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吴瑜(四)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其实当初在南京官家登基,有正经身份而且恰逢其会生下一个皇嗣的潘贤妃,给摇摇欲坠的大宋政权增添了一抹难得的喜色。一度被商议直接立后。
但当时就有老成的大臣提出不妥,一来因为官家的邢皇后北狩后尚未确认生死,所谓糟糠之妻不下堂,不好越过她。二来当时真的是在亡国边缘做这些事情,反而显得有些劳民伤财。
但现在这两个问题都不存在了:邢皇后已经确认遇害,不日连棺材都要被运回来了;而赵宋朝廷到底是还于旧都东京了,也可以说稍稍安稳了一些,此时立后也显得名正言顺。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大宋朝的宰执是个特别特殊的存在,连皇后废立都能说得上话。所以嫔妃之家是万万不敢得罪宰相的,而偏偏当初反对潘贤妃立后的人中,就有现在如日中天的吕好问和许景衡。
官家似乎就算是为了两位的面子,也该把这件事稍微往后挪一挪,最好等潘贤妃再生下一位皇嗣,那样就合情合理了。
至于吴瑜,真的没有人觉得他会被列为皇后人选之一,哪怕她已经是后宫中唯二的女眷。
首先她的出身地位就非常低下。古代士农工商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哪怕是在经济极度发达的大宋朝。珍珠吴家依然比不上太医院出身的潘家。其次就是吴瑜的资历远远低于潘贤妃,并没有任何生养的记录。
但事实就是那么诡异,或者说官家从来不走寻常路,他居然在年节之前封了两位贵妃,发了几千斤猪肉冻,这下首都人民有了实惠,才不管官家的后宫了呢!
都说吴贵妃是结交了杨沂中,讨好了吕相公,才让只有潘贵妃受伤的世界达成,可自家知道自家事,她哪里有这个本事?无非是官家怕麻烦,不想在后宫多费心。
可这事儿一出,潘贤妃对他的妒忌之心简直是日益增长,掩盖都掩盖不住的那种——以前还有点面子情。其实吴瑜觉得这件事很冤枉,因为宫里的人民都看得出来,明明还是她潘贵妃更为得宠一些,也更早怀上了皇嗣。
这个皇嗣可不一般,她直接导致了宜佑门托孤,这是何等的荣耀,而她只是作为女眷陪驾西征——这一次是真的御驾亲征,皇帝将生死都置之度外了,把宰相留在洛阳打掩护,自己也留在了长安,他带着吴玠、刘锜等人,聚集了关西所有的民力物力,于尧山和金军不败的的战神完颜娄室。
传说这个人曾以多打少,用一万精兵冲破了西军二十万防线。要不是捐家抗战的李节度奋起反抗,利用残部夺取了陕州,大宋东西就已经被彻底分割,官家就是再有决心,也只能推到巴蜀和江南反抗了。
不过,孟子说反求诸己,吴瑜觉得三年自苦的官家和纵情肆意了二十年的太上道君皇帝相比,就算不能够大胜特胜,好歹也不会输的太惨。
但官家还就是大胜特胜了,虽然己方的伤亡也很惨重,但完颜完颜娄室的人头却永远留在了大宋。大宋稳定了,黄河以南彻底稳定了。
那是吴瑜第一次看到官家那样失态的痛饮。仿佛终于安定了一样。与此相比,他大战前传来口信,说要请自己吃瓜。可就没那么轻松了——这是吴瑜根据自己三四年的经验判断出来的。
尧山大胜影响实在太大了,吴瑜现在已经算是个文化人了,明白史书上会如何大书特书,等皇帝赵玖在长安大宴群臣的那一刻,君臣共欢愉,酒水佳酿满宫室,吴瑜忽然就有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等服侍喝的半醉的赵玖入睡时,她很有感触的说:“真不知道千百年后,人们议论官家射雕会是何等的绘声绘色。臣妾都有些好奇了呢?”
