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黄鹂家里闹了这么一场,这边赶回家来的黄老爷跟钱氏的心情也十分不美妙。
黄老爷跟钱氏是憋了一肚子气回来的。
两个人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夫妻俩的脸色比天色还黑。知道儿女们已经吃过了晚饭,他们自己没吃,也没叫上饭,只是大眼瞪小眼地生气。
钱氏越想越窝火,到底首先开了口:“早知道他们是这幅样子的!干嘛非得年年顶风冒雪地回去找气受!”
黄老爷也是一脸郁卒,闻言叹了口气:“总归是亲兄弟,过年都不回去一趟让人笑话!”
钱氏冷笑道:“正经的走亲戚,那是正月里去,你带礼物,他们也六个碟子八个碗的招待这才是!!这可倒好,你这年前巴巴地送年货,一窝人吃上那么一只鸡,饿着肚子回来,还要被人家酸溜溜地说你小气!”
黄老爷闷声道“大嫂就是这脾气,你不要跟她计较。”
钱氏骂道:“呸!你信她不懂多交一个学生就要多给先生一份的钱?心里明镜似的嘴上就是不提,一口一个顺便多教一个,好像不用给先生价钱,她儿子在咱们家不吃不喝似的!明摆着要咱家掏钱还生怕承咱家的情,什么东西!你说你这都是些什么破亲戚!”
黄老爷道:“又不是我想有这样的亲戚的!你损也损了骂也骂了,别生气了。”他知道自家嫂子不厚道,可他能怎么说,总不能火上浇油吧?
钱氏道:“我凭什么不能生气?凭什么不该生气?你这些破亲戚,一点忙不帮也就罢了,整天就想着从你身上刮油!呸,什么东西!”她说着站了起来,大步朝卧室走去,边走边道:“以后想回老家你自己去!我不去受那个气!”走进屋
黄老爷今日是跟钱氏回老家探亲去了。
说起来,绿柳镇跟和周边几个村镇的情况挺特殊的。本国自古以来在户籍管理方面就相当严格,人口流动性很差。一个村儿全是一家子,一个镇上只有两个姓的的情况非常常见。而绿柳镇则完全不具备这个特点,这里的原住民在四十年前因朝廷的北迁政策局举镇迁移,当时的县太爷直接把周围几个村镇成了一个整个的迁移区:当然这是一种又方便又相对人性化的办法,这样做,能尽量让一家人甚至一族人一起迁移,这样到了新的地方不至于举目无亲,也相当程度地减轻了迁移的居民到新地方被本地居民欺负的情况。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有点就是省事儿,一大片儿的人统一组织统一赔偿统一安置,多省事儿?
而等到绿柳镇几乎搬空以后,再搬进来的居民就不像原住民迁走那么整齐划一了,那时候兵乱才过,相对和平的章丘在战争期间聚集了大量的难民,等情况稳定又有一大批士兵退伍回家,所以章丘地界可以说是处处人满为患,缺房子缺地的情况十分严重。柳树镇上腾空了,立刻便有需要房子需要土地的人掏了钱买了镇上的房子搬进来。当然掏得起钱的主要还是以本地人为主:外地的灾民只有少数能在逃难途中还保有大量财产,而普通的大头兵又能有多少钱?
