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干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借干,是县里由村统一借用并安排从事干部工作(常是推动某项政治运动)的人。
七十年代中期,我有幸成为这亦农亦干的一员,有诸多感受,与大家共享。
做借干,以特有身份,一样的加入群体,做着一样的工作。村工作组,有市直委局的干部,市里企业的工人,有镇里抽调的教师,再就是我这从村里抽来的借干。借干、借干,借着用用,借来的,本不是干部,身份是个农民。可又加个干部的“干”字,虽是农民,只要借来了,不须履行任何手续,按干部使用,一点掺和也没有、和正式干部一起,在县里安排的村里做着工作。我所包的队,每次开会,队长讲完了,还要我说几句。在小队部,屋里屋外,有饱经风霜的老者,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年,有男的,也有女的,不管说的好不好,对不对,从来没有提出意见的。我当时很纳闷,未借用之前,在队里干活时,我们的队长经常吓唬我,我说的话这也不是,那也不对,怎么我当了借干,在异地的村人面前说话,就没了谴责声,都是客客气气的待我。现在想来,人们是拿我们当县里的人,认为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办的每一件事,都是代表上头的意思,即使不对,也不好当面反驳,老百姓尊重上级,对待上级是留情面的。
一锅饭,轮着做,同样端着的饭,吃起来各有各的滋味。工作组里,身份不同,年龄各异,但是,都在同锅吃饭。地震后,村民的生产生活尚未恢复,吃派饭不方便,上级决定,由村工作组自己起火,轮着做饭。大家按月交粮票,到公社粮站买粮。
城里人,拿来的是粮票,他们都有自己的粮本、每月固定的定量,有的每月28斤,有的32斤,他们只要和城里所在的街道的粮站说一下,是下乡用,粮票就起来了。而我是农民的儿子,种地的,家里靠生产队分粮食吃,分到的大多是粗粮,都放在大缸里,一般情况下,粮票是控制的,用粮食换不成粮票。但是,我的身份例外,我舀一袋子玉米,用自行车驮到公社粮站,就可以换回粮食介绍信,凭这粮信,到我所工作的粮站,就可换回40 %的大米、白面等细粮,另60 %的粗粮,粗粮大多是苦涩的陈玉米面。这也是一种特权,只有借干,其他情况是绝对不行。我就凭着粮食介绍信,能享受吃细粮的优待,融入了工作队中城里人的生活。
城里人吃细粮来自粮本,轻而易举的拿来,那样的体面,那样的轻巧,我吃细粮是受到的一点优待,它本是地里长出的、从生产队分来的、从家里的大缸舀、用那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驮来的粗粮,是为了与城里人融入才享受的一点特权,是和城里人沾了光,我有点优越感,几分欣喜;又有点自责,这不是假了么,怎么可以粗粮变细粮?又有微微的愤愤,都是人,怎么我就没那粮本?不错了,你借用的身份,村里有多少人羡慕,你还不知足,想到此,我又常批判自己的胡思乱想。
同样的话语,同样的结局,感受却天壤之别。晚上,那时没有电视,每人拿个小板凳坐在当院的空地上闲聊。组长老李,是某局的干部,他感兴趣的是按照级别应该享受的待遇,常为一个级别的问题刨根问底的探究。小张再有几个月就结婚了,常为婚礼的事与城里的亲戚沟通。小刘已结了婚,有了孩子,父母代,没什么负担,闲聊无趣,常说着说着就站起来,择一个角落,举那从城里拿来的哑铃去了。今天是这个发薪了,明天是那个单位给了多少工业证券,买最时兴的布料。我农村老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拿不出什么值得炫耀的素材与诸君共赏,令人冷落的我,只能连着好几天,像听天书一样的默默地听着,作一个欣赏着,虽有几分羡慕,几分无奈,但是还不觉得怎样,像厚厚的海绵似的吸吮从城里带来的信息。
真正使我的灵魂受到震撼的是工作组的结束。三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结束了,记得是在县城大礼堂开的会:当那位领导宣布,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县已经基本实现大寨县时,下面一片哗然,这位领导自知这种结论不能使人信服,后面加了一句稿子上没有的话:当然,这是低标准的。于是一阵笑声。
