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进城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方若华默默翻开桌子上封面掉了一大块的语文课本,拿起钢笔在黄色的纸张上抄写——“……八年前风雪夜,大祸从天而降……”
大屏幕上水友们嘻嘻哈哈看热闹,纷纷把自己找到的语文,数学,英语各类课本挂空间。
方若华叹了口气,还真挺想拿正经课本出来抄一抄的,毕竟她熟悉,抄起来足够快,可惜只敢想想而已。
大王庄这边根本没有英语课,县里也没有。
如今各地的教材大部分都是自己编写,像大王庄这样的小村子,课本都找不全,但还算好,好些村子连个小学都没有,孩子想上学要爬山越岭,十分辛苦。
三个女知青闷头苦抄,全神贯注,认认真真。
在教室里抄书真比在地里干活清闲舒坦得多,虽然没有风扇,可周围有树,窗户一开,四下透风,很是凉爽宜人,而且一人一个搪瓷缸子,里面装的都是茶水。
自从来到大王庄插队,她们这些女孩子喝到茶的机会简直少之又少。
办公室的环境还真算不错,虽然桌子都是旧的,斑驳难看,明显找人打造,可她刚才经过教室,比起连桌子都是随便用砖头磊出来的教室,已经算是甚好。
蔡校长端着水杯立在方若华身后,目光微微凝滞,渐渐露出一丝赞叹。
方若华的字写得极好,连课本上的图画在她手里也轻而易举地被描绘出来,而且比课本上的印刷品显得更富有灵性。
蔡校长叹息,这孩子有天分,可惜如今是没大学可读,否则读了大学出来,也许会很有大成就。
村子里什么都少,纸张也要省着用,因为方若华抄得又快又好,字体工工整整,大小适中,没有错漏,也绝不浪费半片纸张,蔡校长看了更是满意。
然后赵建国就顺理成章地给她一天十个工分。这都抵得上一个壮劳力辛苦一天的。
赵玉兰知道了也觉得心满意足,晚上吃饭时还夸了好几句赵建国,说她这个堂哥真知道照顾妹子。
徐茂森笑眯眯顺着话跟着夸,赵玉兰自然是越发高兴起来。
徐家一早就分了家,当年徐茂林和王月英没离婚的时候,王月英总和老三家的媳妇方玫起冲突,后来徐茂林就力排众议分了家,不过即便是分家,因为赵玉兰舍不得,老三家两口子也不开火,每天拿点粮食过来凑一起吃饭。
今天晚上炊烟一起,徐茂森就拎着两颗红薯登门,方若华第一次见到方玫,果然和记忆里一样是个很漂亮的女人,鹅蛋脸,大眼睛,睫毛很长,未语先笑,瞧着特别和气,和徐茂森坐在一起,颇有男才女貌的意思。
方玫夹了一筷子土豆片放在小龙碗里,小龙甜甜地笑道:“谢谢三婶。”
一家子和乐融融。
小龙和小云这一对龙凤胎长得并不很像,小龙是男孩,反而眉清目秀,小云作为女孩,皮肤略黑,眉毛浓而粗,不过头发也黑,长相稍嫌粗糙,个子矮的很,看起来到像个瘦小的男娃。
两个孩子都挺脏,哪怕不是冬日,夏天里袖子上都油乎乎一片,又是鼻涕又是泥水。
方若华按照记忆里的模样,闷头吃饭,只吃自己碗里的菜粥,一点菜也不夹,只不过原主是矜持,被冷嘲热讽了两次就不好意思多吃,她是根本就不想吃。
饭吃得差不多,方若华漫不经心地开口道:“前天我同学送了一些布料过来,我打算给爹和娘做几身衣服,也给茂林做两套给他送过去,娘,你跟着一起去看看吗?都有快三个月没见到茂林了吧。”
赵玉兰一怔,嘴边露出几分笑:“好,好,是该给你男人做几身衣裳,茂林在县城住,穿得好些也有面子。”
徐茂森张了张嘴,有心讨要,方若华不等他开口直接就回屋拿了布料,给了赵玉兰三匹,一匹卡其布,一匹劳动布,还有一匹带斜纹的棉布,一看就鲜亮,虽然不是蓝色就是土黄色,颜色却比平常见的亮很多。
