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说梦:后燕平关东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关于第57章故事简介:后燕皇帝慕容垂得知拓跋珪拒绝进贡名马,便开始琢磨北伐鲜卑拓跋部一事,但此时,后燕政权还没能完全控制关东地区,在后燕政权的南北方向,分别有翟魏政权和西燕政权,慕容垂为了获得北伐北魏政权有稳定后方,便将攻伐这两个政权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很快,实力较为弱小的翟魏政权的开国君主翟辽病逝,其子翟钊继位,慕容垂趁机发兵攻打翟魏,并一举将其灭国。紧接着,慕容垂又携胜利之威发兵攻打西燕政权,并用疑兵之计在台壁消灭西燕大军主力,随后乘胜进军,攻灭西燕政权,后燕政权自此独霸关东,恢复了当年前燕帝国所有领土。
在这则故事中,作为鲜卑慕容部的民族英雄,慕容垂可谓是有勇有谋,灭亡翟魏政权和西燕政权都显示了慕容垂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但实际上,任何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都是两个敌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大比拼,后燕政权攻灭翟魏政权和西燕政权同样如此,此时在关东地区尽管是三国并立,但是后燕政权在综合国力上,要远远超过翟魏政权和西燕政权,尤其仅有数城之地的翟魏政权,其主体部族丁零人本来进入中原地区的就少之又少,再加上翟魏政权在立国的过程中,与东晋王朝和后燕政权不断发生战争,进入中原地区的丁零人早已在汉化和战争中消耗的所剩无几。所以,当部族首领翟钊前往西燕政权寻求避难之际,西燕国主慕容永敢将其诛杀,这也说明了,当时丁零人的势力已经及其衰微了,丁零首领翟钊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影响力对于西燕政权来说,已经毫无用处了。翟魏政权亡国后,留居于中原地区的残余的丁零人也就融入到了鲜卑慕容部中了,后来随着鲜卑慕容部的汉化,成为了新的汉族先民。
相比较而言,西燕政权在综合国力上远比翟魏政权强很多,尽管不能跟后燕政权所能比拟,但也是可以跟后燕政权拼个鱼死网破的,但是为什么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西燕政权就灰飞烟灭了呢!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首先,在台壁之战中,后燕政权的统治者慕容垂用兵得当,使得西燕政权主力疲于奔命,最终在台壁之战中损失殆尽,其次,后燕政权皇帝慕容垂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幼子,是当时鲜卑慕容部贵族中辈分最高者,而西燕政权皇帝慕容永只是慕容皝叔叔的后人,属于鲜卑慕容部的远支,并且慕容永是依靠谋权篡位而登上皇位,正可谓,名不正言不顺,慕容永难以获得汉化较深的广大鲜卑慕容部部众由衷的支持。最后,西燕政权中的鲜卑慕容部的部众,东归心切,不愿自相残杀,渴望和平生活,并且这些部众以及西燕政权的各族百姓也应该知道,重新回到实力更为强大的后燕政权的庇佑下,以后的生活可能更为安定,所以,投靠后燕政权应该是当时西燕政权的各族百姓最为强烈的愿望。
由此可见,这对于和后燕政权的战争中,西燕政权基本上没有取胜的可能,慕容垂高超的军事
指挥才能,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也适应了西燕政权各族百姓最朴素的民心民意,西燕政权也就很快就被后燕政权所吞并。
关于后燕政权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连攻灭翟魏政权和西燕政权,我认为这更多的仰仗了自身国力的强大,跟鲜卑慕容部汉化程度关系不大,并且早在建立西燕政权的鲜卑慕容部渴望东归一事上,我们就能够看到,此时的鲜卑慕容部,其实已经跟汉族先民差距不大了,跟随着前燕帝国的称霸中原而进入到关东地区的鲜卑慕容部在关东地区生活也不过四十年左右,其中一部分人却在被前秦皇帝苻坚迁往关中地区后,竟然有如此强烈的东归之心,甚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接连发动兵变,推举愿意东归的部族贵族为首领,要知道鲜卑慕容部也是游牧民族,怎能会有如此强烈的思乡之情?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此时鲜卑慕容部的汉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或者说即将基本完成汉化。随着羯族人群建立的后赵帝国在内斗中瓦解,世代居于辽河流域的鲜卑慕容部入主中原,控制了关东地区,建立了前燕帝国,关东地区的富庶,让鲜卑慕容部部众品尝到了汉族先民定居生活的美好,他们也就心甘情愿的抛弃了原始的生活习惯,大踏步的走上了汉化的过程。
后燕政权发动平定关东地区的战争后,鲜卑慕容部的部众自然要在西燕政权和后燕政权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国家,来保证自身汉化能够平稳的进行下去,后燕政权当然是他们不二的选择,所以后燕政权仅仅用了数月时间就完成了恢复前燕帝国荣光的民族使命。其实,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帝国和后燕帝国完全就是一个国家,但是因为这两个国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并且前燕帝国的灭亡和后燕帝国的建立仅仅间隔了十四年的光景,后世史学家只是为了方便称呼,便有了前后之分。说到这里,我们就借此机会说一说我国历史上那些被人为的划分为前后、东西、南北的王朝。
