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念月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到了姑姑家,姑姑已经准备好了迎接他们。
几个娘家侄子一块来看自己,张梁的姑姑很重视,把几个儿女都叫了过来。
张梁的堂哥和张梁姑姑的感情不比张梁差。
大哥二哥他们小时候都是跟着姑姑长大的。
那个时候,二大爷自己一个人在琴岛工作,年幼的两个哥哥跟着二大娘在家。
当时张梁的姑姑还没有出嫁,刚十一二岁,照看两个侄子的任务自然落到张梁姑姑的身上。
两个堂哥都是跟着姑姑长大的,感情自然不一般。
一家人围着姑姑说话。
“姑,前段时间,从电视上知道咱们这边淹了,我们就一直想回来看看!”
“没事,你们都忙,不用担心我!我都挺好的!
淹的不是我们这边,我们这边被赵河挡住了,水没过来!”
“我姑父现在身体挺好的?”
“我身体挺好,前段时间还去爬崮山!我一口气爬到山顶……”
堂哥堂嫂围着姑姑姑父说话,张梁都没有插嘴的空,就在一旁听着。
“梁子,嘉嘉让你费心了!自从去了你哪来,现在懂事多了!”小姐姐对张梁感谢道。
“小姐姐,你这话说的,咱姊妹俩还用说这些见外的话?
嘉嘉挺聪明,学东西很快!”张梁笑道。
“聪明是聪明,就是太淘!”小姐夫接话说道。
“男孩子,有几个不淘的?”
“那是,你小时候就够淘的!放着好好的路不走,非得爬墙,沿着墙头走!”张梁的姑姑笑道。
“那是,那时候家里的大黄狗,一见了梁子,就吓的往桌子底下钻!”姑父也笑着揭张梁的短。
“那时候不是小不懂事嘛!”张梁摸摸鼻子笑道。
张梁小时候,他们村里比较穷,村里的老房子还有很多。
那种老房子都是用土做的,院墙也是土做的。
院墙都不高,也就一米多点。
张梁小时候淘气,尤其是看了《海灯法师》《少林寺》等电影之后,学人家飞檐走壁,总喜欢爬到土墙上,沿着土墙走。
为这事,人家没少找家里去。
一家人说说笑笑,很温馨,说着说着又说到了杨芮和孩子身上。
“小闺女怎么样?奶够吃吗?”
“挺好,能吃能睡!就是醒了不愿意在床上躺着,得抱着才行!”
“那是你妈惯的!想抱孙子想了这么多年,现在可不得抱过瘾!
孩子抱惯了就这样!”姑姑一语道破天机。
“还真是!我妈也不嫌累,依依一醒,就抢过,谁也不给!”张梁笑着点点头。
“你们早点要二胎,两个孩子一块拉吧大!”
“知道,等明年吧!”张梁应着。
中午在姑家吃了中午饭才回家。
走的时候,张梁的姑姑给装了十几个“月儿”。
“月儿”是鸢都这边的特色食品,又叫“念月儿”。
八月中秋分一半,枣饼层层,面镂千花瓣。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亭亭火树蒿灯转,灯尽归来,忙底分神馔。雪藕冰梨堆满案,一家男女团圆宴。
这首词说的就是“月儿”。
“月儿”的做法很简单,和北方一些地方的花糕做法差不多。
底下用白面做一个底座,底座上面是用白面做成的花鸟鱼兽,然后在这些花鸟鱼兽的空隙处放上红枣,上锅蒸。
当然那是以前,以前穷,红枣只能是点缀,现在蒸的“月儿”底座里面包裹的全都是大红枣。
“月儿”张梁还是很小的时候,家里做过,后来家里生活条件好了,就不再做“月儿”。
也就这几年,国家重视传统文化,“月儿”又出现在了中秋节的餐桌上。
“月儿”最早以前,其实就是家里穷,吃不起月饼,拿白面加点红枣,做成月饼的形状哄孩子的。
后来慢慢的发展成了一种习俗,八月十五蒸“月儿”。
“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大哥看着姑姑拿出来的“月儿”忍不住吆喝了一句。
这个吆喝是大哥他们小时候,卖“月儿”的商贩吆喝的。
张梁看着感觉挺亲戚,又想起了小时候,过八月十五的时候。
几个侄子,侄女看着“月儿”那个新奇。
围着姑姑,问个不停,“姑奶奶,这个就叫‘月儿’啊?为什么叫‘月儿’?怎么做的啊?”