赵玉兰的目光一下子黏在布料上,再也没心思听别的话。
徐茂森目光闪烁,想了想也没多说,他最知道自家老娘,有好东西自己也舍不得用,肯定是给自己的,连提都不必多提。
东西给了赵玉兰这个便宜婆婆,方若华就不管她是自己用,还是给别人了。
说是要给徐茂林做衣服,方若华即便会做也懒得动手,她爸妈都没得过她亲手做的几件衣服,给别人做,别说门了,窗户也没有。
干脆都托付给赵玉兰,反正赵玉兰是兴致勃勃,一点也不觉累得慌,为此还大半天没下地,就窝在家里裁剪,两天工夫就给徐茂林收拾出一件衬衫,还有一条长裤子。
方若华看了一眼,呃,很辣眼睛,不过关她什么事。
“娘,你针线活做得真好,茂林看了肯定特别喜欢。”
赵玉兰心中高兴,换上件比较新的衣服,大包小包准备了好些东西,正好赵建国和他媳妇要去县城买点东西,顺便走亲戚,还有要买结婚用品的孙月香。
这年头出行不易,进城要走两个多小时的路,大家都喜欢扎堆一起去。
赵建国借了牛车,一行人浩浩汤汤地上了路。
方若华叹了口气:“哎,三个月没见到茂林,还真有点想他,也不知道他在县城过得怎么样,能不能吃饱穿暖。”
赵玉兰完全没反应过来方姑娘的险恶用心,和往常一样,习惯性反驳儿媳妇,吹捧儿子:“怕什么,我们茂林好歹也是吃公家饭的,在县城里哪能不好,他工资高的很,一个月有二十多块呢,绝对够花了。”
“也是。”
方若华点点头,沉思道,“他每个月得给娘三块钱,不过起码能剩下十七八,听说单位给发衣服什么的,应该够了,等过去我把我同学帮着淘换的粮票,肉票给他放下,他一个大男人吃的多,可不能不够吃。”
赵玉兰本觉得这话有哪儿不对,一听见粮票两个字,脑子里登时再也琢磨不了别的:“对,对,茂林饭量大,别亏了身子,多给他留点肉票。他向来喜欢吃肉,就分到的那些肯定不够。”
方若华默默翻开桌子上封面掉了一大块的语文课本,拿起钢笔在黄色的纸张上抄写——“……八年前风雪夜,大祸从天而降……”
大屏幕上水友们嘻嘻哈哈看热闹,纷纷把自己找到的语文,数学,英语各类课本挂空间。
方若华叹了口气,还真挺想拿正经课本出来抄一抄的,毕竟她熟悉,抄起来足够快,可惜只敢想想而已。
大王庄这边根本没有英语课,县里也没有。
如今各地的教材大部分都是自己编写,像大王庄这样的小村子,课本都找不全,但还算好,好些村子连个小学都没有,孩子想上学要爬山越岭,十分辛苦。
三个女知青闷头苦抄,全神贯注,认认真真。
在教室里抄书真比在地里干活清闲舒坦得多,虽然没有风扇,可周围有树,窗户一开,四下透风,很是凉爽宜人,而且一人一个搪瓷缸子,里面装的都是茶水。
自从来到大王庄插队,她们这些女孩子喝到茶的机会简直少之又少。
办公室的环境还真算不错,虽然桌子都是旧的,斑驳难看,明显找人打造,可她刚才经过教室,比起连桌子都是随便用砖头磊出来的教室,已经算是甚好。
蔡校长端着水杯立在方若华身后,目光微微凝滞,渐渐露出一丝赞叹。
方若华的字写得极好,连课本上的图画在她手里也轻而易举地被描绘出来,而且比课本上的印刷品显得更富有灵性。
蔡校长叹息,这孩子有天分,可惜如今是没大学可读,否则读了大学出来,也许会很有大成就。
村子里什么都少,纸张也要省着用,因为方若华抄得又快又好,字体工工整整,大小适中,没有错漏,也绝不浪费半片纸张,蔡校长看了更是满意。
然后赵建国就顺理成章地给她一天十个工分。这都抵得上一个壮劳力辛苦一天的。
赵玉兰知道了也觉得心满意足,晚上吃饭时还夸了好几句赵建国,说她这个堂哥真知道照顾妹子。