而黄老爷的爹便在那个时候趁绿柳镇的房子都被政府回购成了无主空房,价格极低的时候买了个小铺子。而黄老爷,则是在分家的时候得到了家里头在绿柳镇的这处房产,而这也是他分家到的唯一的固定资产。
黄老爷家里是地主出身,他原本也是从小读书的人,他爹觉得小儿子有天分,想着他日后能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光宗耀祖。黄老爷也确实想着自己好好读书走科举的路子的,谁知道他十五岁的时候父母在一场时疫里双双病故,分家的时候哥哥都娶妻生子了,嫂子早就看这个没少烧钱读书的小叔子不顺眼了,撺掇着哥哥分了家。
一个十五六的孩子,分家哪里挣的过已经成年的哥哥?也就是仗着黄家确实有点家底,他哥哥黄世礼一方面还有那么一丁丁良心,一方面也不好意思做的太难看,祖宅是不能分的,便把家里在镇上唯一的一个铺面分给了黄老爷,当时绿柳镇才迁移完没几年,镇子上稀稀拉拉地住的全都是图房子便宜的穷光蛋,那铺面一年租金也才十几两,另外还有二十亩地——坡上的旱地,而他们家是正经有着一百多百亩好水田的。
黄老爷当时才十二岁,被哥嫂赶出门,拎了个衣服包裹就到了镇上。拿着房契也没地方住:房子是租出去的,而接下来整整一年的房租已经被他哥嫂收走了。
要么说黄老爷怎么对让孩子读书这么执着?他当时也是被父母寄托了希望,想着日后能够读书上进光宗耀祖的!可是生存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理想,饿着肚子没法读书的!到最后他只能一咬牙,干脆拿了契书,把自家的铺子抵押出去,然后带着抵押的五十两银子跑去做起了生意,最后赚了些钱,索性回来定居在绿柳镇上,此时他早把四书五经忘得差不多了,最后也就变成跟他爹一样的开了几个铺子有着几百亩地的土财主。
年轻的时候,黄老爷憋着一口气想要做出一番事业让对不起他的兄嫂好好看看,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心里的戾气也就散了大半儿。再说这年头都在乎宗族血亲,黄老爷既然还在方圆几十里内住着,完全不跟兄长来往的话,只会被人嚼舌根:谁管你过去受了多大委屈?你现在过得这么好,却不与亲戚来往,普通人只会更喜欢编排为富不仁的戏码……他本来就是个脸皮薄的,所以明知道哥嫂拿他当冤大头,也没法做到完全不管,每年年前还要回家一趟,带点年货给哥嫂,也给自己爹娘坟头填把土。他自认为不欠哥嫂什么,走的也就是个面子情,倒是跟自家妹子关系还不错,妹夫是他给挑的,因为这个还跟大哥干了一仗,最后他把妹子接到自己家,掏了五十贯嫁妆把妹子嫁了个差不多的人家:要不是他出手,搞不好妹子就得给他大哥随便找家彩礼多的人家给嫁了。
而跟因为没有完成昔日梦想而感到遗憾的黄世仁比起来,一直在乡下生活的黄世礼的则压根没有心思琢磨别的!因为周围只有旱地的人家纷纷种上了高产的玉米小麦,粮食产量高了,价格也越来越便宜,虽然大米比这些耐旱作物出产的粮食还是贵些,但在绝大部分人对粮食的要求都止于饱腹的情况下上,普通水田出产的普通稻米价格一路下滑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再加上他妻子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后,日子就更加紧了。两百亩地看着不少,分到每一个孩子也就没多少东西了。
家中每况愈下的黄世礼的老婆李氏看着黄世仁家的情况,眼红的快要烧起来,每每都要想办法刮点便宜出来:前年是他家小女儿生了病,巴巴地雇了马车,走了几十里地送到镇上王郎中这里,然后跑到黄老爷门前哭:说儿子要病死了没钱看,硬是从黄老爷这里榨出去二十贯;去年则是说老二要成亲,死活问黄老爷要了二十两银子做彩礼……
大概是想到今年还没有刮黄世仁两口子一笔,见黄世仁夫妇带了年货回来,李氏便在饭桌上便提起了要把四儿子送到黄家念书去,提也不提束脩的事儿,直接就说自家儿子到了读书的年纪,叔叔家有先生何必在到别处折腾,去叔叔家上两年课正好的。
钱氏火的要死,直接就问她给多少钱,隔壁的小郎过来上课一人交了两贯,你准备给多少!李氏压根不接这个话茬,倒提起黄鹂了,说黄鹂已经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了,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多掏那五百文,还不如就算到他家老三头上,好歹老三读好了书还是给黄家光宗耀祖呢的。钱氏气了个半死,当场就骂黄氏不要脸,自己的儿子想要丢给别人养……
好么,一场家庭聚会,最后闹得不欢而散,两口子走的时候,只有黄世礼家的老二夫妇偷偷跑出来送了一段儿。
因着这件事儿,钱氏前阵子的暴躁状态又一次回笼,第二天一早就跟黄老爷又干了一家,黄老爷本就心烦,索性就又躲到店里去了!钱氏无处撒气,在家里闷了一天,打量着女儿从外头上课回来,一张口看着女儿也又不顺眼了:“读书读书读书!你说你认个字也就是了,现在还整天读什么读!要不叫你读书的事儿,你大伯娘能那么眼红?她家儿子都没正经读书呢!”
