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行 第一百五十一章 劝教(3)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黄寻继续劝谏孙秀道。
“本朝建国之根源,在于武烈帝手中之利刃,这才是本朝建国之基石也!其后武烈帝薨,长沙桓王继其位。
长沙桓王一生征战沙场无数,其最开始亦是凭借武烈帝之遗军和手中之利刃。开疆拓土,以定江东之地。如此而论,当世之时,礼义仁孝,何用之有?
及至陛下继桓王之位,汉末诸侯仅剩一二。刘表以礼义仁孝治荆州,但其死后,荆州文武马上降曹。无一人挺身而出,保护刘表之基业。陛下见此情形,立知刘表之政非是今世之正道也!
所以陛下践行诡道权谋之术,在曹丕篡汉之时,立派使者向曹丕称臣,以保护江东基业。
其后夷陵一战,大破刘备。曹丕欲趁机取我江东之地,陛下又马上废除称臣之约,命陆逊陈兵于大江之上,让曹丕隔江而空望。
陛下巧用诡道权谋之术,方才于汉末群雄之中脱颖而出,登极称尊。如此说来,诡道权谋之术方才是本朝建国之根基也!
如今似潘太常这些人,想要陛下放弃本朝建国之根基,而采用礼义仁孝来治事。这岂非是要如刘表败亡之因,所以陛下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孙秀听完黄寻之言,却反驳道。
“表兄之言,弟却不敢苟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我老师教授经义时讲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先汉之亡,乃是天意,非人力所能救之也!旧朝亡,新朝立。治乱之间,天行转化。
汉末乱世之时,自当是用表兄所推崇之术。而如今天下三分,乾坤鼎立,魏、蜀、吴三国已是长久存世。既然三国之间已然无法再行吞并之途,便要行儒家之道,治理国家。如此方才是国泰民安之最佳方略”。
“表弟所言倒也有理,但是我朝陛下却绝对不会采用儒家之道来治国。我朝陛下施用权谋之术已三十年矣!
陛下用惯了权谋之术,再想让陛下改变观念来施行仁义之道,那是难如登天之事。所以我等何不顺陛下之意而行之?
陛下宠幸吕壹,不也是因为吕壹施用权谋之术,与陛下同类相善也!”
“表兄果然是纵横派弟子之言行,竟然顺应陛下,施用权谋来奴役官民。只是为了获得升官之途!”
“表弟,为兄只问你一句!你觉得我朝陛下乃是明君否?”
“陛下登极称尊,建立国朝,自然是明君”。
“既然陛下是明君,那为何表弟不愿顺应陛下之意而行之。而强要陛下行儒家之道呢?”
“那弟也要问表兄一句,儒家之道,以礼法治国,这是最好的治国方略。为何表兄却一再贬低儒家呢?”
“哈哈哈!儒家之道若真是最好的治国方略,先汉也就不会因此而覆亡了”。
“表兄,我刚才说了,先汉之亡,乃是天意。这跟儒家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既然表弟如此说,那为兄今日就要与表弟论个明白!
自汉武帝之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天下之士无不
以读孔孟之言,为步入朝堂之通途。
其后汉朝诸帝,又推行察举选官之制。但选拨主官却并不以律法为选拔标准,而仅以主官之私心随意擢用官吏。故而选用之人,多是沾亲带故之主官眷属。
后来儒家经典被先汉确立为必读之书,遂产生了终身研读儒家经典的经义传世之家。其慢慢积累家业,代代为官,终于转化为世家大族。
这些世家大族,不事生产,而仅靠读儒家经典便能做官,丝毫不知百姓之疾苦。这些经义传世之家才真是韩非子所言之蠹也!
儒家世族以族人在朝廷为官,以官眷家属之身份在地方为霸。两者互相勾连,在朝为官者为家族提供便利,而世家眷属为官人提供资财。
如此一来,天下之财俱掌握在儒家世族之手。造成先汉朝廷无府库之财,无仓储之粮。所以其后汉灵帝见此情形,为与儒家世族争利,便开始卖官鬻爵,充盈府库之资。更以宦官为依靠,制遏儒家世族。
儒家世族与先汉朝廷争利,导致汉帝加倍征收百姓之赋税,不管百姓之死活。这才是最终激发黄巾之乱,导致先汉衰亡的缘由。而并不是如表弟所言,先汉之覆亡乃天意为之也!”
孙秀听完了黄寻的这一大段言论,瞬间陷入了迷茫之中。为何表兄所言与老师之所言,大相径庭。难道先汉之亡非是天意,当真出自人祸乎?