徐茂森笑眯眯顺着话跟着夸,赵玉兰自然是越发高兴起来。
徐家一早就分了家,当年徐茂林和王月英没离婚的时候,王月英总和老三家的媳妇方玫起冲突,后来徐茂林就力排众议分了家,不过即便是分家,因为赵玉兰舍不得,老三家两口子也不开火,每天拿点粮食过来凑一起吃饭。
今天晚上炊烟一起,徐茂森就拎着两颗红薯登门,方若华第一次见到方玫,果然和记忆里一样是个很漂亮的女人,鹅蛋脸,大眼睛,睫毛很长,未语先笑,瞧着特别和气,和徐茂森坐在一起,颇有男才女貌的意思。
方玫夹了一筷子土豆片放在小龙碗里,小龙甜甜地笑道:“谢谢三婶。”
一家子和乐融融。
小龙和小云这一对龙凤胎长得并不很像,小龙是男孩,反而眉清目秀,小云作为女孩,皮肤略黑,眉毛浓而粗,不过头发也黑,长相稍嫌粗糙,个子矮的很,看起来到像个瘦小的男娃。
两个孩子都挺脏,哪怕不是冬日,夏天里袖子上都油乎乎一片,又是鼻涕又是泥水。
方若华按照记忆里的模样,闷头吃饭,只吃自己碗里的菜粥,一点菜也不夹,只不过原主是矜持,被冷嘲热讽了两次就不好意思多吃,她是根本就不想吃。
饭吃得差不多,方若华漫不经心地开口道:“前天我同学送了一些布料过来,我打算给爹和娘做几身衣服,也给茂林做两套给他送过去,娘,你跟着一起去看看吗?都有快三个月没见到茂林了吧。”
赵玉兰一怔,嘴边露出几分笑:“好,好,是该给你男人做几身衣裳,茂林在县城住,穿得好些也有面子。”
徐茂森张了张嘴,有心讨要,方若华不等他开口直接就回屋拿了布料,给了赵玉兰三匹,一匹卡其布,一匹劳动布,还有一匹带斜纹的棉布,一看就鲜亮,虽然不是蓝色就是土黄色,颜色却比平常见的亮很多。
赵玉兰的目光一下子黏在布料上,再也没心思听别的话。
徐茂森目光闪烁,想了想也没多说,他最知道自家老娘,有好东西自己也舍不得用,肯定是给自己的,连提都不必多提。
东西给了赵玉兰这个便宜婆婆,方若华就不管她是自己用,还是给别人了。
说是要给徐茂林做衣服,方若华即便会做也懒得动手,她爸妈都没得过她亲手做的几件衣服,给别人做,别说门了,窗户也没有。
干脆都托付给赵玉兰,反正赵玉兰是兴致勃勃,一点也不觉累得慌,为此还大半天没下地,就窝在家里裁剪,两天工夫就给徐茂林收拾出一件衬衫,还有一条长裤子。
方若华看了一眼,呃,很辣眼睛,不过关她什么事。
“娘,你针线活做得真好,茂林看了肯定特别喜欢。”
赵玉兰心中高兴,换上件比较新的衣服,大包小包准备了好些东西,正好赵建国和他媳妇要去县城买点东西,顺便走亲戚,还有要买结婚用品的孙月香。
这年头出行不易,进城要走两个多小时的路,大家都喜欢扎堆一起去。
赵建国借了牛车,一行人浩浩汤汤地上了路。
方若华叹了口气:“哎,三个月没见到茂林,还真有点想他,也不知道他在县城过得怎么样,能不能吃饱穿暖。”
赵玉兰完全没反应过来方姑娘的险恶用心,和往常一样,习惯性反驳儿媳妇,吹捧儿子:“怕什么,我们茂林好歹也是吃公家饭的,在县城里哪能不好,他工资高的很,一个月有二十多块呢,绝对够花了。”
“也是。”
方若华点点头,沉思道,“他每个月得给娘三块钱,不过起码能剩下十七八,听说单位给发衣服什么的,应该够了,等过去我把我同学帮着淘换的粮票,肉票给他放下,他一个大男人吃的多,可不能不够吃。”
赵玉兰本觉得这话有哪儿不对,一听见粮票两个字,脑子里登时再也琢磨不了别的:“对,对,茂林饭量大,别亏了身子,多给他留点肉票。他向来喜欢吃肉,就分到的那些肯定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