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八咏楼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2006年冬天,无端地怀念起了金华婺江畔的八咏楼。
中国楼阁多以诗传,誉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就是如此,我确信游人的雅兴是冲着那层层叠叠的文化去的:王勃那骈散结合天衣无缝的序文与夕阳江流交相辉映,滕王阁上望见的秋水长天、落霞孤鹜是最厚重的风景之一;老泪纵横,沧桑句工的少陵野老,那一番乾坤摆弄,日月沉浮的气象只有岳阳楼上才看得到;崔浩那琢刻在黄鹤楼廊宇间精巧的画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李仙人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慨叹。在文字的流传中,江南楼阁越发散溢出响彻的名声,八咏楼也不例外。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在金华城区东南隅,临瞰婺江。楼高耸于有数十级台阶的石砌台基上,楼内雕梁画栋,飞檐朱窗,瑰丽精美。前为正楼,后是木结构建筑,玲珑中现典雅,拙旧中藏古朴。阶下短短一条古玩古字街,仿古的门面确也暗和创建者南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沈约的意图。继“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登玄畅楼沈约)之后,李白、严维、赵孟頫等文人笔下都留下了八咏楼的身影。然最为有名的非李清照题八咏楼莫属。大学期间,经常盘桓其脚下,也曾逸兴遄发,写下歪歪斜斜的诗行,岁月磨蚀,聊以托形于陆芒兄弟的梦想根治一书里,勾沉往事,登八咏楼咏怀别有意味:
千年依旧八咏楼,风霜雪月写婺州。
吾侪登临空有叹,何解易安万般愁。
而今双溪春正好,江上独无蚱蜢舟。
空余万卷风流句,闲来吟赏岂会休。
现在读来甚觉当时兴致之可笑,只求形似,不追平仄。现今管窥过李元洛的“八咏楼”之歌,不敢仔细看,怕被他强大的文字效应牵引迷失自我的本真。然念念不忘的只有李清照题八咏楼这由一位温婉柔弱的女子聚胸中之气爆发的词章: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怀念八咏楼,就是怀念李清照。这位“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词中女杰有太多让人企望的理由,唐敏在她言辞婉约的红瘦里较为完美地还原了李清照,翻读书页,在每个落日熔金的黄昏,斜斜的阳光下,香鬓山鬟,瘦弱娇小的形象凸显出来。李清照是一位性情中人,她的性格泾渭分明,个体的忧喜依附在赵宋江山的风雨飘摇中。她是一个幸福者,有过少女的无忧无虑;她是历经沧桑者,车马颠簸的间歇安顿着自己的晚年;她与文字为伍,以文字取悦,以文字倾诉衷肠,千年以后的我们牢牢地记住了李清照这三个字。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济南人,自幼即有才藻名,善属文、工诗,词亦有名于时。著作多不传,能书能画。父李格非,母王氏。”(李清照事迹编年),元丰七年(1084年),也就是苏轼荡舟石钟山脚下的那一年,易安出世。少女时代虽然处于北宋回光返照的镜像,但少女的天真淋漓尽致地展现。她是历史的天使,宿命将欢乐集中在生命前半阶段,这种欢愉在18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的时候还在延展。两首如梦令足以看出: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那种放荡不羁,那份率真的性情,那种微含愁怨的情绪弥漫,如丁香般空自凝结雨中愁。在前期的诗词中,无情风雨常临,略微携带一丝丝淡淡的哀伤“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菩萨蛮)“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庸自梳头。”(凤凰台上忆吹箫)一份懒散。这些都是少女的细腻心思,唯有风雨能猜透。
婚后的李清照俨然是一位幸福的女主人,有着甜蜜的相思缭绕,相思之情溢于言表,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成为她此时的真性情。弄得当时人心惶惶的元佑党人碑并没有对赵李两家带来太大后果,公公赵挺之毕竟有一定权势。赵明诚在崇宁二年出仕,相思之情赖以产生的距离有了。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优游户外户内之景都濡染着李易安的思念,这是两厢情愿的誓言。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对年轻的夫妻兴趣相投,打情骂俏也是快活。凭着对古字古玩的共同爱好,生活给他们铺设了一条共享的轨道。1107年移居青州乡里,开始疯狂搜集古字画。买碑字相互展玩,欲尽天下古文奇字,俨然是金石专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史书,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金石录后序)。可以想象,李清照51岁写金石录后序时心情是如何复杂,难以揣度。青州是李清照的欢乐之所,丈夫辗转任守莱州、淄州,除却思念没有任何忧虑,老天最会嫉妒两情相依的人,历史的天空开始颠覆倾斜。深划在李清照人生轨迹中的界线正好是赵宋王朝的界线,让我们记住这个年份吧——1126年(靖康元年),李清照43岁。