黄鹂在陈举人哪里才刚请教了一堆问题,觉得挺有意思,正心满意足地在心里琢磨新知识呢,就被亲妈劈头盖脸骂了一顿,硬是一下子没反应过劲儿来,抬头一脸茫然地看母亲,钱氏更火了,伸手指点在她额头上,一脸就是几下子:“你挺大的丫头了,整天往庙里跑,像什么样子?明天老老实实呆家里绣花!”
黄鹂简直莫名其妙:“说好了我以后好好跟老师读书的,您让我绣什么花啊!”
钱氏道:“谁跟你说好了?那是你爹满嘴放屁,你读书是能嫁个好人家还是怎么着!你哥哥们的功课自然有刘先生教,你老实回来做针线,好歹日后过得不好了,还能补贴个家用呢!”
黄鹂不想跟母亲吵架,便耐着性子解释道:“咱们镇上针线最好的姑娘该数鲍大丫吧?她一个月能赚两贯钱么?我一天随随便便写上一两个时辰,一个月抄的书也能赚两贯的。你非要说补贴家用的话,这比绣花来钱快!”
钱氏道:“这是赚钱的事儿么?谁家姑娘不会做针线,说出去不让人笑话么?你前阵子还装模作样绣绣花,现在整天都是读书读书读书!你还准备考个女秀才么!!”
难道不是你先提补贴家用的事儿?黄鹂简直抓狂了!早上父母吵架的时候黄鹂听了一耳朵,当时就觉得不好,自己亲娘最近几个月的精神状态不太正常,一不小心钻了牛角尖就要闹上好一阵儿,这一个月因为苏窦两家过来,她有事情忙活有热闹凑,总算是心情好些了……一扭头又遇到这不顺的事儿了,立刻就就故态重萌了!
黄鹂也不是什么好性子,每次母亲没地儿发火儿都找自己发脾气这一点也让她很烦的,这会儿见母亲胡搅蛮缠,她索性也不跟她讲道理了,直接顺着她的话抬杠:“考就考,不行么?大哥考得二哥考得,我怎么就不能考了?”
钱氏先是一愣,接着嘶声叫道:“你说什么,你说什么!你竟然要考秀才?你不想嫁人了么!”
黄鹂本就是随口一句话,可是说完了,却觉得脑袋忽然像被劈开了一般清明!!
是啊,考就考,我怎么就不能考秀才了?连窦英那样的惫懒货色都要靠秀才呢,连杨熙这样落难的孩子都想着考秀才呢,我为什么就没想到去考?我为什么不能去考?
她觉得自己的脑子里又清明又混乱,她听见自己轻声说:“比起嫁人,我觉得考秀才更有意思些。”
钱氏本是乱发脾气来着,可是看女儿服软也不跟她对着发脾气,这么静静地与她说着话,她反倒紧张了:“你胡说些什么!考秀才有什么好,你看看陈举人,这么大的年纪还在要饭,这是什么日子?啊?你莫要犯傻了!”她说到这里似乎找到了主心骨,猛地拽住了女儿的手腕子:“不行,我要找你爹去,我要找他算账,我好好一个女儿,都是听了他的话,给教成这样,我跟他没完!”
黄鹂站住不动,钱氏拽了两下也没拽动她,扭头看女儿,只见黄鹂眼中已经隐隐有了泪光:“陈举人现在过的是不算好,可她好歹笑过傲过风光过!便是现在也有的是人尊重她。娘,你天天说嫁人嫁人,可你说的全都是怎么讨婆婆一家的欢喜,而你自己,又可让我看到嫁了人的半点好?!”