赵玖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或许是室内的烛光微淡——赵玖的规矩是晚上只准点一只蜡烛。吴瑜觉得这位夫君脸上仿佛有些晦暗不明。
许久,他粲然一笑,道:“朕也很是期待呢,现在军事问题既然解决了很多,那么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就要搞起来了。”
吴瑜听不懂什么是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反正赵玖经常说一些他听不懂的话,但是很快她就想打自己的耳光,为什么当初要这么嘴贱?
因为官家回宫之后不久就开始创作话本。还指责人家傀儡戏演的不好。非在邸报上写什么《西游降魔篇》,好吧,你是皇帝,你愿意写就写,但为什么要署名姓吴?
那一刻,吴瑜真是无比理解杨沂中的心情啊,虽然说那是帝王的看重,但是大家指责的只会是你。
天子的近臣和枕边人都不是好当的呀,尤其是一位任性的马上天子的枕边人和近臣。
她满腹委屈,和娘家人诉苦,父亲居然还低声斥责她。吴瑜在赵玖那里受的气,现在还不能释放,终于忍受不住,低声斥责道:“父亲整天教我君臣道德伦理法度,难道您这样和我说话,就符合君臣之道吗?”
吴近悚然而惊,愣了一下才赶紧退后三步,大礼叩拜道:“娘子说的是,是臣僭越了,臣万死。”
吴瑜其实只是发发脾气,哪里想到父亲会是这种反应,赶忙跳起来避开父亲的大礼。然后又伸手来扶,“父亲,快快请起,我朝没有这样的规矩,刚才是女儿说话孟浪了。”
“不,娘子提醒的非常对。吴家现在早已倚仗娘子。臣就算有主意,也要懂得进退,以您为主。”吴近一身绫罗,富富态态,但一张国字脸上却是写满了精明与算计,“娘子书上有句话叫做受国不祥,为社稷王。您是君王的身边人,道理也可以将大比小,若不是亲近人,官家怎会以您的名义来做些荒唐事?这是对您亲近的体现。”说着又朝潘贵妃的宫殿努了努嘴,带着点冷笑说:“这一年下来,官家任用吴氏,您有能随侍左右,很多事情还未可知。”
吴近似乎会预言,建炎四年十月,潘贵妃生下公主,尽管官家大喜,但到底不是皇子。
其实当初在南京官家登基,有正经身份而且恰逢其会生下一个皇嗣的潘贤妃,给摇摇欲坠的大宋政权增添了一抹难得的喜色。一度被商议直接立后。
但当时就有老成的大臣提出不妥,一来因为官家的邢皇后北狩后尚未确认生死,所谓糟糠之妻不下堂,不好越过她。二来当时真的是在亡国边缘做这些事情,反而显得有些劳民伤财。
但现在这两个问题都不存在了:邢皇后已经确认遇害,不日连棺材都要被运回来了;而赵宋朝廷到底是还于旧都东京了,也可以说稍稍安稳了一些,此时立后也显得名正言顺。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大宋朝的宰执是个特别特殊的存在,连皇后废立都能说得上话。所以嫔妃之家是万万不敢得罪宰相的,而偏偏当初反对潘贤妃立后的人中,就有现在如日中天的吕好问和许景衡。
官家似乎就算是为了两位的面子,也该把这件事稍微往后挪一挪,最好等潘贤妃再生下一位皇嗣,那样就合情合理了。
至于吴瑜,真的没有人觉得他会被列为皇后人选之一,哪怕她已经是后宫中唯二的女眷。
首先她的出身地位就非常低下。古代士农工商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哪怕是在经济极度发达的大宋朝。珍珠吴家依然比不上太医院出身的潘家。其次就是吴瑜的资历远远低于潘贤妃,并没有任何生养的记录。
但事实就是那么诡异,或者说官家从来不走寻常路,他居然在年节之前封了两位贵妃,发了几千斤猪肉冻,这下首都人民有了实惠,才不管官家的后宫了呢!