金兵的铁蹄开始肆虐中原大地并蔓延向江南。此时打击李清照的有两件大事,一是赵明诚南下母丧不久,青州兵变,郡守被杀,书画什物十余册被焚烧,但这只是噩梦的开端,更大的吞噬潜伏着;二是建炎三年己酉年,赵明诚卒于建康,享年49岁,世界开始孤独。流浪,奔波,悲痛,劳顿,袭上李清照孱弱的躯体。她的词风开始转变,家破国亡的情结是南宋爱国词词的滥觞。试想如此一孤弱的女子,如何经得起历史的巨变,但她委实承受了下来,凭这这笔力千钧的文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
江东有她安乐的青州,有她思念的赵明诚亲切的爱恋。梦回北宋,她的思绪跨越了两个世界,关塞万里也比不上思绪缠绵。她的这中被后人誉为豪放的性情在早期早有端倪,伏在“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的渔家傲里。她依旧怀念一个遥远的时代。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武陵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奔波于越州、旋入台州、辗转温州、重入越州、途经衢州、暂栖临安。她若知道她所追随的高宗日后的作为,也许不会如此辛勤。赵明诚与自己积攒的古玩在途中被丢、被骗、被偷、被诈,跟在李清照身后的车辆载重越来越轻,心灵越来越疲顿。她不知宋高宗也是很困顿,总算在绍兴建立了行宫,绍祚中兴。栖居在杭州的李清照晚景凄惨,孤苦伶仃,这是时势对李清照的眷顾“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人生窘困,沧桑化才。落日熔金,暮云合壁的夜间怕出去,只在不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是李清照南渡后的性情,也是国家靖康之耻后的原形。危巢之下,岂有全卵。个体不再,国家何存?一具千疮百孔的朽木罢了。
或许李清照在我们的想象中是完美的,对于晚年再适张汝舟我们不愿提及,我宁愿相信这是无聊文人的谈资,就像俄罗斯语言之父普希金普希金秘密日记中所揭露的别一个普希金。这是历史天宇中飘落的一粒尘埃,我们观察得太细致。但她无可否认得擘划了词史。
南唐诸位为亡国之音,哀以思者也;柳屯田虽音律协,而词语尘下;张子野、宋子京兄弟等破碎不足名家,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等句读不之葺诗。于是自己提出作词之之律,为词论一章,不越千字,指点诸名家,身体力行,巾帼不让须眉。难怪时人云易安之词无人匹敌。词家李清照犹如政治家武则天,独立历史袤原,睥睨四方。香消云散,词章永存。
在冬天,怀念一座楼,怀念一个人,不会有潮湿的历史渣滓凋落掺杂。怀念一座楼,怀念一个人,就是怀念我大学四年青春。
2006年冬天,无端地怀念起了金华婺江畔的八咏楼。
中国楼阁多以诗传,誉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就是如此,我确信游人的雅兴是冲着那层层叠叠的文化去的:王勃那骈散结合天衣无缝的序文与夕阳江流交相辉映,滕王阁上望见的秋水长天、落霞孤鹜是最厚重的风景之一;老泪纵横,沧桑句工的少陵野老,那一番乾坤摆弄,日月沉浮的气象只有岳阳楼上才看得到;崔浩那琢刻在黄鹤楼廊宇间精巧的画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李仙人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慨叹。在文字的流传中,江南楼阁越发散溢出响彻的名声,八咏楼也不例外。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在金华城区东南隅,临瞰婺江。楼高耸于有数十级台阶的石砌台基上,楼内雕梁画栋,飞檐朱窗,瑰丽精美。前为正楼,后是木结构建筑,玲珑中现典雅,拙旧中藏古朴。阶下短短一条古玩古字街,仿古的门面确也暗和创建者南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沈约的意图。继“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登玄畅楼沈约)之后,李白、严维、赵孟頫等文人笔下都留下了八咏楼的身影。然最为有名的非李清照题八咏楼莫属。大学期间,经常盘桓其脚下,也曾逸兴遄发,写下歪歪斜斜的诗行,岁月磨蚀,聊以托形于陆芒兄弟的梦想根治一书里,勾沉往事,登八咏楼咏怀别有意味:
千年依旧八咏楼,风霜雪月写婺州。
吾侪登临空有叹,何解易安万般愁。
而今双溪春正好,江上独无蚱蜢舟。
空余万卷风流句,闲来吟赏岂会休。
现在读来甚觉当时兴致之可笑,只求形似,不追平仄。现今管窥过李元洛的“八咏楼”之歌,不敢仔细看,怕被他强大的文字效应牵引迷失自我的本真。然念念不忘的只有李清照题八咏楼这由一位温婉柔弱的女子聚胸中之气爆发的词章: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怀念八咏楼,就是怀念李清照。这位“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词中女杰有太多让人企望的理由,唐敏在她言辞婉约的红瘦里较为完美地还原了李清照,翻读书页,在每个落日熔金的黄昏,斜斜的阳光下,香鬓山鬟,瘦弱娇小的形象凸显出来。李清照是一位性情中人,她的性格泾渭分明,个体的忧喜依附在赵宋江山的风雨飘摇中。她是一个幸福者,有过少女的无忧无虑;她是历经沧桑者,车马颠簸的间歇安顿着自己的晚年;她与文字为伍,以文字取悦,以文字倾诉衷肠,千年以后的我们牢牢地记住了李清照这三个字。