完成了历史使命,就要回各自的单位去了。城里人各个笑逐颜开,异常兴奋,他们可以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班,恢复原有的工作节奏。但是,我一个农民的儿子,盼望的是通过参加这次借用的机会,安排在县城,有个体面的工作。我表现的突出,为领导肯定,因为第一年有一批借干,安排在县城不错的单位工作了,考虑我的年龄比较小,就先安排了岁数大的,认为岁数小的以后还有机会,领导常对我说:如果有一个安排的,就给安排了,并将我调到公社工作队办公室工作。可惜的是,就在我们工作组撤出的前夕,那是1977年的下半年,中共中央将借干的做法认定为平调生产队的劳动力,责令将这些“劳力归田”退到原来的村去。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非常痛苦,我不愿意让梦想成为泡影。
找到了我们的队长,我没止得住一把把的眼泪,苦苦的哀求,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求人。队长是县城一个不错单位的一把手,凭他的人际,它的能力,安排正式工有困难的话,可以安排临时工吧。但是,说了几句很安慰我的话,就草草收兵了。与领导只是工作关系,领导分配的任务都去完成,尽管完成的出色,但是,我一个农民的儿子,给我办了事,对他又能有何回报?看不出,那位领导不会办傻事的。
整理好我简单地衣物,打起被窝卷,用自行车驮着,向百里之外的家走去。一晃三年,寒来暑往,接触多少干部,镇里的、村里的,多少群众,白天和他们一起劳动,挖沟、割稻、扶犁、锄地。晚上,与村民一起,在夜校学习。留恋过去的生活,忘不了过去相处过的人。每一件事情都是认真去做,困了不休息,病了照常干,从没有过懈怠,没有过马虎,就这样,也只是一个没有结果,日思梦想的城里人的生活眼看就没有希望了。失望、失落一起袭来。
在路上,眼迷蒙了,路是斜的,树叶是灰色的,骑着骑着,就被一场暴雨形成的土棱锛倒了。
去家的路须过一个摆渡,上了船,摇摇晃晃的如坠五里云雾,眼看就要吐的样子。船工看我脸色不好,让我蹲下,他好心的儿子帮我扶着车子,此时我的沉闷情绪已经到了极点,我已经没了力气。
回到家,好几天没出屋。记得正是有生产队的社员们到家里起猪圈的肥。有一个亲戚,打听我的情况,叫着我的名“回来啦,不去啦,怪可惜的,好几年光景白费了,不是没犯什么错误么。本应该县里安排安排的”
我像是被人可怜的乞丐,有点愧疚似的不爱与人说话。为此我沉寂了好久,闷闷不乐,直至一年后,我考上了学,有了新的希望,才使我悒郁的情绪慢慢散去。这虽曲折,但很耐人寻味。
借干,是县里由村统一借用并安排从事干部工作(常是推动某项政治运动)的人。
七十年代中期,我有幸成为这亦农亦干的一员,有诸多感受,与大家共享。
做借干,以特有身份,一样的加入群体,做着一样的工作。村工作组,有市直委局的干部,市里企业的工人,有镇里抽调的教师,再就是我这从村里抽来的借干。借干、借干,借着用用,借来的,本不是干部,身份是个农民。可又加个干部的“干”字,虽是农民,只要借来了,不须履行任何手续,按干部使用,一点掺和也没有、和正式干部一起,在县里安排的村里做着工作。我所包的队,每次开会,队长讲完了,还要我说几句。在小队部,屋里屋外,有饱经风霜的老者,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年,有男的,也有女的,不管说的好不好,对不对,从来没有提出意见的。我当时很纳闷,未借用之前,在队里干活时,我们的队长经常吓唬我,我说的话这也不是,那也不对,怎么我当了借干,在异地的村人面前说话,就没了谴责声,都是客客气气的待我。现在想来,人们是拿我们当县里的人,认为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办的每一件事,都是代表上头的意思,即使不对,也不好当面反驳,老百姓尊重上级,对待上级是留情面的。
一锅饭,轮着做,同样端着的饭,吃起来各有各的滋味。工作组里,身份不同,年龄各异,但是,都在同锅吃饭。地震后,村民的生产生活尚未恢复,吃派饭不方便,上级决定,由村工作组自己起火,轮着做饭。大家按月交粮票,到公社粮站买粮。
城里人,拿来的是粮票,他们都有自己的粮本、每月固定的定量,有的每月28斤,有的32斤,他们只要和城里所在的街道的粮站说一下,是下乡用,粮票就起来了。而我是农民的儿子,种地的,家里靠生产队分粮食吃,分到的大多是粗粮,都放在大缸里,一般情况下,粮票是控制的,用粮食换不成粮票。但是,我的身份例外,我舀一袋子玉米,用自行车驮到公社粮站,就可以换回粮食介绍信,凭这粮信,到我所工作的粮站,就可换回40 %的大米、白面等细粮,另60 %的粗粮,粗粮大多是苦涩的陈玉米面。这也是一种特权,只有借干,其他情况是绝对不行。我就凭着粮食介绍信,能享受吃细粮的优待,融入了工作队中城里人的生活。