黄鹂家里闹了这么一场,这边赶回家来的黄老爷跟钱氏的心情也十分不美妙。
黄老爷跟钱氏是憋了一肚子气回来的。
两个人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夫妻俩的脸色比天色还黑。知道儿女们已经吃过了晚饭,他们自己没吃,也没叫上饭,只是大眼瞪小眼地生气。
钱氏越想越窝火,到底首先开了口:“早知道他们是这幅样子的!干嘛非得年年顶风冒雪地回去找气受!”
黄老爷也是一脸郁卒,闻言叹了口气:“总归是亲兄弟,过年都不回去一趟让人笑话!”
钱氏冷笑道:“正经的走亲戚,那是正月里去,你带礼物,他们也六个碟子八个碗的招待这才是!!这可倒好,你这年前巴巴地送年货,一窝人吃上那么一只鸡,饿着肚子回来,还要被人家酸溜溜地说你小气!”
黄老爷闷声道“大嫂就是这脾气,你不要跟她计较。”
钱氏骂道:“呸!你信她不懂多交一个学生就要多给先生一份的钱?心里明镜似的嘴上就是不提,一口一个顺便多教一个,好像不用给先生价钱,她儿子在咱们家不吃不喝似的!明摆着要咱家掏钱还生怕承咱家的情,什么东西!你说你这都是些什么破亲戚!”
黄老爷道:“又不是我想有这样的亲戚的!你损也损了骂也骂了,别生气了。”他知道自家嫂子不厚道,可他能怎么说,总不能火上浇油吧?
钱氏道:“我凭什么不能生气?凭什么不该生气?你这些破亲戚,一点忙不帮也就罢了,整天就想着从你身上刮油!呸,什么东西!”她说着站了起来,大步朝卧室走去,边走边道:“以后想回老家你自己去!我不去受那个气!”走进屋
黄老爷今日是跟钱氏回老家探亲去了。
说起来,绿柳镇跟和周边几个村镇的情况挺特殊的。本国自古以来在户籍管理方面就相当严格,人口流动性很差。一个村儿全是一家子,一个镇上只有两个姓的的情况非常常见。而绿柳镇则完全不具备这个特点,这里的原住民在四十年前因朝廷的北迁政策局举镇迁移,当时的县太爷直接把周围几个村镇成了一个整个的迁移区:当然这是一种又方便又相对人性化的办法,这样做,能尽量让一家人甚至一族人一起迁移,这样到了新的地方不至于举目无亲,也相当程度地减轻了迁移的居民到新地方被本地居民欺负的情况。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有点就是省事儿,一大片儿的人统一组织统一赔偿统一安置,多省事儿?
而等到绿柳镇几乎搬空以后,再搬进来的居民就不像原住民迁走那么整齐划一了,那时候兵乱才过,相对和平的章丘在战争期间聚集了大量的难民,等情况稳定又有一大批士兵退伍回家,所以章丘地界可以说是处处人满为患,缺房子缺地的情况十分严重。柳树镇上腾空了,立刻便有需要房子需要土地的人掏了钱买了镇上的房子搬进来。当然掏得起钱的主要还是以本地人为主:外地的灾民只有少数能在逃难途中还保有大量财产,而普通的大头兵又能有多少钱?