说到有前后之分的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就是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这两个王朝的命名,跟我们刚刚说到的前燕帝国和后燕帝国比较接近,都是在前一个王朝灭亡后,其贵族子弟借机复国,创建下一个同名王朝,而且我国古代的人们就以前后建立的顺序,来命名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三国时期的政治家诸葛亮的《出师表》里,就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名言警句,其中先汉也称前汉,就指代的西汉王朝,后汉就指代的东汉王朝,只不过,在唐代末期我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时期,五代中恰巧出现了一个叫刘知远的人建立的汉政权,被后世史家称之为后汉王朝,所以五代十国之后,对于刘邦家族建立的两汉政权的称呼,也就开始以这两个王朝首都的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之为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了。
尽管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的统治者在血统上一脉相承,但我认为这个两个王朝在统治阶级的属性上差距很大,西汉
王朝处于贵族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最繁荣期,所以西汉王朝给人们以富强兴盛的感觉,而东汉王朝却处在贵族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没落期,东汉王朝是依靠宦官、外戚、士族三种政治势力的支撑下构建起来的,这三种势力相互倾轧,造成了其统治阶层内部的政治动荡,所以东汉王朝给人们以衰败孱弱的感觉。
说完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我再往前说说奴隶社会时期的西周王朝和东周王朝,这两个奴隶制王朝距今年代久远,相关文献较少,人们对于这段时期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封神演义》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小故事,其实,两周时期的划分和两汉时期的划分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通过首都位置的变更而被后世史家以东西划分的,并且,西周王朝和西汉王朝一样,都处于统治阶级的最繁荣期,只不过西周王朝的统治阶级是奴隶主阶级,而东周王朝则和东汉王朝一样,处于奴隶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衰落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东周王朝已经无法对其治下的诸侯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了,东周王朝统治时期也被我们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国时代的到来,由奴隶主阶级转型而成的贵族地主阶级重新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统治阶级,我国社会属性也就进入到了封建社会之中了。
而最后一个被人为划分为前后的王朝就是赵匡胤建立的宋王朝了,但是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跟两汉,两周王朝不仅在命名上有着南北与东西的差异,而且其统治阶级也完全处于庶族地主阶级统治时期,而且,南宋王朝时期的庶族地主阶级也并非处在衰落期,其实,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根本就是正常的传承关系,只不过在游牧民族的打击下,国土面积在不断的缩水,首都被迫从北方地区的开封,迁到了江南地区的杭州,所以这一人为的划分主要是为了方便记述当时的历史事件,并没有在封建王朝的本质上有何作用,说到这里,我们本书所讲的西晋王朝和东晋王朝也跟两宋王朝一样,都是为了方便记述当时的历史事件而人为划分出来的,跟其内部的统治阶级并无太大关系。
简而言之,造成周王朝和汉王朝出现了前后之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内因在起作用,就是王朝内的统治阶级属性的变化,使得西周、东周王朝和西汉、东汉王朝出现了政治断层,而晋王朝和宋王朝出现了前后之分,则更多的是外因在起作用,也就是晋王朝和宋王朝在游牧民族的打击下,疆域在不断的缩小,不得不偏安江南地区,使得西晋、东晋王朝和北宋、南宋王朝出现了统治区域上的变化。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本章所说的前燕帝国和后燕帝国,他们则属于人为划分王朝的特例,造成鲜卑慕容部建立的燕帝国出现了统治断层的原因,既不是其内部统治阶级的变革,也不是简单的外部敌人的打击所造成的,更多的原因还是游牧民族在汉化过程中,错综复杂的社会形态所形成的,其实十六国乱世的形成也是同样的道理,详细的剖析,这里面依然能够看到士族地主阶级政治才能低下的阴影。