姑姑见他们喜欢,乐的合不拢嘴,笑着给他们讲怎么做。
几个侄子侄女一边听他们姑奶奶讲,一边拿着手机,啪啪拍照,往朋友圈里发。
现在的人,干什么都喜欢发朋友圈。
吃饭逛街喝酒打牌全都发朋友圈。
张梁前几天看了个笑话,说跟领导出去吃饭。
领导点了九个菜,说够吃不够吃的就这九个菜了。
下属很好奇,为什么就点九个菜?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讲究?
领导笑眯眯的说道,因为朋友圈最多就能发九张照片。
带着姑姑送的东西回到家。
主要是给堂哥他们送的东西,表哥他们在村里找了许多甜瓜,什么羊角蜜,伊丽莎白甜瓜,网纹甜瓜,弄了十来箱。
要不是张梁拦着,还得多。
农村人,就是热情实在,这些东西差不多要两千多块钱,比大哥二哥姐姐他们拿来的东西贵多了。
当然这不算大哥二哥偷偷塞到姑姑被子底下的钱。
以前穷的时候,大哥二哥他们每次回老家,如果带着嫂子他们,都会偷偷的赛点钱,如果不带就会光明正大的给。
这个都成习惯了,现在还这样。
其实刚才大哥二哥塞钱,不光张梁看到了,大嫂二嫂也都看见了。
张梁心里暗笑,大嫂二嫂当着外人的面没吱声,估计晚上有他们好受的。
刚才那一瞬间,两个嫂子的脸色可都不好看。
这不是钱的事,这是对她们的不信任。
以前都穷,给老家亲戚赛点钱,得瞒着家属。
现在都不差那万儿八千的,再瞒着偷偷塞钱,就有点不尊重人的意思了。
回到家,老爸正在忙着准备晚上的家宴,杨芮、苏文芳和樱子在旁边帮忙。
老妈抱着孙女在旁边指挥。
老妈嫁过来这么多年,还真没怎么做过饭,做饭的活都是老爸的。
到了姑姑家,姑姑已经准备好了迎接他们。
几个娘家侄子一块来看自己,张梁的姑姑很重视,把几个儿女都叫了过来。
张梁的堂哥和张梁姑姑的感情不比张梁差。
大哥二哥他们小时候都是跟着姑姑长大的。
那个时候,二大爷自己一个人在琴岛工作,年幼的两个哥哥跟着二大娘在家。
当时张梁的姑姑还没有出嫁,刚十一二岁,照看两个侄子的任务自然落到张梁姑姑的身上。
两个堂哥都是跟着姑姑长大的,感情自然不一般。
一家人围着姑姑说话。
“姑,前段时间,从电视上知道咱们这边淹了,我们就一直想回来看看!”
“没事,你们都忙,不用担心我!我都挺好的!
淹的不是我们这边,我们这边被赵河挡住了,水没过来!”
“我姑父现在身体挺好的?”
“我身体挺好,前段时间还去爬崮山!我一口气爬到山顶……”
堂哥堂嫂围着姑姑姑父说话,张梁都没有插嘴的空,就在一旁听着。
“梁子,嘉嘉让你费心了!自从去了你哪来,现在懂事多了!”小姐姐对张梁感谢道。
“小姐姐,你这话说的,咱姊妹俩还用说这些见外的话?
嘉嘉挺聪明,学东西很快!”张梁笑道。
“聪明是聪明,就是太淘!”小姐夫接话说道。
“男孩子,有几个不淘的?”
“那是,你小时候就够淘的!放着好好的路不走,非得爬墙,沿着墙头走!”张梁的姑姑笑道。
“那是,那时候家里的大黄狗,一见了梁子,就吓的往桌子底下钻!”姑父也笑着揭张梁的短。
“那时候不是小不懂事嘛!”张梁摸摸鼻子笑道。
张梁小时候,他们村里比较穷,村里的老房子还有很多。
那种老房子都是用土做的,院墙也是土做的。
院墙都不高,也就一米多点。
张梁小时候淘气,尤其是看了《海灯法师》《少林寺》等电影之后,学人家飞檐走壁,总喜欢爬到土墙上,沿着土墙走。
为这事,人家没少找家里去。
一家人说说笑笑,很温馨,说着说着又说到了杨芮和孩子身上。
“小闺女怎么样?奶够吃吗?”