黄寻见孙秀皱眉深思,觉得终于算是将孙秀这深受儒家洗脑的世界观,给狠狠地冲击了一把。
儒家的洗脑真是可怕啊!怪不得民国大贤曾说,儒家之道就是对百姓的驭民之术。
孙秀沉默良久,随后出言说道。
“表兄之学识,弟确实望尘莫及。这先汉覆亡之因,让表兄重新为弟解释。弟确实有所开悟,知晓天意、人祸皆是先汉覆亡之因也!”
黄寻见孙秀虽然没有完全接受自己的说辞,但总算是承认了自己所说的人祸之因。黄寻于是决定再接再厉,务必要把孙秀深受儒家洗脑的脑子给贯通了。
想到这里,黄寻再次出言说道。
“表弟,近年为兄曾闻蜀国诸葛丞相征伐曹魏之时,与曹魏司徒王朗激论先汉之亡因。
王司徒曰:‘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表弟之老师想必也是依王司徒之论,来教授表弟先汉之亡因的吧!”
“表兄,老师确实是如此说的”。
“表弟之老师为何不见王司徒之下场?竟还以王司徒之说辞教育学生,真是误人子弟啊!”
“表兄,那王司徒是何下场?为何你说老师是误人子弟?”
“哼,那王司徒被诸葛丞相直接骂死在战阵之上,真是最羞煞人的死法!”
“啊!表兄,你莫不是在戏耍于弟!天下间怎会有被骂死之人?”
“表弟,天下间稍有名望之人都知晓此事。为兄怎敢信口开河,来欺耍于表弟!”
“表兄,那你快跟我讲讲。诸葛丞相和王司徒到底是如何激论的”。
“好!那为兄就将此事俱细与表弟说来。···‘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汉朝二十四先帝乎’!
诸葛丞相说完此语,王司徒血气贯胸,大叫一声,摔死于马下”。
黄寻将这段事典说完之后,孙秀还沉浸于诸葛丞相和王司徒的话语交锋之中,久久无法出离。
黄寻见此,大喝一声:“表弟,你听完了诸葛丞相和王司徒之论,可有何想法?”
孙秀被黄寻一喝,瞬间回神,说道。
“表兄,我觉得诸葛丞相之言虽妙,但将先汉之亡因全归结于人祸。无论是张角、董卓,还是曹操、曹丕皆被诸葛丞相所痛恨。但是先汉之君王难道就无一点儿过错吗?
若是桓、灵二帝明贤,又岂会有黄巾之乱、董卓之祸乎?”
“表弟,看来你终于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了。没错,先汉之亡,除了世家大族贪污腐败之外,皇帝也跟世家大族一样暴敛百姓。
这才是先汉灭亡之根源所在。而不是你老师和王司徒所言的天意使先汉灭亡”。
“表兄之言,弟确实完全明白了。先汉亡于人,非亡于天也!”
“表弟能认识到这点,那就不枉费为兄之唇舌了。那接下来回到当今陛下的问题上来。
陛下认识到先汉灭亡之因在于人祸,所以严刑峻法来治国。使官吏受到法制之约束,予吕壹监察百官言行之权利。做到君王之权力,无世家大族能撼动。
而世家大族,尤其是江东大族,吴之四姓。希图用儒家之礼来制约陛下之权力,但是陛下怎能容忍,受江东大族所摆布。故先有张温被废,后有吕壹监视百官,为陛下之耳目爪牙。
表弟,为兄将陛下的所有观点俱都告知于你。所以现在表弟能理解,为兄为何要攀附吕壹了吧?”
“表兄一席话,让弟确实明白了许多处世之理。不过陛下之权力若无儒家之礼来制约,那这天下百姓必将困苦矣!”
“表弟,为何你认为陛下掌有大权,就会困苦天下百姓呢?
历来之君王除了大权旁落,沦为如汉献帝一般的傀儡之外。哪个不是掌握大权,独断朝政,轻言大臣之生死!
我朝陛下起自布衣,更加明白百姓之所需,不会困苦百姓的。反倒是那些世家大族,会被陛下所困苦矣!”
“表兄,为何你一直将世家大族和百姓区分来说,难道世家大族就不是百姓了吗?”
“表弟,你居然认为世家大族是百姓!