而黄老爷的爹便在那个时候趁绿柳镇的房子都被政府回购成了无主空房,价格极低的时候买了个小铺子。而黄老爷,则是在分家的时候得到了家里头在绿柳镇的这处房产,而这也是他分家到的唯一的固定资产。
黄老爷家里是地主出身,他原本也是从小读书的人,他爹觉得小儿子有天分,想着他日后能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光宗耀祖。黄老爷也确实想着自己好好读书走科举的路子的,谁知道他十五岁的时候父母在一场时疫里双双病故,分家的时候哥哥都娶妻生子了,嫂子早就看这个没少烧钱读书的小叔子不顺眼了,撺掇着哥哥分了家。
一个十五六的孩子,分家哪里挣的过已经成年的哥哥?也就是仗着黄家确实有点家底,他哥哥黄世礼一方面还有那么一丁丁良心,一方面也不好意思做的太难看,祖宅是不能分的,便把家里在镇上唯一的一个铺面分给了黄老爷,当时绿柳镇才迁移完没几年,镇子上稀稀拉拉地住的全都是图房子便宜的穷光蛋,那铺面一年租金也才十几两,另外还有二十亩地——坡上的旱地,而他们家是正经有着一百多百亩好水田的。
黄老爷当时才十二岁,被哥嫂赶出门,拎了个衣服包裹就到了镇上。拿着房契也没地方住:房子是租出去的,而接下来整整一年的房租已经被他哥嫂收走了。
要么说黄老爷怎么对让孩子读书这么执着?他当时也是被父母寄托了希望,想着日后能够读书上进光宗耀祖的!可是生存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理想,饿着肚子没法读书的!到最后他只能一咬牙,干脆拿了契书,把自家的铺子抵押出去,然后带着抵押的五十两银子跑去做起了生意,最后赚了些钱,索性回来定居在绿柳镇上,此时他早把四书五经忘得差不多了,最后也就变成跟他爹一样的开了几个铺子有着几百亩地的土财主。
年轻的时候,黄老爷憋着一口气想要做出一番事业让对不起他的兄嫂好好看看,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心里的戾气也就散了大半儿。再说这年头都在乎宗族血亲,黄老爷既然还在方圆几十里内住着,完全不跟兄长来往的话,只会被人嚼舌根:谁管你过去受了多大委屈?你现在过得这么好,却不与亲戚来往,普通人只会更喜欢编排为富不仁的戏码……他本来就是个脸皮薄的,所以明知道哥嫂拿他当冤大头,也没法做到完全不管,每年年前还要回家一趟,带点年货给哥嫂,也给自己爹娘坟头填把土。他自认为不欠哥嫂什么,走的也就是个面子情,倒是跟自家妹子关系还不错,妹夫是他给挑的,因为这个还跟大哥干了一仗,最后他把妹子接到自己家,掏了五十贯嫁妆把妹子嫁了个差不多的人家:要不是他出手,搞不好妹子就得给他大哥随便找家彩礼多的人家给嫁了。
而跟因为没有完成昔日梦想而感到遗憾的黄世仁比起来,一直在乡下生活的黄世礼的则压根没有心思琢磨别的!因为周围只有旱地的人家纷纷种上了高产的玉米小麦,粮食产量高了,价格也越来越便宜,虽然大米比这些耐旱作物出产的粮食还是贵些,但在绝大部分人对粮食的要求都止于饱腹的情况下上,普通水田出产的普通稻米价格一路下滑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再加上他妻子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后,日子就更加紧了。两百亩地看着不少,分到每一个孩子也就没多少东西了。
家中每况愈下的黄世礼的老婆李氏看着黄世仁家的情况,眼红的快要烧起来,每每都要想办法刮点便宜出来:前年是他家小女儿生了病,巴巴地雇了马车,走了几十里地送到镇上王郎中这里,然后跑到黄老爷门前哭:说儿子要病死了没钱看,硬是从黄老爷这里榨出去二十贯;去年则是说老二要成亲,死活问黄老爷要了二十两银子做彩礼……
大概是想到今年还没有刮黄世仁两口子一笔,见黄世仁夫妇带了年货回来,李氏便在饭桌上便提起了要把四儿子送到黄家念书去,提也不提束脩的事儿,直接就说自家儿子到了读书的年纪,叔叔家有先生何必在到别处折腾,去叔叔家上两年课正好的。
钱氏火的要死,直接就问她给多少钱,隔壁的小郎过来上课一人交了两贯,你准备给多少!李氏压根不接这个话茬,倒提起黄鹂了,说黄鹂已经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了,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多掏那五百文,还不如就算到他家老三头上,好歹老三读好了书还是给黄家光宗耀祖呢的。钱氏气了个半死,当场就骂黄氏不要脸,自己的儿子想要丢给别人养……
好么,一场家庭聚会,最后闹得不欢而散,两口子走的时候,只有黄世礼家的老二夫妇偷偷跑出来送了一段儿。
因着这件事儿,钱氏前阵子的暴躁状态又一次回笼,第二天一早就跟黄老爷又干了一家,黄老爷本就心烦,索性就又躲到店里去了!钱氏无处撒气,在家里闷了一天,打量着女儿从外头上课回来,一张口看着女儿也又不顺眼了:“读书读书读书!你说你认个字也就是了,现在还整天读什么读!要不叫你读书的事儿,你大伯娘能那么眼红?她家儿子都没正经读书呢!”