关于第57章故事简介:后燕皇帝慕容垂得知拓跋珪拒绝进贡名马,便开始琢磨北伐鲜卑拓跋部一事,但此时,后燕政权还没能完全控制关东地区,在后燕政权的南北方向,分别有翟魏政权和西燕政权,慕容垂为了获得北伐北魏政权有稳定后方,便将攻伐这两个政权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很快,实力较为弱小的翟魏政权的开国君主翟辽病逝,其子翟钊继位,慕容垂趁机发兵攻打翟魏,并一举将其灭国。紧接着,慕容垂又携胜利之威发兵攻打西燕政权,并用疑兵之计在台壁消灭西燕大军主力,随后乘胜进军,攻灭西燕政权,后燕政权自此独霸关东,恢复了当年前燕帝国所有领土。
在这则故事中,作为鲜卑慕容部的民族英雄,慕容垂可谓是有勇有谋,灭亡翟魏政权和西燕政权都显示了慕容垂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但实际上,任何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都是两个敌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大比拼,后燕政权攻灭翟魏政权和西燕政权同样如此,此时在关东地区尽管是三国并立,但是后燕政权在综合国力上,要远远超过翟魏政权和西燕政权,尤其仅有数城之地的翟魏政权,其主体部族丁零人本来进入中原地区的就少之又少,再加上翟魏政权在立国的过程中,与东晋王朝和后燕政权不断发生战争,进入中原地区的丁零人早已在汉化和战争中消耗的所剩无几。所以,当部族首领翟钊前往西燕政权寻求避难之际,西燕国主慕容永敢将其诛杀,这也说明了,当时丁零人的势力已经及其衰微了,丁零首领翟钊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影响力对于西燕政权来说,已经毫无用处了。翟魏政权亡国后,留居于中原地区的残余的丁零人也就融入到了鲜卑慕容部中了,后来随着鲜卑慕容部的汉化,成为了新的汉族先民。
相比较而言,西燕政权在综合国力上远比翟魏政权强很多,尽管不能跟后燕政权所能比拟,但也是可以跟后燕政权拼个鱼死网破的,但是为什么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西燕政权就灰飞烟灭了呢!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首先,在台壁之战中,后燕政权的统治者慕容垂用兵得当,使得西燕政权主力疲于奔命,最终在台壁之战中损失殆尽,其次,后燕政权皇帝慕容垂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幼子,是当时鲜卑慕容部贵族中辈分最高者,而西燕政权皇帝慕容永只是慕容皝叔叔的后人,属于鲜卑慕容部的远支,并且慕容永是依靠谋权篡位而登上皇位,正可谓,名不正言不顺,慕容永难以获得汉化较深的广大鲜卑慕容部部众由衷的支持。最后,西燕政权中的鲜卑慕容部的部众,东归心切,不愿自相残杀,渴望和平生活,并且这些部众以及西燕政权的各族百姓也应该知道,重新回到实力更为强大的后燕政权的庇佑下,以后的生活可能更为安定,所以,投靠后燕政权应该是当时西燕政权的各族百姓最为强烈的愿望。
由此可见,这对于和后燕政权的战争中,西燕政权基本上没有取胜的可能,慕容垂高超的军事
指挥才能,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也适应了西燕政权各族百姓最朴素的民心民意,西燕政权也就很快就被后燕政权所吞并。
关于后燕政权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连攻灭翟魏政权和西燕政权,我认为这更多的仰仗了自身国力的强大,跟鲜卑慕容部汉化程度关系不大,并且早在建立西燕政权的鲜卑慕容部渴望东归一事上,我们就能够看到,此时的鲜卑慕容部,其实已经跟汉族先民差距不大了,跟随着前燕帝国的称霸中原而进入到关东地区的鲜卑慕容部在关东地区生活也不过四十年左右,其中一部分人却在被前秦皇帝苻坚迁往关中地区后,竟然有如此强烈的东归之心,甚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接连发动兵变,推举愿意东归的部族贵族为首领,要知道鲜卑慕容部也是游牧民族,怎能会有如此强烈的思乡之情?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此时鲜卑慕容部的汉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或者说即将基本完成汉化。随着羯族人群建立的后赵帝国在内斗中瓦解,世代居于辽河流域的鲜卑慕容部入主中原,控制了关东地区,建立了前燕帝国,关东地区的富庶,让鲜卑慕容部部众品尝到了汉族先民定居生活的美好,他们也就心甘情愿的抛弃了原始的生活习惯,大踏步的走上了汉化的过程。
后燕政权发动平定关东地区的战争后,鲜卑慕容部的部众自然要在西燕政权和后燕政权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国家,来保证自身汉化能够平稳的进行下去,后燕政权当然是他们不二的选择,所以后燕政权仅仅用了数月时间就完成了恢复前燕帝国荣光的民族使命。其实,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帝国和后燕帝国完全就是一个国家,但是因为这两个国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并且前燕帝国的灭亡和后燕帝国的建立仅仅间隔了十四年的光景,后世史学家只是为了方便称呼,便有了前后之分。说到这里,我们就借此机会说一说我国历史上那些被人为的划分为前后、东西、南北的王朝。
