可每一次之后,手中的权势就更上一个台阶,愈发强大起来,也算是因祸得福。至此次之后,冉闵终于架空石鉴,彻底掌控住后赵朝中大权。
至于石鉴推卸责任的表演,冉闵并不追究,也没心思去看,罪有应得还是无辜冤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349年十一月,石遵召石鉴等入宫,与母亲郑太后(郑樱桃,石邃之母)共商杀冉闵之事。
毫无疑问,冉闵是大功臣,能够杀死他的罪名只能有一个——谋反。纵观冉闵的作为,只是拉拢了一下将士之心,可能还发了几句不该发的牢骚。或许有那个心思,但毕竟查无实据。然而却是大的威胁,往日功高,今时权重,每一句的不满都会在朝堂上引起骚动。而这,定会让身为皇帝的石遵食不知味、夜不安席。君王的疑惧与忧思,也算是冉闵该死的原因了!
除掉手握军权的将领从来都是个大问题,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兵变。出于谨慎考虑,石遵召开了这个高规格的家庭会议,希望有关各方能达成共识,一决冉闵生死。会议在一片和谐友好的氛围中进行,融洽而且温馨,无需过多商议,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杀冉闵)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同意,包括石鉴(在这里必须提一下)。
表示反对的只有一个——郑太后。
饱经沧桑的郑太后再没了当年的暴戾阴毒(害石虎老婆),反倒成了一个宅心仁厚、心地善良的人。在石遵篡位夺权的大戏中,冉闵居功至伟,这个,连郑太后都看得见,“若无冉闵岂能有今日!”在她看来,冉闵虽有骄纵,但罪不至死。想想人家为咱们立下的汗马功劳,骄纵一点又算个啥子嘛?为什么动不动就要把他杀了呢?那可是咱的大恩人!石遵关于杀冉闵的大讨论在郑太后的反对声中戛然而止,冉闵也因此躲过一劫。
生理不同导致了心理的差异,相对于男人,女人更倾向于感性。政治永远都是冰冷无情的,并不容许半点对事物感性认识的存在,哪里有什么怜悯与感恩?唯一的关系叫作利用与被利用。无冉闵固然无以至今日,但有了冉闵,今天的日子无论如何也过不安稳。
没做过什么好事的郑樱桃终于做了件好事(救冉闵一命),最终却因此害了自己的性命,失去所有,绝子绝孙。可是,曾经,她的阴毒让别人付出过生命的代价,却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真让人困惑,为什么,做了善事反倒会受到伤害呢?
我能给予的解释很肤浅,而且只有一个:这是一个黑白颠倒的时代,没有正义之分,没有邪恶之别;道德沦丧,律法……,连“犯兽”都能成为律法,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久历风雨的郑樱桃没有参透那个时代的生存法则。
本次会议是在秘密中进行的,参与人员皆是皇族至亲,本该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然而很不幸,出了叛徒。在会议结束以后,刚刚走出宫门的石鉴就派特使向冉闵报告了会议的全部内容,比如都有哪些人参加,主题是什么,各自持有的观点,取得了哪些成果。当然,石鉴自己的态度是被选择性忽略的。
事实上,石鉴是自己想当皇帝,他想借助冉闵之手除掉石遵
。可见,石鉴这个人,只要诱惑足够,出卖起亲兄弟来如翻手覆手一样简单,眼皮都不赖眨一下。什么亲情、忠义,怎比得过高高在上的皇帝的宝座。权力,才是我最亲的亲人,最好的兄弟!石鉴如是想。
真不愧是石虎的儿子!
而冉闵,需要保命。
不需要歃血为盟的仪式,共同的利益让冉闵和石鉴的结盟只需要一个眉来眼去。是该行动了,晚一步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结局。
得到消息的冉闵立即挟持了两个重要人物,司空李农和右卫将军王基,共谋废黜石遵。请注意,这里用了“挟持”两个字,是的,事发突然,没有心理准备,不“挟持”一下,人家不跟冉闵干。随后(取得二人支持之后),冉闵手下将军苏亥、周成在如意观拘捕石遵(石遵不备,当时正在和妇人对弈),押至琨华殿后将其杀死。同时被杀的有郑太后、皇后、太子石衍、孟准、王鸳及上光禄张斐。
石遵在位共一百八十三天。
除去篡位那件事干得不地道外,石遵还是很不错的。当时,姚弋仲、苻洪、冉闵等人给他的评价是:殿下长而且贤。还有一个叫张举的(我不知其何许人也!),给他的评价是:燕公斌有武略,彭城公遵有文德。
在石虎的儿子们当中,石遵难道不算是很好的吗?
