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次我们到四川九寨沟旅游,今天该去黄龙。因昨日那里下了一场雪,路滑,危险,今天黄龙是去不成了,故临时改变方向,去参观另一个景点——哞尼沟。
急急的吃罢早饭,7点多,我们就随导游乘旅游车出发,去走那些老也走不完的山路。山路上,有一处山体塌方,一位年轻工人驾驶铲车,在忙着铲去那些满地堆积的土石。我们的旅游车在窄小的泥地艰难穿过,大家紧紧的拉好扶手,神色紧张,似乎怕出什么意外。
山脚下,宽阔的岷江湍急地向后奔突流淌。
旅游车溯江而上,左盘右绕,在暮春的微风中疾行。这里是藏羌族居住区。山路上,几个藏族和羌族的小男孩,背着旧书包在散漫的行走,他们嘻嘻哈哈,相互打打闹闹,脸上被太阳晒得黑黑的,行动中充满了山野孩子无限的生气。山路上,一些大黄牛和小毛驴也轻松地在“得得”地走着,仿佛置身于陶渊明所描写的桃花源中,显得格外悠闲自在。
车子一会儿在山左侧,一会儿在山右侧,疾速地行驶。
清清的岷江,溅着白色的浪花,急匆匆往身后流淌,发出阵阵流水声。山腰里,错落的点缀着一些羌族的小小的屋子。屋子的墙,不少是就地取材,用山石垒就,凹进突出,显得不那么平整;山坡上,也点缀着几棵青青的小树。树太少,太细,仿佛是瘌痢头上的几根稀稀的毛。因羌族人总是用树木烧火,故山上的树被砍的差不多了,露出一片片光秃秃的山石,恰似一匹狼在愤怒地呲牙咧嘴。
盘山道旋屈而上,回头望,山下的公路,竟是细如玉带;路上的车辆,仿佛是一只只小小的甲壳虫,在缓缓地爬行。下游二三十米宽的岷江,到了上游只有几米宽。清清的水流,白白的浪花,水中露出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春水经行,水拍石阵,发出哗哗的声响。到了冬天,水就几乎没有。唐朝的王维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情景。
不知不觉,我们的旅游车开到了白云深处。
四下没有风,身边白云朵朵,静静地凝然不动,汽车开进云中,只见身边是一片淡淡的雾。当它突破了茫茫雾阵,我们回首而望,又见是一朵皎洁的凝滞的云。
哦,这里可真是白云的故乡!举目望去,眼前是云,身后是云,头上是云,脚下也是云。我们置身于白云紧紧的亲密拥抱之中。杜牧说,白云深处有人家,今天我总算有幸身临其境。
或许是为了让我们看仔细点,旅游车此时开得特别的慢。
一间间小小的藏家的屋子,檐角高翘,结构精美,是个假三层。底层养家畜沤粪,二层住人,三层是藏经屋,也供未出嫁的女儿居住。门前竖着各色经幡。红的预示兴旺发达;绿的祝愿孩子健康;黄的是感念黄土;蓝的是感谢蓝天;若是黑的,则表示家里刚死了人。这里的藏人,据说是唐朝松赞干布向东发展时的队伍。后与唐朝和亲,其中的一个小分队留于此地。一间小屋窗户半开,窗户里,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瞪着大眼睛,向我们怯怯地张望。
四周,青褐色相间的山,白云缠绕,雾汽蒸腾。山上,有一畦畦小小的农田,农民见缝插针,种着青稞、土豆、蚕豆等五谷杂粮。远处的山顶,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金龙车在山间蜀道上疾驶。
路边,藏族女同胞身上背着柴,在缓步行走。身旁,一侧是陡峭的山峰,上接云海;一边是悬崖峭壁,下临无地。汽车疾行,一路惊险,女孩子一路惊叫,紧张得闭起眼睛。四川就是山高路险,怪不得诗人李白要发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
两个小时后,我们的车到了叠溪海子——两个高山湖泊。导游说,1933年8月,此地发生七点五级地震,山体垮塌截住了岷江水,形成三个高山湖泊;同年10月,高山湖决口,产生六米高的巨浪,奔腾而下,其势如天崩地裂,狂涛席卷,巨浪横扫了二十一个羌寨,淹死六千多人和数不尽的家畜,使岷江下游尸骨如积。
很多年过去了。
眼前,海子里的水很蓝,很干净,如同一块纤尘不染的碧玉,其中倒影着蓝天白云,倒影着牛羊和树木。她似乎忘记了当年那场巨大的灾难。湖边熙熙攘攘,游人如织。我问导游,哞尼沟到了没有?答曰:快了,还有八十八公里。
下午,在山路边,在哞尼沟人声嘈杂的观瀑亭上,奇异的景观直扑我的眼中:三十多米宽的瀑布千叠而下,每叠长者六七米,短者二三米,层层叠叠,绵绵不断;激湍飞流,哗哗有声。恰好似战罢玉龙三百万,金甲银鳞乱纷纷。千叠瀑中,有杂树、藤蔓、青草、苍苔,错落有致,郁郁而生;亭下的溪水宽而清浅,水中,绿树青藤,游鱼细细,蝌蚪摇头摆尾,顽强地显示着各自的存在。
看罢哞尼沟那神奇的秀水春山,很快的,我们又返身行进,行进于千曲百折的四川山路上。我仔细欣赏着,感受着,四野峻岭重重,白云朵朵,清风阵阵,山路弯弯。
路很长,很惊险,同车的女孩又发出声声尖叫,紧张地闭起了眼睛。
