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明第一臣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赐金笔

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赐金笔

作者:青史尽成灰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大清之祸害三千位面大抽奖杀戮异形象棋霸主降临卡利姆多的道士超科技狂潮我不是变种人王东吴巧儿苏陌宫亦臣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希孟如愿接下了重修宋史的职责。

    这也成为了门下省正式运转以来,第一项重要的使命。

    张希孟酝酿了三天,随后将门下省的几位主要官员,都叫了过来,

    宋濂,刘基,自然都来了,另外龚伯遂参与过脱脱修史,竟然也被请来他在这群人中间,显得有点突出。

    刘基忍不住笑道:“能两次修史,跨越两朝,公真乃亘古一人啊1

    龚伯遂怔了怔,突然苦笑道:“伯温先生说笑了,我前面参与修订了,宋史,辽史,金史,如今宋史已经废掉,不知道辽史和金史,是不是也要废掉?”

    龚伯遂又道:“元廷荒唐,立国之初,治国用的是草原旧俗。后来才开科举,选拔读书人,入朝为官。后来脱脱为相,这才想到修史,也算是给三朝一个交代。奈何由于时间仓促,修史的时候,无暇仔细推敲,多数时候,只能大段大段,抄袭前朝史料。算起来宋史修的很不好。”

    刘基反而笑道:“你这么说,也未必妥当。虽然修的不好,但毕竟保留了不少真实的东西,倘若用心修史,肆意歪曲篡改,后人受到了影响,反而造成了困难。”

    龚伯遂无奈苦笑,“伯温先生就是见识非凡。咱们到底该怎么办,还是要听张相的意思。”

    大家伙把目光落在了张希孟身上。

    可别光看这几位都给事中,在张希孟手下,还有一大堆的令史,其中光是负责文字的书令史,就足有二十人之多。

    为了修史,人数还在疯狂增加之中。

    既然为了审核官吏,执掌考评,那就必须要专业!

    所以门下省理论上是要聚集天下英才的。

    懂文字的,通律令的,明算学的,知道天文地理的,就连熟悉军务的都有毕竟只有如此,才能面面俱到。

    以如今门下省的规模,才算配得上顶级衙门的规格,不然凭什么跟中书省抗衡啊?

    现在这么多能人齐集一堂,都在听着张希孟的吩咐,那种号令天下,执掌乾坤的感觉,油然而生。

    不过这些俗事,对于张希孟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他只是稍微沉吟,就对大家伙说道:“过去历代修史,皆是给前朝盖棺定论。放在大明,如果遵循这个规律,就该先修元史,甚至干脆该承认元朝修的宋史。结果我们却想推翻了宋史,从宋史开修,大家伙明白其中的用意吗?”

    这一次宋濂立刻道:“张相不止一次说过,赵宋一朝,乃是我华夏由盛转衰的关口,不重修宋史,便弄不清楚华夏兴衰的根源。显然脱脱修订的宋史,做不到这一点,少不得要我们动手了。”

    张希孟一笑,“这就是了,所以我要说的第一件事,修史自然是要秉笔直书,书写过去的真实。但是史料繁杂,同一件事,让不同人记载,都有不同的结论。我们修史,是要有观点的,有主张的。也就是说,对待史料,要有观点,有取舍。我不是要大家伙篡改史料,胡言乱语,但我也请大家伙明白一点,我们大明何以立国,华夏何以重兴这个问题,要时刻放在我们的心中,由此去看赵宋的历史,去修属于我们的史学,大家伙明白我的意思吗?”

    众人悚然,张希孟说得已经够直白了,这要是还听不懂,那就是傻子了。

    一个王朝,历经几百年,人和事,多如牛毛,宛如一颗颗珠子,散落时间长河。

    修史的人,就是要从中挑选出一颗颗的珠子,穿成一串。

    这就非常考验修史之人的功力和心术。

    假如你非要选择大宋对外用兵,如何胜利,再选择些大宋武器研发多么高明,然后挑选写武将,编入列传,然后在食货武备等方面,写大宋投入多大,拿七成财政养兵云云

    写到了这里,一句假话没有,一个错误的史料没有引用但修史之人绝对居心不良。因为任何人看到这些,都会下意识觉得,大宋朝是个铁血强国,对外用兵,往无不利,国家倾尽全力,绝对是武德爆棚,战斗民族了属于是。

    但是事实肯定不是这样。

    而这也就是修史的厉害之处,某种情况下,是可以不知不觉间,左右人们的想法的。

    张希孟对于修史的要求,只有一个,这一卷宋史出来,大家伙读过之后,要能大约明白,赵宋为什么衰败,华夏为什么大不如前,为什么会有靖康之耻,崖山之恨。

    很显然,脱脱版的宋史,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甚至如果张希孟这一次修史,不能把握好,也会弄出自己抽自己嘴巴的笑话来。

    “我们这一次,除了要有官修正史之外,还要修订一些通俗读物,学生读本。要把几千年历史的框架写清楚,告诉我们的年轻学子。”

    张希孟看了一眼宋濂,“这件事翰林院忙活了很久了吧?”