都说吴贵妃是结交了杨沂中,讨好了吕相公,才让只有潘贵妃受伤的世界达成,可自家知道自家事,她哪里有这个本事?无非是官家怕麻烦,不想在后宫多费心。
可这事儿一出,潘贤妃对他的妒忌之心简直是日益增长,掩盖都掩盖不住的那种——以前还有点面子情。其实吴瑜觉得这件事很冤枉,因为宫里的人民都看得出来,明明还是她潘贵妃更为得宠一些,也更早怀上了皇嗣。
这个皇嗣可不一般,她直接导致了宜佑门托孤,这是何等的荣耀,而她只是作为女眷陪驾西征——这一次是真的御驾亲征,皇帝将生死都置之度外了,把宰相留在洛阳打掩护,自己也留在了长安,他带着吴玠、刘锜等人,聚集了关西所有的民力物力,于尧山和金军不败的的战神完颜娄室。
传说这个人曾以多打少,用一万精兵冲破了西军二十万防线。要不是捐家抗战的李节度奋起反抗,利用残部夺取了陕州,大宋东西就已经被彻底分割,官家就是再有决心,也只能推到巴蜀和江南反抗了。
不过,孟子说反求诸己,吴瑜觉得三年自苦的官家和纵情肆意了二十年的太上道君皇帝相比,就算不能够大胜特胜,好歹也不会输的太惨。
但官家还就是大胜特胜了,虽然己方的伤亡也很惨重,但完颜完颜娄室的人头却永远留在了大宋。大宋稳定了,黄河以南彻底稳定了。
那是吴瑜第一次看到官家那样失态的痛饮。仿佛终于安定了一样。与此相比,他大战前传来口信,说要请自己吃瓜。可就没那么轻松了——这是吴瑜根据自己三四年的经验判断出来的。
尧山大胜影响实在太大了,吴瑜现在已经算是个文化人了,明白史书上会如何大书特书,等皇帝赵玖在长安大宴群臣的那一刻,君臣共欢愉,酒水佳酿满宫室,吴瑜忽然就有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等服侍喝的半醉的赵玖入睡时,她很有感触的说:“真不知道千百年后,人们议论官家射雕会是何等的绘声绘色。臣妾都有些好奇了呢?”
赵玖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或许是室内的烛光微淡——赵玖的规矩是晚上只准点一只蜡烛。吴瑜觉得这位夫君脸上仿佛有些晦暗不明。
许久,他粲然一笑,道:“朕也很是期待呢,现在军事问题既然解决了很多,那么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就要搞起来了。”
吴瑜听不懂什么是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反正赵玖经常说一些他听不懂的话,但是很快她就想打自己的耳光,为什么当初要这么嘴贱?
因为官家回宫之后不久就开始创作话本。还指责人家傀儡戏演的不好。非在邸报上写什么《西游降魔篇》,好吧,你是皇帝,你愿意写就写,但为什么要署名姓吴?
那一刻,吴瑜真是无比理解杨沂中的心情啊,虽然说那是帝王的看重,但是大家指责的只会是你。
天子的近臣和枕边人都不是好当的呀,尤其是一位任性的马上天子的枕边人和近臣。
她满腹委屈,和娘家人诉苦,父亲居然还低声斥责她。吴瑜在赵玖那里受的气,现在还不能释放,终于忍受不住,低声斥责道:“父亲整天教我君臣道德伦理法度,难道您这样和我说话,就符合君臣之道吗?”
吴近悚然而惊,愣了一下才赶紧退后三步,大礼叩拜道:“娘子说的是,是臣僭越了,臣万死。”
吴瑜其实只是发发脾气,哪里想到父亲会是这种反应,赶忙跳起来避开父亲的大礼。然后又伸手来扶,“父亲,快快请起,我朝没有这样的规矩,刚才是女儿说话孟浪了。”
“不,娘子提醒的非常对。吴家现在早已倚仗娘子。臣就算有主意,也要懂得进退,以您为主。”吴近一身绫罗,富富态态,但一张国字脸上却是写满了精明与算计,“娘子书上有句话叫做受国不祥,为社稷王。您是君王的身边人,道理也可以将大比小,若不是亲近人,官家怎会以您的名义来做些荒唐事?这是对您亲近的体现。”说着又朝潘贵妃的宫殿努了努嘴,带着点冷笑说:“这一年下来,官家任用吴氏,您有能随侍左右,很多事情还未可知。”
吴近似乎会预言,建炎四年十月,潘贵妃生下公主,尽管官家大喜,但到底不是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