看来这些年表弟读书,确实是已经被你那些老师带入歧途了。百姓乃是民,而世家大族是官。介于世家大族和百姓之间的寒门子弟则为吏。这才是这个世间的基本身份和等级”。
孙秀听到黄寻的这个说法,心里极不服气。于是转动起脑筋,开始回忆学过的儒家经典,希望能找出一段来反驳黄寻。
黄寻继续劝谏孙秀道。
“本朝建国之根源,在于武烈帝手中之利刃,这才是本朝建国之基石也!其后武烈帝薨,长沙桓王继其位。
长沙桓王一生征战沙场无数,其最开始亦是凭借武烈帝之遗军和手中之利刃。开疆拓土,以定江东之地。如此而论,当世之时,礼义仁孝,何用之有?
及至陛下继桓王之位,汉末诸侯仅剩一二。刘表以礼义仁孝治荆州,但其死后,荆州文武马上降曹。无一人挺身而出,保护刘表之基业。陛下见此情形,立知刘表之政非是今世之正道也!
所以陛下践行诡道权谋之术,在曹丕篡汉之时,立派使者向曹丕称臣,以保护江东基业。
其后夷陵一战,大破刘备。曹丕欲趁机取我江东之地,陛下又马上废除称臣之约,命陆逊陈兵于大江之上,让曹丕隔江而空望。
陛下巧用诡道权谋之术,方才于汉末群雄之中脱颖而出,登极称尊。如此说来,诡道权谋之术方才是本朝建国之根基也!
如今似潘太常这些人,想要陛下放弃本朝建国之根基,而采用礼义仁孝来治事。这岂非是要如刘表败亡之因,所以陛下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孙秀听完黄寻之言,却反驳道。
“表兄之言,弟却不敢苟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我老师教授经义时讲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先汉之亡,乃是天意,非人力所能救之也!旧朝亡,新朝立。治乱之间,天行转化。
汉末乱世之时,自当是用表兄所推崇之术。而如今天下三分,乾坤鼎立,魏、蜀、吴三国已是长久存世。既然三国之间已然无法再行吞并之途,便要行儒家之道,治理国家。如此方才是国泰民安之最佳方略”。
“表弟所言倒也有理,但是我朝陛下却绝对不会采用儒家之道来治国。我朝陛下施用权谋之术已三十年矣!
陛下用惯了权谋之术,再想让陛下改变观念来施行仁义之道,那是难如登天之事。所以我等何不顺陛下之意而行之?
陛下宠幸吕壹,不也是因为吕壹施用权谋之术,与陛下同类相善也!”
“表兄果然是纵横派弟子之言行,竟然顺应陛下,施用权谋来奴役官民。只是为了获得升官之途!”
“表弟,为兄只问你一句!你觉得我朝陛下乃是明君否?”
“陛下登极称尊,建立国朝,自然是明君”。
“既然陛下是明君,那为何表弟不愿顺应陛下之意而行之。而强要陛下行儒家之道呢?”
“那弟也要问表兄一句,儒家之道,以礼法治国,这是最好的治国方略。为何表兄却一再贬低儒家呢?”
“哈哈哈!儒家之道若真是最好的治国方略,先汉也就不会因此而覆亡了”。
“表兄,我刚才说了,先汉之亡,乃是天意。这跟儒家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既然表弟如此说,那为兄今日就要与表弟论个明白!
自汉武帝之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天下之士无不
以读孔孟之言,为步入朝堂之通途。
其后汉朝诸帝,又推行察举选官之制。但选拨主官却并不以律法为选拔标准,而仅以主官之私心随意擢用官吏。故而选用之人,多是沾亲带故之主官眷属。
后来儒家经典被先汉确立为必读之书,遂产生了终身研读儒家经典的经义传世之家。其慢慢积累家业,代代为官,终于转化为世家大族。
这些世家大族,不事生产,而仅靠读儒家经典便能做官,丝毫不知百姓之疾苦。这些经义传世之家才真是韩非子所言之蠹也!
儒家世族以族人在朝廷为官,以官眷家属之身份在地方为霸。两者互相勾连,在朝为官者为家族提供便利,而世家眷属为官人提供资财。
如此一来,天下之财俱掌握在儒家世族之手。造成先汉朝廷无府库之财,无仓储之粮。所以其后汉灵帝见此情形,为与儒家世族争利,便开始卖官鬻爵,充盈府库之资。更以宦官为依靠,制遏儒家世族。
儒家世族与先汉朝廷争利,导致汉帝加倍征收百姓之赋税,不管百姓之死活。这才是最终激发黄巾之乱,导致先汉衰亡的缘由。而并不是如表弟所言,先汉之覆亡乃天意为之也!”
孙秀听完了黄寻的这一大段言论,瞬间陷入了迷茫之中。为何表兄所言与老师之所言,大相径庭。难道先汉之亡非是天意,当真出自人祸乎?