说到有前后之分的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就是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这两个王朝的命名,跟我们刚刚说到的前燕帝国和后燕帝国比较接近,都是在前一个王朝灭亡后,其贵族子弟借机复国,创建下一个同名王朝,而且我国古代的人们就以前后建立的顺序,来命名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三国时期的政治家诸葛亮的《出师表》里,就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名言警句,其中先汉也称前汉,就指代的西汉王朝,后汉就指代的东汉王朝,只不过,在唐代末期我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时期,五代中恰巧出现了一个叫刘知远的人建立的汉政权,被后世史家称之为后汉王朝,所以五代十国之后,对于刘邦家族建立的两汉政权的称呼,也就开始以这两个王朝首都的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之为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了。
尽管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的统治者在血统上一脉相承,但我认为这个两个王朝在统治阶级的属性上差距很大,西汉
王朝处于贵族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最繁荣期,所以西汉王朝给人们以富强兴盛的感觉,而东汉王朝却处在贵族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没落期,东汉王朝是依靠宦官、外戚、士族三种政治势力的支撑下构建起来的,这三种势力相互倾轧,造成了其统治阶层内部的政治动荡,所以东汉王朝给人们以衰败孱弱的感觉。
说完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我再往前说说奴隶社会时期的西周王朝和东周王朝,这两个奴隶制王朝距今年代久远,相关文献较少,人们对于这段时期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封神演义》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小故事,其实,两周时期的划分和两汉时期的划分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通过首都位置的变更而被后世史家以东西划分的,并且,西周王朝和西汉王朝一样,都处于统治阶级的最繁荣期,只不过西周王朝的统治阶级是奴隶主阶级,而东周王朝则和东汉王朝一样,处于奴隶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衰落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东周王朝已经无法对其治下的诸侯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了,东周王朝统治时期也被我们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国时代的到来,由奴隶主阶级转型而成的贵族地主阶级重新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统治阶级,我国社会属性也就进入到了封建社会之中了。
而最后一个被人为划分为前后的王朝就是赵匡胤建立的宋王朝了,但是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跟两汉,两周王朝不仅在命名上有着南北与东西的差异,而且其统治阶级也完全处于庶族地主阶级统治时期,而且,南宋王朝时期的庶族地主阶级也并非处在衰落期,其实,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根本就是正常的传承关系,只不过在游牧民族的打击下,国土面积在不断的缩水,首都被迫从北方地区的开封,迁到了江南地区的杭州,所以这一人为的划分主要是为了方便记述当时的历史事件,并没有在封建王朝的本质上有何作用,说到这里,我们本书所讲的西晋王朝和东晋王朝也跟两宋王朝一样,都是为了方便记述当时的历史事件而人为划分出来的,跟其内部的统治阶级并无太大关系。
简而言之,造成周王朝和汉王朝出现了前后之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内因在起作用,就是王朝内的统治阶级属性的变化,使得西周、东周王朝和西汉、东汉王朝出现了政治断层,而晋王朝和宋王朝出现了前后之分,则更多的是外因在起作用,也就是晋王朝和宋王朝在游牧民族的打击下,疆域在不断的缩小,不得不偏安江南地区,使得西晋、东晋王朝和北宋、南宋王朝出现了统治区域上的变化。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本章所说的前燕帝国和后燕帝国,他们则属于人为划分王朝的特例,造成鲜卑慕容部建立的燕帝国出现了统治断层的原因,既不是其内部统治阶级的变革,也不是简单的外部敌人的打击所造成的,更多的原因还是游牧民族在汉化过程中,错综复杂的社会形态所形成的,其实十六国乱世的形成也是同样的道理,详细的剖析,这里面依然能够看到士族地主阶级政治才能低下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