    宋濂苦笑道:“不瞒张相,确实是准备了许久,甚至还刊发了好几版。但是效果不算太好。”

    “为什么?”

    “主要还是科举不考。”宋濂老实道:“我们现在有商科,有律科,也有武学,但是还没有专门的史学张相,要不要奏请陛下,增加一门史学?”

    张希孟眉头挑了挑,“算了,不要单独增加对我们这个国家来说,史学应该是基础学科,以后所有考试,都要增加史学一项。作为必修课,哪怕武学也不例外。”

    张希孟说完,刘伯温立刻抚掌赞叹,“张相的提议,我是赞同的。史学也算是容易入门的学科,只要有兴趣,能拿到足够史料,并且心术正,肯下功夫,就能有所成就。用不着什么史学名家,天下鸿儒。”

    宋濂轻咳道:“伯温兄,你这话有点过了,难道咱们张相就不是史学名家,天下鸿儒了?怎么看千年兴衰,还要靠张相这一支大笔1

    刘伯温瞪了宋濂一眼,你丫的不懂我的意思吗?我是说不需要那些老儒,来把持历史,左右是非功过,这些都要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张希孟摆手,没让俩人争下去,而是沉吟道:“说来说去,归结起来,这一次既是修史,又是针对百姓的教化。而一套妥当的史学教育,可以奠定我大明数百年的根基,断然马虎不得1

    众人听到这里,再度一振,张希孟把修史提高到了这个地步,是胡言乱语吗?

    显然不是的。

    史学就是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又是区分你我的最好标准。

    什么叫华夏,什么叫夷狄?

    为什么夷狄入华夏则华夏矣,华夏出夷狄则夷狄矣!

    左右人们之间亲疏关系的,并不是血缘,而是所受教育,用的语言,写的文字,刻在脑袋里的共同记忆,处事的一致准则,思维模式。

    一个村子,一个县城,或许可以讲血缘,一家人自然亲切。

    但是当人口规模达到千万级别,甚至更多,相同的历史记忆就显得弥足珍贵。

    这也是张希孟和刘伯温,汤和等人,都反复提到的。

    也是张希孟所说书写历史的缘由。

    而这一次,他们是真真正正,要落在白纸黑字上面史书修好,是非分明,对错一清二楚。

    有了优劣对错,学史之人,该向谁学习,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也就不消多说了。

    而有了稳固的认同,强大的凝聚力。

    这一点绝对足以保证大明朝几百年的江山,屹立不遥

    张希孟把话说到了这份上,众人自然是心领神会,万分感慨。

    “史笔之重,非比寻常,大家伙回去之后,稍微思忖,随后就要正式开工。”

    大家伙立刻答应,纷纷下去筹备。

    而就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钱唐从北平赶来了。

    见到了张希孟之后,立刻施礼道:“张相,太子殿下派下官进京,功德营的事情,交给了越国公负责。”

    张希孟一愣,“越国公?他忙得过来吗?”

    “应该能忙得过来,他从长芦盐场借调了一个人。”

    “谁?”

    “江柯1

    张希孟眉头再三挑动,到底什么都没说,胡大海,还真是慧眼识人。

    “既然如此,你学问很扎实,就一起修史吧1张希孟点头答应。

    钱唐却又道:“张相,其实我还想推荐一个人。”

    “谁?”

    “此人的曾祖辈,在宋朝为官,曾经加入文丞相的勤王大军,作为幕僚。他的父亲曾经考取过元廷举人。他本人的才学更是下官十倍。”

    张希孟想了想,道:“既然是参加过文丞相的勤王大军,倒是值得招揽。此人叫什么名字?”

    “叫吴伯宗1

    张希孟微微皱眉,“我怎么好像听过。”

    “没错,他在应天乡试,刚刚考了个解元1钱唐道:“不知道张相能不能破格提拔1

    张希孟一笑,“咱们门下省最是讲究规矩的地方,随便破坏规矩可不行这样吧,先让他去翰林院报道,当个检讨。然后咱们从翰林院借调,这样就没事了。”

    钱唐连忙答应,“多谢张相,其实吴伯宗此人,早就仰慕张相学问,想要追随左右。”

    张希孟笑道:“一起修史,朝夕相处,公事为重就好。”

    钱唐再次答应,连忙下去了。

    很快到了正式开工的日子,在所有修史的臣子当中,除了张希孟,宋濂,钱唐等人之外,其中还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

    此人名叫鲍恂。

    宋濂跟此老关系非常好,特别向张希孟引荐。

    鲍恂也笑道:“张相之名,老朽早就听闻。昔年老朽考中元廷乡试,未曾入仕。后来又考中进士,元廷召我入翰林,又未曾入仕。如今张相修史,老朽只求研墨伺候,还望张相恩准1

    张希孟大笑,“正要集天下之才,来修史书啊1

    正说话之间,突然郭英来了,他还带着一卷圣旨。

    “张相,陛下赐下金笔一杆,请诸位名家,用心修史,教化苍生1

    听到赏赐金笔,除了张希孟之外,都瞪大眼睛,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