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全民政治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的理论很简单,就五个字:民以国为本。”蒋南平放下杯筷,坐直了身体,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
“什么?”卓尚君将身体往前倾了一点,似乎是怕自己听错了,“国以民为本,不是应该是这几句话吗?”
“全民参与到所有政治决策中的确是一个最完美的境界,不过实际上做不到。泛滥的全民政治只会形成各式各样的小圈子,各种类型的利益团体。”
“那你的全民政治究竟是什么呢?”卓尚君有些不解。
“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控制下的全民政治。这样可以保证民众在不破坏国家利益的前途下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
“我不明白,全民参与是迄今最理想的政治状态,为什么会破坏国家利益呢?”
“打个比方吧,”,蒋南平将茶盘内的三个茶杯摆成了一个三角形,又从筷筒里取出一个筷子连在其中两个茶杯之间,说,“你看着三个茶杯,分别代表青、沅、曹三州。如果你们宁燕要从青州修一条水渠到河北,需要经过沅、曹两州,解决河北饮水困难的问题,但是修到沅州和曹州就修不下去了。因为沅、曹两州的百姓说水渠会破坏两州的水道,造成当地农田无法灌溉。因为三州都是民选自治,遵从民意,所以这条水渠也就修不下去了,河北的老百姓又得受干旱之苦。这个时候就需要中央政府的干预了。”
“可是既然水道会破坏两州的灌溉,中央政府的干预不也是一向错误的措施吗?”
“实际上,水渠对两州灌溉的破坏程度极小,两州百姓只是顾及本地利益,不希望将本地水资源输出到外地,所以才有这样的抵制,这就是地域民主的狭隘性。所以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居中控制。”蒋南平说得很笃定。
“那么你这种中央政府和沈慕韩的精英政治有什么区别。”卓尚君开始刨根问底了。
“我的政府不那么精英,没有精英继承制这样的劣根性,不会把精英政府逐渐变成世袭制、阶级分明的小圈子。我的政府大部分是由普通人组成的政府,具备持久、健康的运行机制。”
“但是普通人组成的政府怎么能够保证它的效能呢。就好像十个博士和十个初中生组成的政府能一样吗?”从卓尚君的问话中,蒋南平能够听出沈慕韩对她的影响有多大。
“其实,只要有正确的规则进行约束,十个博士和十个初中生的工作效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蒋南平想了一下,继续说,“另外,在普遍提高了民众的教育程度之后,一个普通人组成的政府工作效能应该远远高于精英政府了,而且还能进行持久的良性循环。这是精英政治无法比拟的。”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蒋南平的话都有些针对沈慕韩。
卓尚君心里暗自有些庆幸,幸亏今天沈慕韩没有出现,否则这一场火星撞地球是不可避免了。
“那么,你所说的规则是什么?”她还在继续追问,希望能够将问题了解得更清楚,因为这些话她过后必定会和沈慕韩在一起讨论的。
“法律!而且是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一提到法律
,蒋南平的语气就有点斩钉截铁的味道。
“法律当然是人人遵守了,这有什么疑义吗?”
“可你见过真正有一部人人遵守的法律吗?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总会有法外之徒。实际上,我所说的这部法律也不可能让人人遵守。”
“那你说它有什么用?”
“我的意思是,我的法律要让最大限度的人群去遵守。”他眉毛一扬,声调也提高了不少。
“你不会是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一套吧。”卓尚君的语气中带着一点点揶揄,她觉得时时处处都在创新的蒋南平怎么也会干这种炒现饭的事情。
蒋南平听出了她语气中的别样味道,毫不介意地笑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说来慷慨激昂,其实从来没有人做到过。希望从我这一次开始,是个例外。”
卓尚君夸张地“哦”了一声,问:“你还能有什么新奇的办法吗?”。实际上,她并不相信蒋南平在这一点上有什么灵丹妙药。
蒋南平却不马上回答,而是夹起一筷子菜吃了一口,竖起三个指头慢悠悠地说:“我的方法很简单,一共三项:法律普及、民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这个舆论监督听着耳熟,不过那是对现代人说的。现代的新闻业发达,具备舆论监督的条件,在当下这个状况下你怎么监督?”
“当下虽然没有记者,但是有具备记者功能的官员哪!”