黄鹂在陈举人哪里才刚请教了一堆问题,觉得挺有意思,正心满意足地在心里琢磨新知识呢,就被亲妈劈头盖脸骂了一顿,硬是一下子没反应过劲儿来,抬头一脸茫然地看母亲,钱氏更火了,伸手指点在她额头上,一脸就是几下子:“你挺大的丫头了,整天往庙里跑,像什么样子?明天老老实实呆家里绣花!”
黄鹂简直莫名其妙:“说好了我以后好好跟老师读书的,您让我绣什么花啊!”
钱氏道:“谁跟你说好了?那是你爹满嘴放屁,你读书是能嫁个好人家还是怎么着!你哥哥们的功课自然有刘先生教,你老实回来做针线,好歹日后过得不好了,还能补贴个家用呢!”
黄鹂不想跟母亲吵架,便耐着性子解释道:“咱们镇上针线最好的姑娘该数鲍大丫吧?她一个月能赚两贯钱么?我一天随随便便写上一两个时辰,一个月抄的书也能赚两贯的。你非要说补贴家用的话,这比绣花来钱快!”
钱氏道:“这是赚钱的事儿么?谁家姑娘不会做针线,说出去不让人笑话么?你前阵子还装模作样绣绣花,现在整天都是读书读书读书!你还准备考个女秀才么!!”
难道不是你先提补贴家用的事儿?黄鹂简直抓狂了!早上父母吵架的时候黄鹂听了一耳朵,当时就觉得不好,自己亲娘最近几个月的精神状态不太正常,一不小心钻了牛角尖就要闹上好一阵儿,这一个月因为苏窦两家过来,她有事情忙活有热闹凑,总算是心情好些了……一扭头又遇到这不顺的事儿了,立刻就就故态重萌了!
黄鹂也不是什么好性子,每次母亲没地儿发火儿都找自己发脾气这一点也让她很烦的,这会儿见母亲胡搅蛮缠,她索性也不跟她讲道理了,直接顺着她的话抬杠:“考就考,不行么?大哥考得二哥考得,我怎么就不能考了?”
钱氏先是一愣,接着嘶声叫道:“你说什么,你说什么!你竟然要考秀才?你不想嫁人了么!”
黄鹂本就是随口一句话,可是说完了,却觉得脑袋忽然像被劈开了一般清明!!
是啊,考就考,我怎么就不能考秀才了?连窦英那样的惫懒货色都要靠秀才呢,连杨熙这样落难的孩子都想着考秀才呢,我为什么就没想到去考?我为什么不能去考?
她觉得自己的脑子里又清明又混乱,她听见自己轻声说:“比起嫁人,我觉得考秀才更有意思些。”
钱氏本是乱发脾气来着,可是看女儿服软也不跟她对着发脾气,这么静静地与她说着话,她反倒紧张了:“你胡说些什么!考秀才有什么好,你看看陈举人,这么大的年纪还在要饭,这是什么日子?啊?你莫要犯傻了!”她说到这里似乎找到了主心骨,猛地拽住了女儿的手腕子:“不行,我要找你爹去,我要找他算账,我好好一个女儿,都是听了他的话,给教成这样,我跟他没完!”
黄鹂站住不动,钱氏拽了两下也没拽动她,扭头看女儿,只见黄鹂眼中已经隐隐有了泪光:“陈举人现在过的是不算好,可她好歹笑过傲过风光过!便是现在也有的是人尊重她。娘,你天天说嫁人嫁人,可你说的全都是怎么讨婆婆一家的欢喜,而你自己,又可让我看到嫁了人的半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