继石遵之后登基称帝的是石鉴。关于石鉴的介绍就此免了,大家可参考上文中石鉴干的那个事儿。只多说一句,石遵被捕时曾经这样说,“我尚且如此,石鉴又能支撑多久呢?”
不幸一语中的,石鉴真的没撑多久!
冉闵又升官了,武德王。那位被他挟持的李农也升官了,大司马、录尚书事。自此,冉闵和李农结成联盟,共掌朝政。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李农,出身乞活军,是个相当有能力的人,在石虎时代凭借军功一步一步攀升到朝中重臣的位置,政治、军事都是好手。在被冉闵绑架以后,获得了巨大的政治收益,于是,李农就此登上了冉闵的战车,不想下来,直到粉身碎骨。
冉闵,对石遵而言是威胁,更是石鉴挥之不去的阴影。由于政变的成功,冉闵更加强大起来,而且又多了一个李农为帮手。有实力废掉石遵的冉闵,同样也足以废掉石鉴。只这一点,足够让石鉴每个夜晚都从噩梦中惊醒。
349年十一月,石鉴决意刺杀冉闵、李农。大家请注意,本章的开篇的时间,也是在这个月份。时间之紧迫,情况之复杂,行动之密集,无与伦比。
参与行动的有乐平王石苞(居然没死)、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
行刺时间:一个漆黑的夜晚。
所选地点:宫内琨华殿(对于这个地方,大家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推出午门外斩首”的“午门外”,至少
,功能几乎是一样的了)。
至于当时两人为什么深夜还在皇宫,那就不得而知了。大概是皇帝陛下召冉闵、李农有事相商吧。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夜宿禁宫,如董卓事。不过从石鉴调兵遣将的行为能力来看,冉闵和李农远没有达到董卓当时的权势。那么,原因就只能是前者了。
计划很周密,石苞等人准备趁二人不备之际,来一个突然袭击,杀人,夺权,搞定。由于没有接到石鉴的明确命令,宫中将士并不完全听命于石苞。而且,我始终认为冉闵和李农是带着卫戍部队进宫的,不然,不会有那么迅速的应变能力。史书记载:不克。不克就是打了没打过的意思。很明显,在皇宫中,冉闵和李农是有自己的军队的。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宫中卫士反戈相向,帮助冉闵、李农。…还记得冉闵在宫中将士中广布恩惠的事情吗?此时,恰也是该发挥作用的时候了。要知道,冉公养你们就是为了今日!这句是有历史出处的,而且前文已叙,不知道您是否还猜得出?
总之,石苞等人的奇袭行动失败了,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皇宫)的特殊性,引起了一场惊扰混乱。再难觅冉闵、李农二人踪迹。
刺杀这种事,刺客的机会从来只有一次,一击不中,全盘皆输,没有人会站在那里像稻草人一样让你一刺、再刺、三刺,而且,做这种事的人必须是死士,如专诸刺王僚,如豫让酬智伯。无论成败,唯有怀必死之心以赴之,然后,事可就也。群殴而胜之的不是没有,但是,如果对方是百战余生的猛士,再有护卫死命相护,又何异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呢?短时间之内不能取胜,则形势逆转,事不可为!
想要自保的人变成了石鉴,冉闵毕竟是后赵实权派人物,手握重兵,掌控朝政,已经不是石鉴能够驾驭得了的人物。就是在那个夜晚,石鉴杀李松、张才和乐平王石苞(石遵都没舍得杀),这些人上一刻还在为石鉴浴血奋战,下一秒就成了石鉴刀下的冤魂。
是的,斗争并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没有绝对的朋友与敌人,只是利益的纠葛而已,石鉴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利益。行动既然已经失败,石鉴只能嫁祸于那些忠实于他的执行者们。事,你们来做;黑锅,你们来背。至于皇帝,永远都是堂堂正正、正大光明的,怎么也不会去做这种勾当,纯粹是个误会。
误会,确实是个误会,冉闵和李农一手拿着钢刀,一手拿着绳索,笑吟吟的对石鉴说:臣等忠臣!陛下莫要误会。
冉闵的反抗都是在被动中进行的,可每一次之后,手中的权势就更上一个台阶,愈发强大起来,也算是因祸得福。至此次之后,冉闵终于架空石鉴,彻底掌控住后赵朝中大权。
至于石鉴推卸责任的表演,冉闵并不追究,也没心思去看,罪有应得还是无辜冤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