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济南人,自幼即有才藻名,善属文、工诗,词亦有名于时。著作多不传,能书能画。父李格非,母王氏。”(李清照事迹编年),元丰七年(1084年),也就是苏轼荡舟石钟山脚下的那一年,易安出世。少女时代虽然处于北宋回光返照的镜像,但少女的天真淋漓尽致地展现。她是历史的天使,宿命将欢乐集中在生命前半阶段,这种欢愉在18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的时候还在延展。两首如梦令足以看出: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那种放荡不羁,那份率真的性情,那种微含愁怨的情绪弥漫,如丁香般空自凝结雨中愁。在前期的诗词中,无情风雨常临,略微携带一丝丝淡淡的哀伤“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菩萨蛮)“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庸自梳头。”(凤凰台上忆吹箫)一份懒散。这些都是少女的细腻心思,唯有风雨能猜透。
婚后的李清照俨然是一位幸福的女主人,有着甜蜜的相思缭绕,相思之情溢于言表,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成为她此时的真性情。弄得当时人心惶惶的元佑党人碑并没有对赵李两家带来太大后果,公公赵挺之毕竟有一定权势。赵明诚在崇宁二年出仕,相思之情赖以产生的距离有了。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优游户外户内之景都濡染着李易安的思念,这是两厢情愿的誓言。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对年轻的夫妻兴趣相投,打情骂俏也是快活。凭着对古字古玩的共同爱好,生活给他们铺设了一条共享的轨道。1107年移居青州乡里,开始疯狂搜集古字画。买碑字相互展玩,欲尽天下古文奇字,俨然是金石专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史书,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金石录后序)。可以想象,李清照51岁写金石录后序时心情是如何复杂,难以揣度。青州是李清照的欢乐之所,丈夫辗转任守莱州、淄州,除却思念没有任何忧虑,老天最会嫉妒两情相依的人,历史的天空开始颠覆倾斜。深划在李清照人生轨迹中的界线正好是赵宋王朝的界线,让我们记住这个年份吧——1126年(靖康元年),李清照43岁。
金兵的铁蹄开始肆虐中原大地并蔓延向江南。此时打击李清照的有两件大事,一是赵明诚南下母丧不久,青州兵变,郡守被杀,书画什物十余册被焚烧,但这只是噩梦的开端,更大的吞噬潜伏着;二是建炎三年己酉年,赵明诚卒于建康,享年49岁,世界开始孤独。流浪,奔波,悲痛,劳顿,袭上李清照孱弱的躯体。她的词风开始转变,家破国亡的情结是南宋爱国词词的滥觞。试想如此一孤弱的女子,如何经得起历史的巨变,但她委实承受了下来,凭这这笔力千钧的文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
江东有她安乐的青州,有她思念的赵明诚亲切的爱恋。梦回北宋,她的思绪跨越了两个世界,关塞万里也比不上思绪缠绵。她的这中被后人誉为豪放的性情在早期早有端倪,伏在“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的渔家傲里。她依旧怀念一个遥远的时代。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武陵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奔波于越州、旋入台州、辗转温州、重入越州、途经衢州、暂栖临安。她若知道她所追随的高宗日后的作为,也许不会如此辛勤。赵明诚与自己积攒的古玩在途中被丢、被骗、被偷、被诈,跟在李清照身后的车辆载重越来越轻,心灵越来越疲顿。她不知宋高宗也是很困顿,总算在绍兴建立了行宫,绍祚中兴。栖居在杭州的李清照晚景凄惨,孤苦伶仃,这是时势对李清照的眷顾“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人生窘困,沧桑化才。落日熔金,暮云合壁的夜间怕出去,只在不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是李清照南渡后的性情,也是国家靖康之耻后的原形。危巢之下,岂有全卵。个体不再,国家何存?一具千疮百孔的朽木罢了。
或许李清照在我们的想象中是完美的,对于晚年再适张汝舟我们不愿提及,我宁愿相信这是无聊文人的谈资,就像俄罗斯语言之父普希金普希金秘密日记中所揭露的别一个普希金。这是历史天宇中飘落的一粒尘埃,我们观察得太细致。但她无可否认得擘划了词史。
南唐诸位为亡国之音,哀以思者也;柳屯田虽音律协,而词语尘下;张子野、宋子京兄弟等破碎不足名家,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等句读不之葺诗。于是自己提出作词之之律,为词论一章,不越千字,指点诸名家,身体力行,巾帼不让须眉。难怪时人云易安之词无人匹敌。词家李清照犹如政治家武则天,独立历史袤原,睥睨四方。香消云散,词章永存。
在冬天,怀念一座楼,怀念一个人,不会有潮湿的历史渣滓凋落掺杂。怀念一座楼,怀念一个人,就是怀念我大学四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