城里人吃细粮来自粮本,轻而易举的拿来,那样的体面,那样的轻巧,我吃细粮是受到的一点优待,它本是地里长出的、从生产队分来的、从家里的大缸舀、用那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驮来的粗粮,是为了与城里人融入才享受的一点特权,是和城里人沾了光,我有点优越感,几分欣喜;又有点自责,这不是假了么,怎么可以粗粮变细粮?又有微微的愤愤,都是人,怎么我就没那粮本?不错了,你借用的身份,村里有多少人羡慕,你还不知足,想到此,我又常批判自己的胡思乱想。
同样的话语,同样的结局,感受却天壤之别。晚上,那时没有电视,每人拿个小板凳坐在当院的空地上闲聊。组长老李,是某局的干部,他感兴趣的是按照级别应该享受的待遇,常为一个级别的问题刨根问底的探究。小张再有几个月就结婚了,常为婚礼的事与城里的亲戚沟通。小刘已结了婚,有了孩子,父母代,没什么负担,闲聊无趣,常说着说着就站起来,择一个角落,举那从城里拿来的哑铃去了。今天是这个发薪了,明天是那个单位给了多少工业证券,买最时兴的布料。我农村老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拿不出什么值得炫耀的素材与诸君共赏,令人冷落的我,只能连着好几天,像听天书一样的默默地听着,作一个欣赏着,虽有几分羡慕,几分无奈,但是还不觉得怎样,像厚厚的海绵似的吸吮从城里带来的信息。
真正使我的灵魂受到震撼的是工作组的结束。三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结束了,记得是在县城大礼堂开的会:当那位领导宣布,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县已经基本实现大寨县时,下面一片哗然,这位领导自知这种结论不能使人信服,后面加了一句稿子上没有的话:当然,这是低标准的。于是一阵笑声。
完成了历史使命,就要回各自的单位去了。城里人各个笑逐颜开,异常兴奋,他们可以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班,恢复原有的工作节奏。但是,我一个农民的儿子,盼望的是通过参加这次借用的机会,安排在县城,有个体面的工作。我表现的突出,为领导肯定,因为第一年有一批借干,安排在县城不错的单位工作了,考虑我的年龄比较小,就先安排了岁数大的,认为岁数小的以后还有机会,领导常对我说:如果有一个安排的,就给安排了,并将我调到公社工作队办公室工作。可惜的是,就在我们工作组撤出的前夕,那是1977年的下半年,中共中央将借干的做法认定为平调生产队的劳动力,责令将这些“劳力归田”退到原来的村去。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非常痛苦,我不愿意让梦想成为泡影。
找到了我们的队长,我没止得住一把把的眼泪,苦苦的哀求,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求人。队长是县城一个不错单位的一把手,凭他的人际,它的能力,安排正式工有困难的话,可以安排临时工吧。但是,说了几句很安慰我的话,就草草收兵了。与领导只是工作关系,领导分配的任务都去完成,尽管完成的出色,但是,我一个农民的儿子,给我办了事,对他又能有何回报?看不出,那位领导不会办傻事的。
整理好我简单地衣物,打起被窝卷,用自行车驮着,向百里之外的家走去。一晃三年,寒来暑往,接触多少干部,镇里的、村里的,多少群众,白天和他们一起劳动,挖沟、割稻、扶犁、锄地。晚上,与村民一起,在夜校学习。留恋过去的生活,忘不了过去相处过的人。每一件事情都是认真去做,困了不休息,病了照常干,从没有过懈怠,没有过马虎,就这样,也只是一个没有结果,日思梦想的城里人的生活眼看就没有希望了。失望、失落一起袭来。
在路上,眼迷蒙了,路是斜的,树叶是灰色的,骑着骑着,就被一场暴雨形成的土棱锛倒了。
去家的路须过一个摆渡,上了船,摇摇晃晃的如坠五里云雾,眼看就要吐的样子。船工看我脸色不好,让我蹲下,他好心的儿子帮我扶着车子,此时我的沉闷情绪已经到了极点,我已经没了力气。
回到家,好几天没出屋。记得正是有生产队的社员们到家里起猪圈的肥。有一个亲戚,打听我的情况,叫着我的名“回来啦,不去啦,怪可惜的,好几年光景白费了,不是没犯什么错误么。本应该县里安排安排的”
我像是被人可怜的乞丐,有点愧疚似的不爱与人说话。为此我沉寂了好久,闷闷不乐,直至一年后,我考上了学,有了新的希望,才使我悒郁的情绪慢慢散去。这虽曲折,但很耐人寻味。