“谁?”卓尚君好奇地问道。
“御史,也就是俗称的言官!他们负责收集各地的民情并专折向皇帝汇报。我可以改成让他们向全国汇报。他们的专折变为邸报,在全国发放,这个邸报就是新闻报纸。”
他喝了一口酒,继续说:“一直以来,天顺的御史不过是摆设,成为了各类党羽只见攻杵的工具。而且这些人全部集中在京城,寻常都不外出。我的办法是,设立御史局,并在每个州县设置御史处,他们直属御史局,而御史局直接向议政处首脑负责。”
“这便是你的舆论监督?把御史变成了官方的记者?可是你我都知道,舆论监督最重要的便是独立性,不从属于任何党派和政治力量。这些官方的记者即便只对皇帝负责,他们也是拿着皇家饭碗的人,你难保他们为了顾及当权者的脸面不会受到朝廷的压力,做出有失偏颇的报道。”卓尚君考虑的比较细致。
蒋南平微笑着,夹起一筷子菜吃了一口,又夹起一筷子慢慢地嚼着。等到美味佳肴都进了肚子,他才慢条斯理地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我何尝不知道官媒的利弊。可是别忘了,这里是三百多年前的中国,新闻媒体都还没有发芽破土,更无论谈什么新闻媒体的独立性了。”
卓尚君注意到他的神态,问:“看这样子你倒是胸有成竹了?”
蒋南平笑道:“我巴不得出几件御史隐瞒不报的事情,这样我就有机会抓住他们开刀,在地方上设立新闻处。这种新闻处由各地乡绅出资建立,当地的名士负责管理,和官府无关,报道各地的民情。到时候他们报道的情况和御史局
的邸报进行比较,真实情况一目了然。这不就形成了新闻媒体的互相监督吗?”
“可万一这帮官媒谨小慎微,不出事怎么办?”
“放心吧,在中国这种官本位的社会里,隐瞒不报的事情多得很。我不怕它不出事,就怕它出得多了,我应付不了呢!”蒋南平站起来走了两步,拿起书案上笔架上的一只毛笔欣赏了一会儿又说,“实话跟你说。这样的新闻处我已经暗地里筹备了数十个,个个都在待机而动。等着吧,不出半年,天顺朝的新闻媒体将会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那么,”卓尚君追问道,“你说的民众监督是怎么回事?”
“这涉及到民众的知情权!也就是说,官府的每一项政令行为都要通过邸报或者地方新闻处的报纸告知所有民众。”
“这有什么用?”卓尚君笑道,“政令都实施了,老百姓不过是看客,能够翻起多大的浪来?”
“这就是普法教育的好处了。”蒋南平信心十足地说道,“我已经在金阳县设立了一个普法试点,目的就是让民众了解天顺法律的条例。他们懂得了了条例,就知道如何运用条例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当代社会里,民告官都很困难,我倒想听听,你的天顺朝百姓能够怎么样运用法律来告倒官府。”
“很简单,只要他对法律条文熟悉就行了。”蒋南平说,“比如今年朝廷要在徐州加赋,而徐州附近的广平刚刚经历过和契陵的大战,徐州百姓就可以援引天顺法律条例,大战之地,三年之内不得增加赋税。”
“你们朝廷会在乎这些老百姓的呼声吗?”
“不在乎不要紧。百姓可以上诉到户部,由户部交议政处议处。这就是说,老百姓无论怎样都可以进行上诉,只要上诉朝廷必须受理。那么朝廷也就无法忽视老百姓的呼声了?”
卓尚君想了一会儿,说:“你们天顺好像有个蛮奇葩的规定,民告官无论输赢都要挨二十板子。光凭这一点,我看谁敢告官府。”
蒋南平却哈哈大笑起来:“关于这一点,石晓明提出了一个破解漏洞的办法。当然那不是长久之计。我的想法是,板子可以打,因为天顺律法是他们的太祖皇帝制定的,短时间内改动起来我怕触犯众怒。我有个缓兵之计,板子可以打,不过什么时候打就由我说了算了。民告官的官司,输赢与否,板子都可以无限期延后执行。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只要一拖下去,就没人记得去做了。”
“还有一个问题,这么繁琐的律法条文,你怎么能指望老百姓一条条的记住?”
“当然不必让老百姓全部记住。熟背条文那是律政局的事。”
“律政局?听起来好熟!”卓尚君笑着说,“从港剧里借鉴的吧。”
蒋南平道:“名字可以借鉴,具体功能还是我说了算。说到底,律政局就是帮人打官司的地方,受理人可以是官府,也可以是百姓。至于对老百姓的普法教育嘛,从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地方开始。只要和他们的利益相关,比如土地、财产之类,他们一定比我们记得还要滚瓜烂熟。”
“我的理论很简单,就五个字:民以国为本。”蒋南平放下杯筷,坐直了身体,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
“什么?”卓尚君将身体往前倾了一点,似乎是怕自己听错了,“国以民为本,不是应该是这几句话吗?”