黄寻见孙秀皱眉深思,觉得终于算是将孙秀这深受儒家洗脑的世界观,给狠狠地冲击了一把。
儒家的洗脑真是可怕啊!怪不得民国大贤曾说,儒家之道就是对百姓的驭民之术。
孙秀沉默良久,随后出言说道。
“表兄之学识,弟确实望尘莫及。这先汉覆亡之因,让表兄重新为弟解释。弟确实有所开悟,知晓天意、人祸皆是先汉覆亡之因也!”
黄寻见孙秀虽然没有完全接受自己的说辞,但总算是承认了自己所说的人祸之因。黄寻于是决定再接再厉,务必要把孙秀深受儒家洗脑的脑子给贯通了。
想到这里,黄寻再次出言说道。
“表弟,近年为兄曾闻蜀国诸葛丞相征伐曹魏之时,与曹魏司徒王朗激论先汉之亡因。
王司徒曰:‘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表弟之老师想必也是依王司徒之论,来教授表弟先汉之亡因的吧!”
“表兄,老师确实是如此说的”。
“表弟之老师为何不见王司徒之下场?竟还以王司徒之说辞教育学生,真是误人子弟啊!”
“表兄,那王司徒是何下场?为何你说老师是误人子弟?”
“哼,那王司徒被诸葛丞相直接骂死在战阵之上,真是最羞煞人的死法!”
“啊!表兄,你莫不是在戏耍于弟!天下间怎会有被骂死之人?”
“表弟,天下间稍有名望之人都知晓此事。为兄怎敢信口开河,来欺耍于表弟!”
“表兄,那你快跟我讲讲。诸葛丞相和王司徒到底是如何激论的”。
“好!那为兄就将此事俱细与表弟说来。···‘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汉朝二十四先帝乎’!
诸葛丞相说完此语,王司徒血气贯胸,大叫一声,摔死于马下”。
黄寻将这段事典说完之后,孙秀还沉浸于诸葛丞相和王司徒的话语交锋之中,久久无法出离。
黄寻见此,大喝一声:“表弟,你听完了诸葛丞相和王司徒之论,可有何想法?”
孙秀被黄寻一喝,瞬间回神,说道。
“表兄,我觉得诸葛丞相之言虽妙,但将先汉之亡因全归结于人祸。无论是张角、董卓,还是曹操、曹丕皆被诸葛丞相所痛恨。但是先汉之君王难道就无一点儿过错吗?
若是桓、灵二帝明贤,又岂会有黄巾之乱、董卓之祸乎?”
“表弟,看来你终于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了。没错,先汉之亡,除了世家大族贪污腐败之外,皇帝也跟世家大族一样暴敛百姓。
这才是先汉灭亡之根源所在。而不是你老师和王司徒所言的天意使先汉灭亡”。
“表兄之言,弟确实完全明白了。先汉亡于人,非亡于天也!”
“表弟能认识到这点,那就不枉费为兄之唇舌了。那接下来回到当今陛下的问题上来。
陛下认识到先汉灭亡之因在于人祸,所以严刑峻法来治国。使官吏受到法制之约束,予吕壹监察百官言行之权利。做到君王之权力,无世家大族能撼动。
而世家大族,尤其是江东大族,吴之四姓。希图用儒家之礼来制约陛下之权力,但是陛下怎能容忍,受江东大族所摆布。故先有张温被废,后有吕壹监视百官,为陛下之耳目爪牙。
表弟,为兄将陛下的所有观点俱都告知于你。所以现在表弟能理解,为兄为何要攀附吕壹了吧?”
“表兄一席话,让弟确实明白了许多处世之理。不过陛下之权力若无儒家之礼来制约,那这天下百姓必将困苦矣!”
“表弟,为何你认为陛下掌有大权,就会困苦天下百姓呢?
历来之君王除了大权旁落,沦为如汉献帝一般的傀儡之外。哪个不是掌握大权,独断朝政,轻言大臣之生死!
我朝陛下起自布衣,更加明白百姓之所需,不会困苦百姓的。反倒是那些世家大族,会被陛下所困苦矣!”
“表兄,为何你一直将世家大族和百姓区分来说,难道世家大族就不是百姓了吗?”
“表弟,你居然认为世家大族是百姓!
看来这些年表弟读书,确实是已经被你那些老师带入歧途了。百姓乃是民,而世家大族是官。介于世家大族和百姓之间的寒门子弟则为吏。这才是这个世间的基本身份和等级”。
孙秀听到黄寻的这个说法,心里极不服气。于是转动起脑筋,开始回忆学过的儒家经典,希望能找出一段来反驳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