“挺好,能吃能睡!就是醒了不愿意在床上躺着,得抱着才行!”
“那是你妈惯的!想抱孙子想了这么多年,现在可不得抱过瘾!
孩子抱惯了就这样!”姑姑一语道破天机。
“还真是!我妈也不嫌累,依依一醒,就抢过,谁也不给!”张梁笑着点点头。
“你们早点要二胎,两个孩子一块拉吧大!”
“知道,等明年吧!”张梁应着。
中午在姑家吃了中午饭才回家。
走的时候,张梁的姑姑给装了十几个“月儿”。
“月儿”是鸢都这边的特色食品,又叫“念月儿”。
八月中秋分一半,枣饼层层,面镂千花瓣。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亭亭火树蒿灯转,灯尽归来,忙底分神馔。雪藕冰梨堆满案,一家男女团圆宴。
这首词说的就是“月儿”。
“月儿”的做法很简单,和北方一些地方的花糕做法差不多。
底下用白面做一个底座,底座上面是用白面做成的花鸟鱼兽,然后在这些花鸟鱼兽的空隙处放上红枣,上锅蒸。
当然那是以前,以前穷,红枣只能是点缀,现在蒸的“月儿”底座里面包裹的全都是大红枣。
“月儿”张梁还是很小的时候,家里做过,后来家里生活条件好了,就不再做“月儿”。
也就这几年,国家重视传统文化,“月儿”又出现在了中秋节的餐桌上。
“月儿”最早以前,其实就是家里穷,吃不起月饼,拿白面加点红枣,做成月饼的形状哄孩子的。
后来慢慢的发展成了一种习俗,八月十五蒸“月儿”。
“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大哥看着姑姑拿出来的“月儿”忍不住吆喝了一句。
这个吆喝是大哥他们小时候,卖“月儿”的商贩吆喝的。
张梁看着感觉挺亲戚,又想起了小时候,过八月十五的时候。
几个侄子,侄女看着“月儿”那个新奇。
围着姑姑,问个不停,“姑奶奶,这个就叫‘月儿’啊?为什么叫‘月儿’?怎么做的啊?”
姑姑见他们喜欢,乐的合不拢嘴,笑着给他们讲怎么做。
几个侄子侄女一边听他们姑奶奶讲,一边拿着手机,啪啪拍照,往朋友圈里发。
现在的人,干什么都喜欢发朋友圈。
吃饭逛街喝酒打牌全都发朋友圈。
张梁前几天看了个笑话,说跟领导出去吃饭。
领导点了九个菜,说够吃不够吃的就这九个菜了。
下属很好奇,为什么就点九个菜?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讲究?
领导笑眯眯的说道,因为朋友圈最多就能发九张照片。
带着姑姑送的东西回到家。
主要是给堂哥他们送的东西,表哥他们在村里找了许多甜瓜,什么羊角蜜,伊丽莎白甜瓜,网纹甜瓜,弄了十来箱。
要不是张梁拦着,还得多。
农村人,就是热情实在,这些东西差不多要两千多块钱,比大哥二哥姐姐他们拿来的东西贵多了。
当然这不算大哥二哥偷偷塞到姑姑被子底下的钱。
以前穷的时候,大哥二哥他们每次回老家,如果带着嫂子他们,都会偷偷的赛点钱,如果不带就会光明正大的给。
这个都成习惯了,现在还这样。
其实刚才大哥二哥塞钱,不光张梁看到了,大嫂二嫂也都看见了。
张梁心里暗笑,大嫂二嫂当着外人的面没吱声,估计晚上有他们好受的。
刚才那一瞬间,两个嫂子的脸色可都不好看。
这不是钱的事,这是对她们的不信任。
以前都穷,给老家亲戚赛点钱,得瞒着家属。
现在都不差那万儿八千的,再瞒着偷偷塞钱,就有点不尊重人的意思了。
回到家,老爸正在忙着准备晚上的家宴,杨芮、苏文芳和樱子在旁边帮忙。
老妈抱着孙女在旁边指挥。
老妈嫁过来这么多年,还真没怎么做过饭,做饭的活都是老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