“全民参与到所有政治决策中的确是一个最完美的境界,不过实际上做不到。泛滥的全民政治只会形成各式各样的小圈子,各种类型的利益团体。”
“那你的全民政治究竟是什么呢?”卓尚君有些不解。
“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控制下的全民政治。这样可以保证民众在不破坏国家利益的前途下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
“我不明白,全民参与是迄今最理想的政治状态,为什么会破坏国家利益呢?”
“打个比方吧,”,蒋南平将茶盘内的三个茶杯摆成了一个三角形,又从筷筒里取出一个筷子连在其中两个茶杯之间,说,“你看着三个茶杯,分别代表青、沅、曹三州。如果你们宁燕要从青州修一条水渠到河北,需要经过沅、曹两州,解决河北饮水困难的问题,但是修到沅州和曹州就修不下去了。因为沅、曹两州的百姓说水渠会破坏两州的水道,造成当地农田无法灌溉。因为三州都是民选自治,遵从民意,所以这条水渠也就修不下去了,河北的老百姓又得受干旱之苦。这个时候就需要中央政府的干预了。”
“可是既然水道会破坏两州的灌溉,中央政府的干预不也是一向错误的措施吗?”
“实际上,水渠对两州灌溉的破坏程度极小,两州百姓只是顾及本地利益,不希望将本地水资源输出到外地,所以才有这样的抵制,这就是地域民主的狭隘性。所以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居中控制。”蒋南平说得很笃定。
“那么你这种中央政府和沈慕韩的精英政治有什么区别。”卓尚君开始刨根问底了。
“我的政府不那么精英,没有精英继承制这样的劣根性,不会把精英政府逐渐变成世袭制、阶级分明的小圈子。我的政府大部分是由普通人组成的政府,具备持久、健康的运行机制。”
“但是普通人组成的政府怎么能够保证它的效能呢。就好像十个博士和十个初中生组成的政府能一样吗?”从卓尚君的问话中,蒋南平能够听出沈慕韩对她的影响有多大。
“其实,只要有正确的规则进行约束,十个博士和十个初中生的工作效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蒋南平想了一下,继续说,“另外,在普遍提高了民众的教育程度之后,一个普通人组成的政府工作效能应该远远高于精英政府了,而且还能进行持久的良性循环。这是精英政治无法比拟的。”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蒋南平的话都有些针对沈慕韩。
卓尚君心里暗自有些庆幸,幸亏今天沈慕韩没有出现,否则这一场火星撞地球是不可避免了。
“那么,你所说的规则是什么?”她还在继续追问,希望能够将问题了解得更清楚,因为这些话她过后必定会和沈慕韩在一起讨论的。
“法律!而且是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一提到法律
,蒋南平的语气就有点斩钉截铁的味道。
“法律当然是人人遵守了,这有什么疑义吗?”
“可你见过真正有一部人人遵守的法律吗?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总会有法外之徒。实际上,我所说的这部法律也不可能让人人遵守。”
“那你说它有什么用?”
“我的意思是,我的法律要让最大限度的人群去遵守。”他眉毛一扬,声调也提高了不少。
“你不会是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一套吧。”卓尚君的语气中带着一点点揶揄,她觉得时时处处都在创新的蒋南平怎么也会干这种炒现饭的事情。
蒋南平听出了她语气中的别样味道,毫不介意地笑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说来慷慨激昂,其实从来没有人做到过。希望从我这一次开始,是个例外。”
卓尚君夸张地“哦”了一声,问:“你还能有什么新奇的办法吗?”。实际上,她并不相信蒋南平在这一点上有什么灵丹妙药。
蒋南平却不马上回答,而是夹起一筷子菜吃了一口,竖起三个指头慢悠悠地说:“我的方法很简单,一共三项:法律普及、民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这个舆论监督听着耳熟,不过那是对现代人说的。现代的新闻业发达,具备舆论监督的条件,在当下这个状况下你怎么监督?”
“当下虽然没有记者,但是有具备记者功能的官员哪!”