这次我们到四川九寨沟旅游,今天该去黄龙。因昨日那里下了一场雪,路滑,危险,今天黄龙是去不成了,故临时改变方向,去参观另一个景点——哞尼沟。
急急的吃罢早饭,7点多,我们就随导游乘旅游车出发,去走那些老也走不完的山路。山路上,有一处山体塌方,一位年轻工人驾驶铲车,在忙着铲去那些满地堆积的土石。我们的旅游车在窄小的泥地艰难穿过,大家紧紧的拉好扶手,神色紧张,似乎怕出什么意外。
山脚下,宽阔的岷江湍急地向后奔突流淌。
旅游车溯江而上,左盘右绕,在暮春的微风中疾行。这里是藏羌族居住区。山路上,几个藏族和羌族的小男孩,背着旧书包在散漫的行走,他们嘻嘻哈哈,相互打打闹闹,脸上被太阳晒得黑黑的,行动中充满了山野孩子无限的生气。山路上,一些大黄牛和小毛驴也轻松地在“得得”地走着,仿佛置身于陶渊明所描写的桃花源中,显得格外悠闲自在。
车子一会儿在山左侧,一会儿在山右侧,疾速地行驶。
清清的岷江,溅着白色的浪花,急匆匆往身后流淌,发出阵阵流水声。山腰里,错落的点缀着一些羌族的小小的屋子。屋子的墙,不少是就地取材,用山石垒就,凹进突出,显得不那么平整;山坡上,也点缀着几棵青青的小树。树太少,太细,仿佛是瘌痢头上的几根稀稀的毛。因羌族人总是用树木烧火,故山上的树被砍的差不多了,露出一片片光秃秃的山石,恰似一匹狼在愤怒地呲牙咧嘴。
盘山道旋屈而上,回头望,山下的公路,竟是细如玉带;路上的车辆,仿佛是一只只小小的甲壳虫,在缓缓地爬行。下游二三十米宽的岷江,到了上游只有几米宽。清清的水流,白白的浪花,水中露出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春水经行,水拍石阵,发出哗哗的声响。到了冬天,水就几乎没有。唐朝的王维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情景。
不知不觉,我们的旅游车开到了白云深处。
四下没有风,身边白云朵朵,静静地凝然不动,汽车开进云中,只见身边是一片淡淡的雾。当它突破了茫茫雾阵,我们回首而望,又见是一朵皎洁的凝滞的云。
哦,这里可真是白云的故乡!举目望去,眼前是云,身后是云,头上是云,脚下也是云。我们置身于白云紧紧的亲密拥抱之中。杜牧说,白云深处有人家,今天我总算有幸身临其境。
或许是为了让我们看仔细点,旅游车此时开得特别的慢。
一间间小小的藏家的屋子,檐角高翘,结构精美,是个假三层。底层养家畜沤粪,二层住人,三层是藏经屋,也供未出嫁的女儿居住。门前竖着各色经幡。红的预示兴旺发达;绿的祝愿孩子健康;黄的是感念黄土;蓝的是感谢蓝天;若是黑的,则表示家里刚死了人。这里的藏人,据说是唐朝松赞干布向东发展时的队伍。后与唐朝和亲,其中的一个小分队留于此地。一间小屋窗户半开,窗户里,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瞪着大眼睛,向我们怯怯地张望。
四周,青褐色相间的山,白云缠绕,雾汽蒸腾。山上,有一畦畦小小的农田,农民见缝插针,种着青稞、土豆、蚕豆等五谷杂粮。远处的山顶,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金龙车在山间蜀道上疾驶。
路边,藏族女同胞身上背着柴,在缓步行走。身旁,一侧是陡峭的山峰,上接云海;一边是悬崖峭壁,下临无地。汽车疾行,一路惊险,女孩子一路惊叫,紧张得闭起眼睛。四川就是山高路险,怪不得诗人李白要发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
两个小时后,我们的车到了叠溪海子——两个高山湖泊。导游说,1933年8月,此地发生七点五级地震,山体垮塌截住了岷江水,形成三个高山湖泊;同年10月,高山湖决口,产生六米高的巨浪,奔腾而下,其势如天崩地裂,狂涛席卷,巨浪横扫了二十一个羌寨,淹死六千多人和数不尽的家畜,使岷江下游尸骨如积。
很多年过去了。
眼前,海子里的水很蓝,很干净,如同一块纤尘不染的碧玉,其中倒影着蓝天白云,倒影着牛羊和树木。她似乎忘记了当年那场巨大的灾难。湖边熙熙攘攘,游人如织。我问导游,哞尼沟到了没有?答曰:快了,还有八十八公里。
下午,在山路边,在哞尼沟人声嘈杂的观瀑亭上,奇异的景观直扑我的眼中:三十多米宽的瀑布千叠而下,每叠长者六七米,短者二三米,层层叠叠,绵绵不断;激湍飞流,哗哗有声。恰好似战罢玉龙三百万,金甲银鳞乱纷纷。千叠瀑中,有杂树、藤蔓、青草、苍苔,错落有致,郁郁而生;亭下的溪水宽而清浅,水中,绿树青藤,游鱼细细,蝌蚪摇头摆尾,顽强地显示着各自的存在。
看罢哞尼沟那神奇的秀水春山,很快的,我们又返身行进,行进于千曲百折的四川山路上。我仔细欣赏着,感受着,四野峻岭重重,白云朵朵,清风阵阵,山路弯弯。
路很长,很惊险,同车的女孩又发出声声尖叫,紧张地闭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