“谁?”卓尚君好奇地问道。
“御史,也就是俗称的言官!他们负责收集各地的民情并专折向皇帝汇报。我可以改成让他们向全国汇报。他们的专折变为邸报,在全国发放,这个邸报就是新闻报纸。”
他喝了一口酒,继续说:“一直以来,天顺的御史不过是摆设,成为了各类党羽只见攻杵的工具。而且这些人全部集中在京城,寻常都不外出。我的办法是,设立御史局,并在每个州县设置御史处,他们直属御史局,而御史局直接向议政处首脑负责。”
“这便是你的舆论监督?把御史变成了官方的记者?可是你我都知道,舆论监督最重要的便是独立性,不从属于任何党派和政治力量。这些官方的记者即便只对皇帝负责,他们也是拿着皇家饭碗的人,你难保他们为了顾及当权者的脸面不会受到朝廷的压力,做出有失偏颇的报道。”卓尚君考虑的比较细致。
蒋南平微笑着,夹起一筷子菜吃了一口,又夹起一筷子慢慢地嚼着。等到美味佳肴都进了肚子,他才慢条斯理地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我何尝不知道官媒的利弊。可是别忘了,这里是三百多年前的中国,新闻媒体都还没有发芽破土,更无论谈什么新闻媒体的独立性了。”
卓尚君注意到他的神态,问:“看这样子你倒是胸有成竹了?”
蒋南平笑道:“我巴不得出几件御史隐瞒不报的事情,这样我就有机会抓住他们开刀,在地方上设立新闻处。这种新闻处由各地乡绅出资建立,当地的名士负责管理,和官府无关,报道各地的民情。到时候他们报道的情况和御史局
的邸报进行比较,真实情况一目了然。这不就形成了新闻媒体的互相监督吗?”
“可万一这帮官媒谨小慎微,不出事怎么办?”
“放心吧,在中国这种官本位的社会里,隐瞒不报的事情多得很。我不怕它不出事,就怕它出得多了,我应付不了呢!”蒋南平站起来走了两步,拿起书案上笔架上的一只毛笔欣赏了一会儿又说,“实话跟你说。这样的新闻处我已经暗地里筹备了数十个,个个都在待机而动。等着吧,不出半年,天顺朝的新闻媒体将会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那么,”卓尚君追问道,“你说的民众监督是怎么回事?”
“这涉及到民众的知情权!也就是说,官府的每一项政令行为都要通过邸报或者地方新闻处的报纸告知所有民众。”
“这有什么用?”卓尚君笑道,“政令都实施了,老百姓不过是看客,能够翻起多大的浪来?”
“这就是普法教育的好处了。”蒋南平信心十足地说道,“我已经在金阳县设立了一个普法试点,目的就是让民众了解天顺法律的条例。他们懂得了了条例,就知道如何运用条例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当代社会里,民告官都很困难,我倒想听听,你的天顺朝百姓能够怎么样运用法律来告倒官府。”
“很简单,只要他对法律条文熟悉就行了。”蒋南平说,“比如今年朝廷要在徐州加赋,而徐州附近的广平刚刚经历过和契陵的大战,徐州百姓就可以援引天顺法律条例,大战之地,三年之内不得增加赋税。”
“你们朝廷会在乎这些老百姓的呼声吗?”
“不在乎不要紧。百姓可以上诉到户部,由户部交议政处议处。这就是说,老百姓无论怎样都可以进行上诉,只要上诉朝廷必须受理。那么朝廷也就无法忽视老百姓的呼声了?”
卓尚君想了一会儿,说:“你们天顺好像有个蛮奇葩的规定,民告官无论输赢都要挨二十板子。光凭这一点,我看谁敢告官府。”
蒋南平却哈哈大笑起来:“关于这一点,石晓明提出了一个破解漏洞的办法。当然那不是长久之计。我的想法是,板子可以打,因为天顺律法是他们的太祖皇帝制定的,短时间内改动起来我怕触犯众怒。我有个缓兵之计,板子可以打,不过什么时候打就由我说了算了。民告官的官司,输赢与否,板子都可以无限期延后执行。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只要一拖下去,就没人记得去做了。”
“还有一个问题,这么繁琐的律法条文,你怎么能指望老百姓一条条的记住?”
“当然不必让老百姓全部记住。熟背条文那是律政局的事。”
“律政局?听起来好熟!”卓尚君笑着说,“从港剧里借鉴的吧。”
蒋南平道:“名字可以借鉴,具体功能还是我说了算。说到底,律政局就是帮人打官司的地方,受理人可以是官府,也可以是百姓。至于对老百姓的普法教育嘛,从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地方开始。只要和他们的利益相关,比如土地、财产之类,他们一定比我们记得还要滚瓜烂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